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神作文(精选6篇)

匠心精神作文(精选6篇)
时间:2023-04-15 12:16

  匠心精神作文 篇一:

  张宸菲

  他虽朴素,却有一颗匠心。

  我的爷爷是一名木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依靠机器来成批打造家具木匠,这一行业在这个时代已快消失。可我的爷爷能坚持手工打制家具。

  爷爷说一个称职的木匠要能磨好工具。刨出来的木料要横平竖直,锯子锯出来的木料厚度上边缘与下边缘要直线垂直,爷爷边谈边激动地挥着他那长期工作而布满老茧的大手,那时的他笑得像个孩子,因为终于有人关心他热爱一生的职业了。

  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橘红的光辉投射到地面上,像只火烈鸟栖息于此。爷爷刚吃过午饭就顶着一顶草帽,肩上搭着一条白毛巾到院子里工作去了。我悄悄的从后面探出脑袋,院子里一片寂静,唯有整齐摆放好的木头。我忍不住好奇,悄悄地,轻轻地踮着脚尖溜了进去。突然,爷爷从木头后面站了出来,花朵般的笑容在他黝黑的脸上绽放开来:“你来看我工作啊!”“嗯,爷爷”我支支吾吾地吓了一大跳,满脸通红地找了个借口问道:“爷爷,您看这木头怎么区分好坏呢?”爷爷皱眉,耐心地讲到:“你看,如果木头密度松,就说明它质量差。如果木头密度紧,就说明它质量好。”爷爷拍着木头发出“嗵嗵”声,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厚重实在。坐在沙发上,爷爷刚才那番话又似绵绵的溪水流入我的心中:木头不就如人嘛,如果一个人总是懒懒散散的,那么他长大了就会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人努力学习,勤勤奋奋,有上进心,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

  窗外锯子的“沙沙”声将我对人生的思索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爷爷一下又一下地挥动着臂膀,呆板的木头仿佛成了一只精美的小提琴,单调的锯木声也仿佛成了那美妙灵动的乐曲,五彩的音符在空中跳动着,连小鸟也唱起了歌,那婉转的鸣啭更给这场演奏会增添了不少韵味。我陶醉其中,不知不觉爷爷已把手中的木头锯好,拿出打磨器,一下又一下的推着,地上瞬间掉满了雪花似的木屑。

  整个暑假,每天我都看见爷爷独自一个人在太阳下忙碌的身影。经过了选材,锯料,刨料,锯割,拼版,抽槽,组装,打磨的巨大流程,一对古色古香的大门就做好了。在太阳下,这被油漆涂好的大门被太阳照得闪闪发亮,它比机器打制的木门更有意义,也比寻常的装饰门更具特色。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对于爷爷来说,他是自己匠心的象征,更是自己辛勤努力的一种回报。≤xiandiaoyu.com≥

  匠心是一颗赤诚之心,也是一颗纯洁无暇的初心。挑一个无人的地方,选一个自由的时间坐下来,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所热爱的那份事业。感受自己追求一生的事业,打造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礼物,送给自己作为匠心的回报,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对着满天繁星,我默默许下心愿:人生路漫漫,只愿匠心永相随!

  匠心精神作文 篇二:

  匠心

  杨乐一

  在我们小区的长椅上经常能看到一个老头,他总坐在那里东西做着些什么,不怎么说话。我们都认为他是个性子孤僻的怪老头。

  暑假我去拜访同学时又看到了这个“怪老头”。他坐在桌边,我看向他,他的头发灰白,皮肤黑得很健康。他挽着袖子的胳膊立在桌面上,一个手举起一个人偶形状的东西下面的竹签,另一个手用指头捏着一把小刀专心致志的拿它刻画着,灵巧地点、切、刻、划。他的脸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眼睛眯缝着。他精益求精的模样让我对他升腾起一丝敬意。

  我很惊异,问了同学后才知道那原来是她的爷爷。同学抱怨道:“我爷爷每次只要一拿起这点东西就忘乎所以了。”

  我询问“怪老头”做的是什么东西。“怪老头”一下来了兴趣,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他手里的物什:“这个啊叫面人郎,”他转了一下手里的面人。“它是拿面粉、糯米粉、之类的做成面团后,再捏成各种东西。我会捏好多东西呢,那些卡通人物我都会呢……”“面人郎”……啊,我见过,在街边小摊上经常看见。我才明白“怪老头”在院子里做的是什么。我问“怪老头”能不能看着他做,他欣然接受了。

  他从桌上的各色面团拿出一些,然后压、擀成各种形状,贴在面人上,拿刀划掉多的。不久就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偶了。他又拿各式各样的小工具捏、压、挑、填、补、刻、画……面人的形象越来越传神。现在,在街边上看到的“面人”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仔细一看,“怪老头”做的面人漂亮、细致。他制作面人时的熟稔自信,是匠心。

  我问他,他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他把手里的面人递给我说:“来,这个给你啦。”我赶忙道谢,我手中的这个人偶精致细腻,仔细一闻还带有面的清香,轻轻一摸,人偶还未干透,软软的。他雕琢出来精巧的面人是匠心。

  他接着说:“原来在我们小时候经常见的啊,那时候的面人师傅都是背着个小木箱,走街串巷,边做边卖,看着他们拿小刀、小篦子、竹针作出无数精美的小东西,我喜欢得不得了。所以也就想学着做做。把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做得久了就好了”

  看着这面人,我问“怪老头”他是不是会拿到街上去买。听了我的话他摆摆手蹙起眉,严肃地说:“诶——不,我做的比起我小时候看到的老匠人做的差远了,而且我就是做做这个传统手艺,传承手艺。不图钱。”他指指面前的面人,自豪的说:“就是这么个匠心才能把这个东西做好喽,钱嘛,够花就行。”他讲述面人时的自豪,学习技艺时的刻苦,对于金钱的淡泊是匠心。

  手中的面人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我,让我忍不住漾起了微笑。“怪老头”说:“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像你一样开心的笑时,我就知道我把快乐传递到每一个人心中了。”我知道他为的是带给别人文化和快乐。对文化时敬畏让我知道他为的是传承,他的技艺和精神让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匠心”

  我伏在书桌前看着桌上的书和作业,我斗志昂扬,我要把这匠心注入生活,用我的方式去了解、保护、践实、传承,用心品味这份热爱和忘我,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匠心精神作文 篇三:

  李子渊

  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文化底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重中之重。但那些创造文化的手艺人们,却很少有人能想得到。我们老北京有哪些手艺人呢?今天,我们一家要去“东来顺”见识一下我们老北京手艺人的“匠心”。

  寻寻觅觅,我终于在商场深处找到了“东来顺”。与其他店铺相比,“东来顺”中是热闹的,使人有一种亲切之感。

  走进“东来顺”,仿佛进入了桑拿房,热气腾腾,人声鼎沸。在耀眼的灯光的照耀下,每桌的人都在聊天、吃饭、欢笑,我好想也被这气氛所感染,迫不及待的想坐下来享受一下“东来顺”的涮羊肉中的情谊了!

  我们点的是传统的清汤锅底,也就是白开水,说是可以保留羊肉原有的香味,让顾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涮羊肉。等待的过程本应漫长而又枯燥,但在“东来顺”不是。刚刚点好的菜,下一刻,就出现在了我眼前。一个和蔼的叔叔推着火锅、羊肉以及一些配菜带着微笑走来。火锅里有一些水,已经被炭火烧开,“咕咚咕咚”的冒着泡泡。叔叔把锅端上桌,又拿起一壶水往锅内壁上倒,清水和热量碰撞,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引起人对美食的期待,羊肉被整整齐齐摆成一排,放在一个白玉盘子上,红的鲜艳,白的干净,每一片都薄厚均匀,肥瘦相间,勾引人的味蕾,让人忍不住想宠幸。我不禁想到:“师傅们细细琢磨,顺着纹理用刀把一块肉一点一点切成肉片。保证了肉的韧劲,维持了肉的鲜美”。记得我以前切肉时,就是切成片都很难一样,也没有师傅们切的这么薄,有纹理。师傅们切的肉,不同于机器代劳切出来的,一看就有一种传统的纯手工制作之感,是那种一年年练出来的认真、精细,这大概就是一种匠心吧。

  我轻轻的用筷子夹起一片肉,把它放进锅中,只见它周围冒出许多小泡泡,就像清水中起了一团雾,我晃晃筷子打散了这团雾,而肉已然奇迹般的熟了。原本平平的羊肉变成了肉卷,我把羊肉放在盘子上,用勺子舀起一些麻酱,淋在羊肉上,再用筷子夹起放到嘴中。“嗯!”一口下去,羊肉的鲜香充满,这羊肉又鲜又嫩,又软又有嚼劲,满足了我挑剔的味蕾。我感受到了师傅们对羊肉的认真及耐性,一块羊肉中,有着师傅们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及传承。我还感受到了幸福,薄薄的肉片中,火红的炭火中,金黄的铜炉里,融入了师傅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是那种有家、有热、有温暖的感觉。

  红黑的铜锅中有着滚烫的水;水中有着鲜美的羊肉;肉中有着永不改变的匠心!中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有“滋、养、补”的特点。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对手艺的认真,让我们能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勾起人内心深处的温暖情感。一年又一年,经过各种磨练坚持下的匠心,值得学习。

  我要致敬这些一代又一代传承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坚持者们,忠于美食,热于美食的传承之人。致敬他们对文化的重视,对美食的爱。还有他们永存的匠心。

  匠心精神作文 篇四:

  王梓轩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想当网红、当明星,想一夜暴富,然而却有这样一股清流,他们独处一隅,与周围的繁华格格不入,与周围的浮躁大相径庭,他们长年累月潜心经营自己心爱的事情,不在意微薄的收入,不在乎别人不解的眼光,只是因为热爱,一生致力于把它做得更好。中国有很多这样了不起的工匠,比如甲胄工艺的发起人杨地,做胆机的曾德均,做料器的刑香兰……其中有一位老人令我印象最为深刻,他就是修了70多年钢笔的张广义老人。

  前几天,我的钢笔被我不小心用坏了,妈妈带着我慕名来到老人的店铺。在寸土寸金、灯红酒绿的北京银街上,充斥着时尚和繁华的气息,几十家服装店、化妆品店、美发店等时尚店铺,顾客川流不息,光鲜时尚。唯独一家小店低调质朴、门可罗雀。一进小店,简朴的装修风格和满屋子的物件,让人有恍然穿越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感觉。锦旗、奖状和书法作品挂满了墙壁,旧得脱了色;几面“信得过个体户”的奖状,落款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爷爷,您好,我的钢笔坏了,麻烦您帮我修一下好吗?”我把一只笔尖被我用劈掉的钢笔递给了张广义老人。老人从桌上拿起一个绿得褪了色的放大镜,仔细地盯着笔尖看了两三秒,又用手指肚来回反复摸着笔尖,就好像老中医在给病人把脉。老人握住尖嘴钳,开始正笔尖。他仔细拧了十多分钟,又取出一块油石一磨,把手一扬。他把修好的钢笔在纸上随意画了画,流畅如初。老人放心地出一口气,递给了我,“好了”。尽管这是支爸爸奖励给我的金笔,老人也只收了我20块。那个下午,店里只来了我这么一位客人。张广义老人不为钱。几十年了,修笔的价格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他的原则是:能少收就少收,能不收就不收。

  即便是客人来得多了,老人一天修笔挣的,也没有隔壁服装店卖一件衣服赚得多。隔壁的服装店老板跟张广义聊过几次天,“看得出,老爷子是真心喜欢这个,一说到钢笔,他眼睛里放着光。”在这些生意人眼里,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一种幸福。现在市场经济了,修笔生意一年收入不过万元,好多修笔店都转了行。子女没人接他的手艺,当初的徒弟也没人干这行当了。也有人要出高价盘下这个店面,都被老人拒绝了。这已经是最后一家修笔店了,如果关了,客人怎么办哪?哪怕只有一个人需要,店也要经营下去。这不是钱的事,而是一家老店对客人的承诺。他,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常人确实很难理解广义老人,只有在看见他凝神专注于手中钢笔的时候,大家才会明白,那是他对自己喜欢事情的全部感情的倾注。尽管现在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生意也慢慢淡了很多,但他仍然放不下父辈留下的手艺。老人是否算了不起,我不知道,但至少在我看来,他是认真的匠人。

  文物鉴赏收藏家王世襄曾经为老人题诗一首:“半厘小肆客争临,笔好人诚惬众心,若问缘何常灿烂,只因骨内有真金。”他的诗细腻勾勒出老人的一生,高度赞扬了老人的匠人精神。的确,老人这种对物质清心寡欲,对事业却执着热爱,一生专一业,一业钻一生的匠心,在今天人心浮躁、“金钱至上”的时代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我们作为初中学生也要把老人这种匠心用在学习和管乐团的训练上,认真做好每道题、认真演奏好每个音符,认真对待我们的流金岁月。

  匠心精神作文 篇五:

  匠心

  王雨桐

  匠心,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但,匠心到底是什么?

  匠心,是持续地专注做好一件事,心无旁骛,自动屏蔽一切外在干扰,追求出品完美和极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那一次偶然,我在手机里看见这样一个女孩。是她,让我真正明白了“匠心”。

  那天,我在一个短视频软件上看到一个女孩,一个叫“大鱼啵”的一个手工博主。她平时喜欢做做小手工艺品或发簪。很巧,我当时也很喜欢这种小玩意儿,对她便就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关注。

  突然有一天,大鱼开始涉足于“绒花”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蓬松的质感与如生的外貌一下了吸引了我。毛绒的光瓣落在我的心尖上,化进了心坎里。花香好像穿过时空。瘙痒了我的鼻尖,沁甜了四周的空气。

  大鱼做得并不是很熟练,但是能够全身心投入进去,把绒花做到她所能达到的极致。勾条、打头、传花。……近十几道工序,她都全神贯注,生怕出了问题。渐渐的,她手法越发熟练,也找到了一些巧门,还把她的制作心得制作出了一系列的讲解。既然有了讲座这条捷径,对于早已蠢蠢欲动的我来说,如果不试试岂不亏待了自己?但当丝线和工具真真切切握在手中时我才发现,一切与想象中根本不是一回事。明明看了无数次的讲解,真正实践就开始手忙脚乱。奇奇怪怪的小问题出现在了我的身上,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让我怀疑是不是缺少了哪一步。直到我又一次看到她那双专注的双眼时,一切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

  专注而又仔细是一个匠人所拥有的品质。她不屑于那些用机器来代替人工的厂家。她认为绒花经过了几百年时间的洗礼,还是被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要是断在咱们这辈,对不起老祖宗的智慧,也对不起绒花这项非遗。比起那些用机器做的机械化发簪,她手中的绒花好像有一种特别的光芒,是破出云雾后最耀眼的光芒。

  这光芒,照亮了她的人生,照亮了他人的心灵。我想,这才是一个匠人拥有的最耀眼的品质吧!

  吵闹的直播间内,她一声不响,专注于手中的事情,好像整个世界只有她和她手中的那朵绒花。有人曾问她为什么要做绒花,她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喜欢”。一声喜欢,在她心里建造了一个仙都,只有她一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心无旁骛,美不胜收。

  她的作品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纯粹;少了一些投机取巧,多了一些脚踏实地;少了一些急功近利,多了一些耐心琢磨。在我看来这就是匠心精神,是我所要学习的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

  匠心从来不需要外界给予光环,也不会发出耀眼光芒,他们不哗众取宠,不取悦他人,只是在时间长河是浑然天成,自我滋养,润泽匠心。就像蚌腹中那颗经年累月打磨的珍珠,晶莹圆润,始终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匠心精神作文 篇六:

  姚凯丰

  青石窄巷掩映的斑驳光影,召唤朦胧记忆里的匠心。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篆刻,是在那条朴素的街道上。

  篆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当时对此颇有兴致,便开始摸索。

  一块石料,在底面刷上墨水,静候片刻待墨干。一把刻刀,或执或握,轻轻触及石面,找准角度,便可以下刀刻石了。刀法分为两种,切刀与冲刀。所谓切刀,便是用一下又一下的“切”组成一条线。先以某个合适的夹角将刀的方向向下压,石料的白屑在刹那间迸起。然后提起刻刀,石面上便呈现出一痕白迹。紧接着在一刀的末尾处将刀插进石面,再进行第二刀……如此反复,几刀便可组成一根线条。毕竟刻的是石,每一笔都比不得在纸上写字那样轻松,故一横一竖下来,就免不得手酸臂麻了。切刀刻出的笔画,粗犷而别具金石味。

  至于冲刀,就是直接将刀角嵌入,夹角略小,然后用刀一推,伴着“咔咔”的石头的声音,石屑飞溅,一痕流畅的线条便显现出来了。

  我第一次实践篆刻是与姥爷一同进行的,刻的字是“专心”,我在姥爷的指点下,一手扶石,一手握刀,柔中带刚,表面上的轻柔刻在石中却是刚强。我抬头看看姥爷,带着老花镜的他,镇定自若,犹如卧观兵场的军师。我从中感到了国粹的魅力,当刻完简单的俩字时,我却早已满头大汗,姥爷看着我的模样,不禁开怀大笑。

  姥爷中年时便接触篆刻,他身材瘦高,经常戴着一顶帽子,走路总是挺直腰板,虽然表面上他看起来颇有几分严肃,但实际内心却充满了童趣。有时会讲讲笑话,有时会开开玩笑,有时还会陪我一起玩耍。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与篆刻结合到一起就显得颇有几分匠心精神。

  他能够持续专注地做好篆刻,同时也会心无旁骛,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同时也很淡泊名利,有时他的作品获奖后,他并没有骄傲,而是不在乎名利。一次我寻找物品时无意看到箱子的底部有一张他的获奖证书,问到“姥爷您还获过奖呢,真厉害”。他似乎已经忘了这件事,轻描淡写的说“不值得一提,得不得奖不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开心了”。他不需要外界给予光环,坚守自己初心的精神令我敬佩。他还是一个耐心、有毅力的人,记得一次,他有一个部首总是写不对,他没有放弃,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甚至一晚上没睡觉,最后血丝充满了眼睛,他却不亦乐乎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这种眼神很是独特,既有疲惫劳累,又有着兴奋喜悦,仿佛他很是享受着这种磨练的过程。

  匠心者就像蚌腹中那颗经年累月打磨出的珍珠,晶莹圆润,始终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姥爷一直坚持、专注于自己的爱好,不哗众取宠,不取悦他人。我想,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为了它去拼搏,到了暮年仍不停歇,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发扬匠心精神。

Copyright © 2018 www.xiand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