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2021年秋季疫情开学工作方案(精选4篇)

幼儿园2021年秋季疫情开学工作方案(精选4篇)
时间:2023-03-01 11:47

  幼儿园202x年秋季疫情开学工作方案 篇一:

  为科学精准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顺利开学,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总体要求,按照教育部秋季开学工作指导意见,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的通知》(苏校防组〔2021〕28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学返校工作通知如下,请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从严从紧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一)最严标准抓好学校疫情防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省散发,我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趋好但还存在不确定性。各地各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染性增强等特性,以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科学精准、扎实有效抓好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科学谋划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压实防控责任,确保开学工作和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各校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参照《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细化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教办基函〔2020〕6号)中有关2020年春季学期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学工作方案示例,制定并细化完善每一所学校的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各项制度,把学校联防联控的工作要求细化到教育教学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全力保障开学安全。开学前,各地各校要协调卫健、疾控等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就师生体温测量、返校入学安排、发热咳嗽症状处置、食堂就餐等方面至少开展1次校园疫情防控模拟演练,确保每个重点环节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校模拟演练的情况与成效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把好开学疫情防控条件

  各地各校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情况,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不返校、学校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不返校”要求,按照国家颁发的疫情防控相关技术标准,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当地卫健、疾控部门制定学校开学疫情防控的具体条件和标准。要加强开学工作的评估验收,各地要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健和疾控部门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拉网式督查评估,对标对表,逐校逐项验收,对发现的隐患逐一记录,列出清单,整改销号,坚决杜绝防控漏洞,确保区域内每一所学校达到开学条件和标准,切实做到达不到条件的不开学。→www.xiandiaoyu.com←

  (三)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

  严格落实返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严格实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要求,确保师生员工返校安全健康。各地各校要通知本地区或从本县(市、区)外低风险地区回来的师生员工(含后勤服务人员),至少在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所在地,每天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向学校报告体温测量等健康状况。师生员工的居家体温测量记录须在开学后交由学校统一存档。在抗疫一线参加志愿服务或从事相关防疫工作的师生员工必须提前14天(中风险以上区域的需提前21天)返回进行居家健康监测,期满后确认健康方可返校。学校应动态掌握每一位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开学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返校前21天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情况,对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疑似症状的师生员工,要督促其及时就医。所有学校教职工在确保本人达到防疫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可在开学前一周返校到岗,提前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学前,各校要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除应急值班值守人员,其他无关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四)积极开展全员防疫培训

  开学前,各地各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国家卫健委颁布的《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和《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相关规定要求,对全体师生员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引导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教职员工依法依规、知情同意、应接尽接、应接早接新冠病毒疫苗。开学后,持续开展秋冬季传染病、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卫生习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研制幼儿园小班新生自主入园方案,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充分做好适应性教育。

  (五)做好物资储备和环境整治

  各地要指导和帮助辖区内所有学校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区,按照在校生规模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隔离服、洗手液、体温检测设备,配备足够的消毒药品和器具,尤其要高度重视洗手设施的修缮和完备,达到每40-45人配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洗手槽的要求。开学前要完成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美化,对教室、课桌椅、公共教学用具、门把手、食堂、住宿区域、厕所、垃圾厢房、电梯、隔离区域等重点场所(区域)的环境卫生开展全覆盖消毒,确保校园安全、卫生、整洁、美化。

  (六)提前谋划课后服务工作

  各地各校要坚决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双减”工作的文件精神,认真执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苏教基〔2021〕5号)有关规定,提高思想认识,提前谋划部署,确保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两周后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二、精准精细落实开学工作各项要求

  (七)统筹确定学校开学时间

  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的通知》总体要求,我市今年以来一直处于低风险地区,9月1日可正常开学返校。各地中小学开学返校方案、开学工作的具体时间和批次安排,由各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学校防控组备案,按照“安全第一、大体相当、区别对待”的原则开学。

  (八)分类加强返校师生健康管控

  各校要通过告家长书、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告知每位师生员工和家长,严格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返校,精准落实好返校途中防护措施。返校时,所有师生员工须提供14天连续体温测量记录,并如实填写健康卡、假期行程等信息,进行体温测量并佩戴口罩,确保师生员工安全返校。学校发出正式开学返校时间通知后,对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按照以下要求分类处置:

  1、本人或同住人员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同住人员有疑似病例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待全部转绿码后,居家实施14天健康监测,体温测量确定健康,期满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学校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学校防控组批准同意后方可返校。

  2、仍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返校前21天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待符合返校条件时(按照学校所在地疫情防控规定),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学校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学校防控组批准同意后方可返校。

  3、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或次密切接触的师生员工,集中隔离期满后,应居家实施14天健康监测,期满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学校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学校防控组批准同意后方可返校。

  4、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疑似症状且为非新冠病毒感染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治疗无症状后,经学校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学校防控组批准同意后方可返校。有感冒、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幼儿暂缓返校,治疗无症状后,经幼儿园专业保健人员认定后再返校。

  (九)关怀不能返校学生的心理和学业

  对于不能正常返校的学生,学校要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开学后要开展个性化的学业辅导,确保“停课不停学”。对于已列入教学计划且在低风险地区开展的顶岗实习活动,中职学校可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序安排。

  (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地各校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统一部署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利用微信、网络、电话访谈等形式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前的心理状况。要精心组织“开学第一课”,加强对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抗疫精神、卫生健康、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共同营造轻松、和谐的开学氛围。学校开学一周内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对因工作不力、执行不到位、出现学生极端心理事件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予以通报并追责。

  三、持续强化开学后各项防控措施

  (十一)做好每日常规防护

  学校要严格落实常通风、勤洗手、不扎堆、保持“一米线”“两点一线”往返校、体温一日三检两报告、重点场所限制人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等要求。校门口设测温卡点,所有人员进校须测量体温,入校后应立即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严格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校医室负责对师生体温测量、健康监测等工作的指导。师生应随身备用符合防护标准的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工作期间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十二)加强校门进出管理

  师生员工入校一律核验身份、测量体温并佩戴口罩,发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因公务、疾病等特殊情况确需外出时,必须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校内一律不会客,外来人员确需入校的,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由接待人员陪同到指定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可在门前划定家长等待区域,实行错时上下学(一般可按半小时/批),家长接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到即接(送)即走,避免聚集。

  (十三)定期开展校园环境消杀

  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车辆、教育辅助设备、电梯、桌椅、地面等应由专人每日2次进行消毒。食堂、卫生间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教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区域要加强通风清洁,每日早、中、晚非上课时间打开门窗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口罩等医疗废弃物应放置在专用垃圾箱,定时有效消毒处理。

  (十四)加强住宿和就餐管理

  幼儿园要加强幼儿床位的消毒,严格落实膳食管理,一餐两点采用分时段、分区域等方式进行。学校对学生公寓要实行封闭管理,实行24小时校领导带班值守,确保每夜有1位校医、每个宿舍楼有1位值班人员在岗在班,对学校食堂、社会配餐企业有关人员要加强定期健康监测,发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应立即停止工作。鼓励条件允许的学生中午回家吃饭,在校用餐的学生应采取食堂送餐、统一配餐、预约用餐、错峰用餐等方式,尽量避免集中就餐。督促学生餐前餐后洗手,提倡自带餐具,用餐结束后食堂场所应第一时间进行消毒。

  (十五)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安全

  全面落实校长校园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主任班级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中小学校园内的小卖部、超市等要及时予以清理,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杜绝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十六)强化组织领导和督查问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属地责任,整合资源、做好保障、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要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防控工作进行飞行督查,严明纪律要求,持续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筑牢严密防线。

  学校所在地区新冠疫情风险等级变化时,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执行相关防控措施。本通知未尽事宜,请按照《技术方案》要求执行。

  幼儿园202x年秋季疫情开学工作方案 篇二:

  为进一步做好返校复课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有序返校,结合当前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就师生返校复课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返校时间安排

  (一)6月3日,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返校。

  (二)6月6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和幼儿园幼儿返校(园)。

  (三)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本辖区疫情防控形势进行研判,参照市确定的返校时间安排本辖区学校具体返校时间。

  (四)峰峰矿区学生暂不返校,在该区居住并在区域外就读的学生暂不返校。

  (五)仍确定为封控区、管控区的学生待解封后按返校要求返校。暂不具备返校条件的学校师生暂不返校。

  (六)各学校按照分批分类、错时错峰的原则,在每个返校日明确几个时段,采取先近后远或分班入校的顺序,组织师生返校。

  二、返校报到条件

  (一)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持《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健康码绿码、返校日前48小时和24小时内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家长行程卡、学生及家长健康登记承诺书返校报到。

  (二)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管控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承担特殊任务地区的师生员工,返校报到条件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确定。

  (三)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健康码出现弹窗或变色、行程码中出现星号、两周内有过中高风险地区及有确诊病例地区旅居史、现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四)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三、核酸检测要求

  (一)小学三至六年级师生员工返校日前,于6月1日、6月2日在居住地进行2次(间隔24小时以上)核酸检测。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师生员工返校日前,于6月4日、6月5日在居住地进行2次(间隔24小时以上)核酸检测。

  (二)对非新冠肺炎患者,但因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延迟报到的师生员工,康复后,符合以上返校条件的,报经学校批准后,持返校日前48小时和24小时内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三)师生返校后,参加所在辖区3天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四)待6月份全市疫情防控要求调整后,执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各学校以每天每个班级不少于20%的比例对师生进行核酸抽检,确保每周全覆盖。要逐一建档立卡,确保应检人员底数准确、无一遗漏。

  (五)加大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半污染过渡区”工作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核酸检测频次。

  (六)根据疫情形势适时增加和扩大核酸检测频次、范围。

  四、返校报到流程

  (一)寄宿制学校师生返校时必须乘用私家交通工具,学生要由1名共同居住的家长陪同,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搭车,不拼车,由居住地到学校点对点返校,中途不到任何其他场所、不下车、不与任何人接触。没有私家车的,由所在学校组织接返。走读学生返校和上下学,提倡家长单独接送或学生骑自行车。尽量避免师生乘坐公交车。提醒师生途中做好个人防控,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二)在校门外设置专门“半污染过渡区”,陪同家长将学生送至“半污染过渡区”外,即可返回。返校师生必须将所带物品经“半污染过渡区”消毒消杀后方可入校。

  (三)学校用警戒线隔离出若干入口通道,每条通道宽度不低于1米,实行单人单道入校。学校提前测算单位时间最大报到学生量,预设足够的进校口和通道,错时错峰返校。规模大、学生多的学校,为避免交通拥堵,可采取“双门入校”的方式,在大门内设置“二门”,大门与“二门”之间隔离出一块宽阔、封闭的区域,划出通道。学生先进入学校大门,经过隔离通道排队后到“二门”履行入校手续。

  (四)在每条通道内,设置若干“2米线”,由专人在现场指挥,严格控制学生报到时的间距。

  (五)每个入口至少配备2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要逐人测量体温、核对身份信息,核对收取个人健康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学生和家长承诺书、家长行程卡,完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校园。

  (六)入门登记时如发现体温异常、健康码非绿码、行程卡带星号、核酸检测证明过期等情况,立即由工作人员将学生引导至学校设立的临时隔离场所,启动应急预案,对其进行相应处置。实行“谁核查,谁负责”,落实工作责任。

  (七)学校要设立醒目标识,划定师生在校门口、班级、宿舍、食堂、操场等场所之间行走路线,引导师生按照路线有序活动。

  学生在进班前要由班主任再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做好登记。学生返校期间,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始终站在一线,顶在关键岗位。教职工返校时间由学校根据需要确定,报到流程参照学生报到流程执行。

  五、返校前的准备

  (一)制定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按照“一地一案、一校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案”原则,制定完善返校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谋划不同情况下的返校安排和教育教学安排,精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属学校返校复课工作方案进行审核把关。每个班级按照一生一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核酸检测情况、家长旅居史情况等信息,明确每个学生从家到校的返校方式和行程安排。

  (二)细化返校工作准备。各学校制定学生返校报到工作指南,加强防疫防护和返校要求指导。科学设计报到程序,细化优化报到流程,避免人员交叉聚集。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三)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学校师生要坚持在返校前连续14天体温监测报告制度,返校时上交《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校长、班主任、学生、家长分级签定承诺书,承诺履行疫情防控职责和义务,承诺不到高风险地区,不接触身体健康不明人员,承诺上报信息真实有效。学校要及时发布或转发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非必要不出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教育师生在返校途中做好自身防护,如出现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已完成核酸检测的师生员工返校前不得离开驻地,不到人员聚集场所活动,不与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员接触。

  (四)深入开展消毒消杀和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返校前,对教室、宿舍、食堂、体育馆、会议室、卫生间、实验室等场所和计算机、键盘、课桌、餐桌、仪器等学生经常触摸的物品进行全面专业消毒消杀。进入学校的物品必须首先在“半污染过度区”严格消毒后才可转运入校。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和校内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开展校园卫生大扫除,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提前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五)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

  (六)强化应急演练。各学校要认真总结疫情以来的工作经验,查漏补缺,健全完善校园突发疫情处置预案,健全应急工作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各学校要在返校日前开展返校复课专项演练,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实施。同时要在属地疾控部门指导下,在返校前开展多场景、全过程、全要素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把做好应急演练作为返校必要条件。要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和完善,细化、强化应对措施,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各环节有效衔接、高效运转。

  (七)做好校园后勤服务保障。做好学校食堂粮、油、米、面、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的采购储备。食材采购过程做到供应链可追溯,切实加强对冷冻食品的管理,不采购没有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证明等材料的冷冻食品,确保食品安全。科学制定供餐计划,为学生提供优质满意的餐饮服务。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细化后勤服务措施,满足学生校园内购物、理发、就餐、洗浴、运动健身、热水供应等生活需求。对必须进校的疫情防控、教育教学、师生生活等方面物资物品,必须首先送入“过渡区”,运送人员即送即走,不得进校,不得与校内人员接触。送到“过渡区”的物资物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之后由校内人员接收。因学生长期在校封闭管理,家长确需给学生送换季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也要严格按照以上要求执行,做到家长与学生等校内人员不见面、不接触。

  六、返校后的管理

  (一)严格寄宿制学校封闭化、分区块管理。严格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分区管理工作方案》,寄宿制学校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不进不出。确需外出的,无论什么原因,一旦出校,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再回到学校,确需回校的,要居家隔离7天,进行第一、第四、第七天核酸检测,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相应返校条件合格后方可入校。严格落实公共区域戴口罩、安全社交距离、通风、洗手等措施。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

  各学校根据学校建筑、年级、体育活动设施、生活设施分布情况,按照每400至500人规模设置一个单元,至少划分为3个以上的区域,也可划分多个更小单元,进行分区块管理。各区域之间设置警戒线或进行物理隔离,实现闭环管理。在各区域内进一步细分学习、工作、生活、运动单元,确定学生活动的路线、楼层、楼梯和方向,明确活动时间安排,实行错时错峰管理,最大限度实现不交叉、不重合、不聚集,一旦出现情况能够以最快速度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特别是有初、高三年级师生在校的学校,要对初、高三年级与其他年级师生进行物理隔离,严格落实各区域闭环管理。

  (二)实化走读学校“两点一线”管理。走读学校师生实行从家到校“两点一线”管理,每日“早进晚出”,中午不离校,按照午餐供应工作要求,在校午餐、午休。学校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家长科学规划学生上下学路线,精准计算路途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两点一线”管理台账。及时关注学生到家和入校时间,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建立“两点一线”管理微信群,学校要把每天放学时间告知家长,家长要把每天学生回家时间、路线等情况反馈学校,共同督促学生按时上下学,避免学生去人群集中的场所,避免与陌生人或健康状况不明的人接触,不允许学生在校外各类“小饭桌”居住,做到师生上下学全程可控。采取错时错峰上下学措施,设置人群分流设施,保证两米安全距离,做到有序、快速入校、离校,不在学校门口及周边逗留和聚集。对学生需要家长接送的,学校要在学校门口合理设置家长等候区,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疏导,家长接送学生要即接即走,即送即走。教育师生在上下学途中落实个人各项防护措施,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途中不拐弯,不逗留,不聚集,避免与陌生人或健康状况不明的人接触。

  (三)落实半寄宿制学校模式调整和分区管理。转为寄宿制模式后严格落实封闭化和分区块管理,转为走读模式后严格落实“两点一线”管理。继续实行半寄宿制学校严格落实分区管理,合理利用地形、建筑物,采用分设通道、物理隔离等有效方式,在校内设置出两片不同的学习、活动、生活区域,采取重新编班的方式,将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划分成走读和寄宿两个群体,对两个群体分别实施单独闭环管理,做到人不越界,物不交流,工作不交集,实现工作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各区域无时空接触。寄宿区师生实行封闭管理,走读区师生实行“两点一线”管理。

  (四)严格校园出入管理。严格执行校门出入登记制度,认真落实“六个一律”要求,即: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校内学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准出校,校外学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准提前返校,任何人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严禁外卖和快递物品进入校园。校外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确需入校的来访人员必须查验健康码、行程卡,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

  (五)加强师生健康管理。建立在校师生信息台账,按“一人一档”要求跟踪掌握在校师生健康状况。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和体温“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强化对师生和食堂、宿舍、保洁、安保等外聘人员的健康监测,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人员,按程序及时处置。加强学校与属地有关部门和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协同联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师生员工在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室内场所全程佩戴口罩等防护要求。

  (六)加强用餐管理。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直接接触冷链人员采取相关一级防护措施和相对闭环管理,原则上工作时须佩戴N95口罩。不提供容易因加工不当造成食物中毒的菜品。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就餐人员须佩戴口罩进入餐厅,取餐时必须佩戴口罩,分餐人员必须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适当延长食堂供餐时间。食堂餐桌安装隔板,提倡就餐时定人定时定位。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定专门的卫生管理台账,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指定区域,不与校内人员接触,即送即出。

  (七)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随身备用口罩。

  (八)强化卫生整治和校园消杀。校园内每周要进行1至2次卫生大扫除,每天至少2次预防性消毒,各类场所每日不少于3次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除特殊天气情况外,教室、办公室应保持全天开窗通风。如使用空调尤其是中央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必须直接排到室外。校医要做好个人防护,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相关废物要进行有效消毒处理。加强对师生处理废弃口罩的教育,合理设置足够数量的专用回收场所,加强管理,防止二次污染。

  (九)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

  (十)强化应急处置机制。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全市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做好学校应急处置。一是及时报告。如发现师生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经分析研判有疑似新冠肺炎风险的,出现已被确诊、疑似病例的,发生重大聚集性发热等异常症状和体征情况(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即5例以上)的,学校要立即通过电话向属地卫生疾控部门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1小时内通过文字情况报告。二是立即处置。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干咳、咽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要立即将其送至学校临时隔离场所,并第一时间报告校医、校领导及班主任。校医要在第一时间将学生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情况报定点收治医院,并对学生做好临时处置工作,避免接触其他人员。教职工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立即联系定点收治医诊治。学生或教职工中如在校内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情况,学校要在卫生专业人员到来前,应当安排疑似人员到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隔离期间疑似人员不得随意走动。卫生专业人员到来后,学校应当协助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安排疑似患者安全转运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排查。学校工作人员和教职工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三是妥处善后。学校一旦出现确诊、无症状感染者、阳性病例,要在报告疾控部门进行转运、隔离的同时,积极配合开展流调排查、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同时,要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再开展环境消杀工作,防止新冠病毒“从物到人”传播。当校园内一旦出现突发疫情时,按照疾控部门和定点医院指导,及时隔离、治疗、排查密切接触者,实现闭环管理,将影响降到最小。

  (十一)上好“返校第一课”。充分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针对学生特点,采取主题班会等形式上好“返校第一课”,开展主题思政教育,宣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加强防疫知识和生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战“疫”先进典型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十二)加强心理疏导。高度重视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对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师生,要重点加强心理干预和关爱帮扶。要重视学校整体环境创设,帮助师生尽快调整好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

  (十三)保障教学质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精心做好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有序转换,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半寄宿半走读的学校要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寄宿生和走读生教学进度相当、教学质量基本均衡。切实做好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关爱帮扶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返校复课后,统筹考虑教学进度、暑假放假和节假日调休,原则上在中考前节假日不安排休息。

  (十四)做好未返校学生教学管理。一是严格学生居家管理。严格人员流动,做到不外出、不离邯、不聚集、不与健康不明人员接触;严格个人防护,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严格健康监测,采取学生“五包一”措施,落实居家期间学生体温等健康状况“日报告、日监测”。严格家校协同,班主任教师每天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开展家访督导,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切实履行防疫职责。二是同步线上教学。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教学计划,研究制定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对因疫情原因延期返校的,进行线上教学工作。线上教学要与校内教学计划同步、进度同步、内容同步、作业同步、辅导同步,保证质量和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三是加强学生学习管理。任课教师严格学生线上出勤打卡,通过视频巡视、家长监督等方式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教育引导学生不旷课、不玩手机,加强线上辅导和答疑,切实提高线上教学效果。

  (十五)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严守值班纪律,值班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空岗、离岗。保持信息畅通,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严格执行疫情信息报送制度,按有关要求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不得迟报、瞒报、漏报。加强保安力量,确保门卫人员充足。

  七、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要加强与属地宣传、网信、卫生健康、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确保学校顺利返校复课。如果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校,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向市教育局及时报告。

  (二)强化责任落实。要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县校疫情防控工作要在属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纳入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行业主管责任,强化行业、系统管理,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日常行业监管范畴,切实做好教育系统防控工作。加强联防联控、统筹调度,强化对基层学校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各学校要根据返校复课工作方案,认真进行自检自验,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确保达到返校复课各项条件。要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按照相关防控指引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要落实师生个人和家庭责任,师生个人和家庭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法律法规,自觉履行防控义务,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报备相关行程,依法接受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样本采集、检测、隔离治疗等,做好个人防护,发现患者或疑似患者及时报告。

  (三)强化宣传引导。灵活运用师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段,教育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好群防群控。强化网络阵地管理,主动发声、正面引导,教育师生正确理解并积极配合疫情管控措施,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使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同时,加强舆情跟踪研判,做好舆情监测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处置突发舆情。

  (四)强化督导检查。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学生返校和返校后进行不间断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凡因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导致校园防疫工作失守的,要严格进行追责问责,决不姑息,确保师生群体绝对安全。

  幼儿园202x年秋季疫情开学工作方案 篇三:

  秋冬季节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叠加国外第二波疫情输入风险,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做好我区学校(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区校园传播,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结合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特点,及早研究、提高部署、补齐短板、提升能力,做最充分的准备,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严防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校园内疫情“零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要事,尽最大努力阻击疫情向校园传播,切实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感、幸福感。

  (二)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各校要与当地党委政府、村(社区)、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做好校园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落实控烟措施等工作,切实改善校园环境。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肺炎、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防控知识,持续强化师生员工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

  (四)依法科学,精密智控。坚持依法防控、有序防控,做好疫情监测预警,进一步完善晨(午)检等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等制度,严格实施“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师生员工信息“智控”全覆盖。

  三、工作任务

  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流行的风险较高,同时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强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制度建设

  1、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家庭责任,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幼儿园)、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明确到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保持信息畅通。

  2、组织建设。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克服厌战思想和麻痹松懈情绪,确保各项措施落实。细化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岗、落实到人,逐级压实责任。

  3、主体责任落实。动态掌握疫情发展情况,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依据上级最新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各项工作制度。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与属地街道、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做好应急演练和一日流程演练,并对全体师生进行技术培训。中小学校(幼儿园)根据有关规定按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数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加强舆情管控,强化引导合理应对。各校(园)要成立疫情防控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预案,安排专人负责疫情期间舆情监控工作。

  4、防疫物资保障制度。各学校(幼儿园)要储备足够数量的防疫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二)加强人员管控,确保校园安全

  5、登记排查入校(园)全体人员。强化全面精准排查工作,确保不漏一人。摸排全体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员的相关状况,建立健康台账,做好健康观察。所有师生员工做好入校(园)前至少14天的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幼儿园)。对有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督促其及时就医,暂缓返校(园),严禁带病上课、工作。自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按照要求做核酸检测。及时关注全国疫情风险区域变化,调整不同工作重心。

  6、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检等师生健康监测和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等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做到师生健康信息“智控”全覆盖。校内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应及时转送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排查,有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向所在街道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7、相关人员风险排查。建立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由家长向班主任报告。学生或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幼儿园),并送医就诊,做好重点人员信息掌控。

  8、加强巡查。学校(幼儿园)每日开展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配合市场监督部门、城管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

  9、控制校(园)内人员密度。切实达到“五个不聚集”,出入校(园)门不聚集、出入班级不聚集、课间活动不聚集、就餐不聚集、如厕不聚集。实行错时式入校(园)和离校(园),避免上放学(出入园)时学生(家长)在校(园)门口和走廊等部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所有可能引起人员排队聚集的场所均设置1米线。

  10、严格控制大型集体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各校(园)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活动。如确需举办大型会议、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人群聚集性活动,要严格按照《浙江省人群聚集性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落实主体责任,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防控预案,做好防疫物资准备,加强人员健康排查,落实全程防控措施,确保安全有序。

  11、强化师生跨区域外出管理。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与其它秋冬季传染病叠加风险,强化“十一”黄金周期间师生外出管理和返校健康监测,把好校门入口关。提醒师生和家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原则上老师不出省、学生不出市;如确需外出的,要主动向学校报告去向和时间,注意加强个人防控(戴口罩、勤洗手、不集聚等),坚持健康信息日报告。凡跨省域外出的,返温后须经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校园。

  12、加强近视防控。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注意做好近视的防控,科学用眼,做眼保健操,适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

  13、校外途中防护要求。建立上下学(出入园)和课余时间师生“两点一线”的管控措施。教育师生开学前后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上下学(出入园)、上下班尽量乘坐私家车、自行车或步行等。

  14、对校内住宿生要求。加强对住校生管理,坚持凭证、扫码、测温进入宿舍,坚持每日晚检体温,并做好记录。要求学生不串寝,不聚集。住校生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并告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按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15、继续强化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全面梳理所有进校园通道,校园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园,教职工进校(园)门一律扫健康码,检测体温。通过实行错时上下学(出入园)、划定1米线等方式防止人员聚集。校(园)封闭管理要做到制度健全,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设计行动路线,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幼儿园)划定的路线行走,张贴明显的指示标识,定人定岗定责。合理划分学生课间活动区域。

  16、中小学校(幼儿园)在教室、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做好手卫生,在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7、食堂就餐。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减少就餐排队时间,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在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做好食品留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理台账。

  18、教室和宿舍。教室和宿舍应加强每日清洁通风,根据天气状况,建议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教室、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每天专人巡查清扫、消毒并进行登记。

  19、厕所卫生。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包括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

  20、设置隔离室。各校(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室,尽量远离教室、食堂等,保持采光、通风良好,并设立提醒标识。

  21、加强入园儿童管理。托幼机构要为幼儿提供均衡膳食。依据幼儿生长发育特点,每日提供充足的新鲜果蔬和奶制品,适量的肉、禽、蛋、鱼类等动物性食物,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安排。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宜的体格锻炼,每日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3岁以上幼儿至少1个小时的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托幼机构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对幼儿计划免疫接种提醒。托幼机构可在教职员工本人或幼儿家长自愿条件下,组织教职员工、幼儿接种流感疫苗。

  (三)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健康意识

  22、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整治。定期对校园、教室、厕所、宿舍、食堂等所有场所进行清洁工作,做到无死角、无灰尘。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认真做好学校(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整治,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保持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等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物表面即用即消,消毒记录要齐全。

  23、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负责配备数量充足的分类收集容器。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收集清运并进行分类管理,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废弃的口罩等医疗废弃物应作为特殊有害垃圾进行单独处理,在公共区域放置专用垃圾桶,并由专人处理。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应对能力

  24、各校(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针对秋冬季防控特点,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肺炎、流感、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防控知识,持续强化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健康素养和防病能力,持续推动形成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使用公筷公勺等社会风尚。

  25、加强师生员工心理疏导。通过疫情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加强师生对疫情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校(幼儿园)、学生及家长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对由于疫情导致不良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面对疫情,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缓解心理压力。

  26、加强家校(园)联动。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学生在校(园)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幼儿园),并送医就诊。

  (五)加强应急处置,提升防控能力

  27、当新冠肺炎疫情地区风险等级发生变化时,应当按照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执行相关防控措施。

  28、教职员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学生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应当及时告知医务室,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未设置医务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

  29、教职员工或学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学校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处置或启动应急处置机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30、学校对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课证明。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学校(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常态化防控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压力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校园管理、人员管控、物资储备、教育教学生活安排,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二)完善工作方案。各学校(幼儿园)要根据《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温州市教育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冬季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省50条、市55条防控措施的要求,对标对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制订秋冬季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具体方案。工作方案于20XX年10月10日前报区文化和教育体育局教育处备案,邮箱:XXX。

  (三)加强督导落实。区文化和教育体育局加强对学校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指导,通过实地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落实落地落细。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对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力的,要严肃处理和问责。

  幼儿园202x年秋季疫情开学工作方案 篇四:

  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防聚集性疫情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全面做好全市20XX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市对开学复课的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到第一位,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原则,周密部署,推进学校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工作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联防联控,科学应对。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格遵循相关防控要求,同时要避免在防控措施上防控过度、防卫失当。

  (二)坚持“常态化复学、常态化防控”原则,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校园一方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性地解决公共场所人员密度等问题,着力保障秋季学期如期开学、师生工作学习恢复正常,最大限度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坚持“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原则,分批分时段安排学生有序返校报到,避免人流高度集中。

  三、开学时间安排

  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9月1日开学,各学段错峰到校时间安排如下:

  1、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

  9月1日(周二),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学段二、三年级开学,幼儿园大班开园;

  9月2日(周三),小学二、三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学段一年级开学,幼儿园中班开园;

  9月3日(周四),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学,幼儿园小班开园。

  2、校外培训机构

  即日起,教育部门监管的校外培训机构可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开班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恢复线下课程和集体活动。

  各中小学校要及时通过校园网、公众号、微信、短信、电话(XX新闻广播今日头条号)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发布开学通知,确保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学校相关开学工作安排及防控要求。各年级具体开学时间由学校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后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四、师生员工返校报到条件

  (一)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可返校报到。核酸检测工作按照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核酸检测方案要求执行。

  (二)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三)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四)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经学校批准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五)按照教育部要求,目前仍在境内的来华留学生的开学工作与国内学生同步进行。在境外的来华留学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报到。对没有返校的师生员工,学校要掌握其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建立台账并加强教育指导。

  五、开学前的准备

  (一)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认真总结春季学期复学复课工作经验,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和学生来源特点,严格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案”要求,制定完善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具体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开学复课、核酸检测、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等方(来源XX新闻广播今日头条号)案预案。建立并落实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和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各学校要制定学生返校报到专项工作方案,加强防疫防护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市直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要同时报市教育局和驻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细化开学工作准备。各地各学校要针对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宿舍、餐厅、临时隔离场所、洗手设施等硬件条件不足等问题,开展“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活动。加紧改善办学条件、储备防控物资、配齐防控设施、完善应急预案,加固薄弱环节、补上短板漏洞,为秋季学期顺利开学做好充足准备。要科学设计报到程序,简化优化报到流程,避免人员交叉聚集。提倡通过网上支付等形式收取各项费用。提前做好消毒剂、体温计、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储备,在学校内设立临时隔离室。

  (三)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学校师生要在开学前连续14天坚持体温监测报告制度,开学时上交《个人14天健康登记表》。各学校要提醒师生开学前不要到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应尽量减少聚会,减少到复杂场所活动。教育师生在返校途中做好自身防护,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就近就医,并及时报告学校。

  (四)强化应急演练。各学校要认真总结春季学期复学复课经验,健全完善校园突发疫情处置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确保各个环节无缝对接,确保所有岗位人员应知应会,熟知熟会。当校园内一旦出现突发疫情时,按照疾控部门和定点医院指导及时隔离、治疗、排查密切接触者,实现闭环管理,将影响降到最小。

  (五)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全方位整治校园环境卫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餐厅、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消杀,经常开窗通风,尽可能改造增加厕所和洗漱设施。要特别加强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建设。

  (六)全面开展评估核验。开学前,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各项要求和我市春季学期开学核验条件进行认真自查,各县(市、区)要对所属学校(幼儿园)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校(幼儿园)限期整改,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地落实。开学条件必须全面具备、全面达标,要把开学条件核验达标作为开学的首要标准,坚决守牢“条件不达标不能开学”的底线。

  (七)做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核查验收工作。按照“依申请核验,按标准核验,按要求整改,按规定开班”的原则,各县(市、区)要指导辖区内审批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含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逐个开展安全核验工作,特别是做好教师核酸检测、教学环境消毒通风、防控物资储备等重点环节,确保校外培训机构(含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安全有序开班。

  (八)抓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开学复课前要对教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各项软硬件设施全面检查、及时修缮,保证教材、教辅用书、教具等课前到校,做好师资调配,确保开学复课后正常教学秩序。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重点做好延迟复课期间线上教学与开学复课后线下教学的衔接,科学确定教学起点,优化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秋季学期教学任务。

  六、开学后的管理

  (一)严格校园管理。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严格校门值守和安全保卫,进入校园人员必须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家长原则上不得入校,家长会可采取线上形式开展。允许在校学生根据需要申请出校,简化学生离校申请审批程序,指导(来源XX新闻广播今日头条号)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实行校内闭环管理,校园内以年级、班级、宿舍为单位实行分区域单元管理,各单元间尽量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清楚。错时错峰安排学生校内学习和生活,科学设置“一米线”。从严控制、审核聚集性活动,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二)加强师生健康管理。开学后继续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和体温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要加强对师生和食堂、宿舍管理、保洁、安保等人员的健康监测。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人员,要按应急预案规定程序及时处置。加强学校与属地和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协调联动,细化救治工作流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指导做好走读师生的防疫工作。

  指导师生科学佩戴口罩。所有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口罩,在户外活动保持安全间距时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园教职员工佩戴口罩,幼儿不佩戴口罩。所在地区疫情发生变化时,应按照相关防控要求及时调整。

  (三)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各县(市、区)教体局、各中小学校要认真总结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统筹做好教学衔接工作,科学安排秋季教学计划,有序安排教育教学各项活动。在科学安排秋季教学计划的同时,做好因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导致秋季学期不能如期开学的准备,做好线上教学预案。

  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各学校、幼儿园要统筹做好开学复课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管理,细化措施,科学有效安排教学时间,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强化教研指导,优化教学方式,合理(来源XX新闻广播今日头条号)把握教学进度,做到教学内容适量、教学时长适当,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要加强教学方式改革,统筹师资力量,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率。要综合评估春季学期在线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与不足,深刻把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构建适应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要关心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切实做好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关爱帮扶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因疫情不能按时返校或尚在隔离期的学生,学校要通过线上教学等方式,继续指导做好居家学习;返校后要通过专门辅导,确保学生跟上教学进程。

  要安全组织开学典礼。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鼓励采取户外、分批错峰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学典礼,减少人员聚集,确保安全健康。军训工作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要上好“开学第一课”。将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生活习惯作为重要内容,面向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教育学生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决制止各种浪费粮食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做好师生心理疏导。高度重视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对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师生,要重点加强心理干预和关爱帮扶。要重视学校整体环境创设,帮助师生尽快调整好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就投入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要合理安排实习实践活动。幼儿园不组织园外活动,不举办亲子和开放日活动。中职学校按照教学安排适当调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原则上不组织大规模集中性的校外实习和参观考察活动。对于教学计划中的认岗、跟岗、顶岗实习,应与合作单位和学生签订协议,制定合理计划,落实健康防护要求。

  (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开学后,要对学生开学复课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坚决防止因疫情影响造成新的辍学。要按照辍学工作台账,认真做好辍学学生的劝返工作,确保应返尽返。要通过个别辅导、单独编班、普职融合等方式,加强对劝返复学学生的教育关爱,帮助学生更好融入校园,确保劝得回、学得好、留得住,坚决防止辍学反弹反复。

  七、其他事项

  (一)做好毕业年级学生健康管理的对接工作。参加完高考的高三学生接到录取通知前由所在中学负责监管,接到录取通知后转由对应高校负责监管;幼儿园和中小学起始年级新生接到录取通知后由对应学校(幼儿园)负责监管,确保所有学生健康管理无盲区、全覆盖。

  (二)积极应对“疫后综合征”。各地各学校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化解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开学和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三)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与本地疫情防控部门沟通联系,统一安排有关疫情防控等工作的检查调研,优化信息报送机制,切实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各地各学校要及时向师生宣传中央和省、市对疫情防控的部署,加强政策的宣传解读,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疫情,不轻视、不恐慌,帮助师生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加强与媒体沟通,及(来源XX新闻广播今日头条号)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相关信息,回应师生、家长和社会关切。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严格审核把关各学校官网、官微,任何个人未经学校授权不得私自发布有关复学复课工作和学校防控措施的信息。严禁学生私自带手机进入校园。

  八、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抓好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要加强与宣传、网信、卫生健康、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联动,做到统筹谋划到位、教育教学安排到位、师生健康管理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应急处置到位、保障措施到位,确保学校秋季学期顺利开学。

  (二)强化督导检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属地学校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建立健全日常督查和问题通报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地落实。

  (三)强化责任落实。压实属地党委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个人家庭“四方”贵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力量到位。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贵任、学校主体责任,压实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职责,毫不放松抓紧抓实学校秋季开学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Copyright © 2018 www.xiand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