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洁为主题的征文2000字 篇一:
《廉洁修身》是一本弘扬廉洁文化的书。里面主要讲了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认真负责、自律自省、遵纪守法、真情奉献和志气理想这八方面的内容。
其中,诚实守信这个部分使我感受最深,“司马光卖马”就是这个部分中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司马光吩咐管家说:“我这段时间少出远门,用不着马了,请你把这匹马卖掉吧。”管家正要把马牵到集市上去卖,司马光忽然叫住了管家说:“这匹马毛色纯正、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就是夏季有肺病。这点你一定要跟买主讲清楚。”管家听完司马光的话笑着说:“难道有卖西瓜的说瓜苦的马?咱卖马怎么能把人家看不出来的毛病说出来呢?”司马光听完管家的话连连摇头,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管家听后感到非常惭愧。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司马光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所感动。那匹马的毛病虽然别人都看不出来,但司马光却还是坚持要管家把马的毛病告诉买主。司马光这种难能可贵的诚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再想想现在,想想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是诚实的呢?有些同学很懒做作业,每当家长问做什么作业时,就撒谎说没有作业,或者说作业在学校就做完了。而当老师问为什么没有做作业时,又撒谎说作业放在家里没带来,或者是没有作业本了……有些商家也很喜欢用美丽的谎言来吸引消费者。他们把捏造的事实套在自己的商品上。前些日子,我和外婆去逛街的时候,就看见这样的事。那是一个卖膏药的小摊,卖膏药的人正在大声喊道:“快来看啊!神奇膏药,不管你哪里跌疼,只要一贴,保证三天就好……”其实,那并不是什么神奇膏药,所谓的神奇膏药只不过是那个人编织出来骗人的美丽谎言。
谎言再美丽,总是害人害己的,终究也会被人识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种美德好比盛开的鲜花。我们从小要养成诚实的品格,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廉洁修身》是一本弘扬廉洁文化的书。里面主要讲了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认真负责、自律自省、遵纪守法、真情奉献和志气理想这八方面的内容。[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其中,诚实守信这个部分使我感受最深,“司马光卖马”就是这个部分中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司马光吩咐管家说:“我这段时间少出远门,用不着马了,请你把这匹马卖吧。”管家正要把马牵到集市上去卖,司马光忽然叫住了管家说:“这匹马毛色纯正、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就是夏季有肺病。这点你一定要跟买主讲清楚。”管家听完司马光的话笑着说:“难道有卖西瓜的说瓜苦的马?咱卖马怎么能把人家看不出来的毛病说出来呢?”司马光听完管家的话连连摇头,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管家听后感到非常惭愧。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司马光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所感动。那匹马的毛病虽然别人都看不出来,但司马光却还是坚持要管家把马的毛病告诉买主。司马光这种难能可贵的诚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再想想现在,想想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是诚实的呢?有些同学很懒做作业,每当家长问做什么作业时,就撒谎说没有作业,或者说作业在学校就做完了。而当老师问为什么没有做作业时,又撒谎说作业放在家里没带来,或者是没有作业本了……有些商家也很喜欢用美丽的谎言来吸引消费者。他们把捏造的事实套在自己的商品上。前些日子,我和外婆去逛街的时候,就看见这样的事。那是一个卖膏药的小摊,卖膏药的人正在大声喊道:“快来看啊!神奇膏药,不管你哪里跌疼,只要一贴,保证三天就好……”其实,那并不是什么神奇膏药,所谓的神奇膏药只不过是那个人编织出来骗人的美丽谎言。
谎言再美丽,总是害人害己的,终究也会被人识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种美德好比盛开的鲜花。我们从小要养成诚实的品格,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以廉洁为主题的征文2000字 篇二: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走进文学的长廊,常常使我们沉醉在飘逸的书香中,乐不思蜀。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我们“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书为镜,我们观人世沧桑,世态炎凉;以书为友,我们沐浴书香,点燃心香……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阅读了《清风长留天地间》一书。其实,廉洁的官员自古到今从不缺少:如西汉的西门豹,清代的海瑞以及众所周知的包拯。包拯一生清廉简朴,从不讲究排场,即使做了大官,穿着仍与布衣一样;对贪污受贿深恶痛绝,在给仁宗的奏书《乞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一生严于利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他在开封任知府仅一年多的时间,但死后,开封百姓却在开封府署旁边建立了一座包公祠,以纪念和供奉他。
以古鉴今,我认为,官员不应将自己认为是一个高于人民的存在,而是要把自己看作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为人民办事,实事求是,想民之所想,虑民之所虑。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鉴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将他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人民。在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还想着党友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心中。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在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一束麦穗,一身正气。
虽然,现在出现了刘铁军,雷政富等一系列腐败官员,但这不能代表全中国官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微博、视频、帖子等曝光,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对官员的行为进行评头品足。当然这也是一种监督。只是这种人民的监督力量有限,只有舆论权,没有执行权。当舆论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那么相关部门就会出面调查,顺藤摸瓜,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发现,当事人不只一个,有的时候是一群。这些科技的反腐力量也让很多官员谈虎色变,不得不低调行事,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
要杜绝思想上的腐败,光靠外因是不行的,还要靠内在的因素,这就是工作人员的个人作风,要树立严于利己的思想,廉洁从政的思想。要想从这方面杜绝一些违法行为,那么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就必须从思想上树立起一种以身作则、与时俱进的廉洁作风。然而,从廉洁的来源来说,思想是关键,思想出了问题,就等于将廉洁抛于脑后。或许有人说,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没有贪念,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而追溯到古代,我们也可以从哪些官员中了解到,他们不是靠监督,一般靠自律,也就是说,他们有一种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爱民如子,再穷,他们都只拿着那微薄的俸禄。清朝的宰相刘罗锅也算是一个清官,官至宰相,也没有多少家产;而和珅就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因贪得无厌,没有守住为官的信念,没有为民的思想,在做官之后,就慢慢迷失了本性,开始霍乱人民,大肆敛财,最终导致抄家赐死的下场。
还有,我们在习近平主席的号令下,全国人民节俭,提倡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建立服务型社会。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我们就更应自律,更应“以骄奢淫逸为耻”。
再细细品味这些廉洁书籍,我感悟愈深,我仿佛看见浩然正气呼啸而来。只愿如这书的书名——清风长留天地间。
以廉洁为主题的征文2000字 篇三: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该得的财物;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简单来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知识由学而得,能力由学而成,才干由学而进。反腐倡廉的许多事实证明:学习是防止腐败,树立正气的重要基石。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本领,更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树立廉洁意识。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牌》中:“朕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日廉,不污日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有名。
陶渊明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这年当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优美的田园诗歌。
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污浊的世俗里,依旧洁身自好,不得不说清正廉洁的典范。
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下来到下一顿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总理规定工作餐的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没人交钱叫饭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擦,把饭汤喝干净,最后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餐桌上的一粒饭粒,他就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总理,您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日没夜的,吃得又不够,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期,就不会忘记人们哪!”如此善良,一心为民,勤俭节约的周总理,不得不说是廉洁自律的翘楚。
然而无论是清正廉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先生,还是廉洁自得,以身作则的周恩来总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爱读书。
陶渊明先生在所写的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中,便有写道:“闲静少言,不慕容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处充分说明他:不慕容利,清正廉洁的真实情怀个热爱读书的高尚志趣。
周恩来从小便志气高,12岁时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然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周总理是当知无愧的榜样,今时今日的我们也理应继承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廉洁,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能以人为镜,省吾身且他人。
《菜根谭》中说道:“人只一念私贪,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思为藏,染洁为污,坏了一身人品。”意指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就会变得懦弱,原本聪明的头脑变得昏庸,原本慈悲额心肠会变得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会变得污浊,结果便是毁了他一辈子的美德。
《诫子书》中开篇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更体现修身养性之道,在物欲黄流的今天,细细读来,依旧发轫深省。
《论语·子路》中,孔子曰:“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足见廉洁一事,早已超出道德评价范畴,事关执政能力与执政效果。当执政者自身端正,下属也跟着行动,反之,终为百姓不齿。
从那些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知道,读一本好书,修一身正气,养一世廉洁,为人之根本。今天,反腐倡廉,纠治“四风”已经作为我们中学生也应尽得一份责任。
以廉洁为主题的征文2000字 篇四:
人生一世应当如何做人,应当如何做事,这是人的一生最大最重要的问题。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哲理,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就是劝告人们要为人正直、清白、公正,要自省、自制、持节。这些内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廉洁自律的美德。《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这本书就是通过有价值的名言佳句、典型事例,再加以简明的点评,阐释其中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行为规范和立身成人的道理,使我们通过这些语言学习必要的知识、思想观念和行为榜样。读了《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这本书,我从中懂得了许多道理,也为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了许多建议。现在我通过下面几个书上的例子谈谈我的感想。
在清白做人,见利不贪这一部分中,写了在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农夫在耕地里捡到一块精美的宝玉,他请一个玉工来鉴别,后来玉工跟农民说这是一块极好的宝玉,还提醒农民小心宝玉被偷掉。农民听到后,十分惶恐,觉得怎么藏都不安全。最后他想把这块宝玉卖给大人子罕,可是子罕拒绝了。他说:“我不以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如果接受了你的宝玉,岂不是咱俩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各人保守自己的宝物。”在这个故事里,子罕看到农民要卖给自己宝玉并没有答应,而是把自己见利不贪比作宝,这让我十分佩服。在世间,宝物何其多,正常人看到世上少有的宝物,多少都会有所心动,而世人心里对宝物的定义应该都是那些华丽昂贵的物品。把见利不贪比作宝物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而子罕这样做不得不让人佩服。把“见利不贪”的品德比之为宝,而且是任何宝物都不能替换的宝贝,是因为这种品德是内在的高贵品德,不是外在的宝物。外在的宝物是有限的,可得可失,但内在的品格则是无价的,不会像外物一样遗失。子罕令人佩服的地方便是他不接受不贪不义之财的高贵品质。试想一下,如果子罕接受农民给他的宝玉,那他清廉不贪的名誉也就不在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见利不贪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德。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拥有清廉不贪的品德都会得到很多人的尊重。在官场上,有很多官员因为一时忍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从而陷入了牢狱之灾,毁了自己原本光明的前途。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贪眼前的一点小便宜,让自已有了无数的麻烦。如果当初有了见利不贪的品德的话,那么那些人便会少了这些麻烦。在如今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五花八门的诱惑。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人们有坚定的信念,有清廉不贪的品德,有抗拒各种不正当欲望的能力,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见利不贪洁身自爱,纤尘不染。
在清廉自守这一部分中,书中列举了一些名句说明表达古人是如何看待清廉自守的。例如: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从这些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君子不应因为贫困改变自己的节操,不能因为地位低贱而改变志向。古人不节操,名节看得十分重要,因此古人在做什么是之前都会顾虑自身的名誉,所以并不会做太多超出道德底线的事情。为了自身的名誉,古人会更注重自身的清廉,也会更严厉地约束自己。在这一部分中,除了这些名句以外,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书中举的孙叔敖的例子。楚国有一位居家未仕的处士叫孙叔敖,后来当了楚庄王的令尹。此后,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整顿内政,强化军队,灌田万顷,很受器重,但是孙叔敖始终清廉自守,励精图治。在生活上,他十分简朴,常乘柴车牝马出行,常以粝饼菜羹为食。他死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他的儿子仍靠打柴维持生活。这种官员在古代应是称为清官,两袖清风,不带走一分财富。这种才是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做事的官员。反观我们现在的官员,总贪那些虚幻的财富,老百姓有事要官员做的,就踢皮球,谁也不做。孙叔敖在为官期间并没有为自己谋过一份私利,虽有着丰厚的物质条件享受,但他并没有忘记清廉自守,始终不改艰苦朴素的作风,做到清白、廉明。从这些名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清廉自守的品质是多么重要。清廉自守就是清正廉洁,自觉守节,做到廉洁自守才能使人活得更有价值,更有乐趣,更有意义。但是,清廉自守并不止官员要遵守,普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做到清廉自守。官员理应做到清廉自守,是因为官员身上肩负着更好地服务于任命的这一重任,只有做到清廉自守,官员才能更好得竭尽自己所能去为人民服务。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廉洁自守,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权限,每个人都会有某种机会去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因而每个人都不应以自己所负责的事,为自己谋取私利,应当清廉自守。普通人做到清廉自守,会使社会的风气逐渐改变,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很弱小,但当很多人的力量加起来的话,那社会的风气便会有很大的改变。
我常常以为廉洁只是与官员挂钩,与我们那些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明白,廉洁并不是官员应当遵守的事,我们这些普通的人也应当遵守廉洁,廉洁是与每个人都紧密相连的事,同时,廉洁还与自律紧密联系。我之前并不懂廉洁为什么要与自律联系在一起。后来读了这本书后,我对自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才明白,人在自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到廉洁。在书的前言中对自律是这样解释的:由自身的理性给自己提供行为的原则,再通过自己的意志执行这个理性原则,从而做出善行善事,这种行为就叫做自律。从这个解释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廉洁的行为便是有了自律的行为后作出的。人们做到自律后,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自己理性的原则约束后,便不会做出超出道德底线的事。而廉洁便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对自己日常行为进行了严厉的约束规范后,在面对他人或公家的东西,或者说在面财产、权力、和名誉的时候,该取还是不该取,会自觉地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不该取的取了,就是贪,就是伤害了廉洁之德,不该取的坚决不取,就是不贪,不贪就守护了廉洁之德。做到这些也就做到道德自律,从而也实现廉洁人生。在如今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更应做到廉洁自律,做一个良好的公民。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应当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我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应自觉地培养廉洁自律的品德,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做到健康向上,德才兼备,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治家、立业的重担。为社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作为官员就更应该做到廉洁自律,因为官员做到廉洁自律不仅体现着他个人的品德和人格,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事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安危。所以做到廉洁自律不仅仅是官员的事,人人都应该担起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