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课时
本课时目标
学习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扫除阅读障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
板书课题:牛和鹅
提问: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读课题。角度,这是本单元的主题。
那《牛和鹅》与“角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吧。
3.介绍作者任大霖。(对“任”进行正音)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追忆生活经验,走近文本中的动物,与动物有关的话题势必能激发学生兴趣。激趣的第二步就在于出示单元主题,“角度”与“牛和鹅”似乎风牛马不相及,在这种矛盾中学生就更有了阅读兴趣。这也为下课时中心的理解做了铺垫。
语文课要关注与语文相关的知识,“任”字虽小,但是作为姓氏读音要变化这一知识点是应该及时传递给学生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有疑惑的句子旁打个问号。(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读。)
设计意图
要让学生能读懂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也读出疑惑。
2、逐节指名读,正音,说说对带有生字的词语的理解,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用按“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
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练习分段,并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自读课文的一个检测,从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地给与指导,从而扫清阅读障碍,理清文章思路。
三、熟读课文,引导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梳理出若干有探讨价值的问题。【www.xiandiaoyu.com】
预计学生的问题有“那《牛和鹅》与本单元的主题“角度”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牛的眼睛看人,会觉得人比牛大;鹅的眼睛看人,会觉得人比鹅小?”“如何理解‘日积月累’中‘我’的那句话”“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的?”等。
设计意图
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梳理出若干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抄写词语。交流生字记忆方法。
2、摘录描写生动的语句。
第二课时
本课时目标
复习文中的生字,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重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学着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牛和鹅
2、齐读课题
3、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课件出示含有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
第一行:无缘无故一摇一摆
第二行:结实胳臂欺负
第三行:束缚惹怒衣襟
第四行:似的挣脱尽管扇动
4、根据上课时学生质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出本课的阅读话题:“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的?
设计意图
虽然生字与词语的学习不是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本课时的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读生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
二、细读课文顺学而导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写下批注。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批注。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阅读全文,对课文有整体印象。
2、前后联系,产生疑惑,产生期待。
引读第一、二自然段,先联系句子中“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和“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体会牛是怕人的,鹅是不怕人。再扣住两个“都”字引导学生联系课前阅读的传说和小资料思考“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而且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导读第三自然段,透过三个“敢”字(敢,甚至敢,还敢),抓住“拍、摸、触、刮、扳、叫、骑”等词语品读出“我们看到牛,一点不害怕”。
导读第四自然段,透过两个“才敢”,抓住“总是、远远地、安全的地方、要是……就……、绕个大圈子”等词句读出“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害怕。紧密联系第一自然段中对应的语句感受两者的因果关系,并在反复朗读中加深体会。
教师顺势小结:我们对身躯庞大的牛一点不害怕,甚至还去欺负它;对小小的鹅却心怀畏惧。可是后来呢?引导学生速读课文第十二自然段,找找答案。
联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懂我对鹅不再害怕,对牛也不再欺负。
前后联系质疑“是什么让我有这样大的转变呢?”自然过渡“这和我经历的一件事情有关。”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在对比朗读明白在一般人眼中对牛、鹅的不同印象及由此带来的表现。联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产生阅读疑惑,即对中间的部分课文产生阅读期待。
3、精读故事,读出情趣,读出差异。
引导阅读课文第五——十一自然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的第五——7自然段,看看在鹅的面前“我”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学生的回答可能不按叙述顺序。等他们找到这些语句后再逐句导读。
第一句:“我们马上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扣住“马上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很害怕、怕”等词句读出我的“怕”。
第二句:“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要学生联系鹅的表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就像眼里根本没我们似的”来理解,紧紧抓住写鹅动作、神态的词句,“就像眼里根本没我们似的”引导学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对应的句子。从而体会孩子们的“急”。
第三句:“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联系带头的鹅前后的表现,尤其是描写生动的动作词句,抓住“我”的想法与语言体会“我”的狼狈。
再引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的课文,联系第一段中的有关语句,从而感受到鹅的不可一世,“我”有怕到急到狼狈不堪的变化过程。
(2)、学生轻声读课文的第八——十一自然段,看看在鹅的面前金奎叔的表现。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有关语句“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抓住句中“飞快地走、一把握住、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等词句以及他的话“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联系写鹅的语句,如“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拍拍拍”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到池里,逃命了”体会金奎叔对鹅不怕,而鹅却相反惧怕金奎叔了。
在对比朗读中加深体会金奎叔不怕鹅,我怕,而鹅对我俩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
(3)、引导学生思考鹅还是那群鹅,而“我”和金奎叔在它们的面前表现得怎么会截然不同?通过品读第九——十一自然段的对话加深感悟。重点引导读懂金奎叔的话,“凭这点”联系上文“我”的话理解,“咱们可不答应”联系上面写金奎叔对付鹅的语句以及下面的“掐”、“扔”“别再怕”等理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在对比朗读明白由于“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而形成了不同的结果。这样的理解可以说是分层次理解。
3品读末尾,联系实际,读出道理。
引导阅读课文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引导学生思考两半句分别是从谁的角度说的,各有什么看法?以接读的方式理解因为从鹅的角度出发,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但从人的角度出发,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此外还要引导读懂“我”对牛不再欺负了。
引导学生品味出金奎叔的话对“我”的影响之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在对比朗读明白由于金奎叔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和转变,在对比朗读中加深体会“我”经历这事前后对于鹅和牛的态度的不同。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读懂课文内含的道理。
三、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启发学生回顾全文,思考交流《牛和鹅》与本单元的主题“角度”的关系。
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经验来谈,相机出示含蓄的结尾,在朗读中明白要像“我”一样以之自勉。
设计意图
一堂完整的阅读课应该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再次回归整体,并且经历由表及里,由文悟理的过程。从而加深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果”这一中心的理解和感悟。
四、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读与“角度”这一主题有关的故事《丢失的骆驼》、《两个农夫》、《烦恼的老太太》;诵读两位诗人登山游览时不同感受的诗歌《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2、“畅所欲言”谈谈当自己和师长就某事的看法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
通过读、说、写的语文实践,对主题加深感悟,引导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全面客观地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二:
《牛和鹅》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还安排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两篇课文。从单元内容主题来说,三篇课文全部写的是童年的故事。“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的名言揭示了单元阅读主题。本单元的教学训练重点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写作训练是“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根据单元编写要求,《牛和鹅》如何教学呢?我的建议是:
一、初读课文,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故事的经过是怎样的。
文章主要写了“我”被大公鹅欺负的故事。
故事脉络:起因:路上遇鹅、孩子逗鹅。经过:大鹅追“我”、张嘴咬“我”。发展:金奎叔摔鹅、帮“我”脱险。结束:金奎叔教“我”不必怕鹅。
2.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写我们怕鹅,不怕牛。
第二部分(5~12):写“我”被大鹅欺负的故事。
第三部分(13~15):写“我”从此以后不再怕鹅欺牛了。
二、再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做批注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感兴趣的语句。
2.对画出的语句尝试做批注。
(可以写上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写的批注,教师适时作指导。
三、学习课文中的批注,归纳批注的几种方法
1.学习课文中的批注,归纳批注的几种方法。
①“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问题批注法
②“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阅读感受法
③“逃跑—被鹅咬住—呼救,
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阅读欣赏法
2.仿照课文批注的示例,自己再尝试用一种方法写批注,然后再交流。
四、学习课文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
1.教师以一处对比手法为例,引导学生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
(①牛和鹅的对比;②“我”和鹅的对比;③“我”和金奎叔的对比;④“我”和顽皮孩子的对比。)
2.学生自己寻找一处对比练习批注:这样对比写作的好处。
五、总结批注式学习方法,完成课后练习
1.总结批注的学习方法。
(问题式批注;感想式批注;欣赏式批注。)
2.完成课后练习。
①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②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三: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板书:牛(生自由说)
(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
板书:鹅(牛字稍小,鹅字稍大)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板书:和)
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
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甚至故意扑打忙乱大概助威昏乱欺负无缘无故摇摇摆摆
3.指名读词语,然后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学生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交流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也不同。
第二部分:(5-12)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们把鹅赶走了。
第三部分:(13-15)我们着金奎叔的话,改变了对牛和鹅的态度。
四、当堂练习,指导反馈
1.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加以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2.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说)
(1)本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2)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
师: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①“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指名朗读)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牛怕人鹅不怕人
过渡: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②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3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鹅)
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③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2自然段)
二、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快速浏览5-12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说:鹅、“我”和金奎叔)板书:金奎叔“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
(指名:“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3.自由读5-12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生:太神气了)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生汇报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课文开头,师:因为我们都很相信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
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怕鹅)对待牛呢?(板书:不欺负牛)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勾出来,自己读一读。板书:不要怕)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你是怎么理解的?(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
三、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四、总结升华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批注,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的方法。
2.利用批注阅读和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词句,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
3.感悟文章内容,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收获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抓住关键词句,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李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也一定都跟某种小动物有过奇妙的相遇,甚至你们还和它发生过难忘的故事。
2.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大屏幕展示牛和鹅的图片)
它们就是……(生回答)
3.师:你们看到牛会想到什么,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回答)看到鹅呢?(生回答)那牛和鹅带给你这样的感受,那它又带给童年时期的作者什么感受呢?
4.其实作者童年时期也曾有过跟你相同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中,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和利用直观的牛和鹅图片,使学生回忆起动物以及与小动物间的趣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本课的情景。
二、教学过程
(一)聚焦“批注”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浏览这篇文章,请你仔细观察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往的课文相比,多了些什么?(生回答)
2.师:其实,在你们平时的阅读当中也一定都用到过批注式阅读,你们是否有过在不认识的生字上面标注拼音?是否有过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写上解释?是否有过将优美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其实这就是批注,我们还可以把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通过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板贴:批注)
3.师:牛和鹅带给你们这样多的感受,那作者笔下的人们又是怎样认为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画横线的部分。(生齐读)
4.师:现在,老师就来采访一下你们,你们相信人们所说的吗?(生回答)是否有不一样的声音?我们不急于回答,文中的读者跟你们一样,也提出了质疑,所以,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板贴:提出疑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引导学生观察后发现本文与之前课文的不同之处,导出批注,直接聚焦到给文章作批注的第一个角度即提出疑问,同时也为下文做铺垫。
(二)对比阅读,知态度
1.师:到底是否如人们所说呢?就让我们继续阅读,到文中去验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4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示:根据对牛和对鹅的对比阅读提示,在文中提取关键词语,并圈画出来。(课件呈现)
3.学生汇报:对待牛(拍、摸、扳、捶),对待鹅(远远地、绕个大圈)
4.师:从你们提取的词语中,你发现人对待牛的态度是什么?(生回答)对待鹅呢?(生回答)
5.师:人与牛之间的亲近程度是零距离,而与鹅却是距离很远。这不光是人与动物之间空间上的距离,这更是心理上的距离,是怕与不怕的距离。(板书:欺负、害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到对待牛和对待鹅的鲜明反差,利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特别是一系列的动词,感受到人与动物空间、心里的距离,体会对待牛和鹅态度。
(三)研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
1.师:对待牛和对待鹅态度的对比真鲜明啊!童年时期的作者如此害怕鹅,那他和鹅是否有过奇妙的相遇?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读故事。
2.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部分,在文中提取并圈画出“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表现的词句以及鹅当时的表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一分钟时间)
3.小组合作:老师要给同学们加大一点点的难度,请同学们合上书,小组内完成图表对比学习单,将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信息卡进行筛选、排序、粘贴,批注“我”的心情和鹅的状态,梳理出“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情节,再次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4.学生汇报:
(1)“我”见到鹅时: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抓住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我”的恐惧。
(2)“我”被鹅袭击时:通过学生朗读的方式,抓住“我”狼狈不堪的词句和语言的描写,体会“我”当时的惊慌失措。
5.师:“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的时逃跑、被鹅咬住、呼救,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的真实,仿佛把我们也带入了当时那个场景中。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文笔,写得太真实了!(板贴:评点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快速默读,提取圈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表现的词句以及鹅当时的表现,让学生初步感知“我”见到鹅时和被鹅袭击时的表现,第二次图表对比学习单的任务,锻炼学生回顾、筛选、斟辨、整理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感受到“我”的恐惧以及惊慌失措。
(四)略读“金奎叔赶鹅”
1.师:“我”见到鹅时的恐惧和被鹅袭击时的惊慌失措,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这个人就是……(生回答)
2.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提取金奎叔对待鹅的关键词句,体会金奎叔和“我”对待鹅的不同之处,思考其中的原因。
3.学生汇报:抓住关键动词,握、提、摔,体会金奎叔的勇敢、不害怕、不畏惧。鹅的张开翅膀、跳进池塘、远处游去,体会鹅的落荒而逃。
4.师: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事情的变化的确对“我”来说太突然了。一定要把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板贴:记录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提取关键词,让学生感受到金奎叔见到鹅与“我”见到鹅的不同,还有鹅面对金奎叔和面对“我”的不同,对比前后的不同,记录感受,悟哲理。
(五)感悟哲理
1.师:我未曾改变,鹅也还是那只鹅,但是经历了金奎叔这件事之后,“我”却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我从之前欺牛,怕鹅到现在的不欺牛,不怕鹅,这又是为什么呢?(板书:不欺、不怕)
2.课件呈现: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师:从人的角度看鹅和从鹅的角度看人,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我”对牛和鹅态度部分,研读“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部分,略读“金奎叔赶鹅”部分,抓住关键词句,层层递进式的体会“我”的心情,对比前后的不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其中的哲理。
三、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真正开启了一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旅程。其实批注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去研究和学习,并且一定要记得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你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