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为舟作文600字 篇一:
以诚信为舟
如果人生是一趟列车,那么诚信是旋转的轮子;如果人生是一条大船,那么诚信是扬起的风帆。以诚信为舟,让人生更精彩。
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纷纷跳到地面上,我和朋友漫步在公园里,一脚一片叶子,发出“咔嚓”的响声。走累了,我们想在路边的椅子上休息一下,却见宽大的椅子上安静地躺着一部手机,拿起一看,还是最近很新的一个型号,要一万多呢。
我捧着那手机,心里五味杂陈。这手机是谁的?这么贵都能忘在这里,这主人还真是粗心大意。
带走吗?不行,主人丢了手机一定很着急。心中的两种声音好像是恶魔和天使。
又一阵风刮过,我和朋友决定在原地等一等。坐在椅子上,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了又走了,不知不觉。”嗒嗒”天空中下了雨。豆大的雨点落在椅子上,落在游乐设施上,落在我和朋友沉重的心上。
雨停停歇歇。我和朋友从早上坐到响午,朋友抱怨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唉,傻等什么?没准人就是不想要了呢。走吧,我要饿死了。”我说:”做人要讲诚信嘛,你都说要等了,我们一个上午都等了,还怕这一会儿吗?”朋友叹了口气,“好吧。”正说着,一个女生从远处跑来,汗水流满了脸颊:”你好,你们捡到了我的手机吗?”我拿起那手机问:”这是你的吗?””是的,谢谢啊,你们两个可真诚实”她又急匆匆的走了。我和朋友长长舒了口气,如果带回家了,自己心里也一定不好受吧?心里的石头落下,我和朋友也去吃饭了。
以诚信为舟,诚信,让人生更精彩。
以什么为舟作文600字 篇二:
以山为舟
无尽的黑夜,是旭日高升的铺垫;无尽的渺茫,是风吹雨洗后的靓丽。以真心为水,以绵山为舟,踏上红色路漫漫,走过民心拥如山。
1927年10月,井冈山。
村长又在说了,准确来说是在演讲。他站在村口的大石头上,失望地宣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瞬间,天定住了,地定住了,地球似乎也定住了。安静,静得出奇。天地间什么也没有,只有风,只有我。
我就这么站着,站着。想站到天荒,站到地老。太阳从东,转到头顶,再从头顶跑到西边。最后,不见了。天黑黑的似千年前刚泼上墨的画。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见山上光点连成的线。光?火红色的光?似乎延到了天边,看不见尽头。近了,更近了。我仿佛看到了火把下的红五星。[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那颗红五星被火光衬着,被黑夜拖着。山,被五星照得通红,如一条红色的大船,撕开无边黑夜……
红军来了!我冲进村子里大喊。这一喊,可不得了。窗户一扇扇亮了起来。似乎过了几秒钟,一个世纪那么长的几秒钟,我身旁聚齐了乌泱泱的一大片人。
翘首,众人迎接了一群可爱的人。蓝衣,蓝裤,蓝帽,蓝包。朴素的衣物被大片红色,白色点缀。他们用鲜红的血,书写出了不朽,刻画出了新生。
夜深了,人静了,天地间,什么也没有。只有那一轮弯月,只有村长房里的一盏灯。
朦胧中,恍惚中,人们的信仰,内心的希望汇聚起来。一滴,两滴,三滴……五万万同胞的希望汇成一条大河。井岗山像一条舟,一条航在河上的舟。红彤彤,热腾腾。村长的家是舟上的灯火,照亮红色大江。
以山为舟,航向东方。漫漫长夜,何以续航?那湾灯火,永不褪色……
以什么为舟作文600字 篇三:
以彩墨为舟
在这灰白的世界,最后一抺色彩,便是黎明前的光明。
一一题记
在彩墨的世界里,有许多熠熠生辉的明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便是一颗明星。
我在这彩墨的世界里遨游,在这群星之间浮荡,在这彩墨的世界里去享受。我去触摸每一个明星,去体会明星的美,去感受每一颗明星的精神,去了解每一颗明星的故事,去理解每一颗明星表达的情感。
走入一方被色彩渲染的世界,不断寻地找着每一个明星背后的天空与光明。梵高的《星空》,在这一望无际的黑夜里,无数的群星闪耀着。卡洛斯的《城市》,无数的方块充满了动感,仿佛就是那个万紫千红的城市。红与黑之间的白,整幅画的美中,透露着那个时代的压抑。莫克利伊斯的《草与风》,正如他的那幅画,在墙角随风波动。
在遥远的东方,正在讲述墨的故事,《清明上河图》,勾勒出张择端的理想世界,人们在没有战役,欣欣向荣一片和平中生活着。徐悲鸿的《马》,嘶吼画出了青春与炽热,张韬的《东方红》,在一片红色之中,透露着热血。
在众多群星之中,骨就是一颗流星,在白色之中,有着光与爱,动与静,快与慢,明和暗。冲天门神,一幅画中两位高大强壮的门神竟出自一位矮小瘦弱的画家,让我看到了理想与坚持。
在色彩与墨水的光辉宇宙中,《松石山》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生命的力量,《秋日红》让我明白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在这彩墨的宇宙中,在这光辉的明星群中,在这美好的理想世界中,定格下我的一片天地与光辉。
在黎明中,色彩是坚实,是信念,是无限可能。
以什么为舟作文600字 篇四:
以实践为舟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错之者。
——题记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实践,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低沉,或高昂,因为实践,它变得悦耳。
一节“以实践为舟,书写丰富人生”的语文课上,老师分析一篇写景散文,赞叹这个句子这般优美,那个句子的笔法又临摹得那般恰到好处,我虽打起十二分精神勉强去领悟,实际上仍不明其义,恹恹欲睡。后来,一次春游,我亲自到课文中描摹过的“飞花碎玉”般的瀑布眼前,亲眼见“柔如碧波”的连天芳草,霎那间便领悟了那些句子的妙处,自然对作者的描写大为赞同。
西汉时的司马迁,为了写《史记》踏遍千山。他不满足仅仅从书上获得的信息,尽可能地亲临其地,寻找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所留下来的回声。逆境的磨砺使他对历史、对古人的命运有了更深的认识,《史记》也因此增添了许多刻骨与通透,成为震惊千古的通史巨著。
战国时赵国的赵括熟读兵法,甚至可以倒背如流,赵国人都很称颂他的才能。后来秦国入侵,赵括被仓促派上战场,作为三军统帅,他虽然理论知识丰富,却无实际带兵经验。在这样一位毫无带兵经验的主帅领导下,赵军很快处于被动,长平战役中,赵括在突围中阵亡,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行动,通过个人强烈而深刻的体验,才能化为真正的经验。“学不足以知之,行而知之。”只靠“学而知”得来的,好比硬接上的假肢,看起来是那样,用起来却不流利,而通过“行知之”得来的,才是真正的手脚,用起来得心应手。
这正所谓“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实践为主,领悟人生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