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精选3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精选3篇)
时间:2023-03-12 12:10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各村(居)委会:

  为切实做好2022年度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XX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XXX、XXX、

  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

  XXX、XXX、

  二、防治范围及重点区域分布

  (一)玉河村:李家岗组安置点崩塌

  (二)XX社区:朝阳新村谢兵屋旁滑坡

  三、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

  玉河村李家岗组威胁人口30人,威胁财产105万元;XX社区威胁人口12人,威胁财产5万元。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做好通信联系和气象信息发布工作。镇、村、组各级必须认真做好重要气象信息和灾情信息的传递上报工作。上级发来的重要气象预测预报信息,由办公室或值班同志负责及时报告镇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迅速通知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的村主要领导,广泛动员农户做好防灾监测和紧急避险准备工作,各联村干部应立即赶往指令区域协助监控,一旦灾情发生,村主要领导应及时准确报告镇办公室,由镇办公室转主要领导批示后逐级上报,并组织应急救援队赶赴灾区,实施抗灾抢险。

  (二)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周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镇政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分析灾害趋势。

  (三)在地质灾害区,严禁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严禁砍伐林木以及其它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四)采取工程治理开挖排洪沟疏通引排地表水,植造水保防护林,或实施搬迁居住,撤离避让措施。

  (五)在适当位置安装预警设备,规定预警信号,镇设立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XXX或拨打通用紧急电话。

  (六)设立监测观察点,落实专人对灾害影响区和观测点进行动态监测观察,落实专人对灾害影响区和观测点进行动态监测,并作好详细记录。

  (七)各村组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灾害防治和突发灾害救援行动预案,向群众发放上级认定的避灾避险《明白卡》。[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八)要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防灾抗灾的恒心,建立抗灾自救的决心和信心,调动群策群力,开展群防群治。

  (九)认真搞好灾情调查核实,及时报灾,做好灾后规划、安置工作,迅速组织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五、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负责人

  各村居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负总责。

  其重点监控区域具体监测负责人是:玉河村余家负责人XXX;XX社区负责人XXX。

  六、防灾抗灾具体实施方案及人员分工

  (一)领导指挥组

  党委副书记、镇长XXX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组织指挥。

  (二)抢险救援组

  镇武装部长孟进负责组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援行动。

  (三)疏散安置组

  副镇长严志军负责组织受灾群众向安全地带撤离转移和临时安置,在撤离时应尽量避开危险源头,横向或开阔地行动。

  (四)后勤保障组

  镇党委委员谢顺风负责组织救援物质、资金的供给和受灾群众的财产安全运输转移;

  副镇长朱逸涵负责组织医疗卫生、民政部门搞好受灾群众的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工作。

  (五)安全保卫组

  镇执法中队队长羊小胜负责受灾群众的安全保卫警戒工作。

  (六)通信联络组

  副镇长严志军负责灾情的上传下达通信联络,通信设备随时保持畅通良好状态。

  (七)救援督查组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甘美琪负责组织督促各级干部党员积极参加、支持协助受灾农户的抢险工作。

  七、防灾抗灾工作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防灾抗灾值班制度。做好上传下达,一旦灾情出现,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赶到工作岗位参与决策行动,全镇干部要迅速到位,驻镇各单位部门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积极配合,主动出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若在同一时间突发多起灾情,在抢险救援力量安排上临时确定,应本着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进行。力求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以便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二:

  为切实做好我市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x地质灾害防治规划(x-x)》,结合全市x年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和x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制定本方案。

  一、x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和x年防治情况

  x地处江淮丘陵南部,地形复杂多变,水域面积广阔,降水充足,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引发地质的灾害时有发生,且类型多样,其中以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且主要分布于山区、x沿岸和交通道路沿线,经x年全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和x年全市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共确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

  x年,在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指导下,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全市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3级预警4次,提示短信共106条,应急处置崩塌地质灾害险情1起(S208小岭拐崩塌)。同时,圆满完成了《x1:5万地质灾害区划调查》野外验收工作,开展了“x马家山模拟崩塌应急演练”,组织了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知识培训班,共培训群测群防监测员、基层国土资源工作人员、村级相关人员43人次。

  二、x年度地质灾害现状趋势分析和重点防范期

  依据我市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隐患点稳定状态和气象部门对x汛期降水的预测,强降雨和连续降雨仍是引发突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是引发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为沿山和河湖干渠沿岸坡,缓变性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涉及全市。全市重点防范区为:x(西峰山区一带切坡建房)、x、x(矿区)、x(包坊村一带切坡建房);全市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岸崩等突发地质灾害。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x地质灾害防治要求,我市重点防范期为5月至9月。

  三、需重点防范或加强监测的隐患类型和具体隐患点

  (一)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

  1、x街道不稳定斜坡(CH-10)

  位于x街道,地理坐标东经117°55′48”,北纬31°31′33”。该处为山坡坡脚切坡建房引发,形成时间约为上世纪70年代,危岩体坡高约8m,坡长约10m,坡宽约50m,坡度约75°。隐患点在强降雨期间常伴有小规模崩塌灾害发生,威胁住户生命安全。属地乡镇应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

  2、x不稳定斜坡(CH-11)

  位于x,地理坐标东经117°56′42”,北纬31°31′33”。为切坡修路引发,危岩体坡高约8m,坡长约15m,坡宽约50m,坡度约75°。

  道路施工方正在对该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属地乡镇应加强跟进,确保治理过程中不发生灾害事故。

  3、x不稳定斜坡(CH-13)

  位于x经开区x,地理坐标东经117°52′42”,北纬31°40′02”。由修建寺院切坡引发,危岩体坡高约20m,坡长约25m,坡宽约30m,坡度约80°,威胁寺庙内人员及香客的安全,属地部门、寺庙主管单位应加强监测防范,并筹措经费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市国土资源局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做好监测和监管,并协助x经开区在治理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4、x不稳定斜坡(CH-17)

  位于x,地理坐标东经117°50′23。04”,北纬31°35′12。84”。斜坡坡高6m,坡长10m,坡宽100m,坡度为30°。坡体土质松散,坡面呈直形状,坡体上方民房墙体开裂现象严重,宽1-5mm,多呈竖向。在强降雨等不利条件下可能失稳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威胁民房及人员安全。天河街道应加强监测防范,必要时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二)崩塌地质灾害

  1、S208省道x崩塌(CH-01)

  位于xS208省道西侧,地理坐标东经117°51′43”,北纬31°39′57”。由修路切坡引发,危岩体坡高约20m,坡长约15m,坡宽约30m,坡度约62°。该隐患点历年均有小规模崩塌发生,威胁过往车辆及行人,x公路局x分局要继续采取防范措施并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彻底消除隐患。

  2、S208省道x崩塌(CH-09)

  位于xS208省道西侧,地理坐标东经117°51′54”,北纬31°29′47”。由修路切坡引发,危岩体坡高约40m,坡长约20m,坡宽约50m,坡度约65°。该隐患点虽修砌了高约1。9m的挡墙,但由于坡体高陡,仍然威胁过往的车辆及行人安全。x公路局x分局要继续采取防范措施并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彻底消除隐患。

  3、x崩塌群(CH-07)

  位于x,地理坐标东经117°49′13”,北纬31°50′48”。为山坡坡脚切坡建房引发的崩塌,有多个阶梯状不稳定切坡。其上部的不稳定边坡高度约为10m,长度约为15m,宽度约为40m,厚度约为3-5m,平均地形坡度约为46°,x年该隐患已破坏房屋1间,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该隐患在连续降雨后仍会有小规模崩塌发生。市国土资源局应加强监测,属地乡镇应进一步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

  4、x崩塌(CH-16)

  位于x,地理坐标东经117°35′58。62”,北纬31°24′39。6”。x年全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时,发现该处因切坡建房,坡体下方已有少量落石堆积。应做好日常监测并记录坡体动向。

  (三)滑坡地质灾害

  1、x槽坊滑坡(CH-12)

  位于x糟坊,地理坐标东经117°51′59”,北纬31°30′59”,为自然形成,滑坡在斜坡上形成圈椅状地形,高度约为12m,长度约为30m,宽度约为40m。曾于x年8月1日9时发生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损坏部分房屋、毁坏树木22棵,直接经济损失约0。5万元,后经工程治理,沿坡脚处修筑高约0。8m挡墙,但目前滑坡仍处在不稳定阶段,索性坡体下方房屋已空置,国土资源部门、属地乡镇应加强监测密切注意坡体动向。

  2、x滑坡(CH-14)

  位于x组,地理坐标东经117°49′13”,北纬31°50′48”。由当地村民修建房屋切挖坡脚引发,滑坡体高度约为10m,长度约为

  15m,宽度约为40m,厚度约为3-5m,平均地形坡度约为46°,目前滑坡仍处在不稳定阶段,威胁其下住户的安全,属地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

  3、x滑坡(CH-15)

  位于x组,地理坐标东经117°51′56”,北纬31°49′18”。当地村民修建房屋切挖坡脚引发,滑坡体高度约为15m,长度约为50m,宽度约为100m,厚度约为4m,平均地形坡度为62°,滑体为碎石土。x年该滑坡冲毁房屋1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直接损失8万元。目前坡顶见拉张裂缝,坡脚剥、坠落现象,住户房屋墙体见多处竖向裂终缝,滑坡仍处在不稳定阶段,威胁其下住户的安全,属地乡镇、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监测,密切注意坡体动向。

  (四)泥石流地质灾害

  x泥石流(CH-05)位于x,地理坐标东经117°48′24”,北纬31°29′51”。斜坡高度约为50m,坡度约为45°。该隐患点已采取修筑挡墙、梳通等措施进行了治理,坡体逐渐稳定,但需加强监测、关注动向,做好预警工作。

  (五)崩岸地质灾害

  x崩岸(CH-04)

  位于x沿岸,地理坐标东经117°36′12”,北纬31°26′31”,坡度约65°,岸坡高度约7-8m,崩塌长度约300m。随x水位变化以及浪涌冲蚀,极易发生崩岸,目前未进行任何治理措施。根据历年的监测记录分析,湖水已剥蚀岸体近1米,经年累月将危及岸上x寺安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属地乡镇应加强监测做好防范,市水务主管部门、寺庙主管部门应筹措资金,必要时采取工程治理或寺庙搬迁。

  四、地质灾害监测

  (一)重点监测范围、内容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重点调查和“三查”制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进一步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本方案附表中所列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本年度市级重点监测范围。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患体及周边地面和建(构)筑物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

  (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要采取汛期巡查与常规监测相结合、专业单位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1、汛期巡查。在汛期,各地、各部门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落实监测责任。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隐患体主管单位应根据各自职责,开展责任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巡查。

  2、群测群防监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全面落实监测人员,对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进行监测,掌握其动态及变化情况,做到一旦灾情或险情加重时能及早发现、及时预警并主动避让。

  (三)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

  1、各地行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国土资源所在市国土资源局和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水利、交通、气象、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

  2、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监测责任落实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重点防范期,责任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及时发现、报告、处置险(灾)情。

  3、危及教育设施、铁路、公路、水利水电、航道、通讯、风景名胜区等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该设施的主管部门和单位负责监测。

  4、其他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由隐患引发者负责监测和治理。

  五、地质灾害预警及应急

  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建立体系完备、运行正常有效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消息传达给相关部门(单位)和受威胁的人民群众。对已出现地质灾害征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要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转移人员。

  各乡镇(街道)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其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也要建立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严格执行“三个报告制度”,即:一是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二是其他部门和村(居)民委员会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转报当地人民政府,三是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派人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同时还要按照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速报制度规定,向上级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要做到第一时间接到灾情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灾;地质灾害发生后,各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应按程序启动并组织实施本单位《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应进一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强化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目标,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队伍;国土资源、气象、水利、交通、建设、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二)健全落实制度。各地要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各项防灾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领导责任制,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严格执行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处置、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等制度。

  (三)保障防治经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治理)、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等,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可能成灾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早进行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四)编制应急预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有针对的编制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安置、抢险等内容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出现灾(险)情时,应及时按规定启动预案,及时报告灾(险)情,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并妥善安置,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加强协调配合。国土资源、气象、建设、水利、公安、交通、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与配合,完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认真做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与同级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为制定预防措施和开展抢险救灾提供依据;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发生地质灾害气象信息,指导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

  (六)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立广泛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服务队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加大监测力度和监测频率。

  (七)强化项目管理。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和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各重大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建设单位,要依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开展勘查设计、施工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各地各有关部门尤其是规划、建设部门,要重视农村切坡建房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切坡建房。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单位要有针对地做好切坡建房危害性宣传,指导农民科学建房选址及间易监测方法。市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落实矿山企业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

  (八)大力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工作,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监测分析,提高预警预报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普及监测、预防、避险、抢险等知识和技能,增强民众防灾意识,提高抗灾能力。及时向隐患主管单位或责任单位以及受威胁的对象发放“两卡”,并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和标志。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三:

  各村委,乡直各单位:

  为了落实4月10日XXX县长在地质灾害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地质灾害的发生,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这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按照“全面夯实三道防线,重点加强巡查排查,全力做好监测防范,有效减少灾害损失”的工作要求,通过在全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和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确保全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XX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

  组长:XXX(政府乡长)

  副组长:XXX(人大主席)

  成员:XXX(安监站站长)

  XXX(矿山救护队队长)

  XXX(安监员)

  及各村村委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安监站,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

  三、2020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及重点防治区

  (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易发区

  XX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落石、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泥石流等。

  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村庄: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村、XXX村、XXX村。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八石线、沿黄线沿线村庄,重点防护道路两侧村庄、建筑物因雨水渗透及重力作用产生裂缝、滑坡和塌陷。

  2、黄土陡坡下的村民居住点,特别是各村旧房老舍,依山、沟边住户,要防止汛期山体滑坡、黄土崩塌灾害。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规定,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单位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各有关部门要按责任分工,加大力度,明确具体责任人的任务,监管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

  (一)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各村委、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要负责人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是:

  1、地质灾害防治实行村主要领导负责制。

  2、乡政府负责组织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网络,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3、各村委要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防治任务落实到人、责任到人,要大力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基础调查、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各项工作。乡政府要组织专人对各村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汛期要根据降雨量等具体情况加大检查频次。

  4、各村委要具体组织本村区域内隐患点巡查并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记录和上报工作,发现险情要及时报告,并组织做好应急防范和撤离避让、自救互救工作。

  5、XX安监站负责全乡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提出防治意见;指导地质灾害险情动态监测,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乡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并逐点制定落实监测防治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必要应急措施,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对因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督促和指导责任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治理。

  6、乡水利站负责在防汛工作中加强对河道区域及两侧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监测与治理。组织对危及水利部门所管辖的水库等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巡查、检查、监测和治理。在组织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建设中,督促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落实相应防治措施。

  7、乡交通站负责组织对危及全乡公路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监测和治理;负责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工作,对其灾情发展情况进行监测、监管;负责公路交通沿线地质灾害事件的报告与应急处理。在组织进行公路规划及设计、建设时,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检查督促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8、乡民政办负责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地质灾害救济经费项目的申报、分配和救灾款物监督管理工作。

  9、乡派出所负责灾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协助组织灾区群众安全转移。

  10、乡卫生院要在灾情发生后,迅速组织医疗人员到灾区抢救伤员,组织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二)加强隐患排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各村委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的排查工作,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质灾害易发区各村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对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已经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调整,新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完善汛期监测、巡查、值班、报告等制度,密切关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出现险情,要及时以多种方式(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广播、鸣笛等)通知受威胁的群众,同时速报乡政府和有关部门,迅速撤离受威胁的有关人员,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要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把宣传培训重点放到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村,使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基本掌握“应知、应会”,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知度,提高他们的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为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三)完善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村委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进一步完善职责范围内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方式、躲灾避险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落实到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要建立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专家队伍,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一旦发现险情灾情,及时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地质灾害防治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宣传培训,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全面规划,重点防治。对全乡地质灾害防治进行全面规划,对威胁人数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少分散居住的山区居民实施避让搬迁,逐步实现避灾、脱贫和改善环境相结合。

  3、明确责任,群测群防。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各单位和公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有效减少或削弱灾害的发生。

  4、完善制度,依靠科技。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章制度,全面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调查排查、巡查核查、值班值守、预警预报、信息报告、应急会商、应急处置、科学普及、培训演练、项目和资金管理等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率、能力和防治水平。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12日-5月19日)

  各村和各成员单位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制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全民防灾的浓厚氛围。

  (二)排查摸底阶段(5月20日-5月27日)

  各村和各成员单位对现有的和潜在的所有隐患进行彻底排查,进一步摸清灾害类型、规模等级、威胁人口财产等情况,并登记造册。同时,对现有的和排查发现的新的隐患点要及时展开地质灾害防治。

  (三)隐患治理阶段(5月27日-6月9日)

  各村和各成员单位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要按照要求落实责任,严密监测,重点防范。对于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尽快采取避让搬迁等措施。

  (四)总结验收阶段(6月10日-4月15日)

  各村和各成员单位要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结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高标准建设工作,抓先进,树典型,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查缺补漏,全面提升我乡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战略举措。各村、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本次活动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摆上各村、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尽快成立领导机构,出台工作方案,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强化主体责任。各村主要领导要亲自指挥、亲自负责,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一抓到底,自上而下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全面参与。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村和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任务,细化分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加强督促检查。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领导组办公室要抽专人进行专项督查。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查找存在问题。对进度缓慢和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由乡纪委进行通报和约谈问责。对工作成效显著、作风务实的干部要以表彰奖励。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利用标语、板报、微信、短信、网络等媒介,采取专版、专栏、专题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引导舆论,扩大宣传声势。大力宣传春季专项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对专项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专项行动的良好氛围。

  XX乡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安监站办公室,值班电话XXX,负责各村、各有关单位及基层群众地质灾害重要险情报告的处理、上报和上级部门重要指示的下发。

Copyright © 2018 www.xiand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