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精选4篇)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精选4篇)
时间:2023-04-09 16:27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篇一: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巧妙解释总分关系。

  本文的构段关系是: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又叫总起段。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是分写,是具体描写。为了让学生形象地了解这样的构段关系,我巧妙地采用这样的方法:请班长站在讲台上,告诉同学们,班长好比是第一自然段,而其他小组长就是分写,是围绕班长这个中心段来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这样一比方,学生就清楚了总起段和分写的关系。

  接着我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2—4自然段中,也有总起句和中心句,像组长和组员之间的关系一样,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他们积极地读着课文,思考着,很快就找到了中心句、总起句。

  2.以课本为本,大胆想象。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风”的声音,当学习“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句型:“……的声音……,好像……”,然后告诉学生:介绍一种声音除了模仿它的发音,还可以大胆地运用想象,把与它发音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再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以课本为出发点,并且跳出了课本的限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让学生去感受更多的大自然的声:雷公公、冰雹、大公鸡、小青蛙……这些都是课本中所没有提到的。这样一来,学生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可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可谓一举而多得。

  二、成功之处

  回顾整堂课文,我认为比较成功的一处是:让朗读实实在在走进学生心中。

  课堂教师范读,常常是教师“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学生听着是茫茫然,效果甚微。教师的朗读课文,学生“不打心里过”,这样的朗读不仅使阅读流于形式,而且会削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次教学中,我变换一下方法,由我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而变为让学生闭眼倾听,捕捉文中感点,大胆想象,我要求:“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都讲到了哪些声音,然后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声音谈谈你联想到什么,大家说好不好?”在聆听教师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是闭着眼睛,比较容易专心地体会课文的意境,这种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xiandiaoyu.com〕

  三、不足之处

  回顾课堂,也有不足之处。

  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写出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声音。文中第二自然段中写了风的声音,作者先写了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分写“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这句话中用了四个“不一样”,写出了声音的不同。在指导朗读时,缺乏指导,缺乏方法。应该引导学生抓住四个“不一样”,读出语调语气的起伏变化。用师生对读或男女生互读等方式,读出“微风拂过”时的轻柔“狂风吹起"时的热烈,来体会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四、改进措施

  上完课,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拟声词、描写声音的短语的积累。这篇课文表示声音的词很多。如“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等直接描写声音的词语,也有“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等形式的短语。结合本单元的单元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摘抄喜欢的词、句段,把它们进行归类,然后用这些词语写一段话,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训练,落实了单元目标。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篇二: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大自然的声音真的是美妙无比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森林里演奏手风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喜欢玩打击乐器;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在快乐地歌唱。这些熟悉的声音围绕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相伴,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这些声音,让这些声音通过语言文字的意象传达给我们与平时听觉上不一样的奇妙感受。文章遣词造句生动,修辞手法多样,是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极好材料。

  教学中让孩子们唯有把声音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感受同样是风,同样是水,声音却是那么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每一片叶子不同的声音,微风的轻柔,狂风的雄壮……把这些放在一起来用心倾听,细心品味,那份美妙的感受会直击心房,让人流连,让人陶醉。感受的方法是多样的,读是最主要的方法,读出声音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感悟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感悟生活中更多的大自然的美。

  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还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总起段。学习完课文后,我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声音?学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我又继续追问:那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第一自然段。我启发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学生想了一下便说: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

  我相继表扬他们很会动脑筋,并告诉他们,第一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接着我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2—4自然段中还出现了总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他们积极地读着课文,思考着,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总起句。

  分享: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篇三: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知识性儿童小诗。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

  一.教学效果:1.落实朗读训练,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过程中感悟语言,体会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2.注重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及形式,指导学生仿写,给学生创作写作的平台,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二.成功之处:1.转换语言文字的叙述形式。小诗中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文字更加充满童真童趣,更加接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我则调动孩子们一起将小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改编。如小诗的第七小节:“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我示范给孩子们可以这样改编文字:“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金鱼身体上的鱼鳞,你们知道我还有什么作用吗,那就是我可以告诉你我的主人金鱼有几岁了呢!我有几个圈圈,就说明金鱼有几岁了。怎么样小朋友们,今天知道这个小秘密感觉很开心吧?”这样一来,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这让孩子们对于这篇诗文的每一个小节更有了进行改编的乐趣,让每节小诗更加充满童话的色彩,将学习知识与创作语言故事紧密地融为了一体。后来孩子们又对其它几个小节,如:小蝌蚪、大树年轮、大雁、三叶虫等小节都做了语言文字的改编,从而改变了一种原有的教学方式,更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特别是小诗的第四和第五小节,讲的是蝌蚪和大雁带给我们的关于大自然的语言。对于蝌蚪和大雁孩子们并不陌生,蝌蚪像黑色的“逗点”,大雁像省略号一串,此时,我便会引导孩子们在脑海里进行充分想象,同时借助书中提供的画面,感受两种小动物不同的可爱之处,最后再让孩子们进行感情朗读。这两个小节中分别有两句反问的语气,更加使文字充满了童趣,但孩子们的语气还不是很到位,后来经过我的范读和转换句子形式来提醒孩子们去读,最终能让孩子们达到了有感情去读。3、诗歌的创编。课后我布置孩子们回去搜集整合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写一写,如果能写成诗歌就更好了。”班级多数孩子,特别是普通组和提高组的孩子们几乎都去搜集有关大自然的语言了,有的是关于谚语的,如“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等等类似的天气方面的谚语;有的则是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整合了一节节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篇四:

  这次承担区骨干教师研讨课,让自己经历了一次反复磨课的过程。以前是帮助老师们磨课,这次是老师们帮助我磨课。磨课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可是大家在一起却会乐此不疲。如果大家没有太多其他任务,心里有顾忌有太多其他工作等着完成,我相信对于很多老师来说,磨课是痛苦却也是快乐的!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美文,如果不是公开课,这样的课在平时处理的方式就是反复读达到背诵的状态。每次拿到这样的美文,我总是担心自己的讲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唯有读,才能最大的保持文章的美感。一节公开课,总是把教材的每一个点都考虑进去,既有读,又有写,还有重点词语的体会等等,平时的课,一篇课文我可以训练一个点,可能是朗读,可能结合课文特点偏重于指导写,可能是训练学生说,公开课考虑的面要多,没有自己的个性。

  阅读教学,提问的设计非常重要,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提问,哪怕是一个提问中几个词语的区别,都会把学生带到相隔很远的地方。本课最初教案,我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大自然的声音带给你哪些美的享受?这个提问主要是根据音乐家这个词语来提的,也是对第一自然段声音美妙的具体化。还没试讲,感觉这个提问不直接,还不如换成:大自然的声音怎么美妙好。第二次设计提问: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怎么美妙?在试讲前,我总是感觉第二问学生回答是有难度的,怎么美妙,是一种感受,不容易表达出来。我自己觉得给学生的难度加大了。于是在试讲的时候,理不直、气不壮地把这个问题提出,而第一个问题我很响亮地提出。在指导学生理解时,我也是停留在有哪些美妙的声音,担心学生不能说出怎么美妙,我就干脆没给机会学生说。自然这节课下来,学生的体会停留在浅层的状态。刘中林老师指出我不放心学生。他的评价直接点出了我课前的担忧,我确实怕学生说不出声音怎么美妙。所以也不敢怎么追问学生的感受。刘老师评课的一席话让我顿悟:一篇课文既可以让小学生学习,也可以让中学的学生学习,甚至大学的学生学习。关键是看你学习到什么程度。三年级的孩子只有这个能力,他能体会到哪一层就是哪一层,你不能拔高要求了。我为什么担心孩子说不出大自然的声音怎么美妙,就是在拔高要求,因为我希望学生能体会到我所设定的要求,而这一要求与我长期教高年级不无关系。我的意识中,没有不同年级的孩子的不同特点,只有课本。这样,只是为文本教学,我是在教教材呀。

  今天教学设计的提问是:大自然的声音怎么美妙?课堂上,孩子们能说多少就是多少,再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读中体会。课讲完了,回想,这个提问应该这样设计更合理:从课文哪些词句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声音很美妙?这个提问,学生会找到很多抓手,词呀、句子呀,学生都会找到的。找到就行,在再通过读,让声音的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那种感觉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这样的教学会更自然。大自然怎么美妙,这是一种感受,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

  课上完了,下午是交流。很多老师提出了宝贵意见:朗读时可以配乐,那美感会更强。教学时放的程度还不够大。这节课留给我的思考还有很多。只有在这样的不断思考中,我的教学才会更清晰。

Copyright © 2018 www.xiand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