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零为整作文800字 篇一:
互联网的潮流汹涌而至,几乎无人能够置身事外。我们在惊叹互联网带来的极大便利时,浑然不觉它已悄然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凑与习惯——无尽的信息将我们的时间切割为一个个小片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会想到“化整为零”的策略。
鉴于个人无法抗拒互联网时代的大潮,大多数采取了适应措施,充分利用将一个个小的时间片段,以期达到以量变到质变的目的,恰如几百年前的达芬奇睡眠法。于是,“干货”成为一个时髦词: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应运而生,我们的生活正在“干货化”、“快餐化”。个中原因在于,人们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领域,极大减少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时间成本。
这种做法固然有其道理,然而,干巴巴被炸出了汁的水果毕竟不如新鲜水果鲜艳诱人,快餐难有“佛跳墙”的滋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时间是生活乐趣的必须品。
快餐干货盛行的时代,平心静气阅地读完一本长篇名著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奢侈了。然而,《战争与和平》中贵族精神的精髓又岂是区区几千字的“精缩版”所能体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哈姆雷特的彷徨,若是去掉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对白,又如何能在一本小册子中感动世人?据传,有人觉得杜牧的《清明》太啰嗦,于是将其改为“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简则简矣,但诗韵荡然无存。
就文化方面的知识而言,单纯数量上的多未必便是好。优秀文化的传承领略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不太可能从零碎时的利用中获取。为何柏拉图要带领学生在花园中散步以传授知识而非在课堂上?没有心灵上的感悟与积累,接受再多的信息也终觉浮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向知识表达你的诚意,才能得到知识的眷顾。
总之,化整为零顺应互联网浪潮的趋势,在一些领域大有用武之地。但在另一些领域,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争取做到“化零为整”,在品味生活之“广”时不要忘了生活的“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投入大量的时间给生活,才能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乐趣。(xiandiaoyu.com)
化零为整作文800字 篇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信息遍布于人们的生活。报纸、书籍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手机、iPad。其中包含的信息纷纷杂杂,宛如一个个碎片,而这些碎片又如锋利的刀刃,把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碎片化了。看似是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洁,然而这“化整为零”的思想能否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呢?
“碎片化”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广为人知的大概要数“碎片化阅读”了。我最初知道这个词还是由于“微博体”的流行,这种极为短小精悍,不能超过140字的文体为什么会突然流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微博的流行,然而微博又为什么会流行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它的“碎片化”。随着社会日趋发展,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甚至可以说如何在每天有限的时间里跟上社会的步伐得益于微博,它能使你在乘地铁的时间就能够涉猎各方面的信息,最重要的是还能带来一种似乎读了很多东西的充实。由此,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碎片化阅读,只可惜鲜有人注意到它的弊端。
我们每天浮光掠影般阅读,其实就如同走马观花,看过也就过了,真正能记住的却寥寥无几。这也导致了如今已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几万字甚至只有几千字的书了,众所周知,一本书带给你的和几条微博带给你的完全不可相比,微博只是他人的感受,读书却能从中读出自己的领悟。这仅仅只是碎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许是由于时代的脚步过于匆忙,无法留下完整的东西,只能将其一片一片碎片般地抛出,作为接受时代馈赠的我们,倘若仓促接受,必然不知道原先那份完整的“礼物”是什么,但若能将它们化零为整,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在我看来,“化零为整”最需要的莫过于“选择”和“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多而杂,只有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事半功倍。倘若生活是碎片化的,那么能选择需要哪些碎片也是一种能力。除此之外,整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化零为整,这个“整”字不光是整体的意思,也可理解为整合。虽然我们获取到的信息内容有限,但是积土成山,对它们进行梳理整合,也能使其完整。
但愿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生活的时代能接受到更多“完整的”馈赠,即使它们存在着碎片的痕迹。
化零为整作文800字 篇三: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思想或许早已不那么“完整”了。
网络上一篇篇的推送,笔记本里一行行短短的句子,口中念着的耳熟能详的话语。每句或许听起来都颇具深意,而在不知不觉中,这些被碎片化了的段落都在影响着我们思考、交流的能力,一步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你也许更依赖于上网泛览短篇小说或浏览公众号上的文章,却不愿出门买些厚厚的书本一页页细读;你也许更倾向于在网店走马观花式地看看衣服,却不愿出门逛逛商场,亲自试穿;你也许更偏爱于在生活的空隙时间跟朋友在网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随意聊两句天,却不愿约个完全空闲的时间出来,从生活中的琐事,聊到一颗行星独特的名字。
而你不知道,读完一整本书的满足感与充实感,是与在网络上进行一天的冲浪后带来的空虚感无法比拟的;你在网店上看到的吸人眼球的物件、衣服,其实实物并不那么惊艳,不如亲身感受物品的质地;你与朋友数不清的聊天记录背后,其实你连他们近期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不知道。
牛顿说,“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而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碎片化的生活,一点点地吞噬着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开始被目不暇接的观点而左右,你的思想被分成一块块散落的拼图,而它们却拼不成一整块完整的画面。你的脑海里有无数个小人在争斗,又怎能做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浏览那些于你而言无意义的思想碎片,只能打乱你的思维,而进行这种循环往复的碎片化式的生活,说得重些,就好比是食用垃圾食品,入口咀嚼时的确有满足感,食用它确实也有饱腹感,可我们都清楚,它对身体多少是有伤害的。以此来感受轻松快乐也并不是什么大错,但我们时刻要记得吃些五谷杂粮来维持健康。
一块块的拼图也许是别人的智慧结晶所在,而你在欣赏的同时,要清楚地记得什么才是自己所要的。如若纷杂的色块不断堆积,我们又怎能做到化零为整,还有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上帝给予人类丰富的语言,美好的感触,而你要自己去获取并且不断完善的,是一个丰盈充沛的思想。
将生活化零为整,将思想化零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