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8篇)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3-03-29 10:13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www.xiandiaoyu.com[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2)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发展和结局是。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1)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

  (2)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

  3.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听读录音,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2)组织讨论:

  ①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②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③“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②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③这段着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3)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的形象。

  学生填充,教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4)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学生评议。

  (5)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6)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改变,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进一步领会作者安排情节的意图。

  (7)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四、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

  1.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

  教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明确: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讨论:(1)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2)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5)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3)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5)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课堂练习

  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教师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布置作业

  自编寓言。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推举想像新颖、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讲述,大家欣赏、评议。

  二、指导自读《智子疑邻》

  1.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课件,学生欣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

  (1)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2)不筑:修补。

  (3)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5.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三、师生共同研读《塞翁失马》

  1.资料助读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听读录音,注意下列字词。

  教师提示:

  (1)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2)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问。

  (3)其马将(jiānɡ)胡骏马而归:带领。

  (4)堕(duò)而折其髀(bì):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5)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6)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7)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8)此独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3.畅读寓言,结合提示译成现代汉语,感知文意。

  4.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教师明确:

  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

  启示:(1)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2)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

  6.集体诵读,深层体味。

  四、课堂练习

  投影: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孔子的弟子曾参,品德高尚,一贯讲信用,重诺言。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他幼小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走。妻子哄骗他说:“你不要闹,妈妈从市上回来,就把家里的那头猪杀了给你吃。”

  妻子一回到家,曾参真的捉住那头猪要宰杀。妻子急忙阻拦:“这头猪正在长膘,杀了多可惜啊!”

  “你不是答应孩子,要杀掉它吗?”

  “唉,你怎么这样死脑筋!我不过哄哄孩子罢了,哪里真的要杀猪呐!”

  “不!”曾参坚决地说,“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如果欺骗了他,这不是教他养成欺骗的坏习惯吗?再说,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母亲的话了。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曾参终于坚持杀了那头猪,实现了妻子许下的诺言。

  1.曾参说:“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你认为正确的办法是什么?请大致按曾参这段话的格式把它表述出来。

  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寓意。

  3.请为这个故事拟个恰当的标题。

  参考答案:

  1.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要用诚实来教育他,他不就养成了诚实的好习惯吗?再说,母亲有好榜样,孩子就会学着这么去做人了。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2.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3.曾子杀猪

  五、课堂小结

  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见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国诸子百家著作虽然年纪很老,却是孩子们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个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走开时,却突然变成一个个哲理,严肃认真,催人深思,让人感悟现实,体会人生。这就是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

  1.大公鸡是那么的漂亮神气,你看它:红色的大冠子,红光发亮带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头。啼鸣时,总爱站在高处,引颈高歌。

  请发挥想像,编写一个小故事,中心是揭示公鸡骄傲的害处,使读者受到教育。

  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点,题目自拟。

  2.阅读语段,完成1~5题。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展开情节内容。

  2.文中加粗的“必须”用“必需”替代行吗?试分析两者的异同。

  3.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正确理解文中“钓钩”的含义。

  4.“大鱼”说话很注意限制性词语运用,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这样的词。

  5.如果你是“小鱼”,你觉得“妈妈”讲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是。

  参考答案:

  1.对话(或语言描写)

  2.都有“一定要”的意思,“必须”有强调的意味。

  3.致命的陷阱(或“骗局”)

  4.最安全的、绝对

  5.“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或“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生命。”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二: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丹城中学贺艳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③学会把寓言与生活结合,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教学难点

  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幻灯片1:寓言是智者的语言

  以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成功劝说赵王退兵来说明用寓言来说理往往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下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用虚构的故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板书:短小精悍虚构拟人寄寓哲理)

  3、推荐一位专门讲寓言的智者伊索。幻灯片2:伊索介绍

  4、揭示课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它们都选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伊索寓言》。幻灯片3课题

  二、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整体感知:集体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认识赫耳墨斯。

  1、学生介绍赫耳墨斯,分析赫耳墨斯形象。幻灯片4:赫耳墨斯图像

  他父亲是宙斯,天上地位最高的神,传说赫耳墨斯多才多艺,是众神的使者,掌管商业、交通,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引导:课文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也就是说赫耳墨斯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同学同意课文的说法吗?

  (二)研读讨论:刚才同学能从寓言情节入手分析得出自己对人物的感悟,非常好。可是还有一些情节没有去体会。默读课文,寻找新的发现。

  1、赫耳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雕像的价钱,而不直接问自己的价钱?

  2、“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3、……

  幻灯片5:从赫耳墨斯下凡的目的看出他爱慕虚荣;从“笑着问道”看出他连宙斯、赫拉也看不起,妄自尊大;从他的想法更看出他自命不凡;而只能作个饶头的回答,则无异于给他一记当头棒喝,对他是个绝大的讽刺。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缺点错误越来越明显了;而情节结尾的出乎意料,更造成了极强的讽刺效果。明确寓言写作上的特点:寓言有辛辣的味道,带有讽刺意味;结尾往往出乎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种情理,又恰恰是寓意之所在。

  带着感悟再次朗读课文,读出生动的语气。

  (三)归纳寓意。

  1、引导:假如你是赫耳墨斯,听了雕像者最后的回答,你会受到什么教育?

  2、寓意的归纳有以下几种形式,学生依次一一回答。幻灯片6:

  寓言讽刺了……

  寓言告诫我们不要……

  寓言启示我们应该……

  三、合作学习《蚊子和狮子》

  现在我们用刚才的思路来分析第二则。

  1、默读课文,分析蚊子的形象。

  2、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哪些情节可以不写或者略写?可是课文为什么这么写呢?

  3、幻灯片7:A.我不太懂,请教大家B.我读懂了,告诉大家C.我有异议,请求评判

  应讨论的问题:1、蚊子对狮子的挑战为什么要详写?

  2、为什么在“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还要加上被蜘蛛网粘住这个情节?明确:情节不同,寓意也会有不同。

  归纳寓意时,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种归纳寓意的形式,明白寓言带有一定的讽刺劝诫意味,以反面说理为主要形式,但读者也要从正面明白道理。

  归纳寓意后,提示异议:同学们还能从这则寓言里得到更多的启示吗?明白寓言像一个魔袋,能从里面取出更多的东西。小组讨论。

  学生练说后出示幻灯片8:

  1.蚊子战胜了狮子,但蜘蛛却战胜了蚊子,说明一物降一物。

  2.蚊子虽战胜了森林之王狮子,却败在蜘蛛手里,说明强中自有强中手。

  3.虽然蚊子是偶然撞在蜘蛛网上,但它的失败也是骄傲的必然结果,说明偶然之中有必然。

  4.蚊子是很聪明,但也有失败的时候,说明智者也未必常胜。

  5.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激励我们要敢于挑战强者。

  如果从局部看,还能有这样的启示:

  6.“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我比你强得多。”告诉我们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照样以弱胜强。

  7.“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进攻狮子,启发我们竞技的时候营造气势,为自己助威很重要。

  8.“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警示我们危险常在麻痹大意时发生。

  9.蚊子临死前的叹息,说明它已悔悟,但生还希望渺茫,警告我们有些错误即使很小,也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丢了性命。

  带着感悟朗读课文,读出蚊子的自信与骄傲。

  四、生活体验,学会运用寓言。

  我们也会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你会把它跟寓言联系起来吗?

  幻灯片9:D.我会反省,告诫自己E.我会运用,劝说别人

  学生练说:什么情况下,怎样告诫自己或劝说别人。

  设置情境:考试顺利时,考试失利时;朋友自命不凡时;……

  通过练习明确:寓言是用文字画的漫画,是漫画了的生活。如果我们读寓言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就不辜负那些编寓言的智者了。

  五、推荐名著。寓言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故事,这么好的故事同学们还想不想再看?可以到《伊索寓言》这本名著中去看。幻灯片10:介绍《伊索寓言》。

  幻灯片11:以寓言自省,以寓言劝人,让我们少走弯路,让我们多长智慧。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体会寓言文体的特点。

  2.能结合情节分析形象,总结寓意,得到人生启示。

  3.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习创作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情节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形象特点。

  2.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总结寓意。

  教学难点:

  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习创作寓言故事。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与获得的感受,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素材“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马和驴”。

  导语:这些故事除了生动有趣之外,还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因而家喻户晓,经久不衰。这就是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读两篇,看看能带来哪些启示呢?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与课本内容有联系的典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学习

  教师布置自读课前预习及书下注释,设计相关问题:

  1.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2.介绍你所了解的伊索、赫尔墨斯。

  3.熟读课文,尝试复述《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4.教师对第一名复述者进行点评,提示学生关注复述要点:

  (1)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关注人物重点动作及语言。

  (3)关注作者评价词语。

  5.再请一名学生复述。

  设计意图: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指导复述故事的要点。

  (三)内容探究

  1.教师导入并布置活动。

  人物形象要塑造得丰满,一定需要有生动的描写。请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主人公心理的词语并简要说明人物性格。

  2.教师归纳补充学生发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笑──爱慕虚荣。

  《蚊子和狮子》:说、吹、咬──深思熟虑、自信;吹、唱、叹──得意忘形、可悲。

  设计意图:1.通过品味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了解品赏语言的角度。

  3.学生分小组设计课本剧脚本,可以加入动作、设计对话和语气、设计表情等。旁白最终概括寓意。

  设计意图:在设计过程中,小组活动,解决理解问题。让学生明白,理解形象和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寓意。

  (四)活动学习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续编寓言故事。

  (1)赫尔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2.创作寓言。

  蜜蜂与花朵。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五)写法探究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作者是如何通过有趣的故事讲道理的呢?

  2.教师小结寓言的手法:巧妙合理的想象、拟人的手法、曲折的情节。

  设计意图:讨论并总结寓言的写作手法,为进一步仿写做准备。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七)布置作业(二选一)

  1.如果赫尔墨斯没有自以为贵,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2.任选下面的一个题目构思,编写寓言故事,并在最后点明寓意。

  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烟囱和浓烟。

  设计意图: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能翻译《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积累文言词语。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在本单元,我们已经阅读到文章有童话、诗歌、神话,今天,我们要阅读到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寓言

  屏幕显示寓言故事连线题。先连线,后设问:这些故事有何特点?说说看。

  示例:(1)故事很短;(2)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3)多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4)具有讽刺意味;(5)说明了一个道理;(6)目的是给人们某种警示;(7)用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道理;等等。

  寓言即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篇幅简短,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哲理性和劝喻性。简言之,寓言即寓“意”于“言”。“意”就是那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言”则是那个假托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寓言四则》中的前两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真理与启发。

  二、简介伊索和《伊索寓言》

  1.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2.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三、明确学习目标

  1.诵读与复述,了解寓言的基本知识。

  2.整体感知,分析情节和人物形象,概括寓意;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3.多角度理解寓意,学习续编寓言。四、预习检测

  见课件

  五、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补充: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雕像者:凡间的商人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财神爷

  (一)自主阅读,感知寓言:

  请自由朗读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做什么?

  (故事(言):赫尔墨斯——问自己雕像的价格

  寓意(意):讽刺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2.在文中圈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赫尔墨斯为什么要问自己雕像价格?——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如何问价?——化作凡人-先问宙斯-再问赫拉-最后问自己

  (3)他问价的结果如何?——算饶头,白送。

  过渡:这则寓言非常短小,统共不足两百字,没有阔大的篇幅,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众多的人物,但一些细节的生动点染却让讽刺的效果达到极致。

  (二)品读细节,感受讽刺

  1.整个故事中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请你试着找一找。

  (1)赫尔墨斯的“想”;

  (2)赫尔墨斯的“问”;

  (3)赫尔墨斯的“笑”;

  (1)品析赫尔墨斯的“想”:对比

  第1想:原文: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

  第2想:原文: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改文:心想,,人们对他也许会更尊重些吧

  品析:通过对比阅读,就会发现赫尔墨斯一开始就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

  程度,他似乎对于自己的受尊重毫不怀疑,只是不确定这种尊重大到何种程度,因而要到人间做一次验证,一个“想知道”让他的人间之行充满了目的性,“多大的尊重”则大大拔高了他的自我期许,将其内心的自视甚高渲染到极致,一个自负者的形象豁然而出。

  第2处的“想”,改文与原文相较,推测代替了确定,原文中的“会更尊重些”将赫尔

  墨斯的极高的自我认定表达得斩钉截铁:我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没有丝毫的理由不尊重我!将他的盲目自大渲染到极致。

  (2)品析赫尔墨斯的“问”、“笑”:

  第1问: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第2问: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第3问:原文:这个值多少钱?

  品析:先问价众神之王更可看出其争锋主神的盲目自信,同时不直接问自己的价格也是为了避免不合己意的尴尬。

  第2问:为宙斯的价格不过尔尔而有轻慢意,为自己的价格将有极大的机会超过宙斯而

  窃喜。接下来问价赫拉更是颇具野心:众神之王的价格不过一个银元,那么他的老婆的价格应该也不会高,这样自己的价格就更有可能远超他们。于是不禁而“笑”。一个“笑”字,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之心自然而出。

  第3问:增加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想”的内容。;等着瞧吧!看看我的雕像的价格!

  肯定比宙斯他们的高得多呀!似乎胜券在握,狂妄至极!

  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量级之神,自视甚高;曲折铺垫,自我期许愈来愈高。

  2.小结:综上所述,这一则寓言看似短小,然而从细节处玩味,韵味颇丰。二“想”三

  “问”一“笑”,几个细节活画出一个极为自负、盲目自信、自视甚高、虚荣无比的赫尔墨斯。

  而赫尔墨斯无限膨胀的自我期许和自我认定在最后与雕像者漫不经心的回答形成巨大反差,自视甚高对应的却是一钱不值!抬得愈高,跌得愈重。

  (三)多元思考,丰富寓意

  伊索寓言的特点:在寓言的最后言明寓意,这是编者添加的,是编者对寓意的解读,那么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删除寓言结尾的寓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结尾“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或者运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句式,重新拟写寓意。

  明确:自命不凡和爱慕虚荣

  1.人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2.过高地看待自己,往往失望更大

  3.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六、学习《蚊子和狮子》

  (一)整体感知朗读课文一遍。

  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

  明确:故事由两部分组成:先写蚊子进攻并战胜了狮子及其获胜的原因;后写蚊子误触蜘蛛网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二)探究质疑:

  1.蚊子两次“吹着喇叭”,有什么不同?

  2.蚊子在蛛网上叹息,是否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弱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

  4.胜利的蚊子为何会败在小小的蜘蛛手上?

  参考:1.前者是进军的号角,充满了自信。后者是得胜后的欢庆,表现了骄傲。

  2.“不料”。蚊子把失败归于不小心落入蛛网,说明它至死不悟。

  3.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智者必胜

  4.蚊子陶醉于胜利的骄傲之中,自以为无敌于天下,得意忘形,丧失了警惕。——骄兵

  必败

  (三)归纳总结

  学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教师引导: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懂得了“骄兵必败”的道理。现在,大家联系现实

  生活谈谈自己从中又得到了怎样的启发?(鼓励学生有独到见解,言之成理即可。)例如: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

  面对强手和困难,应自信勇敢,用智慧战胜对方;

  在胜利面前,要谦虚谨慎;骄兵必败。七、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寓言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2)千钧一发之际,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死里逃生,这之后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发挥想象,续写这个寓言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要求:(1)寓言故事要与寓意吻合;(2)通过细节、用词等凸显讽刺效果;(3)对人们有警示、劝喻的力量。

  八、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篇寓言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时作业

  2.预习《穿井得一人》

  3.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第二课时

  1.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2.正音:杞(qǐ)人躇(chu)步跐(ci)蹈舍(shì)然中(zhong)伤(投影出示朗读节奏)

  3.朗读比赛。

  (二)看谁说得对

  借助文后注释和补充注释,弄懂文章大意。有疑问的地方小组讨论。四、翻译课文

  1.学生小组合作翻译。先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不懂的词句,大家分析。

  2.教师带领学生翻译全文,明确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

  3.5分钟巩固,小组互查。

  4.巩固检测。

  五、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

  短文《穿井得一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由故事部分和议论部分组成。

  开端: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发展: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直传到国君那里。结局: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六、再读课文,讨论质疑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布,说话、用词不要产生歧义等。七、深入探究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不能以讹传讹。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时作业

  2.预习《杞人忧天》

  第三课时

  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

  二、作家作品

  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

  (出示投影)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

  《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三、自主学习看谁读得好

  范读,自读,正音。

  1.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2.正音:杞(qǐ)人躇(chu)步跐(ci)蹈舍(shì)然中(zhong)伤(投影出示)

  3.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4.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四、翻译课文

  1.学生小组合作翻译。先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不懂的词句,

  大家分析。

  2.教师带领学生翻译全文,明确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

  3.5分钟巩固,小组互查。

  4.巩固检测。五、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

  故事起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故事发展: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故事结尾: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开导他的?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

  (1)晓之者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两个人都“舍然大喜”,各自的原因是什么?六、深入探究

  1.“杞人忧天”现在是什么意思?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比喻那些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本文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2.《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示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七、知识拓展

  对于战国时的环境,杞人尚且知道忧天,面对我们今天的环境和污染,从今天的天空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的学习认识了以为似乎是“傻子”的杞人,但从现在看来他却是以为多么有远见的人,如今的地球已经有很多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温升高,,让我们为今天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九、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和包含的寓意.

  《穿井得一人》翻译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浇田,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家的人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就传播(给其他人),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

  “(我说的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并非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杞人忧天》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依托,以致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集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集的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与狮子》

  西安市东方中学杜颖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学习这个单元,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及《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一些《伊索寓言》的知识,而且这两则寓言极具讽刺意味,一则写神其实也是人,一则写动物,两则寓言的寓意均在文中直接点明。这是上中学后第一次学习寓言,因此应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寓言的常识,了解寓言的讽刺性和哲理性共生的特点;其次应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最后,通过学生进行改编或自编寓言进行想象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根据初一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课堂上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至关重要,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而关于寓言,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学过不少,对其文体比较熟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两篇寓言的教学有侧重点,采取第一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第二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尽量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的原则,以激起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寓言的特点及《伊索寓言》。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寓言情节及寓意。(2)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寓言情节及寓意并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方法:

  1、教法:

  (1)自读与点拨结合法:教师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从E资源网络平台,利用优质试听资源,优化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教会其自主探究,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感受人生哲理。

  (2)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及寓意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预习法、合作讨论探究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工具:教材,网络资源平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抢答激趣,导入新课:

  在文学的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叫寓言,它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我想大家对它一定不陌生,下面我们来看图片,抢答,猜寓言。

  拓展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推荐书目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再采用抢答的形式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寓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二、资料助读,预习检测:

  1、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多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短小,情节具虚构性,主题充满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2、寓言的特点:

  言:假托故事,寓:寄寓道理。特点:讽喻性、哲理性。

  3、伊索及《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动物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归入他名下,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耶稣会传教士于明代将其传入中国。推荐书目二:《伊索寓言》。

  4、文中人物: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首。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之妻,掌管婚姻和家庭。

  赫尔墨斯:宙斯的儿子,掌管商业和旅行的神。

  推荐书目三:《希腊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预习检查的方式,意在使学生掌握寓言的特点,了解作者、作品,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给学生推荐三部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此环节完成了教学目标一。

  三、小组合作,探究寓言:

  (一)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1、读一读

  (1)观看视频,聆听朗读。(2)自由朗读,注意语气。

  2、品一品:

  (1)赫耳墨斯来问宙斯的雕像价钱时,是怎样的心理?

  ——他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他觉得自己会比别的神更贵,心里非常的自负。

  (2)“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这句话的“笑”的含义是什么?

  ——他的笑是在嘲笑宙斯的价钱低,讥笑赫拉只比宙斯高一点,暗想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应该会很高,表现了赫尔默斯的狂妄自大。

  (3)但是听了雕像者的回答后,赫耳墨斯的神情会怎样?

  ——难堪,窘迫(或者生气,不解)

  3、评一评

  (1)赫尔墨斯是怎样一个人?

  ——是一个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2)概括这则寓言寓意,并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寓意: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

  ——启发:人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设计意图:

  运用朗读课文、品读内容、评析人物和寓意三个环节完成对《赫尔墨斯与雕像者》的学习。第一环节利用E资源网络平台中的视频朗读,动画播放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进入文本了解文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三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寓言的寓意是要通过分析故事内容来体现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品评人物形象了解寓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受到德育启迪。

  (二)指导学生自读学习《蚊子与狮子》

  1、读一读

  (1)观看视频,聆听朗读。

  (2)自由朗读,注意语气。

  2、品一品: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后因骄傲自满被蜘蛛网粘住。

  (2)蚊子为什么会打败狮子?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

  ——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冲、咬、抓。

  (3)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原因?

  ——蚊子骄傲自满败给了蜘蛛。吹、唱、粘。

  3、评一评

  谈谈本文的寓意: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取长补短,而且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设计意图:

  在师生合作探究共同研读第一篇寓言的基础上,本环节设计由学生自读完成对第二篇寓言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后面补写寓意,改编、创编寓言打好了基础。到此环节为止,完成了教学目标二中的第一点和教学目标三。

  四、拓展延伸,改编寓言:

  1、改一改:

  教师提示: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然后才能从中悟出寓意;而改编、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寓言情节的具体想像。

  教师出示改变内容《蚊子与狮子》,请学生仿照课文结尾句子的格式,为改编后的故事添上寓意。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懂得扬长避短战胜对方的人。

  2、练一练:

  请学生尝试任选其中一篇寓言故事进行改编,并在最后为改变后的寓言补充上寓意。

  教师示例: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懂得自我反省的人)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寓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本环节设计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改编或者续编寓言,鼓励学生做多角度的不同理解,从而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叙述能力。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编一编: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培养创造力,创编寓言。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要与寓意一致,寓意能揭示生活道理。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也可以再发挥想象,自拟题目,运用到比喻、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1)蜜蜂与花朵(2)画家与画笔(3)烟囱和浓烟……

  设计意图:

  由课内寓言学习拓展到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寓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编寓言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24、寓言四则(第一课时)

  故事寓意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讽刺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蚊子与狮子》——成功后要谦虚,骄兵必败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等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人物特点,体会寓言的寓意。(重点)

  3、通过续写,培养想象能力。(难点)一、导入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动画片,猜猜它们选自哪个故事?(放动画片)

  猜到了吗?没错,它们就是龟兔赛跑、狼和小羊、农夫和蛇。其实它们都有一

  个共同的名字—寓言。接下来我们了解下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快速打开书

  页,根据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快速完成题目,完成了举手。

  师:好,你来回答。请同学们把这些词圈起来,并在旁边批“哲理性”“讽刺”。(生批注)

  师: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今天我来学习24课

  《寓言四则》里的第一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首先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全班齐读一遍。

  二、新授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伊索及他的《伊索寓言》,全班齐读一遍。

  伊索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要读懂这则寓言,了解故事里人物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大家齐读一遍。

  赫耳墨斯是宙斯和赫拉的下一辈,官职也比他们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物,他在故事里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听课文朗读并给红色字注音,等下我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把书合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第一个,谁来?非常好。大家齐读一遍,赫耳墨斯备齐接下来我们练习朗读,注意要读出故事味,读出人物的神采来。重点体会这几处要怎么读?好,我们来试一下,(师范读“赫耳墨斯

  又笑着问道”)有一种好听的读法,笑着问道后面呵呵呵,这个呵怎么呵?他是神,下凡来,听说他爸爸的雕像一个银元,他就想可能他自己的雕像会更贵一些,于是他就有那样一种笑,你们试一下,(同学们都笑起来)你试一下,来,“赫耳墨斯”你再来试一下,(分别叫两个同学读),我知道了,你们都笑不开,听我来笑一笑好不好?(师范读,)你们听,这就是神的笑声,好,我们一起来,赫耳墨斯备齐,这就好听了,好,注意第二句他是问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他是很认真的,而且还要拿腔拿调,尽管雕像者不知道他是谁,但他的身份在那,心理活动在那,他要怎么拿腔拿调?来你来,有点味道吧!你来“这个”停一下)“值—”多少钱?“多”字还要拐点弯,味道就出来了,你们来试一下。雕像者的回答就很有意思啦,他做生意的嘛,这是买二送一,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好,你们来说下这个“白送”怎么读?“白”字要拖长一点,“送”字要收回来。就像大街上的叫卖声“买二送一买二送一白送”,这个“白送”啊一说出来,赫耳墨斯就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一样。好,带着这样的味道把这个故事读一读。不要赶时间,不要赶速度,就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赫耳墨斯备齐,

  哎——,这一遍就好多了,但是很遗憾,你们刚才没有像神一样笑,对不对。

  大家看这篇文章分为两段,第一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第二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用四个字来说,这种结构叫做?(叙议结合)很多文章在结构上是叙议结合,《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典型的叙议结合。

  师:好,接下来请拿出草稿纸,用一句话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大意。师巡视指导。

  谁来说一说?老师也概括了一下,大家齐读一遍。

  然后我们来评价下赫耳墨斯的形象,请说一个完整的句子,赫耳墨斯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生1:狂妄自大。

  师:为什么说他狂妄自大呢?从他不把众神的首领看在眼里表现出来,说明他爱慕虚荣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生2:自以为是。

  师:以为他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所以他自己的雕像应该更贵一些。生3:三心二意,爱慕虚荣。三心二意就是他不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师:不太敬业,他是管商业的神,应该去管物价,老百姓有没有好的商品使用,但这里没有,他只是想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这也是讽刺性。讽刺了那些身居高位不做事的人。

  人们常常感叹:寓言哪,说的就是我们自己啊,所以这则寓言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爱慕虚荣。

  好,看到第一段,老师把它变成了三段,说说老师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故事的情节)很好,老师又给它变了下形,分成了两段,谁来说说为什么?

  看到第一句话,这一句话在故事里面有什么作用呢?

  看到老师的提示,赫尔墨斯是故事里的?生:人物。对了,人物,写在书上,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店里是?(地点)“想知道”这是什么描写?(心理描写)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人物、地点、故事的起因,这样这个故事就开始了。一个短短的句子,包含了众多的知识内容。比如《散步》的开头也是如此。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呢?这由我来告诉大家,这是概括的描写,有了概括的描写,后面就有细致的描写了。同学们还要在书上写上“这样的开头适用于很多记叙文”,也就是说,故事也好,寓言也好,散文也好,往往都用这样的一句话概写来作为起笔的开始。第二段就是细写,通过三问三答展开故事情节。把最后这句话齐读一遍,“概写一笔备齐”

  三、人性剖析

  师:赫耳墨斯认为他应该获得“最高”“最大”的尊重,他此次下凡的目的,就是来证实他心中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看这幅图。哪一个橙色的圆更大?

  生:一样大。

  师:厉害,这叫艾宾浩斯错觉图。这图容易产生错觉,会觉得哪个大?生:第二个。

  师:为什么?

  生: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左图周围的都是大的,所以中间的看起来就小;而右图周围的比橙色的点小,就会看上去中间的比较大。

  师:你能从中解读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原因吗?

  生:因为他自大。像右边,周围的都要臣服于他,就自认为凌驾于众神之上。

  生:他把别人都看小了,所以他看到了一个假的自己。

  师:内心无限膨胀,藐视众神,连宙斯和赫拉都不放在眼里,自我大于一切。雕像者的回答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齐读“假如”

  生:“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师:他在雕像店里地位——

  生:微不足道。(一文不值)

  师:这就是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下场。这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生:不要自大,要懂得谦虚,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在别人的心目中才会逐渐放大。

  生: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平等待人,你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生: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

  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论是神还是人,要想认清自己,需要直面的勇气和接纳的智慧。

  四、作业:创作寓言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寓言的一般特点,通过朗读课文、分析情节学习了语文知识,并联系了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读一些寓言,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及《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一些《伊索寓言》的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寓言大有裨益。这两则寓言极具讽刺意味,一则写神其实也是人,一则写动物,两则寓言的寓意均在文中直接点明。《智子疑邻》及《塞翁失马》则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教学中要先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再根据情节领会其寓意。这是上中学后第一次学习寓言,应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寓言的常识,了解寓言的讽刺性和哲理性共生的特点;其次应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最后,通过学生进行续编或自编寓言进行想象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寓言的特点和《伊索寓言》。

  ②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①通过品味关健语句,分析故事情节来理解寓言寓意。

  ②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学习改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①通过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寓言寓意。

  ②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③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自主探究,挖掘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导入

  以《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画蛇添足》等引入寓言这一话题。

  二、解题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先来看两则外国寓言。

  三、解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情节。

  2.简介背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尔墨斯,宙斯的一个儿子,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3.再读课文,分析赫尔墨斯形象。

  以“以你喜不喜欢赫尔墨斯,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深入这个人物,引导学生把握赫尔墨斯的一“笑”、两“想”、三“问”来探究形象。

  “笑”: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和宙斯也差不多,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想”:“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以为自己地位很高,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问”:问的是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价格,自以为在人间的地位会比宙斯和赫拉还高,可见其狂妄自大。

  可见赫尔墨斯是一个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物形象。

  4.再读课文,明确寓意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寓意,可以从积极(启示)和消极方面来说。

  示例: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5.拓展思考

  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多角度思考,明确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意图。

  四、解读《蚊子和狮子》

  1.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

  教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先讲述故事,再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明确: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品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讨论:

  (1)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还能从什么角度概括寓意?

  (2)从蚊子的挑战宣言可以看出什么?

  (3)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多角度从蚊子的遭遇概括)

  (2)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3)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认识《伊索寓言》(结合本册书后名著导读)

  这两则寓言都出自《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世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传教士在明代八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六、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课堂练习

  1.展开想像、续编情节(选做一题)。

  ①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②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2.课下阅读《伊索寓言》。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八: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在《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赫尔墨斯为什么要追问雕像的价值?你能揣摩出他的心理,并在朗读中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吗?

  假如赫尔墨斯受到打击后聪明地领悟了教训,并且说了一句自我解嘲的幽默的话,你能想到他是怎么说的吗?

  (你读出了比这则寓言本身还要丰富的内容吗?)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可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在《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里,强大的狮子,骄傲的蚊子和连场都没有出就打了“胜仗”的蜘蛛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你能用简短的语句来点评它们吗?

  示例

  (狮子)“你以为背负大王的名头就可以忘却自己

  脆弱的鼻子?”

  以《蚊子和狮子》为镜子,我们能看见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人物吗?请简要叙述你想到的事例或者人物,情境。

  (你从寓言通往生活的桥梁上看见了什么?)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本来是来自普通人的言谈,几乎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讲一些聪明话,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诗人和哲学家听见了,就用文字把它们记了下来。历史这个巨人很喜欢这些记载,就把它们珍藏起来。以后,当普通人从书中再看见寓言的时候,忘了这是自己讲的,不禁大为惊讶,叫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珍宝呀,这样光辉灿烂!”——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你也可以将你的“聪明话”写下来成为寓言,现在就先尝试给《蚊子和狮子》加上一个结尾,在蚊子快被蜘蛛吃掉时它认为自己失败是因为“想不到”,请你以蜘蛛的口吻说一段“聪明话”来总结蚊子失败的原因并结束这则寓言故事。

  (名家带我们读寓言)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严文井

  (跟随名家读寓言)

  我们的日常对话,作文里可以请寓言故事来画龙点睛吗?

  (情景对话)

  小东说他很喜欢吉他,想要学习吉他弹奏。可是当他的父母给他报了吉他学习班后,他却退缩了,理由是有人告诉他,弹吉他会让手指变形。作为小东的好友你可以巧妙地利用一则寓言故事来劝诫他吗?

  除了场景对话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寓言故事来增加说服力,我们的作文中可以巧妙运用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能想到的办法

  (示例)看下面的这段文字,体会它是怎样巧妙使用“寓言”的。

  小青蛙在井底生活了很久了。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井底。

  自从小青蛙的祖爷爷有一次在井底张望时,巧遇了两只口渴的白鹤,然后有了著名的“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的演讲,并被两只多嘴的白鹤带到全世界去宣扬后,生活在井底的蛙家族就成了全世界的笑柄。人们都叫他们“井底之蛙”

  小青蛙的祖爷爷一气之下断了气。临终前给子孙们交代:从此不许再去观天,更不许和那些鸟人说话。从那以后,井底蛙族就连头也没抬过了。

  可是小青蛙是个好奇的孩子。他从祖辈那里知道了“井底之蛙”的耻辱,却没有其他小青蛙那样的愤怒,只有对于天空到底有多大的好奇。可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是不许去看天的,他一直想找个机会偷偷看一下。

  终于有一天,一只水桶从天而降的时候正好让小青蛙遇上。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桶,随着水桶升上了井台。

  小青蛙几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天空好蓝啊,还有白云镶嵌在上面,井上面的世界好大啊,五彩缤纷。

  小青蛙饱览了井上的世界后才赶回井底,把他看见的世界描述给了小伙伴们。后来,越来越多的小青蛙跑上井台去“看世界”。

  只有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看到世界啊!

  你从这则习作中领悟到了运用寓言的方法了吗?写出来和同学交流。

Copyright © 2018 www.xiand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