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疫录第二集全民战疫观后感范文 篇一:
今年的春节不比往年那样热闹,一场突如其来的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时时刻刻地关注着疫情的变化,爸爸说,那一个个跳动的数字,便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看新闻,一位84岁的老人感动了我,他就是钟南山爷爷。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疫情,正当有些人千方百计地逃离武汉时,他却带着他的团队逆势而行,深入武汉疫区,考察、研究、治疗、呼吁……
根据资料介绍,钟南山爷爷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母都是著名的医生。受父母影响,他小时候就对医学充满了兴趣。最喜欢的事就是对小白鼠进行实验,跟着父母一起学习医术。
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爷爷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定了广东的病源,并率领团队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病毒的镰刀下抢救一个个生命。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当然,疫情来临时刻,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有4万多名满腔热血的医护人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也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父亲的女儿、儿子,但是当祖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就只有一个名字叫战士。他们同样是钟南山爷爷那样的战士,那样的英雄。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没有能力像钟南山爷爷一样奔赴前线,但我可以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支持他们。我可以将来报考医学院,练好本领,救死扶伤,为我们的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衷心祝愿抗击疫情的英雄们战胜毒魔,平安归来。
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中国战疫录第二集全民战疫观后感范文 篇二:
“孩子照顾好自己啊!”“放心吧!等我回来!”今年本应是热闹、团圆的,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打破了人们的美好期盼。
面对严峻的疫情,数位已休假的医护人员志愿冲到抗战一线;各位老师立足本职,网上授课,与“白衣天使”一起奔跑,一起奋斗;众多建设者、工人用10天10夜建成火神山医院;许多滴滴司机志愿接送医护人员,却不考虑自己有被感染的危险……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同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场上,每天凌晨2:00刚躺下,4:00就得爬起来,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步履蹒跚地赶到病房,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带领全院的医护人员坚守在抗战前线30余天。你可知道,他的妻子此刻正躺在距离金银潭医院几公里远的医院里,他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用“不忘初心,舍小我,顾大我”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
张定宇同志曾说:“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张定宇的妻子程林是武汉第四医院的一名护士,当她恢复出院,得知丈夫正在医院尝试血浆综合抗体疗法时,她主动提出捐献血浆。对此,张定宇院长不愿多说什么,只说:“这是妻子自己的决定,我尊重她的想法,支持她的行为。”
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让我想到了《最美的流星》这本书里的一篇,名叫《一把炒米》。讲述的是有三位战士(老战士、小个子战士和大个子战士)在被困的情况下,老战士没有因为小个子战士是他的儿子,而处处袒护他;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战士竟为了突围成功,不惜一切代价,把生的希望留让给了大个子战士,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儿子。他们是最可敬的人。
在这次疫情中,还有一位让我崇拜的人,他便是钟南山爷爷。钟南山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如今已经退休。在病情突发的时候,他嘱咐我们全国人民,不要出去,自己却奋不顾身地赶往前线。还有李兰娟院士,她已经年逾古稀(73岁)了,却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是什么?是责任与信念。
就是这些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在危急时刻,舍小家为大家,告别自己的家人,投入到患者身边;家国情怀是把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最后,医护人员因为防护需要,每天不得不穿上不透气的防护服,每天脱下来时,皮肤上总会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家国情怀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听到湖北有难,全国各省纷纷伸出援手,向武汉输送物资,北京、上海、山东等多个省份的医生和军人志愿赶到“疫地”,支援一线。
“抗疫虽艰难,全国意志坚。”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团结一心,便无所畏惧,终会看到风雨后的彩虹。
中国战疫录第二集全民战疫观后感范文 篇三:
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挺英雄之傲骨,迎凛冽之寒风,集全国之创力,谋中华之复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终会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
2022年的告别之际,歌舞升平,在繁荣之下,一场战争即将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武汉,到长江,再如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地席卷全国。绵延千千万万里的战线,医院里的彻夜灯火通明,无不成为这场战争的见证。但是,你看到了吗?在这里,在那里,在每个地方,到处都有逆行的身影。他们是不是无儿无女,他们是不是穷途末路,他们是不是早已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已经不再害怕致死的病魔。不,都不是。他们只是平凡人,同千千万万的大众一样,但他们又不平凡,他们是战士,是英雄,不畏生死的傲骨。
有些人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不是因为他们不害怕,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精神支柱,是责任,是勇气,是理想,更是信念。他们前仆后继,只为对得起心中那份大爱天下的心。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赶到抗疫最前线,17年前的那句“把重症患者都转移到我这里来”时至今日都是那么的震慑人心。无数的共产党员舍生忘死,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政府审时度势,计划国家的发展,大到每一个省市,小到每一个家庭,无不发出“武汉加油”的壮语。
是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民族,一个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民族,一个充满希望,迅速崛起的国度,我大中华的复兴势不可挡。我看到的,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海畔,正欲腾飞。
中华复兴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但五千年之悠久历史,无数次化解的灾难,足以给我们信心。我们携手,共渡这艰难困苦,然后,去奔跑,去拥抱,那2022年最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