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一:
作者:黄旭凡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到处呈现着喜气洋洋的气分,家家都贴着春联。大年三十也叫年夜饭,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年夜饭非常丰盛,有鱼,有虾,还有好多好吃的,长辈还给我了好多压岁钱。吃完饭,我们就去放烟花。第二天也是大年初一,早饭一定要吃妈祖面,吃完面我就给长辈一一拜年。正月初四是过大年这是我们大莆田人有的风俗习惯,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二:
袁梓奥
呯,呯;噼哩啪啦,噼哩啪啦;丝丝……这是什么?这是鞭炮的响声呀!你们还记得吗?声音巨大的冲天炮,一发一发的冲向天空,在高空中飞舞,爆裂开来,不但划出很多的形状十分美观,而且还会撒下一些中空的圆形小纸片,以及一些没有完全炸裂的小爆竹。还有一条长龙般的“百子炮”,一旦点燃便噼哩啪啦噼里啪啦的响个没完,狼烟四起,像极了烟雾弹,炸的地上一片狼藉。几分钟后,地上除了一大堆的红纸,还有没有爆完的碎片。若凑上下雨天,那便是一场灾难了,往往要花好几个小时来打扫。还有那仙女棒、飞天标、或者跌跌炮,这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呀。
这都是小时候过年的必备品,哪怕不玩手机不玩电脑也要出去玩一玩,放一放鞭炮,听一听他们的响声,闻一闻他们的硝烟味……那别提有多好玩了。
放鞭炮最好玩的还是跌跌炮,把它摆在地上围成一圈,上面再用纸板什么的掩盖一下,骗老哥过去踏一轮,吓的他直跳脚。又或者拿那个会转的鞭炮点燃丢向老爸,看着那个鞭炮发出声音,越来越响,发出亮光越来越刺眼,又看着老爸一脸无奈表情,心里别提多美了。再或者把小爆竹扔到鸡栏边,扔到小狗后边,看着它们鸡飞狗跳的样子,我捧腹大笑,快活极了。
最好笑的一次是我在家的附近设了一个陷阱,那可是我花了五盒跌跌炮设计出来的环环相扣,惊险异常。在陷阱开始的地方放上一根香肠,这是我家小花最爱吃的,果然小花跑了过来,看它眼睛都绿了,也不管别的,直接跳了上去,结果在放香肠的纸板下,就是第一个鞭炮陷阱,小花吓的跳了起来,因为炮弹在背后爆炸,所以它果断地冲向前方,结果又踩中了三处陷阱,被炸的狗毛直竖,精神异常。叫声绵绵不绝,脚步永不停歇,而随着它的脚步、叫声,便是跌跌炮的爆炸声噼哩啪啦,奏成了一首一一《汪汪进行曲》,看着它惊慌的模样,我不禁失声笑了起来。作为精神补偿我给了它两根大香肠,但它却一边吃一边回头望,还看着脚下,显然还处在惊魂不定的状态,看到这一幕我又被逗笑了。→xiandiaoyu.com←
放鞭炮是很好玩,可是却对环境不好。无奈,现在为了保护环境城市里都没鞭炮放了。唉,可惜呀!因为鞭炮的离去,年味又淡了一些。虽然没有鞭炮放了,年味是淡了一些,但是过年也不仅仅是为了放鞭炮吧,放鞭炮终究还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开心,可以一起欢乐。没了鞭炮,我们还可以吃团圆饭,吃汤圆,坐下来聊聊天,看看电视,看看春晚,这才是年的真正意义——团聚在一起。就算离的再远的人也要一起团聚,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是几颗十几颗的心团聚在一起,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千里共婵娟”。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三:
作者:柳清辉
今天,我来说说我的家乡莆田春节的习俗。大年初一走亲戚还能收到压岁钱,吃长寿面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又去拜妈祖,保佑平平安安,健身体健康。
正月初二这一天不拜亲戚,这里有个戚继光抗倭历史故事。
大年初三是给60岁以上的老人过寿的日子。
初四过大年,因为莆田在300多年前发生了一个重大变故,就是倭寇大批入侵莆田的老百姓,许多人没有吃上团圆饭,所以初四再吃一次团圆饭,过一次大年。这就是莆田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四:
作者:徐子淇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我的家乡山亭东店的习俗是这样的:大年初九是我们村的元宵节,每家每户有出生男丁的必须去庙里拜拜和拜丁饼。
大年初九早上,早早地去庙里拜拜,还要把丁饼挑到庙里去拜。拜完中午还要做大餐,叫上亲戚们到家里吃饭。如果今年家里没有出生男丁就晚上煮大餐,朋友都到我们家吃。八点就开始分丁饼,可热闹了。有一个人在那边叫全村人的名字。旁边又站了十几个人一块喊,声音太大声了。喊到谁家的名字上前拿一下,我们家分了一百多个,这种丁饼好好吃。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五:
作者:陈诺然
农历大年30,又称“除夕”是我国民间传统守岁的重要日子,过了除夕,就是新的一年了,到了晚上开始“围炉”,全家欢聚一堂,团团圆圆。“围炉”后长辈会给孩子发压岁钱,寓驱邪之意。初一早上,必吃妈祖面,象征平平安安又一岁。初二那天,都不互相串门,因为这一天是“探之日”,初三这天是开店门,是给60以上的老人祝寿,初四这天俗称(做大岁),大家都围在一起,喜气洋洋,这就是家乡莆田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六:
作者:田浩东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说起春节的习俗,我的家乡莆田有独特的春节习俗。
初一和初五早上,人人都要吃一碗莆田线面。线面又称太平面、妈祖面、长寿面,寓意平平安安又一岁。奶奶说:“吃妈祖面有技巧,要先吃面再喝汤,如果先喝汤,以后出门会淋雨。”
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初四要过大年。为什么一年要过两次年呢?相传明朝年间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正月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
其实,最令我心驰神往的是元宵节。每个村各有不同,我们村是十二、十三两天通宵闹元宵活动。元宵节前几天,家乡就沸腾了,处处洋溢着节日浓厚的气氛。这个村有最无畏勇猛的“跳火堆”,是鼓励大家更勇敢一些。而那个村“菩萨爬高梯”,则是先前抗倭望风的遗留,这些都展示了莆田人民不畏强暴,抗御外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有跳傩火、打铁球、摆棕轿、大游灯等特色民俗表演。
我喜欢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新年来临的时候到了,每一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的回到自己的老家过年,在我的家乡——安徽淮北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
在我国祭祖的方式有许许多多种,有的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起去,有着以同一个姓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还有的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只要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我的家乡祭祖的方式却与众不同。
大作 文 吧年30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要祭自己的祖先,只要吃过午饭,就会开始做许多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家祭祖,因为祭祖都是由近到远的,所以先是把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进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它们最爱吃的猪头肉、豆腐……放在桌子上,然后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过后奶奶便拿出香来,把香点燃,然后给了我三根在桌子前拜了拜……
这次祭祖活动不仅让我回味无穷,也让我懂得了祭祖的方式。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八:
何灿阳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话二十三烙火烧。
在腊月二十三,我们家也与别人家一样,都要烙火烧,火烧与馅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烙得脆脆的面皮与中间那鲜嫩可口的馅,只是回想起来就又觉得饮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来了。
腊月二十三早上刚醒来就就能闻到已经快好了的火烧,还能听到正在厨房忙碌的爸爸妈妈的声音。
起了床。便看到把已经好了的火烧往外端的爸爸,爸爸把火烧放在桌上看见了我于是对我说:“快去喊你姐姐出来吃火烧。”叫醒了姐姐后。使看见那正在冒热气的火烧,我想也不就拿起一个吃了起来。咬上一口,那味儿真是好极了!不说那迷人的香气,也不说那诱人的色泽,还不说那酥脆的表皮。只说那美味的馅儿就令人难以自拔。
我三下五除二的吃捕掉了这个火烧,爸便无奈的说:“怎么不等它凉一点再吃呢?”我这时才反映过来那真的很热。
不过,那天我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