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600字 篇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如果让我在我所读的书中选出一本平静却又带给我极大震撼的,那就一定是余华先生的《活着》了。用极简的文字,去勾勒人的一生,那本应该是平淡的。而我却在《活着》中读到了一种震撼,那是生而为人坚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那颗本该不凡的心,即使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依旧灿烂如初。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活中的一切苦难,去承担生命赋予我们的那份责任。书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是坎坷的,从最初的富贵少爷沦为农民,再到被军队抓去当壮丁,差点死去。甚至于最后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人世。福贵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大痛大悲中辗转,被命运一次又一次的踩在脚下,在我们看来,与其这样地活着,不如一死了之。可是福贵没有,因为他要承担生命赋予他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因此他要活着,所以才会活着。
幸福总是旁人去定义的,而人的一生唯有自己能去评价。在我们眼中,福贵一生皆是苦难,而在他本人眼中却未必如此:他被抓去当壮丁,死了上万人,但他幸存了下来。当他颠沛流离不得归家时,他的妻子仍坚持等着他。当他数年后回家见到自己已经长大的孩子时,孩子们不曾怨恨他,反而对他报以最诚挚的笑容……也许正是因为活着,所以福贵感受到了这些温暖,才会在老后孑然一身时变得豁达乐观,才会在故事的开始,对一个陌生人坦然的述说起自己的一生。
我始终坚信书中的那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因为快乐,也不是因为那份悲痛,只是因为活着。
读《活着》有感600字 篇二: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活着》。合上书,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想哭却哭不出。
《活着》是作家余华写的,里面讲了一个叫福贵的老人的故事。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他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年轻时,他家境不错,却只会在外面赌博。当时他的妻子家珍已经有了六个月的身孕,但他对妻子漠不关心。后来,福贵把家产输光了,祸事也接踵而至。有庆出生了,但他的母亲又病了。更不幸的是,进城给母亲买药的福贵,半路被国民党大兵抓走了。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逃回来的福贵却发现自己的女儿变得又聋又哑,儿子也因抽血过多而亡。(xiandiaoyu.com)
命运还没有对他停下毒手,接下来,他的女儿凤霞嫁给了偏头的万二喜,在生孩子时大出血死在了产房里。接着,他的孙子因吃豆撑死了,女婿也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死去了。最后,福贵唯有一头老牛作伴。他们一家太可怜了,活着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活着》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我都记忆深刻,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让我感到难过。就如福贵的儿子热情地去献血救人,却被医生活活抽干致死。那时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啊!有的人一出生就决定了他的荣华富贵,而有的人只能如福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血汗过一生。可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去抱怨,应该更加积极地去面对,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人生。
看完这本书,我想: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任何时代都会抛弃那些不求上进的人,活着不是被动消极地活着,而是应该努力积极地追求改变,追求幸福。(方欣怡九峰小学)
读《活着》有感600字 篇三:
《活着》和《骆驼祥子》中描写的东西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讲述了旧社会中底层人民努力打拼的故事,也描写了许多灾难。
富贵和祥子虽都是多灾多难,但我读的感觉却完全不同。读祥子像嚼一条老苦瓜,彻头彻尾的苦,外人看祥子就没过上多久好日子,我是带着悲伤同情看完的。
但看福贵就不同。《活着》是以第一人称写出来的,所以福贵的感觉和想法都清楚的写出来了。
原来大家都认为最苦命的福贵,在他自己的认知中是如此快乐。他觉得自己过过富人的生活,有过一个美满的家庭,他记着邻居、亲人、战友,他记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别人同情他,但别人也许不知道福贵比自己快乐得多。生活的质量也罢,态度也罢,都源于自己的见解,而非别人的看法。
这就是福贵的人生观,这也是为什么他能为了活着本身活着的原因。
有时我们会突然感觉自己很累,快被拖垮。人类发展上百万年,和技术一同上升的还有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的重要性。我们很劳累,有很大部分是必须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而自己的真实想法却造遏制,那何谈乐观?何谈幸福?何谈为活着而活着?
福贵一生也坎坷,也有人说他穷,也有人给予他不可理喻的同情,但这些都是别人的感受,而福贵的幸福快乐来源于他自己。他并不怎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只想活下去。
其实我认为在别人面前的展现,只是小部分,生命大部分的主宰者是你自己。你可以回想快乐,也能品味痛苦,也能让自己成为“别人”。你生命分成十份,可以让它三分甜,也可以让它七分甜。
读《活着》有感600字 篇四:
今天,我读了《活着》这本书,合上书的那一刹那,似乎福贵就在我的眼前,他坐在田埂上,佝偻着背,瘦骨嶙峋的身子比田边的残叶要单薄一点,他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闪着悲凉的亮光。
《活着》主要讲了:作者在去民间收集民谣,遇到一个叫福贵老人讲述自己的坎坷人生:他原本是一个大少爷,因嗜赌成性而败光家产,给母亲买药却被国民党去抓做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乡后才知道母亲病死,妻子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后来家人们全都离他而去;小儿子与县长妻子血型相同,被生生吸死,大女儿产下一男婴后大出血而死,女婿在工地被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随福费到乡下,生活艰难豆子都吃不上,福贵心疼苦根,便给他煮豆子吃,最后撑死,而他的妻子也早早因疾病而死。
人越是活得苦,就越是苦苦地活着,福贵一如既往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用稀松平常的语气讲述着他鲜为人知的一生。
人活着不就是希望风光时有人羡慕,成功时有人分享,落魄时有人扶持,失败时有人安慰吗?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
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我不知道他的希望是什么,但我知道,哪怕福贵看到了人生之路尽头,他也要去完成,这是他对生活最后的倔强。
或许我们都以为在这样的巨大打击和悲痛中他不会有生的念头,可是生却不让你死去,他安排你的生命之路充落荆棘,岔落不断。无数深爱的至亲之人,都离福贵远去。
读这本书,余华安排了最朴实平淡的文字,就像是在你我他同样的生命中截取一小节,但是又有另有一番滋味。这种天言的反抗才是符合那个代的沉默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