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一:
近日,县公安局集体观看了电影《信仰者》。影片中展现了方志敏烈士的最后岁月,讲述了他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被俘后抱定信仰、坚贞不屈,身陷囹圄依然坚持写作、壮烈牺牲的故事。作为一名县级公安局长,必须始终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精神,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人民警察,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地为幸福新横峰建设保驾护航,为22万横峰人民的平安与幸福贡献力量。
向信仰者致敬,做一名爱国者。作为党内较早的农民运动革命家,方志敏组织实施农民运动和农民武装斗争,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为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物质匮乏的非常时期,他把缴获的银洋,苏区的物资一担担送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按照中央的指令,他把当地的红十军与中央红七军团合编新红十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以此调动围攻中央苏区的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大转移。他临危受命说:“党要我做什么,虽死不辞。”为此作出了巨大牺牲。即使在狱中,他仍然怀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记述清贫生活写照,传播共产主义信念,总结斗争经验,抒写爱国绝唱。“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涌动激情,让多少人眼里泛起泪花,让多少人血管奔腾热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今天,我们离梦想从未如此之近,壮丽的未来在眼前,奋斗的豪情在心中。作为新时代横峰公安人,我们把自己炙热的情怀投身于横峰公安改革事业中,就一定形成一股磅礴的“改革力量”,为幸福新横峰建设保驾护航。
向信仰者致敬,做一名清贫者。方志敏被捕时,身上所有的财产仅是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清贫如斯,却在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之下,牢牢坚守信仰,从未撼动分毫。正如他在《清贫》中说的那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影片中当方志敏同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与我心中引起共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选择了警察事业,就选择了一辈子的清贫,我会始终不忘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公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绝不玷污金色盾牌,不触犯法律的尊严,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从警一日,清廉终生,这是我一生的誓言。…西西作文 xiandiaoyu.com…
向信仰者致敬,做一名创造者。方志敏的一生充满传奇,三十多岁即成为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在战略战术方面首创了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在经济方面有非凡的才能,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股票;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贸易路线。这样的“强人”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便会异常强大、坚不可摧。在弋阳漆工,在横峰葛源,在被毛泽东盛赞“有很好创造的”闽浙皖赣革命广袤根据地上,他把革命的星火燎原,领导苏区军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2016年8月15日,当我踏上横峰这片红色土地,成为一名横峰公安人,我结合横峰实际,在全省率先自主改革,两年来,我们付出了艰辛和汗水,有苦有累,也有欢声笑语,横峰公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翻天覆地变化,公安大家庭建设已形成规模,横峰公安人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大,归属感越来越强烈,改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誓将改革进行到底!
向信仰者致敬,做一名奉献者。在狱中,方志敏更是传达出了他所挚有的信仰之力。国民党方面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劝降,从他入狱开始,管理监狱的军法处长就威逼利诱,方志敏根本不为之所动;之后,国民党高级将领顾祝同再次劝降,方志敏断然拒绝;国民党又抓来他的妻儿来劝降,方志敏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到死都没有和妻儿见上一面,只是说了一句,她会理解我的,让我十分动容,深刻感受到了方志敏内心的刚毅,感受到他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支撑这种精神的就是坚定而崇高的信仰。对于人民警察而言,奉献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精神,一种义务,当万家平安夜之时,我们的生命也在奉献中得到了升华。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者》中展现的方志敏同志等革命先烈的事迹,诠释的正是超越了时代和空间局限的信仰雄力。作为新时代的横峰公安人,需要这种信仰的力量,进一步弘扬“红色、创新、拼搏、爱家”的横峰公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戮力同心、改革前行,创造属于我们的新辉煌!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二:
近日,主旋律电影《信仰者》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映,受到广大影迷一致好评。作为方志敏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方志敏精神”的首创地和“清贫精神”的发源地,《信仰者》剧组拍摄取景地——横峰县,也掀起了观影热潮。
影片为我们讲述的是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奉命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在皖南遭遇国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数月后,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入狱后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写作,为后世留下了《可爱的中国》、《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清贫》等宝贵精神财富的史诗巨制。影片落幕,灯光亮起,电影散场,我在座位上默默了良久,内心如铅般沉重。自问《信仰者》的信仰究竟为何物?是怎样一种力量指引无数仁人志士投身革命、矢志不渝?我想,答案是信仰,是坚不可摧的革命信仰!
《信仰者》的信仰,是“丹心一片爱国情,唯以热血报河山”的家国情怀。方志敏生长在一个民不聊生、风雨如晦的年代,面对苦难多舛的祖国,他心系国家、壮志难酬、秉志前行,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少年时期的方志敏深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在校园组织进步团体“九区青年社”,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先锋。在九江南伟烈学校学习期间,开始接触并学习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进步书籍,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至死也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和坚定地革命信仰,用热血与生命奏响了救国救民的壮丽篇章。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要永怀爱国之心,敬仰之心,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的实际行动诠释“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的宏图伟志。
《信仰者》的信仰,是“忠诚向来金石贯,勋烈遂将天壤并”的赤诚忠心。“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我们始终是党的正确路线的拥护者和执行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竭诚的信仰者……”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我们临死以前的话》。被俘后,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威逼利诱,方志敏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未说一句有损党荣誉和革命利益的“供词”,用赤诚忠心践行着入党誓词的庄严承诺。横峰是“方志敏精神”的首创地,是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过的红色基地。在这一片红色沃土上,他们用鲜血践行着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让我真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赤胆忠心的磅礴力量和不朽的丰功伟绩。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成长在幸福新横峰土壤上的年轻党员干部,更应传承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对人民忠诚的红色基因,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进向前。
《信仰者》的信仰,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韧力量。信仰如光,亦如磁石,坚韧不屈。在《信仰者》中有这样一段方志敏独白:“事无两全,唯有一死,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面对生死抉择,方志敏选择忠于自己,忠于信仰。同样,除方志敏之外,影片中一同被关押的刘畴西、王如痴,战死沙场的寻淮洲,第21师师长胡天桃都让大家印象深刻。胡天桃,随身挎着的一个破瓷碗引起王耀武的好奇,一个师长为什么挎着洋瓷碗?胡天桃微微一笑:“这是我母亲留下来要饭的碗,革命就是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正是因为心中的这份信仰,才给了他们无尽的勇气和坚韧力量,即使遍体鳞伤、受尽折磨,也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迎来新挑战,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需要坚守“信仰”,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勇气和坚韧意志迎接新挑战,砥砺奋进。
《信仰者》的信仰,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必胜信念。不幸被俘,方志敏虽身陷囹圄,却依然坚持写作,本着为了中国更美好的明天初心写下《可爱的中国》等泣血著作。著作的字里行间,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散发强大的必胜信念,因为心中有信仰,因为对祖国重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期盼,因为对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力量所依,他始终坚信“到那时,中国有可赞的光明前途,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影片的结尾,诚如方志敏所殷期的那般,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一群现代化衣着的孩子们整齐列队齐声诵读着《可爱的中国》,展现的是一幅岁月静好、安逸平和的新画卷。回望来时的路,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一路风雨兼程走到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要倍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所谓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无数革命先烈坚定信仰,躬耕阡陌,坚守必胜信念的负重前行才迎来新时代的胜利曙光!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三:
2018年8月1日晚7:00,组织生活——观看电影《信仰者》。
影片主要讲述1935年为了配合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途中遭到国民党追剿,不幸被俘,入狱后坚定理想信仰,不畏强权,每天坚持写作,壮烈牺牲前为后世留下了不朽著作的故事……
1935年,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蒋介石惊恐万状,调遣大军围追堵截。由于在敌占区作战,红军补给非常困难,方志敏决定,在谭家桥伏击立功心切的王耀武独立第一旅。军团长刘畴西刚愎自用,不顾大家强烈反对让刚刚组建的第二十打主攻,结果,由于新兵过度紧张,枪支走火,伏击战打成遭遇战,损失惨重。当年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22岁的猛将寻淮洲中弹身亡。
在怀玉山,刘畴西再一次指挥失误,命令主力部队原地休息,没有按计划跟上先头部队。已经成功突围出来的方志敏不顾个人安危以及参谋长粟裕的坚决反对,返回怀玉山,欲将主力部队带出怀玉山。
这时,国民党剿总总指挥顾祝同得到情报,急令十万大军将怀玉山团团包围。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团长刘畴西;第十九师师长王如痴、第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军团参谋长曹仰山先后被俘,红十军团全军覆没。
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穷尽一切做方志敏的工作,只要他改变信仰,许诺可以让他升官发财,荣华富贵。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他对蒋介石说“你只要枪毙我,我的生命定格在36年”,方志敏为了信仰,能如此从容面对死亡,信仰的力量真是无比的强大。
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方志敏在狱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拒绝各种利诱,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激励一代代共产党员为建设美好新中国努力奋斗。
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那个时代的人没有想到自己能过上好生活而安于现状,而是为了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有饭吃,不再要饭,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年轻的生命。
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敌军旅长王耀武在俘虏了方志敏等一批红军高级将领后,认为红军都是好样的,只不过是信仰不同而已;身为国民党元老的胡逸民,开始对方志敏他们不屑一顾,到慢慢了解,到后来敬仰他们;方志敏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感化了狱卒,愿意为方志敏作出一切等等。
对于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尤其是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并不知道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而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外国强权势力的侵略,军阀之间的混战,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给中国人造成了多么大的蹂躏和伤痛。然而,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者们,用他们的血肉和思想,一直不懈地做着苦难民族觉醒和奋起反抗旧制度、建立新中国的伟业。
信仰者强。共产党人为躲避反动当局的抓捕,从上海逃到南湖船上,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大炮,从长征到遵义,从遵义到延安,到抗战前线,到大规模的人民解放战争,从50多人的队伍到8700万之众,这一切无一不是信仰的力量,无一不是信仰者的强大!
信仰者强。共产党人为了自已的信仰做出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杨开慧从容就义前的心愿:“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革命先烈夏明瀚的著名诗句“杀了夏明瀚,自有后来人。”是那样的铿锵有力!面对蒋介石劝降,方志敏说“你只要枪毙我,我的生命定格在36年”!毛泽东称赞方志敏烈士“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那些为信仰而牺牲的斗士,值得人们永远怀念!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科学发展、创造完美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让信仰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旗帜,成为我们工作不竭的动力。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四:
第一次听说方志敏先生,是在散文《可爱的中国》。文中,他纪录下他在狱中的生活,目睹人民惨遭剥削的童年,对国家遭受侵略的愤怒,以及他自小立下的一颗报国之心。于是,我怀抱着对革命英雄们的敬畏之心来观看了这部影片—《信仰者》。
影片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直捣国民党要地。蒋介石惊恐万分,派人对红十军团围追拦截。由于在敌占区作战,在枪林弹雨及风餐露宿中,红军物资来源十分困难,方志敏决定,在谭家桥埋伏立功心切的王耀武独立第1旅。军团长刘畴西因曾经击败过王耀武,骄傲轻敌,不顾大家强烈反对让刚刚组建的第20师打主攻,由于新兵过度紧张,枪支走火,伏击战遭到反攻,损失惨重。导致红军最年轻且英勇善战的军团长寻淮洲重伤身亡,年仅22岁。
在怀玉山,刘畴西因军队过于劳累,命令主力部队原地休息,没有按计划跟上先头部队。已经成功突围出来的方志敏不顾个人安危以及参谋长粟裕的坚决反对,返回怀玉山,欲将主力部队带出怀玉山。
这时,国民党剿总总指挥顾祝同得到情报,急令十万大军将怀玉山团团包围。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第19师师长王如痴;第21师师长胡天桃;军团参谋长曹仰山先后被俘,自此,红十军团全军覆没。
王耀武等人占据谭家桥后,将寻淮洲的尸体挖出辨认,堂堂一个军团长,曾带领红军取得多次胜利的猛将。在下着雪的寒冬,身上竟连一件棉衣都没有穿上。这种为革命和人民不惜一切的大无畏精神,令人不禁感动落泪。
战役失败后,胡天桃腰间挎着的破瓷碗引起了王耀武的好奇,你一个堂堂师长,为什么挎着一个洋瓷碗?胡天桃微微一笑,破吗?我母亲留下来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要和你们干!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说道:“我们不是一路人,你只能杀了我,但共产主义必将胜利!”
方志敏等人被俘后,在狱中被顾祝同等人多次劝降,不惜使用严刑,方志敏拖着沉重的脚镣,一字一句的说道:“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方志敏也曾出生于富裕家族,但为了人民的平等,将养育过自己的地主五叔家的地分给了农民。并且将此后背叛了红军的五叔忍痛枪毙,这种大公无私的信念,令人敬佩!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不由想到,我们现在幸福生活以及充满和谐的社会,正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生命、用鲜血和信念拼搏换来的。我们在享受新中国的美好时,不能忘了有这么一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者们,曾用他们的血肉之躯,解救人民于封建社会的剥削中,并完成了改革开放以及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了伟大的复兴中国梦,正如当年方志敏先生写下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成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只要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率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再过两年,我们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使中华民族长久的屹立于世界之林,为了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为了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共产党员应当首当其冲,像方志敏烈士那样的信仰者前赴后继,奋勇向前,为了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五:
电影《信仰者》主要叙述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带领他一手创建的红十军团成立北上抗日先遣队,牵制二十万国民党军,并进行艰苦战斗,不幸被捕,入狱后抱定信仰,拒绝各种利诱,绝不屈服,身陷囹囵依然坚持写作,在壮烈牺牲前写下了泣血著作——《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的故事。
从小生长在革命先烈方志敏故乡的热土上,自小学起就经常参加学校赴方志敏纪念碑瞻仰凭吊的活动,也曾断断续续地听过祖辈讲述方志敏的故事。于昨晚带着一种烈士故乡人的本土自豪感,携同母亲来到电影院,观看热盼已久的电影《信仰者》。
该影片用艺术的手法还原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尊重历史事实,客观地展现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战争场景恢宏震撼,将一个个革命烈士的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尽显他们朴素、友爱、赤诚、坚定、刚强、铁骨铮铮、宁死不屈的“信仰者”高大形象。
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面对敌人,即使脸上淌着鲜血,目光依旧桀骜不驯,赴死刑场对同伴们报以云淡风轻的最后一笑,他死后最后一幕定格在一直系在他腰间的母亲留给他讨饭用的洋瓷碗;革命女同志乔英为给缪敏争取逃跑时间,引开国军,敌人在后头穷追不舍,她却无所顾忌地唱起了歌儿——“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喽……”随即毅然跳下悬崖;独臂将军刘畴西和王如痴下完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盘棋,他们无怨无悔,依旧如常,恰似平日朋友聊天,感慨万千,说起这一生的过往。
1935年8月6日,年仅36岁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在南昌慷慨就义,电影独白:“……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声音低沉哀婉,场景凄凉悲壮。转而镜头切换至干净整洁的操场,新世纪的少年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诵《可爱的中国》:“……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那声音响彻云霄,穿越历史的尘嚣,我们为革命先烈们见证了他们的信仰,正因为这些信仰者的力量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的幸福与安宁,昂首东望,红旗于红日中缓缓升起,迎风飘扬,新中国的未来一片光明!
观影期间听母亲说道:“你外婆与缪敏是同学”,又听到邻座小男孩自言自语道:“苏维埃是谁?”感慨时光流转,这段历史离我似乎很近又很远。在乱世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将各人的情感搁置一边,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一条血路,眼看着身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同志们一个个倒下,纵然心痛如割,纵然知晓前路凶多吉少,仍然迈着坚定的步伐踏着荆棘往前冲!这样的信仰如何不让人动容?正如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者如死指行尸走肉,苟活于世;死者如活指精神不灭,虽死犹生。
方志敏的清贫美德和忘我献身精神永远铭记于人民心中,“信仰在传承,精神在延续”,相信只要坚守信仰,让信仰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旗帜,成为我们工作不竭的动力,人人添砖加瓦,才不会辜负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六:
《信仰者》这部电影全程让我哭成了泪人,之后几天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想与人聊聊,又怕我浅薄的思考、笨拙的语言亵渎了他的圣洁。直至后来我才知道,8月6日是方志敏被害的日子,内心一颤,如今手机弹出的消息都是关于八卦新闻,内心又是一颤,娱乐当道,极平凡的日子里,还有多少人记得83年前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呢?图片
1935年8月6日,江西南昌下沙窝,风雨如晦。囚人拖着沉重的脚镣来到刑场,几声枪响,百鸟惊飞,山石陨落。此后二十多年里,没有人知道这里埋藏着什么。另一方,党中央在寻找,亲人在寻找,英烈忠骨埋何处?在DNA技术还未出现的上世纪50年代,鉴定英烈的骨骸成了一个难题。面对着深埋地下达22年之久的骨骸,男子双手托起那副在地下还套着两根胫骨的铁镣,掂掂它的分量,用手指抹去一些剥落的锈屑,仔细辨认镣铐。“就是这副脚镣!”男子不禁热泪滚落……
这是一位连对手也敬仰的英烈。自带光芒,照亮他人。在狱中,当年一度兼任看守所长的凌凤梧在与他的接触后,被他的坚定信仰、浩然正气所感动。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多次请示军法处,得以将10斤重的脚镣换上一副轻脚镣。在狱中,革命中央政府监狱长胡逸民,监狱文书高家骏被他的坚贞品格所感动,对革命产生了同情,在他们的帮助下,把他在狱中6个月里写出的14万字的文稿辗转送出。在狱中,国民党警备司令兼第8军军长赵观涛、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国民政府蒋介石委员长等先后“劝说归诚”,劝降的条件很诱人,可是比起他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的乐观而言却又显得苍白无力,劝降之后对手缄默不语。图片
这是一位让百姓无法忘记的领袖。解救疾苦,发展经济。在弋阳漆工,在横峰葛源,在被毛泽东盛赞“有很好创造的”闽浙皖赣革命广袤根据地上,他把革命的星火燎原,领导苏区军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他把发展的种子播撒,创造、开拓地发展经济,进行党的建设。办银行、开工厂、建学校、建医院,成立消费合作社,发行红色股票,发展红色贸易。苏区人民喜悦地起了翻身歌:“从前开口唱山歌,没有甜歌唱苦歌;如今开口唱山歌,苦尽甘来山歌多……穷人翻身山歌多,唱了一歌又一歌,唱了恩人方志敏,再唱共产胜利歌。”
这是一位共和国不能忘记的勇者。忠诚担当、无私无畏。作为党内较早的农民运动革命家,组织实施农民运动和农民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党内最早实行对外贸易,发行红色股票,增加苏区财政收入。在物质匮乏的非常时期,他把缴获的银洋,苏区的物资一担担送往中央苏区。在党内“左”倾错误路线下,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
这是一位是具有革命乐观主义,浪漫情怀的预言家。纯洁纯粹、可敬可爱。他在他的著作中预言,“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这些文字充盈着他革命的豪情,伟大的品格,坚定的信仰。他所预言的中国梦正一个个成为现实。
在英烈故里——江西弋阳,“弘扬方志敏精神”的方志敏干部学院成为方志敏精神的重要阵地,方志敏心中的佳山水-龟峰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华东师范大学方志敏基础教育园区,新建人民医院拔地而起,秀美乡村各具特色。从城市到乡村,从景区到园区,到处是呈现他预言的美好场景……
这就是他要呈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通过他接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这是一种信仰传承的感动,也是一种情感深处的共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革命先烈学习,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立足本质,真抓实干,为高速公路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不断推动高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七:
9月20日,医院党委组织第一党支部部分党员在汇泽影城观看电影《信仰者》,整部影片场面壮阔,画面清晰,情节曲折,让人看了牵肠百转,心潮澎涌,不失为一部弘扬正能量的优秀影片。
“这间囚室,四壁都用白纸裱糊过,虽过时已久,裱纸变了黯黄色,有几处漏雨的地方,并起了大块的黑色斑点;但有日光照射进来,或是强光的电灯亮了,这室内仍显得洁白耀目……”
2018年,距离方志敏英勇就义83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信仰者》,带我们重返历史现场,走近那间斗大的囚室,那个信仰之争的战场,那群矢志不渝的革命者。
方志敏的名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为革命信仰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不朽名篇《清贫》《可爱的中国》,一同载入民族记忆的光辉史册。英雄的名字和事迹被一代又一代传颂,但随着时间流逝、社会变迁,当今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位革命者?有多少人读懂信仰二字的分量?他们的故事和坚守是否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直指人心的力量?电影《信仰者》是一次跨越83年的寻找,也是对今天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的一场测试。
“战场拼死易,从容就义难”。影片中,敌人对方志敏等革命者四轮劝降、四度缓杀。这里面有精彩的论辩,也有人情乃至人性的纠葛。信仰,就在这过程中被抽丝剥茧,被认真打量,被深刻阐释。影片最有戏剧性和最精彩的也是这个部分。审讯时,南昌行营军法处副处长钱协民劝降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的主义是不会成功的。镣铐下的方志敏抱定必死的决心:我们是军事上暂时失败,但政治上不会失败。掷地有声,这是信仰者的本色。敌人又从黄埔一期生刘畴西寻求突破。第五次“围剿”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摆下鸿门宴,被黄埔师弟们包围的刘畴西毫不松口、大声怒斥。杀身成仁,这是信仰者的无畏。影片讲述的是一群信仰者的故事。方志敏之外,一同被关押的刘畴西、王如痴,战死沙场的寻淮洲,第21师师长胡天桃都让人印象深刻。当年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22岁的猛将寻淮洲在战役中中弹身亡,刘畴西和将士们含泪掩埋了他。敌人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堂堂军团长死前怎么连件棉袄都没有?……真正的革命者心中自有千钧之重的信仰,这让他们时刻把全天下的穷苦人装在心上。方志敏在狱中写成的《清贫》就是最好的答案:“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影片还表现了一些敬佩方志敏进而选择光明的人。比如,一同被蒋介石关押的国民党中央监狱狱长胡逸民,还有为方志敏传递消息、放松脚镣、送来笔墨的监狱工作人员。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崇高的信仰是一种进步力量,其本身具有强大的感化力;也更宏阔更有力地说明,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革命。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当银幕上响起熟悉的《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和战友戴着沉重的镣铐,在铺满野花的草地上行过,从容走上刑场,当正值青春年华的寻淮洲、刘畴西、方志敏等信仰者的真实照片呈现银幕,“寻找方志敏”的这根接力棒就交到了观众手中,英雄的崇高感也留在了观众心中,这便是影片留下的思考与余味。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信仰者》以沉着厚重的电影语言,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态度,还原了方志敏和战友们最后的斗争。它让寻找方志敏的精神指针最终指向了“何谓信仰”的时代之思,它既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又以中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崇高感激励当代人。《信仰者》所传递给观众和电影创作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尽自己所能为病人服务就是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工作就是无穷的压力,付出也没那么纯粹。其实选择信仰不难,难的是为信仰坚守。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
请让我们记住,在今天,在白衣天使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患者的安危,是老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信仰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坚守到底。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八:
电影《信仰者》讲述了红十军团因为军事指挥上的的迟疑,在玉山地方受敌人包围,弹尽粮绝,人马疲苦,加上叛徒的出卖,方志敏等红十军团主要领导被敌军俘住。方志敏等入狱后,坚定信仰,不畏严刑拷打,继续和敌人作斗争,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十多篇文稿,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从影片开始出现《信仰者》的那一刻起,我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影片里,被影片中的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画面所感动,为方志敏狱中表现出的执着的追求,永不叛党的精神所折服。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的我,更加珍惜岗位,更找到了奋进的方向和力量。
教师要淡泊明志。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三十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我便有一个执着的信仰: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每一个学生能成人,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我把它当作我从教的最高准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
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为了革命胜利,为了给穷苦大众谋幸福,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影片的狱中疾书让我热血沸腾,更坚定了我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决心。我们的教师,要从经济利益中走出来,杜绝有偿家教,用自己的情爱,做好光辉的事业。我们要向方志敏等革命同志学习,管理那么多钱,没有一点贪念。我们要逐渐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多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以平静之心思考、察人、处事,以淡泊之心追求高远的志向。
教师要务实律己。“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上下同欲者胜”,需要规矩;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为了凝聚全党、团结一心实现中国梦,同样需要规矩。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信仰者》中所讲述的以方志敏为首的每一位革命先烈无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我们新时代教师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积极探索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服人,不愧党和国家的培养。方志敏告诫妻子要以大局为重,为贫苦大众为重,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作为党员教师的的我们,更要严以律己、日日修身,严守党的纪律,做到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为人师表,以优良的作风服人,不愧人民教师的形象。
人民教师担当着“经师”和“人师”两种角色,肩负着教书与育人双重责任,即既是学生寻求真理的导师,又是学生学做真人的表率。因此,教师在传道授业上特别需要革命先烈们所具有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在铸魂育人上特别需要具有真诚坦荡的情怀,在为人处事上特别需要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德。
教师要言传身教。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种导向。《信仰者》中革命先烈方志敏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自己身边人,影响下一代。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坚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按照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四个相统一”要求,切实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爱学习、爱读书,只有学富五车,才能让学生折服,才能教育出更优秀的学生。其次教师要做学生为人的榜样。教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诚信的培养,一个有诚信的人,才能走得更远。第三教师要做学生创新的榜样。一个民族没有创新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五千年灿烂文化,我们的四大发明,在清朝末年,因为没有创新,迎来的的就是外国人的侵略。
《信仰者》留给我们的是信仰、务实、干净、担当、创新,让我们树立党员教师可靠、可信、可敬、可亲的形象,树立榜样、当好表率,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所有人而努力吧!
信仰者观后感1500字 篇九:
《可爱的中国》、《清贫》让我们常读常新,从中明白了方志敏精神;坐在电影《信仰者》的银屏前,我感受到了一个朴实而生动的伟人和英雄形象。方志敏是上饶干部群众的一座精神丰碑,也是我们人生的信仰之柱。
天下为公,是方志敏精神之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文化底蕴深厚,是位满腹经纶的儒将。方志敏被捕后,为民族之大义,在死亡与背叛面前,他坚贞不屈,选择“唯有一死”,以身殉志。刘畴西是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他的那些同学在蒋介石的军营里都过得有滋有味。在刘畴西看来,他不屑于过这样的好日子,也不愿与奢靡享乐的国民党军同流合污,他们大摆酒宴邀请他相聚,明为同学宴实为劝降宴,道不同不相为谋,刘畴西怒发冲冠,翻席而去。
当红十军接到北上抗日的命令时,方志敏和全体将士选择了义不容辞服从中央。为了稳定军心和保证行军速度,缪敏带头执行留守根据地的规矩,含泪将自己的夫君送上归期难料的北上之路,不想这一别竟是永诀。古人云:“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方志敏在政治上讲忠诚、在组织上讲纪律、在行动上讲规矩,对党中央绝对服从。
在保全大家与小家面前,在公义与私欲面前,在个人与集体面前,方志敏始终以大局为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敬畏党章、党规,按照党章党规办事,以群众满意和欢迎作为工作的标准。多少腐化变质分子都是因为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淡化了党的观念,才开始慢慢腐化堕落,走岔了路、走偏了方向。
无私奉献,是方志敏精神之基。在水深火热的战乱年代,在面对凶残的敌人时,每一发喷射出的子弹,都能结束一条鲜活的生命,革命先烈们从未考虑过个人安危与得失。方志敏的叔父是地方乡绅,方家在当地有钱有势,方志敏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即使不参加革命,只要跟着叔父打理田地商铺,方志敏也能过上很富足的日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方志敏的心中有社会主义大道,为解救天下劳苦大众于水火,他揭竿而起,把五叔的粮食分给了穷苦人,在正义与私利面前,他把出卖红军的五叔送上了断头台。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以大无畏的精神,义无反顾直插反动派腹地,为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红十军将士直面困境无怨无悔。作为党内较早的农民运动革命家,方志敏忠诚担当,不仅组织实施农民运动和农民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还在党内最早实行对外贸易,发行红色股票,在物质匮乏的非常时期,他顾全大局,把缴获的银元和物资一担担送往中央苏区。
我们要学习方志敏心中装着群众和组织,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奉献精神,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做好革命事业。计利当计天下利。共产党人讲奉献,甘于奉献就是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把对组织、对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转化为埋头苦干、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勇创佳绩、拼搏进取的工作劲头。
两袖清风,是方志敏精神之魅。方志敏虽身陷囹圄,仍坚持斗争,坚持写作,除去审讯、谈话、被监视,平均每天写一千多字,共留下十四万字的文稿。这些极其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是方志敏在牢狱中对革命经验教训的自我反思和总结。其中,《清贫》一书就鲜明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他用生命的绝唱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与富,人到底怎么活着才有价值,每每捧读是启示、是教育、更是警示。
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寻淮州牺牲后被敌军挖开土坑,站在土坑边看着仰面躺在土坑里的寻淮州,敌军将领王耀武脱下帽子感慨万千:这就是以一个团的兵力打胜我军一个精锐团、两个营的寻淮州?他一个军团长怎么没穿棉服?”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师长胡天桃,他被捕后,身上挂着一个破搪瓷碗,在敌军将士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一个堂堂的师长居然亲自携带饭碗,还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碗,与方志敏被捕时敌军兵士未从他身上搜出金银财宝一样,国民党反动派永远也无法理解,一个红军高级将领怎么可能身无分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革命的一生中,曾有百千万元的募集款项过手,他没有装一分钱进自己的口袋。现如今,一些党员干部在物质和私欲面前没有筑牢清贫之堤,甘愿腐化堕落,多少党员干部葬送在反腐风暴之中,令人扼腕叹息。
信仰之坚,是方志敏精神之柱。在狱中,反动派为了讨好方志敏,将其换到唯一一个优待房里,先是好言相告,再是酷刑警示,企图实施劝降,并许诺,只要他改变信仰,一定让他升官发财,荣华富贵。敌处长、监狱长、顾祝同、蒋介石相继前往劝说,方志敏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劝降者个个哑口无言,愤然离去。一向孤傲的国民党元老胡逸民,开始时对方志敏不屑一顾,经过狱中一段时间的接触,最终被方志敏的高尚人格魅力和坚定信仰感化,进而倍加敬重。刘畴西也说: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放弃我的信仰,你们做不到。
有信仰者永远年轻。共产党人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大炮,从长征到遵义,从遵义到延安,到抗战前线,到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从五十多人的队伍到8700万之众,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之路就是坚守信仰之路。那些为信仰而牺牲的勇士,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尊重。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率领中国共产党人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仍需一批又一批信仰者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励志弥坚,奋勇向前!
从《可爱的中国》到《清贫》再到《信仰者》,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已然融入我们的血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信仰之路在我们脑海中回放,成为我们的力量之源和前进之能。影片落幕,观影者陆续走出影厅,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寻淮州、吴天来、胡天桃、缪敏、乔英……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在我们心里激荡,一股股信仰的暖流在可爱的中国大地上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