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自从2022年3月15号网课至今近两周了。开课伊始,“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结合2020年上网课的经验和教训,我决定在个人能力范围内,争取让学生有最大受益。
考虑到这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诸多因素,我先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六位优秀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再结合剩余学生的综合水平按照好中差搭配,分到六个小组里。接下来,我和六位组长成立了“鸿雁”群,然后组长认领组员后,又成立了小组群。
每节新课讲授完毕,我都会布置适量作业,先由组长把个人小组成员作业催全,组长辅助老师初评,最后我进行复评。因为我也在每个小组群“潜伏”,一般情况,我很少发声,只是默默观望。假如有特殊情况,我会和组长私聊,指导组长去督促、引导组员完成好作业。
最初几天,或许是新奇,全体学生都能按时进课堂,基本能准时提交作业。可过了三四天,自制能力差,家长监管不力的学生开始“溜号”了。于是,组长们又肩负起查岗的重任。课前10分钟,组长就开始组织组员进课堂了,当我上课前,各位组长直接和我汇报出勤情况就可以,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上中下”尽管组长是我优中选优,层层筛选的,他们之间也存在差异。于是,我隔三岔五就在“鸿雁”群里,转发优胜组组长的管理措施,其他组长也不甘落后,立刻行动起来。我只管做那个“煽风点火”的旁观者。典型带动的氛围营造起来,组长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
个人认为激励=刺激+鼓励。为了奖赏组长们的辛苦付出,每次批阅完日记,我都会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他们的佳作。这些学生本身有一定的积淀,写作基础较好,我只是稍加润色,他们的水平就略胜一筹。每当课前,我都会和同学们一起赏析优秀作品,谁的日记被发表,就让原创作者自己读出来,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此文优点、不足、建议、希望……然后发表个人观点。这个小小的举措,既是对组长们的鼓励和赞赏,又是对组员们一种引领和学习。当他们提出成熟或者偏颇的意见或者建议,不仅锻炼了思维,还增加了一次口语表达的机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其实,孩子们的潜力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做,我们需要做的是科学引领和恰当的点拨。就像放飞风筝,不停的放放收收,收收放放间,风筝才会飞得更加高远。[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带动的作用显而易见。有些感悟不请自来,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下来,权当对最近工作的梳理和总结吧。
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张慧敏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开了,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瑟瑟发抖的花苞,在枝头怒放,毫无畏惧;桃花开了,在这个温暖的春天,一枝枝、一簇簇,它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美丽的春天需要大家共同点缀。
3月15日下午还没放学,就接到紧急会议通知:线下教学改成线上教学。一瞬间,热闹的校园变得寂静了,这个“暂停键”来的太突然。
孩子疯狂了
马上放学了,我让孩子们把桌洞里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因为疫情形式严峻,明天开始咱们就在家里上课了……”话音未落,我旁边的男生有点疑惑,“在家上课?”不过他脑瓜转的飞快,瞬间领悟了老师的话,右手举过头顶,转身,一个耶的手势带动了整个班级。“放假啦!”
教室里沸腾了,拍手声,书本落地声,桌凳碰撞声……他们沉浸在喜悦中,任凭我怎么制止,都无能为力。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明白疫情给我们带来的烦恼。三年前他们才刚刚上幼儿园,当年的居家隔离也许在他们的脑海中早就被快乐的故事淹没了。
他们应该被原谅,毕竟他们还是个孩子。
放学了,孩子们背上挂着沉甸甸的书包,手里拿着,怀里抱着,“满载而归”。看到爸爸妈妈,他们惊呼“我们放假了,老师说在家学习。”爸爸妈妈并没有孩子那么高兴,他们心里默念一万句“上学多好啊!”可是在我面前依旧强颜欢笑,带孩子离开了。不远处一棵小桃树在风中摇摆着。望着父母和孩子远去的背影,我叹息:一切才刚刚开始。
老师很忙
网课开始了,一个个小脑袋出现在钉钉群里,孩子们端端正正的望着眼前的手机,电脑,平板……他们的眼神里满载着好奇,对屏幕里头的故事充满期待。第一节网课他们很开心且顺利结束。紧接他们要做眼睛保健操,进行体育锻炼,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们是快乐的是充实的,而屏幕后的老师并不这样认为。
周杰伦有首歌叫《牛仔很忙》,我想说“老师很忙”。忙什么呢?忙着统计上课人数,忙着给没上课的同学打电话询问原因,忙着制作表格,居家信息表、居家体温表、核酸检测表,等等。一个个小小的单元格就像一个个黑窟窿,让老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统计忙、表格忙都只是暂时的,等一切按部就班,老师也就操控自如了。但着并不代表着结束。
网课第三天,孩子们明显有点坐不住了,屏幕中端正的坐姿越来越少,笑容也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担忧,是惊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身边有“监工”。父母比老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坐在屏幕前的孩子很难独立完成老师的课程。所以就有了这一幕。有了家长的配合,老师是不是轻松不少呢?答案有待商榷。桃花含苞待放,难题接踵而至……
请家长息怒
“老师,我看着他,他也学不进去”“作业就是不写,打也没用。”“老师有什么办法吗,怎么说都不听。”“老师,你讲这里,他看那里,我让气死了!”……在线上家长会中,家长们抱怨着,烦恼着。隔着屏幕我也感受到了各自家中的硝烟滚滚。怎么办呢?是老师,也是妈妈,对于父母的问题我感同身受。就目前形式来看,让我管控住每个孩子,让他们乖乖听话简直比登天还难。又不能不作为,任凭硝烟弥漫吧?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给了我答案:让父母息怒。
我边学边教,孩子都是自己的,老师无法眼睁睁看着孩子在网课中迷失自己。先给孩子树立习惯,帮父母减轻负担。
第一个习惯——早读。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时值春天的早晨,我们怎能浪费掉这美好的时光呢?孩子习惯的培养是需要带动的。于是每天的清晨我们相约在“线上早读课堂”。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短短的十五到二十分钟让孩子在诗歌中开启新的一天。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中也提到了“与黎明共舞”,虽然隔着屏幕,老师依旧感受到了孩子的热情。
第二个习惯——写、画。一个人的笔迹是陪伴人一生的财富,这份财富值多少钱就看小时候的我们付出多少努力了。练字,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持久性的工作。每天练习几个字,让孩子在练字中识字,写字,练就一身平心静气。
练字对于孩子来讲还是有点无聊的,为了让孩子坚持下去,我又加入了绘画。每天一幅画,孩子们的兴趣再次被点燃。画桃花、画新冠病毒、画全家福、制作树叶贴画,偶尔来个解压手指舞。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能做的就是点燃孩子的兴趣之火。而所有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配合!请家长息怒,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让我们静待花开。
后记
孩子,老师,家长,这三类人就像奥运五环一样,环环相扣,谁也离不开谁。教育孩子,家长离不开老师,老师也离不开家长。孩子是老师和家长的纽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有一致的目标。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既拥有恪尽职守,眼中有光的老师,又有以身作则,永不缺位的家长。
疫情迟早会消散,春天走得再慢也会到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你家桃花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