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8篇)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8篇)
时间:2023-03-18 09:14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一:

  博览穷书,回味无穷。再度回神,已浸书中。

  ——题记

  读红色经典,品红军魅力。一度不爱阅读红色书籍的我在老师的带领下也重拾起《红星照耀中国》,津津乐道地读着,也许是因为这本书的细节描写入微、出神;也许是由于自己对中国过去屈辱历史的顽强抵抗的好奇;也许是处于它别具一格的美国作家,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根魔法手杖,将我们穿越至民国,去追溯中国共产党的英勇历史……

  起初阅读这本书可以很直接的说是被它的封面完全吸引住了,纯红色的封面上印着“REDSTAROVERCHINA”四个大英文字母,吹着号角的红军展示映入眼帘,不禁使人有一种想要继续翻读下去的欲望。

  一篇出自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序言,道出了这本书的灵魂之所在“去探索中国共产党(一个奇迹的存在)的未解之谜。”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客观真实地讲述了红军的状况,共产党伟大的革命领导人民红色中国的英勇事迹——长征。作者细腻的笔触、独到的见闻,将苏区的真实景象描摹于人们的脑海中,但始终另我赞叹不绝的却是埃德加。斯诺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其细腻的笔触,写到了几乎所有的红军将领。气度恢弘,学识渊博的毛泽东;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周恩来;健壮如虎、疾恶如仇的贺龙;德高望重、老态龙钟的徐特立;信仰坚定、热情真诚的徐海东……

  读一本好书,爱一本书,书中一些感人肺腑的片段,惹数人落泪连连,另我记忆犹新的还莫数埃德加。斯诺笔下朝气勃发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生气与希望的小红军战士们了。据作者采访,他们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与我的年龄相仿,但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出自孩童却胜于孩童的荧光,闪耀着、燃烧着,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作者不小心冒犯到了“红小鬼”,我称呼他们为“喂”,李克农见状,扯着斯诺的袖子说道:“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这些孩子是先锋队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当时读到这一段时,我的心头不禁一颤,我看到共产党对于每个个体的敬重,他们弥高的品格历历在目,这也是红军最终可以坚持走下去的根本原因。这本书精彩在于作者真实的记录,红军们艰苦的长征旅途,感动着全国上下,众多的人民群众。他们翻山越岭,不畏艰险,爬累了歇息一会就再咬咬牙继续上路,赤脚踏在冰冷的雪地里,爬饿了,就吃一些路边的野草,青稞这种坚硬的东西在红军眼里都如同珍宝一样,因为其之坚固,红军就将青稞先由马吃过后,在他们排出的粪便中去寻找青稞磨成的粉。在如今吃穿无忧的时代中,长征在我们眼里简直如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般不可思议。[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读红色经典感长征精神。《红星照耀中国》如同一颗永恒的明珠,屹立于每一位爱国铭史、人士之中,永远,永远,直至灵魂深处……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二: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已经读完三周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想,或许我应该再读一遍,思想才会更完整。粗略读完之后,有四个想法比较突出:一、我对朱德多年的印象是错误的;二、生活背景对写作的影响;三、信念的力量;四、表达正义的声音一个足矣。

  一、对朱德印象:我没有读过有关他的传记,印象中只有一篇文章《我的母亲》,也已经很模糊。感觉他会打仗带兵,是个“大老粗”,但是文中却写道“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事情都十分负责;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这是对他性格的描写。还有他夫人康克清对他的评价:“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这是我根本不知道的,我以为他只是一个不识字的会打仗的人。当我读到他曾在巴黎、柏林读过书时,更是颠覆了我的所有偏见,原来他是一个有着国际主义视野的司令;他还坦然谈到他的私生活问题一共有四个妻子,我被他的坦率打动了。他对共产党的忠诚也让我很敬佩。作家斯诺这样写道:朱德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他的自述。但这些朴素的话,是许多年不能想象的最最生动的人生经历的辉煌纪录——这是一个大胆无畏和大公无私的故事,一个无比勇敢和智慧的故事,一个难以相信的苦难的故事,一个为着忠于一个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注意而丢弃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的故事。当这一时期的历史完全被写下的时候,上述这个简单的自传将长上血肉,我们就看看到这部历史的新的一页上涌现出一个人物——少数真正的时代伟人之一。”

  读完这些,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更可怕的是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偏见。解决无知和偏见的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读书,读更多的书,读好书。

  第二、作者的生活背景对写作的影响。斯诺是美国人,尽管所写内容是1936年6月至10月的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包括了红军长征、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等方面,但他毕竟是美国人。文中多次出现表示距离的单位是“英里”,而不是公里,他还用到”英尺”等单位。还有些细节说到中国人不洗澡,或者某人因为天太热,竟然裤子半脱的不雅动作,或者中国人的随地吐痰等等很多细节,就可以看到作者是以他自己的生活背景为参照来写中国这些事件的。他还出现了几次对女士的描述,用“美丽的”来修饰,足见他对审美的重视。而在当时的中国背景下,美可能早已经被忘却,因为温饱没有保障,生命随时有危险。

  第三、信念的力量。虽然中学时学习过中国历史,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对共产党历史的真正了解是很少的,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和提高。本书中对共产党艰难处境的描写多次让我流泪,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迫害我非常的愤怒,尤其是日本对同胞的杀害更是让我痛心,但是,共产党在毛主席、朱德、周恩来、贺龙等伟人的领导下,最后胜利了,解放了全中国,全人类。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第四、正义的声音一个足矣。在斯诺来红区之前,没有人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做过客观、公正的对外报道,西方或者说世界不知道、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做什么,别有用心者还歪曲事实报道中国革命。但是,仅仅一个斯诺就可以通过他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看到事情的真相。这个声音是如此的有力量,如此的重要。所以,有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要通过正确的渠道表达出来。世界是公平的,世界是包容的,世界是有判断力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声音,共产党只能任别人造谣、诽谤、污蔑,所以,一定要发出声音,哪怕这种声音最初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不引人注意,但是,一定要坚持发声!

  没有声音,就永远不会被听到!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三:

  1936年,正处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在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孤身一人来到中国,为的是解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他完成了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他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心中对共产党的敬意写下这本家喻户晓的名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从书中,我们看到了红军英勇奋战的样子,体会到了他们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念。他们的努力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去年,新冠病毒让中国又一次经历了艰难的战争,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挺住了!全社会涌现了许许多多为战胜病毒勇往直前的逆行者,我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爷爷是一名村干部,疫情来临,村里接到上级通知:农家乐暂停营业,预订的客人必须劝退。爷爷他们一家一家地劝,让他们劝退游客。乌石村是金华市农家乐第一村,为了办好“原味年“活动,村里早就布置好了风车长廊、网红花海、敲大鼓等活动,等着游客到来了。爷爷说:“有好多农户已经买了好几万元的菜,如果客人不来,就意味着要损失很多。村里知道劝退工作必须态度坚决、当机立断,又要耐心细致、妥善处置。”于是,爷爷和镇、村干部走进村民家,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但始终有几户人家不肯同意,爷爷就耐心地一遍遍讲,村民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意停止营业了。到正月初三上午,爷爷他们终于完成了劝返任务,共关停170多家农家乐,劝退预定游客一万多人、劝返在镇游客一百多人。

  为了让村里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次疫情的严峻性,让大家真正的防护起来,爷爷每天在村里巡回宣传,我也跟着爷爷当起了小宣传员。当爷爷把一大叠厚厚的宣传单递给我时,我感到了肩上的担子重了,穿上红马甲,就像穿上了防护服,我成了为疫情付出的一份子。我在电线杆上、宣传栏上贴上了宣传单,在农家乐村民门口贴上了“暂停营业”告示。遇到一个老奶奶,我就跟她讲起了防护小知识,一天下来,腿、胳膊都酸了,但看到爷爷的背影,白头发多吧,背也驼了,我又干了起来。没过几天,村里实施封闭管理,村干部在卡点24小时轮流值守,每个来回的村民都要测体温、登记。期间,我主动担负起给叔叔、爷爷送餐送水的任务,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正是一群像爷爷这样坚守人的努力奋斗才迎来了美好的春天!爷爷和书里的人一样有着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红色精神。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牢记嘱托和使命,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但红色精神永流传!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四:

  这本红色读书别看书名中有中国二字,但其实确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写出的著作。

  1937年英文版由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1979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副牌三联书店出版了1937年英文版的中译版。本著作的作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记者,所著通讯话集为书。新中国成立后也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主席见面。

  长征?哼,就这连小学全都知道,不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但是你可知道,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群体记忆之一。

  可为什么要长征呢?因为第五次围剿,在前四次的围剿中,红军都几旅几旅地,整师整师地消死国民党军队。蒋介石在第五次战役中对红军大约发动了九十万大军,而红军虽然已发展到八万多人,但枪炮装备参差不齐,怎么能和九十万武装精良的反动派打呢!于是他们选择战略性撤退,反动派怎能放弃,于是便有了这两万五千里长征。

  这长征到底是从哪到哪儿呢?说到这,便是从江西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根据一军团按逐个阶段编的一张精确的旅程表,长征的路线共达二万五千里,大约为横贯美州大陆的距离的两倍,这个数字大约是主力部人的最低行军长度。不要忘记整个旅行都是步行啊!

  红军要想大迁移就首先要粉碎四道防御工程(P184)。果不其然,江西第一道防线于1934年10月21日突破,湖南第二道防线于11月3日占领,一星期后12月南第三道防线也被击溃,广西和湖南的军队在11月29日放弃了第四道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第一个小困难顺利解决。接着红军又大渡河(p188),说服彝族过大草地,躺沼泽,爬高山,单凭穿草地红军一连走十天还不见人烟,这个沼泽迷宫,牺牲了很多很多的战士。

  到现在红军到了甘肃边境,这时有更多的军队阻拦它们,长征的统计数定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场遭遇战,路上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100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有5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占领出62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的军队包围,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十几年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具体见200页)。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孕育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而且为我们留下伟大的长征精神。让我们齐诵毛主席的诗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

  鸟蒙磅礴足泥丸,

  金沙水拍云涯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善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让长征精神流芳百世,并且铭刻在每个人心中。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继承前辈们的意志,对自己的梦想坚持不变的走下去!加油!勤奋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五: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寻找“红色中国”的真相,只身闯过重重封锁,前往陕北苏区,并在那里生活了四个月。之后他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即引起轰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窗口,效应一直延续至今。

  书中采用了很多珍贵的纪实照片,真实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情景。比如全书第一张照片,是毛泽东的半身近照:他略显消瘦,头发有些杂乱,眯着眼睛,嘴唇干裂,憔悴中带着神秘的微笑。我们可以想象,也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他刚刚走出窑洞,恰好遇见斯诺来访,不经意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彼时的中国,红军刚刚结束长征,在陕甘宁会师,东北陷入日本侵略者之手。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书,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世界革命的形势如何发展?各方势力如何影响中国走向?中国人民到底怎么样才能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侵略者?

  问题的答案大概都暗含在毛泽东疲惫而又自信的微笑当中了。作者用这样一张未做修饰的照片,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红色革命家的真实工作状态和思考瞬间,也让读者看到了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缩影。

  书中关于毛泽东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说他在学生时期,就只愿意和朋友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以至于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里,朋友把佣人叫来,谈晚上吃饭买肉的事,让年轻的毛泽东非常生气,后来再也没和这个朋友来往。

  另一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全书的最后一张照片:星期六劳动团。照片中都是普通军人,大家扛着劳动工具,挽起袖子,在劳动间歇休息。后排站着一些年轻军官和战士,中间是几个少先队小战士,系着大大的红领巾,前排坐着几个一身戎装的女战士。

  这个时期的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完全封锁,供给十分紧缺。一方面,要全民皆兵,妇女、少年先锋队也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长久地坚持下去,大家必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张照片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场景:军人们扛起锄头劳动,队伍中有男人、有女人,还有得意的“红小鬼”。

  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还乐观又团结地坚持下去?作者也在寻找答案。他先后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他们有的是受到马克思主义感召,为了共产主义信念,放弃原来的舒适生活,加入到革命中来;有的是受到腐旧制度迫害,为了同命运抗争,加入红军与敌作战。

  而在访问普通农民时,人们普遍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但是和其他政权的苛捐杂税比起来,大家都认为红军才是“穷人的军队”——不但赶跑白军,还打日本人。红军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在最困难的时候,红军没有无限制地向群众索取,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生存条件,自然获得了人民的拥护。白军的行动,群众会立即报告给红军,红军的伤员也可以在群众家里隐蔽、休养,这也是红军生命力顽强、战斗力源源不断的重要原因。正是“要改变被压迫的生活,建立一个新的制度”的共同信念,把革命者和老百姓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六: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而成的一部纪实性的著作。

  顾名思义,“红星”指的是今日中国之领导、如今人民之支柱——中国共产党。本书由外国记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编述而成,其中并不含刻意之褒扬或恶意之诋毁,因而在今天成为了一本重要的历史类著作。

  下面,我想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实话实说,我并不很喜爱此书的写作风格。我以为,本书中的思想是高深的,是极具启发性的。但它并不适合茶余饭后之消遣或睡前之故事书来阅读。本书语言是朴实无华的,而有时实在过于直白,起承转合也甚是生硬,大段大段的对话,有时甚至有偏向“意识流”的写作倾向,实在无很强的可读性。本人也多次昏昏欲睡,甚至几度有放弃阅读的念头。

  不过既然读完了,那么再来谈谈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性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本书所宣扬的“苏维埃主义”是很具有感染力的。这种感染力能给人以振奋与充盈,此种振奋如长路上之亮光,引导着当时中国前进的方向。

  在长征的漫长岁月里,试问,为什么诸红军战士能够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对光明的憧憬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而当时之中国,“苏维埃”既是光明之象征,也是救国之道路,因而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战斗不息。所以书中一众红军战士全部秉承着“苏维埃救国”之坚定信念而不断前进,所以全书也有着一种伟大的感染力。

  其次,本书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常人都难免会失意颓丧,此时一种乐观主义之精神便不可或缺。试看书中人物,上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下到田亩中几岁的童兵,用埃德加·斯诺的话来说,“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憨厚朴实的富有农民气质的笑容”,乐观主义精神立现。

  文章的最后,我也想对这些先烈表示由衷之感谢与缅怀!

  感谢他们“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献精神;感谢他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精神;也感谢他们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横刀立马,与新中国一同扬鞭疾驰的伟大精神!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此话不假。然而,“雏凤”清啸之时,心里总是会记挂着那苍劲有力的“老凤声”。没有他们,哪有这“桐花万里”?没有他们,这“丹山路上”也必是荆棘密布的吧……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七: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作品,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2016年被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名著导读”篇目之一。为了给学生上名著导读课,我通读了这部作品。

  有些学生说他们对这部作品不感兴趣,因为人物多、思路乱,语言枯燥乏味,叙述不够生动。然而,不论是论抗日战争、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游击战术、还是经历了艰难的长征之后,在红色旗帜下的那些人、那些故事都深深吸引了我。

  我读到了书生出生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工人罢工、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有着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现年44岁的毛泽东。他精明睿智,气度非凡,质朴又不失纯真,幽默又富有深邃的情感,他作为红军领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伟人。但同时,他因为和父亲有争执,就威胁父亲;因为一位朋友在他面前说买肉,就说朋友庸俗,从此再也不理别人,甚至在来访他的记者面前松裤带、抓虱子,当着红军大学校长的面,脱掉裤子,躺着和别人谈工作。可见,他又是一个生活随意的凡人。斯诺曾说,毛泽东是一个极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物。

  在书中,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没吃过一次败战的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

  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是都几乎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人生悲剧,都经历了许多许多九死一生的战斗,都无一例外的参加了红军,跟随“红星”的旗帜,来到了陕甘宁这片红色的神奇土地。不管是领袖、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散发着一种不可征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国红军的恢弘历史,就是由许多伟大的人和普通的人共同写成的。所以,埃德加·斯诺才在《序》中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读完了这本书,我找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那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再一次慢慢走进这本书,去书中寻找那些写下中国红军历史、创建苏维埃共和国、随时准备投身抗日洪流的了不起的人,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1000字 篇八:

  对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至今我都不敢说我读懂了多少。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那点事,从小到大,我只是通过电视、课本及老师在课堂上陆陆续续、点点滴滴的地讲述,零零碎碎的记了一些。直到这一次,语文老师引导我们详尽地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我才对这一段历史,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虽然我对自己读懂这本名著有几分怀疑,但是,当我再次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扫描我画的12幅思维导图时,心中的涟漪一晕一晕的荡漾开来,心里总会十分激动,我的思绪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我仿佛看到了埃德加·斯若在聚讼纷纭和道听途说中眉头紧锁,摇头晃脑。他把自己关在北京的小房子里时而来回踱步,时而搓脚捻手,时而摊开桌上的地图指指点点。最后,他欣然提起沙发上的外套,冲出门外。他风风火火地来到医院,憋着半土半洋的中国话,请求医生把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等病毒疫苗,统统打了个遍。折回家来,往行囊里塞进十多个笔记本,胶卷,相机及简单的衣物,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坐上了由北京开往西安的慢车,他要到传说中的布满恐怖、充满危险的延安去探个究竟!

  亲爱的埃德加·斯诺先生!您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态度,您对事实真相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永远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作为中国革命的后代——我,对于您,当初给予旧中国苦难命运的关切与同情,给予中国共产党的热情与支持,给予爱国学生的关爱和保护,表示衷心地感谢!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谊,也绝不答应和允许任何人践踏和玷污这份美好的情谊。

  斯诺先生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我仿佛看到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奋力突围的先烈们,他们不怕难、不怕苦、不怕死,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主席运筹帷幄,四渡赤水,那也是因为他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翻越千山万水,既要忍受饥寒交迫,还要面对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全凭红军战士们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红星照耀中国》就是一群有信念的人骁勇善战,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团结合作,干了一件有信念的大事。

Copyright © 2018 www.xiand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