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篇一:
马子越
“曹贼,哪里逃?!”
也许你们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个极坏或者说是一个奸诈、狡猾的人,罗贯中也因为对他的看法而将他的身高描述矮了一尺。是的,他是一个奸诈的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丞相之名,操控汉室以实现抱负,他还骗过他的叔叔,但他真的只有这样的一面吗?
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心狠手辣,或者说他对那个人可能想尽手段去整他,但对其他人可能就很关心。他那奸诈的一面只会给自己的敌人看,对自己的手下是感爱有加,仁义致极。就比如说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他绝对可以之前将他给捆起来杀了,为什么要放他走呢?要是我,一得着他就把他给砍了,何必要留他一个祸患呢?但曹操就将他仁义释放了,他几乎没有阻拦他出关。而且从望梅止渴,与煮酒论英雄的场面中,我们都了解到了曹操是一个有智谋的人,我就不会想到用青梅止渴。他对老百姓也非常宽和,尽量不干扰他们的生活,不让士兵践踏田地。他还经常赋诗,《龟虽寿》、《短歌行》都是著名的篇章,他能文能武,我觉得是堪比诸葛亮的。如果你试试从他的手下的角度,而不是从刘备的角度来看他的话,也许曹操这个人会变得更好。
人无完人,曹操另外的一些行为的确有点过,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优点的。不能只因为一个不好的地方来评论其它的地方,他可称是“乱世之枭雄”。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篇二:
孙黎辰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有人说曹操是奸雄,生性多疑;有人说他残忍血腥,攻城屠杀百姓数万;还有人说他是英雄,雄才大略,胆识过人,能屈能伸。那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曹操一句“震撼人心”的宣言,表现了他生性多疑,手腕狠毒,为达目标,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曹操逃难时,前往他父亲的至交吕伯奢家中,到夜里外面响起磨刀声,曹操以为对方要杀害自己,因此二话不说,先下手为强,不分青红皂白,把一家人全都杀了。后来才明白吕家人是要杀猪款待自己。在逃难的过程中,曹操犹如惊弓之鸟,敏感多疑,于是做出了这样错误的决定。(www.xiandiaoyu.com)
也许人们觉得曹操只是那个虚伪的小人,但很少有人想过曹操的功绩:诛董卓,灭衰术,杀袁绍……一生戎马二十余年,在大汉风雨飘摇之时,立下赫赫战功。记得官渡之战时,众多文臣与衰绍私通书信,有意投降。后曹操攻入袁绍大本营,却将那些私通书信付之一炬,众将无不惊诧。曹操慷慨激昂的说:“绍盛时,孤尚不得自保,况他人乎?”他豁达的胸襟,对将士的将心比心,对士兵的宽容理解,吸引了许攸、郭嘉等贤人义士投奔曹门,竭力辅佐曹操。这样一个爱才如命,宽容大度的明君,岂能不受后人敬仰?
曹操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开创了建安文学新风气。“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体现了曹操忧国忧民的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曹操轰轰烈烈的宏伟志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体现着曹操求贤若渴,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曹操这样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千百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江河深处,我找到了真实的你,曹孟德,你当真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篇三:
宋乐山
《三国演义》中,刘备、孙权、曹操三大政治集团争权夺地、战火纷飞,可谓精彩纷呈、好戏连台。三大“主角”:刘备、孙权、曹操之中,我认为曹操的人物性格最有趣。
曹操很残暴。只因为陶谦手下杀了他父亲,他就屠杀徐州百姓,不分老幼,制造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人间地狱。可他如果真是一个暴君,他统治的地盘总会有人起义。但曹操统治的北方却从来没有发生内乱,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由此可以推测,曹操也是有仁慈的一面的。而罗贯中为了把刘备写成正义的一方,显然掩盖了这一点,丑化了曹操。
曹操作为一个领导知人善用、从谏如流。他不像袁术一样一意孤行,也不像刘禅那样“近小人,远贤臣”。他在官渡之战中,半夜听闻许攸来投,便光脚相应,并听从许攸之谏,火烧乌巢、大破袁绍。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最终名垂青史。
曹操奸诈。在于袁绍对峙时军中缺粮,曹操怕士兵哗变,于是让管粮官在分粮时以小斛替代大斛。士兵们纷纷抱怨,曹操便杀了管粮官以示众,说是他克扣军粮。士兵们怨愤平息,军队重振士气,最终曹军以少胜多大败敌军。
曹操虽然奸诈,却又宽宏大量。在关于过五关斩六将离他而去的时候,他没生气,没因此诛杀关羽,反而对他更加钦佩,还给了他通关文书。
总之,曹操残暴却也有仁慈之心,奸诈担忧宽容大度,他知人善用,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很多人说:“谁能看懂曹操,谁就能看懂人”。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未来要是写小说,也要创作一个性格复杂、形象饱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