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苏轼的作文 篇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水调歌头》如扇古色的大门,我轻推大门,仿佛走进了苏轼内心的世界。
我曾思索用何词来形容苏轼,是独赏明月的孤寂,是贬谪后的乐观,是游赤壁的阔达,还是对亡妻的忠贞?我无法用一两个词来描述这位伟人在我心中的崇高,因为他多情,没有哪个独立的词汇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被贬官,身在异乡,仰望着八月十五的月亮,独自一人喝酒,只能对明月诉说心愿。寂寞,孤独陪着他,凄冷的月光洒向其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是乐观的。异乡思念着父亲和弟弟,用乐观来开脱自我,用乐观的心态面临着孤独寂寞。月会变得,人也会分开的,一切只是世间的正常变化,何必要哀叹呢?我赞颂苏轼的乐观,看淡世间的分分合合,笑对苦难。
“不思量,自难忘。”他深情悼念亡妻,十年已过,他却没有忘记妻子。朴素的诗句,流露了深沉之感,他重情义,时间也无法抹去他对妻子的爱与思念。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的感慨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童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但他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用一樽美酒祭拜亘古长空的明月。
在我心中,苏轼是多情的,是传奇的。他是古代的学者;他才华横溢,才一直怀才不遇;他不畏挫折,历经坎坷;他乐观豁达,铸成了壮丽诗篇。
风雨一声,坎坷一生,豁达一生。
写苏轼的作文 篇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的一句名诗。他的才华一直令我钦佩不已。他的诗词、他的书法、他那豪放的文笔,都令我十分喜爱。
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出生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亲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是一位豪放派的诗人。
还记得那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脍炙人口哇!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将那威风凛凛的将军英姿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份飒爽英姿,似乎马上就会浮现在眼前,真是栩栩如生!品味苏轼,不由得涌出一股敬佩之情。[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苏轼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文学家,书法家。他的性格幽默风趣,乐观向上,不被逆境所困,与苏小妹,佛印二人的事迹更是广为流传,有一次,苏轼闲来无事去金山寺拜访佛印,但他不在,一个小和尚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苏轼吃草。”这个故事令人捧腹大笑,更使人赞叹小和尚的聪明机智。
苏轼还是个书法家,他的书法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笔画舒展,轻重错落,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给人视觉上极其强大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令人感到苏轼独特的性格特点。
苏轼还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书法作品:《新岁展庆帖》《颍州西湖听琴》《司马光神道碑》等,更有文学作品:《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他的诗文令我们受益匪浅。
写苏轼的作文 篇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初次读赏,便觉得格外感人,这是他梦见了早逝的亡妻而写下的。十年忌辰,正是个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绪心怀的情绪潜流,忽如闸门打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制。原来那个曾写下“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的人也会有如此的柔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已经忘记是在哪儿看到这句诗,但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是啊,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的过客,所以人不应该为过往而伤怀,应豁达处世,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明明他有满腹的惆怅,却又以无可奈何,在孤身一人的境地,或许只有自己不厌其烦的告诫自己,才不能被惆怅和寂寞所包围。
中秋之夜,原本是何等的美丽,可在这花好月圆之时,他却只能一人独自坐在清冷的月光下。看着凄美的明月,他感叹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连月亮都会有圆满缺憾,人的欢喜悲哀,自古皆然,亦不是如此。最后他在忧伤中寄情于明月,倾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许清风拂过,美丽的月光与点点星光依旧,就这样在点缀着淡淡凄凉的环境中,全诗画上了句号。
他用真挚的情感化成笔下四溢的文字,他用理想勾勒出一个豪迈的形象,他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挥洒成行云流水从他身上流淌过。对待人生的态度,他乐观依旧,即使经历的失败再多,他只是淡定从容地一笑置之。
他的短暂一生可谓是曲折多难,他本人却也未曾消极过。即使世俗再浑浊不堪,也玷污不了他的白衣胜雪;即使官场再乌烟瘴气,也掩去不了他的光芒万丈;即使死神再无情,也带不走他的情深似海。
“腹中有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愿我能像他一样在书海中遨游,忘记人间的喧嚣浮躁,红尘万丈。
写苏轼的作文 篇四: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善作诗,他的生平受到过严重的政治迫害,但这样的逆境却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他的超脱,更是让我敬佩万分。苏轼与其父苏洵以及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三个人的才气可谓非常出名,而三人的性情也截然不同,其中苏东坡的一生却尤为叫我着迷。他,爱憎分明、爱民如子。就举颇受争议的“青苗法”为例,他因为知道此法会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会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坐牢,他也就坚决反对推行此法。为此,也得罪了朝廷中的小人,最终自然免不了被贬谪。
但是为了百姓,他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他的交友之道也甚让我敬佩。政治上,他自知哪些人值得深交,哪些人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他的才华以及处世之道也让他结识了一些和他志同道合之辈,如著名的太守欧阳修、司马迁以及张方平等。而在生活上,他却拥有名妓、高僧等朋友,他也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反正他觉得结交的朋友都是值得结交的,不论他们是何种身份、何种角色。同时,他体察民情,他把对百姓的同情都写进了他的抗暴诗中,当然这是批评新政的,经那些小人添油加醋便成了朝廷的诗作。最后,他自然免不了接受牢狱之灾了。但是这丝毫没有挫败他的锐气,当他从监狱里放出来,他依然是积习难改、依然诗如泉涌,在他写完两首诗后,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是啊,那都是因为他不曾忘记自己当官的初衷以及信仰,那就是:为民请命。他不仅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亲力亲为的工程师 他为了安抚民心,竟亲身在泥里跋涉,奋不顾身抢救城池。
这样亲力亲为的臣子生在宋代,实在是宋代之幸,宋民之福。而令我为之动容的是他与弟弟子由的深厚情谊。兄弟二人在政治上虽然看法相似,而且立场也相同,但是二人的个性则迥然相异。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在朋友同僚的心目中,子由为人可靠,而东坡则直言无隐、玩笑戏谑,使人害怕。两人既是感情深厚的亲兄弟,又是政治上互相扶持、关心的挚友。两人之情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现的淋漓尽致。苏轼,一位伟大诗人,他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陶渊明。因为东坡同样向往农耕生活,可惜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因小人当道,令其仕途坎坷,一生浮沉起伏。
才华横溢的苏轼乃吾之古代男神也!
写苏轼的作文 篇五:
如果他是情人,是最让你舒心的情人;如果他是长辈,是最让你愿意亲近的长辈;如果他是朋友,是最可与畅谈共醉的朋友;而他是文人,是最让人心胸开阔的文人。苏轼给人类似的感觉。
他接二连三的越贬越远,高龄而不能落叶归根,如果是李商隐的凄恻怎么能受得了?可他真男人,真豁达。他高高兴兴的吃荔枝,兴兴头头的到村里看人养蚕农耕,津津有味的看雨,看山,看灰白炉火一拨通红,看潇潇飞雪打在窗棂。
谁说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也有人生如梦的浩叹,想过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可是他最终是快乐的,满怀希望的。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伤乎?现在还有这么飘逸的唯物主义者么?超脱到连死亡都不会带来恐惧了。清朝人说,他是李白之后唯一有如许大才华的人。
不假,但让人倾倒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昨天看古文观止,终于知道了他那句名言的来历:他做应试文《行赏忠厚之至论》里有这样的说法:“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古文观止内有注道,这两句主文的考官皆不知出处,入谢叙礼时欧阳公(是指欧阳修嘛?)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耳!”数公大笑。读之莞尔,体会到他亲切的爽朗。
有人拍他马屁,他哈哈大笑绝倒在地;有朋友浩叹人生如梦,他开解再三斟酒共醉。他泛舟,骑马,淋雨,醉卧溪边,倚杖听潮,他活在诗意的人间烟火里。
伤心的事他也有,他的悼亡词里写的:不思量,自难忘。我可以想象这个明快豁达的男人是如何在一瞬又一瞬的间隙里想到亡妻,霎那间心酸眼亮。
钱钟书说,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因为有题目可以做文章——是的,当元稹把“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做得如此凄恻而不到一年就纳新妾时更可以为之一笑。但我相信苏轼的真诚。
就好像宋人的另一首悼亡词:空床卧听风吹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追忆,表白都难免虚伪,而追忆大多真痛。张若虚看月亮的时候,生发出的是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美丽哲学思想;而苏轼看月亮的时候,超出自己,超出同辈,超出宋朝,生发出博大的关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自私是人的天性,其实关爱也是;这两句话,一千年来让我们心里的小小关爱有了栖息的地方。
写苏轼的作文 篇六:
翻开古典诗集,读孟浩然、王维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白居易、杜甫你明白了什么是忧国忧民;读李清照、辛弃疾你了解了什么是婉转如风,什么是豪放如雷……而读苏轼,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纵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来赞扬他,纵有礼部尚书的官职,纵有文忠的谥号,我想这也不能也还不够概括苏轼有名望的一生。
提起苏东坡,中国人总是联想到他的豁达、乐观。古往今来在生死场上镇定自若,笑向刀斧丛林的英雄不乏其人,但在残酷的政治打击面前仍谈笑风声,畅怀高歌的文学家并不多,但东坡就是特殊的一个。
他!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他!他是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憎恨邪恶暴力的人,一个瑜珈的修行者,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个幽默的大师,但这还不是以道出他的全部。
但正是他的道佛思想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他的人生,凡事都以达观的态度去面对。他的政治身涯坎坷,虽多次被召入朝,但又多次遭贬,甚至一贬再贬。
他的一生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频频往返于庙堂与江湖之间,还曾坐过130天的监牢,至于罪名,真正称得上“莫须有”。东坡因为“马台诗狱”的案件被贬到黄州时,他的弟弟说过一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但他与友人屋全于南长江边筑“快哉亭”,并酒后欣然赋诗“落后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显青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当他被贬到海南时,他写道:“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之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天水之中,九洲在瀛海内,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念此可以一笑。”在劳作时,觉得劳而有获,心中欢喜,他写出:“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茶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可见他处在逆境之中仍乐观、豁达的对待人生。一提到苏东坡,人们知道他汪洋恣肆,明白畅达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苏欧”,他清新豪健,独具风格的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
同样是写杨花,彭无逊在田园间有“点点挂作,雪绵松润,为君襄泪”,而苏轼在遭贬路途中唱出了:“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满江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葬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他既写花又写人,情春伤别,婉约风格,真是独树一帜。同样是咏梅,吴文英在沧海亭边说:“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梅冻蕊。”
陆游在阡陌中曾作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苏东坡却婉转的道出:“无骨那愁瘴露,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草绿毛么凤。素面翻羽,嫌粉涴、洗妆不退红唇,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同样是写春,黄庭坚在墙角边漫步时欣然赋诗:“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夫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而苏东坡溜达于林木之间时写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他才华横溢,诗文与众不同,有独到的见解。
在荒芜大漠之中,他题作:“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恃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问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不足怪者。”在黄河边上他吼出了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足以见他的乐观与豪迈。在月下他低声沉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在山脚他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给后人留下的是绝唱,是平和而又豪健的诗。读着他那婉约的诗词,感觉如沐春风,微风拂面时那一阵全身舒爽的感觉。
读着他那毫放的诗词,感觉如涛涛江水,以迅雷之势,东流赴洋,如万马奔腾,在草原上齐啸而过。读着他的诗词的同时,读懂了他。
读懂了他处事达观的态度,读懂了他面对逆境时豁达,读懂了他的“事不臆断而有无,可乎?”的执著,读读了他“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写苏轼的作文 篇七:
苏轼,一位伟大的、值得尊敬的诗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旷世奇才”,他是文学家、哲学家、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美食家。但他的崇高、他的闪耀远远不止这些能定义。
才情才情,有情才有才,我被他的情感所打动;被他的执着打动;被他的哲思打动!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他因卷入政治纠纷,被贬入黄州,带着一个小小的官职,带着沉重的罪名。那是秋天的赤壁,他与他的一叶小舟飘荡在江面上。江面是“万顷茫然”他的心是“茫然万顷”,他只能喝酒,带着他的惆怅,在茫茫的江面上漂浮着。
但他是苏轼,此刻他不仅茫然饮醉。酒愈下肚,他的'心愈“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意正兴,敲击着船舷而唱歌,唱“美人”,唱的是他心中美好而思而不得的事物呀!他多么想为国尽忠,即使他被垢陷,被他的君上贬到了这个山水荒凉的地方,但他心怀天国家,心怀天下,他无法释怀理想啊!
此刻心中苦闷,仿佛听见了飘渺的洞箫声,箫声凄苦,似他心声。他又想到了天地之大而自己生命渺小,想到曹操,“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是啊,宇宙浩瀚,想曹操当年多么意气风发,而如今又在哪里呢?而他自己,只得“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只因为世所困!
他就像一阵疾风,猛烈而跌宕。他在中秋月圆之夜酩酊大醉,写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我看见一个孤独凌乱的老者,他此夜必定满怀伤情,但连与家人团圆都不能,只能借月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就在此刻,他一鼓作气,起身拭泪,排遣一切压抑他的黑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实在为他心疼,他在寒风中一次一次茫然,在黑夜中一次一次难眠,但总有一个意志支使他昂然起立,一整心绪。
读他的诗词,我每每能看见他的世界,它的身影,他滚滚的感情,他的句子如同有灵,贯彻我的经脉,直击我的灵魂!
写苏轼的作文 篇八: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代表……
就连陆游也曾评论东坡曰:“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东坡也确实是一个体察民生,忧国忧民的好官。
元祐四年,“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东坡便率人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以“三潭映月”作为标志。而“东坡处处筑苏堤”的苏堤,便是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的长堤。
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东坡一生三筑长堤,其中两次都是在被贬之后才修的。第二堤是被贬颍州后筑的,第三堤则是被贬远宁军节度副使后筑的。
不论如何,东坡筑堤皆是为了人民。虽说他一生一波多折,跌宕起伏,但他这份对老百姓关爱的心从未变过。清风两袖朝天去,要留清白在人间。
苏轼不仅是一个好官,为人所传更是因为他写的一首首好诗词。身为豪放派代表,自然为人也十分豪迈,不拘小节。
有一日傍晚,他与挚友佛印一同泛舟游乐。苏轼忽向岸上一指,佛印顺势而望,只见一条狗在岸边吃着骨头。佛印立刻将手中印有东坡诗句的扇子扔进水中。两人相视大笑。
其实这时两人大的一副哑联。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下联是:“水流东坡诗(尸)。”
两人这有些互损的诗句,不但显出了他们的不羁以及二人的友谊之深,更展现了他们的文学风采。这,就是大家。出口成诗,如果是妙手偶得,那也是他沉下来的丰厚底蕴。
东坡《游金山寺》有这样一句:“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江心怎么会有火呢?有人就说:“这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吧?”可上一句却说:“二更月落天深黑。”
那这火到底是什么呢?至今仍为一件未解之谜。
对于这些未解之谜,吃货们自然不会去深究。他们所关心的,自然是那东坡肉了。
苏轼在杭州当官时,因其关爱百姓故受到大量称赞。很多百姓听说他喜欢吃猪肉,就给他送来一头头的猪。苏轼收到后,就把那些猪肉切成小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配给众人。
不过,我也是一凡夫俗子,一想到那肥而不腻,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我的口水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写苏轼的作文 篇九:
他有山之宽厚的文采,他有太阳似的豪迈与奔放,他有向日葵似的乐观与豁达,他就是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装载着他对天下人团圆幸福的期盼。左手牵着黄犬,右肩上放着苍鹰,在平岗上挽弓射箭的豪壮气概让人记忆犹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让人佩服不已。
我读苏轼,读出了他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读出了他挂念天下的执著,读出了他对人的乐观。我读苏轼,读出了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时不畏困难,坦然面对,用快乐来抚慰自己的内心。我读苏轼,读出了应心怀宽大,关心自己,关心亲人甚至关心陌生人。
此刻,耳畔传来了熟悉的歌声,原来是人们把苏轼的词谱成了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多么甜美的旋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