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后感 篇一:
朱熹曰:“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
知和行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人把“知行合一”简单化成为了知道了道理就要按照这个去做,或者进一步者认为不但“知”限制“行”,同时“行”致“知”,这种理解思路就有点“克己复礼”了,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颗明珠,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正确处理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工具。全文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进入高一级的程度。
《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我们感知一件事情并不算太难,真正困难的是要去做这件事情,可见实践要是脱离了正确的认识,就会给我们造成阻碍。
“行”离不开“知”。《实践论》教给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的区别联系。从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认知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所以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西西作文 xiandiaoyu.com*
“行”推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知外界真理的标准。就现阶段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言,我们就是通过实践,才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从未知到慢慢认识的过程,随着病毒株的提取,还有病毒基因组序列的采集,我们对它的认识逐渐深入,是实践产生认识,同时实践也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也是实践,通过对病毒的认知,我们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又结合实践,总结经验,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充分展示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我们要想得出事物之间的真理,只有知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保持行为的目的和思想一致,到达完美才可以止步,可以通过实践来认知世界,感知一些未知的事物和关系,当然,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存在主观性,只有通过不断的检验,来更新认知,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我们才能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最终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仍旧历久弥新。
当今时代,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通过阅读《实践论》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经典著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启示。同时,我们也能认识到,《实践论》等经典著作中的诸多思想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原因在于它很好地阐述了“知”和“行”的关系,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跨越时代发挥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今后,《实践论》将持续指导党和国家的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该著作值得我们仔细研读。
实践论读后感 篇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从实践中,真理才能得以检验其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是否客观、是否适用于实践。
那么真理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从最开始的状态进行研究了,人身处在一定的环境,从开始接触某一事物的时候,就会对这一事物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一认识最初是片面的、不深入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琢磨,人会对它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观,进而更全面、更客观的去看待它、了解它、认识它。
就像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初次看到它的时候是完全陌生的,这时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没有开始,当我们继续学习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首先熟悉它每个字的读音、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的用意和所要抒发的情感,然后进行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样才对它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大概过程。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理性认识已经露出苗头,但并不代表它已经完善,因此这就需要将已经得到的理性认识重新代入到同一类(同一性质)的实践当中去,进行再实践,而代入之后往往会出现与预期所不符甚至极为不符的情况,不过这并不奇怪,因为理性认识是理论,在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外界的情况和问题,以左右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再有是已经得到的理论还未完善,暂时是不完全客观的、全面的(存在一定的或很大的不足或漏洞)。
以上两点问题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解决。先说外界的介入因素所导致的预期不符,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以主观的思想去随意的解释不清楚的问题,这样得出的结论必定是错误的,解决的方式也会有很大的问题,最后的结果也将会以失败而告终,这样我们完善理论的目的是达不到的。针对一个或多个具体的问题,应当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不能“一棒子打翻一船人”。
比如我们骑自行车去河边,小路上挡着几块零散的石头,阻碍了车子的前行,这时我们需要停下车来,将这些石头移开再继续骑行,可若是前方小路在施工修路呢,我们能将施工现场移开再继续前行吗?自然是不能的,这时我们恐怕只能换一条路线到达目的地了。这就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当外界介入因素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回到理论本身当中去了,若是在外在问题都已解决的情况下,我们的实践结果还是不能完全的符合理论认识,这说明我们的理论并非已经是全面的、客观的、彻底的,它还是有需要甚至有必要补充、发展、完善的,而补充、发展、完善的这个途径就是再实践。
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结果,也就是已经得到的理论代入到同类事物的实践当中去,经过解决外部问题和内在矛盾,对于新的理论又有了一次完善的进步,或者是一种进步的完善,经过多次反复的有效果的验证理论,这个理论会经过多次的量变最终达到质的飞跃,完成之后就成为了——真理。
这个真理对于同一类的事物所进行的实践都是行之有效的,当然我们并不能将它代入到不同性质的事物当中去,因为不同性质的事物自然会有其他的不同的真理去解决。不过这些不同的真理所得出的方法都是如前所述大致相同的。
实践论读后感 篇三:
在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因为不切实际而损失巨大的历史。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于是毛泽东同志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并且创作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然而,也正是这样一部著作将实践这一重要事物重新带入大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至于如何实现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也在实践论中做出了详细的解答,首先观察事物的外在特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列举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其次观察事物的内在特性:探寻事物内在特性,尽可能多地列举事物的特性的各个要素。然后还需要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即探寻事物特性如何随推演变化的。划分事物的变化阶段、描述每个阶段的事物特性的变化。
所以说实践并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准确的认识清醒的头脑。当然既然是实践,它就包括了失败的过程。失败有时候也是一种实践。但如果不实践,就永远不可能成功。后汉书上写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茅盾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确实,实践就像走路,只有走过它才能成路。
实践不仅对于国,对于社会很重要,对于家,对于个人同样重要。一个人能走多久,走多远,走到哪,也都要看他自己的行动。这马上就让我想到了李时珍。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他为了探明究竟,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正是实践成就了麻醉剂,成就了李时珍。
实践可以很伟大,也可以很渺小。然而不管是渺小还是伟大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论读后感 篇四:
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能够浅层次思考到毛主席的对于一些关系的认解。也对这篇文章的意义有了一些的见解。
《实践论》主要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之上的认识是真理性标准,论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评了唯理论、经验论,批评了顽固派和空谈主义,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了认识过程的飞跃。该书以实践与认识关系及其矛盾为中心,阐述了反映论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的《实践论》写于1937年,由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导致1931—1934年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毛泽东的《实践论》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揭露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弊端,科学地解决了中国人困扰了许久的知行关系问题,为处于动荡中的中国革命指明前进道路。它的诞生,为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澄清党内错误思想,提高全党思想理论水平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又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到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只有吃了,你才知道梨子的滋味。而不是一味地空想它能不能吃,味道怎么样。事实证明,空想对社会变革并没有实质上的推动作用。实践出真知,唯有不断实践才能找到适合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
正如《实践论》所述的,认识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我们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要学以致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我们一切缩影坚持的真理。
实践论读后感 篇五:
《实践论》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在三十八岁时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里面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样的去实践呢?
自高中时我们开始了解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论》向我们解释了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认识并了解事物。我们想要认识某一类事物的时候,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逐渐的去挖掘、去深入、去剖析,由局部到整体,注重其客观性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不要想着走捷径,通往真理的路程往往是曲折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是非对错,每当这时我们就会疑惑如何去辨别。然而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呢?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系列判断方法,二是由于在这个时代,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不一定是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辨别这些是非对错呢?去实践吧。用你的亲身经历来判断,用你的所知所感来抉择,冷静的思考尤为重要。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照骗”和“见光死”。人们在网络上交友,凭着对方的照片就敢于义无反顾。有人说颜值就是实力,颜值就是资本。相由心生这个概念让人们容易对容貌姣好的人产生好感,又或者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呢?但如此种种都抵不过“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你我相见之时便是分道扬镳之日,网友见面打破了他们对对方的幻想。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当然,并不是每个网友的会面感受都是糟糕的,其中也不乏美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论》告诉我们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时在变化发展着。用政治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实践论》提供了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指导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来改造世界方法。时间和实践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实践需要时间,时间能够证明实践的正确与否。故当你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停滞不前的时候,不要焦急,时间会给你答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么呢?老人们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实则反映了被岁月洗礼过了的他们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大多数年轻人都是不愿意听从老人们的话的,他们往往要拼的个头破血流,通过实践来得到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谁不曾有过一段青葱岁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嘱中的话,这样一位满怀爱国情的前辈直至生命临近终点仍不忘国家、不忘民族,鼓励人们通过革命去为人民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现在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大师们通过实践证明出来的。
读完《实践论》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实践论读后感 篇六:
写这篇读后感是在读了两次《实践论》之后,即使如此,我也不觉得,得其十分之一。因为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夸张的说,我甚至有些眼含热泪。文中的一些观点很好地解答了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另一些则警示了我的缺点。以下列举几则发人深思之处。
如何用“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理解“在舍友休息的情况下,晚回宿舍”是好是坏?
文中对真理的论述,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的过程的认识具有相对的真理。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长期以来,我一直陷于“相对”的怪圈,一面是由于自身哲学素养存在短板,另一方面也是被外界“相对性”观点谬论所影响。举个例子,前几天和某一同学讨论某一社会现象的好与坏,或者说是正确与否,具体化来说,如“在舍友休息的情况下,晚回宿舍”是好是坏?我持的观点是: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当然是在长期如此的情形下),而此同学则坚持不持有立场,只围绕着“凡事没有对错之分展开论述”。结果是,我们的讨论逐步升华到是否存在绝对真理这一问题。
每每到此,我便变得小心翼翼,因为在我的知识体系中“相对”这一概念是认知事物的原则。这带来的就是,不怀疑自己的观点,又无法反驳此同学的论断,以至矛盾困惑的境地。在《实践论》中我得到了答案,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相对真理是对于某一个过程而言的,如牛顿运动定律是适用于低速场景的,高速场景我们又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总之,离了具体的进程而谈真理,以此来论断没有绝对的真理,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再让我们回到开头的例子,回宿舍晚而影响到舍友休息是有悖当今社会相对真理。这里当今社会的相对真理是指:你有晚回的自由,但前提是不能妨碍别人休息的权利。此处的社会良俗公知即是一种相对真理。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新解
我们再来看有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两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直接地认识某种或者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
对于“秀才不出门”一事,我想说一个社会现象,信息社会中的新闻传播。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我们越来越成为“不出门的秀才”,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提供的便捷,另一方面我们被动地接受海量信息的轰炸。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接受大量的间接经验,更确切说,应该为间接信息。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一定会引入噪声,类比于社会科学,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势必会被误解、扭曲,甚至篡改。你得到的信息可能是两手、三手的,以至于是假的。所以在此,我不得不提到自媒体。我是不大相信自媒体的,相对于,我宁愿相信官媒。这时,就有许多人跳出来说,官方媒体不可信,都是掩盖事实的。那么我想问,对于成功之道,你是愿意听取成绩优异的学长的忠告,还是游戏人生、风花雪月的宿舍同仁的建议?这就如同,在获取间接经验时,我们更愿意接受那些权威、可信、成功者的经验。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地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这句话是对我最当头一击的。反思一下自己,确实多半个是“知识里手”。时常以自己多几分历史的政治的积累,便不假思索地抨击别人的见解,没有一点谦逊的态度,而往往会“只知皮毛,不知其义”。如此下去,贻笑大方是小,误人子弟是大,想想也是惭愧!思而不学则殆,务必要谦逊而多读书,多实践!
放下傲慢何尝不是一种实践?
最后,我想讨论一个思考良久的问题:人可能大多是傲慢的,如同一个恶性循环,傲慢往往使人带有偏见情绪,偏见也增长着人傲慢态度。就拿《实践论》来说,我不知道为何许多人对此类文章或书籍,抱有排斥心理,至少那么一丝。究其原因,与其说是“敬畏”,我倒觉得是傲慢,傲慢又大多源于嫉妒。它们客观的、逻辑的、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普适性,让人惊讶至疑惑。就像人性的弱点所展示那样,我们往往会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产生嫉妒心理,却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傲慢之态,总试着去发现对方的弱点,以此来寻找平衡感,达到毫无意义的安慰。一开始,我并非不是这种态度,直到我认真读这些书籍文章,不论马克思主义原理还是《实践论》,它们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了我许许多多的困惑,让我认识到当初的偏见是如何的愚蠢、肤浅。
书籍不应该被傲慢地对待,如果不去读,我们有什么资格说喜欢,不喜欢,亦或一般般?人生也如此,在这个渐崇尚自我的时代,适时低下那“高贵的头颅”,踩踩眼前的路。放下傲慢何尝不是一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