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心得 篇一:
通过读《大学》我了解到儒家追求三纲八目,这是什么意思呢?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和信仰准则,就是做臣子的必须绝对遵从君王,做子女的必须绝对遵从父亲的意思,做妻子的必须完全服从自己丈夫.
至于"八目",应该是指。《大学章句》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是理学之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在这里我想“父为子纲”这个认识,古代的文学中讲到身体上的毛发受之于父母,不可随意的伤害它。从这一点说明了古代的人是多么的重视父母,这里有儒家的孝悌之意,而“父为子纲”也有这么一点味道吧。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必绝对的遵从父母的意思,但是,做子女的必须尊重父母,理解父母,而且我认为应该尽量听取父母的意见或建议,有一句俗语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家千万不要因不听父母言而吃亏,不要因曾经对父母不孝而后悔。
汤王曾在自己的洗脸盆上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据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 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所谓不破不立,没有打破旧的框架、旧的体系的勇气,就难有理论上和实践中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
我认为在学习中运用这个道理再好不过了。现在所有的学习都是硬式教育,所以在市场上买的所有参考书几乎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是照搬,很少有几道创新题。这就是没有打破旧的框架、旧的体系的勇气。在做题中,不要仅限于用一种做,再想想,再想想????这样你才会有很大的收获,并且遇到类似问题能举一反三,迎刃而解啦!
在生活中,要让自己试着不断去触碰新的事物,刺激自己的大脑,让你的脑子变得越来越灵活,知识面越来越广;反之,一味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反而使自己越来越落后,头脑越来越简单。甚至,你会像栔诃夫中《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就会被人冷落。
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自欺欺人 。在班级中,你要看班级名次,在学校里要看校名次,在社会中要找到自己的层次。这时有的人知道自己不行了,于是就想出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办法:在考场上作弊,结果被记处分;在上,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最后,进监狱。所以说:自欺欺人往往使自己掉入深渊。[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治国先齐家,想治理天下,先把家里的事管好。也就是说,做事情不要急功近利,而要脚踏实地的管好自己的事。在学习中,你可能遇到比你强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事。这时千万不要心急,找出自己的,按部就班的做就好,并与他找差距,功到自然成,一定不比他差。
《大学》读后心得 篇二:
最近,我在国学堂学了《大学》这本书。《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大学》指出:“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一定要做到言行谨慎,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在这方面,古代圣贤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南北朝时期,齐国有一个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有一次,他用一束苎麻到荆州长沙的当铺作抵押换钱,后来赎回苎麻时,发现在苎麻中包着五两金子。甄彬看到金子后二话没说,立即送还当铺。当铺的人非常吃惊,于是用一半金子作为酬谢,并让甄彬把名字详细的告诉他,两人往复推辞了十多次,甄彬坚决不肯接受。从此,甄彬还金的美名远播。甄彬的家庭并不富裕,却能做到拾金不昧,这就是“慎独”的功夫啊!
如今已是21世纪,很多人都能做到慎独,一事当前,先替他人着想。一次,我的好朋友小红看到老奶奶过马路很不方便,就赶紧跑过去搀扶,我应该向小红学习。
学习了君子要“慎独”这段话,我在独处的时候也能做到言行谨慎。自己在家的时候,也不玩电脑,不看电视,自己完成作业。在学校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到别人家串门,也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读了《大学》让我懂得,一个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成大事。没有良好的品德,学的再多也没用。我们之所以接受,为的就是将来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学》读后心得 篇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后人将其精炼为七个字:知止定静安虑得。纵浪大化中,我们须习得“定”字,秉持本心,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我认为,习得“定”字须有安贫乐道的态度。曾经红极一时的兵王“许三多”,或许他先天的机能并不比他人优越,而后天的勤奋则是他无可匹敌的上方宝剑。一开始的“为了班长留下”让他心有所止,有了自己做人的终止方向,内心安宁而能置身于“与万化冥合”的境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因为“定”而能“安”,他安于技艺之贫而能不断汲取兵中之髓,有了极其厚重的精神基础,至使其成为人上之人,兵中之王。故孔子曰:“仁者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论水遇何阻力,他都能以柔克刚,因为始终记得自己,秉持本心。
岁月的洗礼,让先贤的智慧凝成精髓,“定”是苏轼的“我本无价跟赶在,故乡无此好湖山”的豁达,是陶潜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安守,也是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清高。面对权势,他们能“不为五斗米折腰”;面对诱惑,他们也能“心不妄动”;而汪精卫信仰不定,故而投敌叛国,吴三桂情感不定,故而“冲冠一怒为红颜”,他们被永远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曾几何时,当代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可谓一舞倾国,可如今 她也心有不“定”,当她喊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么还好吗?”之类的庸俗之语时,国内外的舞评家称之为“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定力不足,让她未能深思熟虑此事带来的后果,而使她在观众心的形象大减。是故,我们要向洪应明一样,咬得菜根以守之。
学会“定”,要做到在高潮时享受掌声,在低潮时享受人生。中国首位女皇武则天,命途多舛,政治道路坎坷。太宗年间,李世民的夜观星象,而知“武代李王”,大开杀戒,她只得逃亡,高宗年间,因长孙无忌的力阻而出家,换了常人恐怕此时早已自刎谢先王了。而她却在这样的人生中悟得了“定,静,得”三字的玄奥。凭借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不骄不躁,以致最终傲视须眉,坐拥江山。她的武周政治也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心内求法为正道,心外求法为异法。”林清玄如是说。“定”要求我们要修炼,像佛陀在中一样,做到高层次,高境界的“知止”专一;如岳武穆那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永抱壮志,使后人仰望,集正能量于一生。心无妄念,不为外欲所惑;秉持本心,获大定力,大安静,大智慧。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活得漂亮,活得精彩,
我心已定,集天地之正气行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