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心得体会 篇一:
孩子希望我们是怎样的大人
今天有幸观看了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团队专项研修暨“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对于育人有了更深入的感悟,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由以前的家族式走向学堂、学校,再由学校走到多方联动式协同育人。那么现阶段我们怎样对待孩子?而孩子对我们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唐江澎校长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的生活者”,可见教育的培养要着重从生活出发,陶行知老先生就说过“生活本身就是教育”。生活中的我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呢?主观臆断——不屑于倾听孩子的声音、自作主张——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过多唠叨——扼杀孩子参与的动力、过多替代——弱化孩子参与的能力,当孩子的倾诉权、选择权、发展权、参与权得不到尊重与保障时,我们真的是在培育孩子?我们想要培育怎样的孩子?
吴志可校长带领的团队就山区县中学调查发现家长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的占了68。89%,家长素质不高、经济状况不好、留守儿童较多,居于农村的我对这些都深有感触,十多年来我与家长的交流中,他们基本上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孩子考得不好就是打骂居多,他们不懂得与学校老师交流沟通、不懂得如何安抚孩子,甚至不少都是以赚钱养家为理由长期不关注孩子身心动态。因此个人非常认同吴校长说的“实现家长教育成长,学校必须提供更多指导服务,增强班主任家校合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家校合作中,学校是组织者、建设者和行动者,应该发挥核心主体作用”。谭根林针对培养幸福品质的学生提出了“八七六三一体系”即八个一活动、七大节日类课程、六大类校本课程、三个大型体验活动,其中的八个一活动值得借鉴和开展,它们是:1。在校期间曾经被别人感动过一次;2。有一本百读不厌的好书或杂志;3。有一个苦思冥想的问题;4。参加过一项自己喜爱的活动;5。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6。养成了一个新的好习惯;7。进行过一次户外旅行或远足行动;8。深入了解过至少一个人类创造的灿烂。如此具有具体指向的活动或要求,更能让学生有效执行、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我想只要是人都会希望能跟让自己感受到幸福感的人一起结伴而行,而我们可以成为这类人。[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执行,家长有了成绩方面的焦虑、教师有了奋进方向的迷茫,家庭教育需要从“指导”走向“关怀”。郁琴芳研究员提出的换一种说话方式和技巧,能让我能把关怀表达得更好、把教育柔化为春风吹入学生心房。它们分别是:1。沟通之前,详细准备;2。描述事实,不做判断;3。设身处地,有同理心;4。正面鼓励,积极表扬;5。控制情绪,平缓对话;6。自我暴露,建立联结;7。巧用重复,加深理解;8。改变态度,避免质疑;9。避争辩,忌非白即黑;10。不说教,建设性指导。如此有为的做法,强大的情绪控制力,必能让学生亲近而学习。我们坚信为人师者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是学生脱离学校之后还能独立生活、幸福生活的能力和态度。孩子更希望我们能成为此类“关怀”着他们、引领着他们的大人。
随着疫情到来,我们发现学生更难教了,就如杨咏梅主编所说的现在的学生有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多,认为学习没有意义;真实世界无兴趣,断网就闹自残自杀;社交无能力,宁可跟机器人动感情;生命无价值感,枯竭感提前到来。傅国亮提出培养“正常儿童”,至少要教会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杨主编把正常儿童具化为“皮肤黑、牙齿白、眼睛亮、有力量、腰板直、笑容多”,并提出了九点建议:1。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别的孩子如何优秀;2。以平等的意识看待孩子,能真诚地向孩子承认和检讨自己的不足;3。通过自己的言语、眼神及姿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肯定;4。有质量地陪伴孩子,有深度地进行亲子互动交流;5。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6。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允许孩子参加同学的聚会;7。跟孩子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8。不用挖苦、讽刺或者冷落、不理睬来实施冷暴力,保护孩子的隐私;9。在择校、零用钱管理、家庭事务、兴趣班、交朋友、娱乐方式、衣着打扮等选择上,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如此我们才能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我们才能走出“舒适区”,走向“智慧爱”。此类大人,有哪个孩子不爱?
家校社协同育人心得体会 篇二:
以互信为基础的家校共育实践探索
今天观看了2022年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团队专项研修“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受益匪浅。该活动传播了各名校校长主持人办学实践创新成果,展示各专家的实践教育家风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庆校长的课题《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目前,许多学校在家校共育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实际效果非常微小,家校间不信任的状况普遍存在。根据家校互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师生互信、教师对家长信任、家长对教师的信任。
根据这些问题,曾庆校长作了以下措施:一。以人为本,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1。教室布置,提倡“目中有人”的班级文化,推行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尊重家长的基本诉求,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2。每个月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可以通过现场参加或者通过观看直播的形式进行参与。3。开办校内午休午餐服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例如在学校体育馆设立一个阅读角,延时接送的学生安排在这里统一看书,写作业。二。开诚布公,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事务,1。成立家长代表委员会、校内午休家长代表委员会、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到校参观,交流,听课,试吃,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2。心底无私,涉及学生利益重大问题交给家委决策。最大限度地推进校园开放,减少功利性的参与,做到开诚布公,真正体现“共建共享共治”。三。提高教师素养,增强教师家校沟通的能力。1。可以关注以下细节:(1)如何召开一场具有吸引力,有效且有意义的家长会(2)如何与家长说话(3)如何处置家校关系中的突发事件(4)如何在家长微信群发布信息2。制定了家校沟通的五大原则:(1)积极响应家长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反馈问题处理的结果(2)对学生要公开表扬,私下批评,不让任何一位家长感到尴尬(3)不在微信群公布包括成绩,排名在内的涉及学生隐私信息(4)与家长沟通常态化,不要等到学生出问题了才联系家长(5)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及时与家长交流反馈,关注每天的天气变化,及时提醒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安全,让家长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无处不在。3。提倡老师共情与家长平等沟通,相互理解,鼓励班主任和学科老师登门家访,更加切合实际地开展工作。四。亲子关系,共建和谐家庭环境。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在校的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家庭关系。
当学校和老师都行动起来,以互信为基础的家校共育,家校共育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这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
家校社协同育人心得体会 篇三:
关于家校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
季春时节,风光正好。2022年4月16日,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团队专项研修暨“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如期举行。观看完本次主题论坛,我对“家校协同育人”有进一步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教育学上有一种理论:5+2=0,从这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唯有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一、从细节入手,用“真诚”换“信服”和“支持”。
家校沟通是有技巧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是在日常的相处中产生的。当前家校之间难以实现真正的合作,是因为缺失一些重要的东西。一是缺失信任,二是缺失感情。家长愿和老师沟通的前提是什么?那一定是他们对老师有一定的认可和信服,才可能有后续沟通。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所以若想让家长信服,老师就必须真诚,多从细节处入手,让家长们感受到老师工作之用心以及对学生的爱心,例如学生军训时,学生顶着烈日在训练,老师们也没闲着,提水,倒水,照顾身体不舒服的学生,配合教官规范学生的动作,看到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们,家长也渐渐宽心,打从心底感谢老师,为家长日后支持老师的工作奠定基础。家校协同育人的真正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班主任在家校协同育人中,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出现问题要沟通解决,进步要沟通表扬,以争取更大的进步,思想要沟通,老师与家长之间尽量达成一致的理念,让家长对老师放心,争取家长的支持。可能在这过程中,老师与家长们会有一些小摩擦,但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教师,还是要把工作做到位,努力做到与家长共情、共信、共享、共育,最后实现合作共赢。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家校联系的温馨港湾
新技术媒体的迅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短信、电话、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微信企业号、美篇等,能为家校沟通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便利,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利用。至于什么时候选用哪一种技术手段,我个人做法如下:有急事时,电话联系,确保沟通的及时性。发一般通知时,采用发校讯通以及发在微信群的方式,双管齐下,确保每一个家长能收到通知。涉及到学生个人隐私问题又不急于一时去解决的问题,我一般采用发短信或者发微信的形式与家长联系,毕竟家长也有工作要忙,而下班之后,老师也有家庭琐事要忙,发个信息,家长方便时再回复,家校之间,相互理解,实现有效沟通。一些班集体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学生的个人荣誉、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我一般采用微信企业号去发布,因为发微信群,家长一发言,信息很容易就被覆盖掉,发班级圈里,待家长有空时去看,感受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家长渴望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班级圈是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轨迹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放学回家,家长还能与孩子交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了解到家长对自己的关注,意识到老师也不只是会“告状”,有利于拉近孩子与家长、老师的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对孩子的引导教育。如无特殊情况,一个班级在一学年内是不会更换班主任的,教育有其连续性,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没办法通过班主任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解决,我喜欢在每一次教育之后用美篇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甚至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心情写下来,用文字的形式与学生对话,巩固教育效果。
但要强调的是,在利用这些新技术媒体时,老师要注意哪些事情能公开发布,哪些不行,保护好学生的隐私;进行沟通联系时,老师要说好每一句话,尊重家长,确保家校联系的有效性。
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家校协同育人的活动演变成为校方向家长的“告状”行为,这不仅让家长不喜欢,学生更是不喜欢。就如李家成教授说的,家校共育不能只是关注家长和老师的关系,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基本诉求,要关注学生在家校共育中的核心作用。传统家校协同育人中,学校教师将孩子的在校表现以短信、电话等方式向家长反映,以此取得家长的配合,但反映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孩子在校所犯的错误或不良表现,而多数家长在收到“投诉”之后往往只针对这个错误行为做表面的处理,或批评教育,或惩罚约束。因此在孩子的眼中,这更像一次“告状”,他们也很害怕教师和家长的接触。
K。勒温的研究揭示了一种规律,即在整体(团体)的水平上改变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比单独逐个改变个体更有功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同伴的影响在其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同伴力量发展的成形期。利用场论和团体动力理论,借助团体的力量来引导学生的发展,既能让老师省时省力,又行之有效,还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在育人场中充分感受到班级的温馨和校园生活的幸福。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能及时了解孩子取得的进步,与孩子分享快乐,并将这种快乐转化为对孩子的鼓励和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另一方面,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一些良好表现加以表扬和宣扬,有利于为班里其他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渲染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通过这样一种“立足先进、注重真实、感召行动”的教育方法,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生长。
教育是一项事关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工程。老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老师们想要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付诸努力,从相识、相知、互信,到携起手来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协同育人的方式并不一定要高大上,合适便是最好的,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即使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小摩擦,但我们还是得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与风雨也无晴”的淡然态度,不断地摸索,让孩子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