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读书笔记心得 篇一:
近来写字不流畅,思想有点儿空,便主动与一位作家闲聊,想从他那儿找点灵感。而这位作家诚挚地向我推荐柴静新出版的《看见》这本书!作家对我说:“看看吧,绝对是一本‘正能量’的书籍。”柴静现在是名人,虽说我从来对名人的书并不太敏感,但因作家朋友那句“正能量的书籍”的话,我毅然将这本《看见》买家来。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己,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象作者在书里说得:“象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做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看见读后感读书笔记心得 篇二:
柴姑娘自信满满,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张玉照,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大书朋友谱;没啥趣闻,没有秘笈;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可能是过犹不及。柴静在整本书里一直“端着”,像是要“跳出红尘看人间”,“绷得”很紧。
《看见》一书,是柴静讲述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其中有这十年中最为重大的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片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的亲历记录。她在书中敞开自己的思考与内省的过程,可见柴静自身精神成长的过程。
《看见》是小说吗?显然不是。它是一个小女子把自己放在生活的油锅里吱吱煎熬后的成长和思考。此前对这类书或这类人出的书我抱定“只景仰、不翻阅”的态度,这次也不过是随手一翻,但却没有停下来,直翻到了最后一页。它吸引了我,吸引我的不是已经被时间淘洗的事件,而是事件中的故事脉络、情节悬念、人物关系、语言张力、现实场景、浓烈氛围。
作为普通人的时候,我可能很软弱,但是作为记者的时候,我却非常坚强。因为记者有很多武器,比如,摄像机镜头,纸和笔,发问的权利。对普通人和记者此二者的区分,经常可以在柴静的文章中看到。
由于2003年的“非典”采访,柴静被媒体多次报道,有人赞美她的勇敢,也有人敬重她在信息不够开放的社会执着于真相的探寻。
2006年,柴静被选中报道央视的两会节目,优雅知性的女性形象与严肃政治结合,使得关于两会的报道多了些许人性的色彩,而柴静对提真问题的坚持,又为节目增添了冷峻睿智的气质。
读完一遍,合上书,但一个个人物却仍像雕塑一般立在字里行间,他们双脚沾满旷野的泥土,脸上飘扬着人间的浮尘,眼里透着对生活的渴望和追问。撤掉镜头的柴静成了一位素描手,三笔两笔便为我们还原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或落寞无助,或精彩惨烈,或丑陋可憎。我不愿把那些事件看作事件,或许事件本身并没有多少意义,我看到的是由此摊开的一个个陌生遥远却又真实可触的生活场景。她的职责和选择,让她没有领我们看遍野烂漫的山花,听流水轻唱,细语欢歌,却掘开一条布满矛盾的河流,让我们看失控的河道和河水中夹杂的尘沙,然后让我们自己从怒吼咆哮和忧伤惨烈中寻找宁静和温馨的答案。
柴静用柔软的刀子刻削别人的同时,她同样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手,不断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给自己,然后亮给读者。偌大的世界,繁杂到哲学,便只剩下两样,一样是现象,一样是本质。柴静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如我们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寻踪觅迹,试图把一切异样的现象努力变成真相。不管变成变不成,她都真诚地帮我们揭开了新娘的帽头红,让我们看到了新娘或俊或丑或真或假的模样。
《看见》至少很好看。虽然多谈新闻传播的道理和技巧,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觉着累,从中看到更多的是中国这些年来的一些过往、问题、症结、痛苦和柴姑娘如何地用心做事、用心做人。当然,结果未必是事到功成、人见人爱,但用心总使人高看一眼。
看见读后感读书笔记心得 篇三:
因为是“柴粉”,所以《看见》一出来就买了一本,读起来觉得很过瘾!
这本书所记录的很多事情,我在新闻里听过,但是却不曾想过细节,也不曾想过新闻背后的故事,柴静的书就如涓涓细流,把这些讲出来了。
比如:非典时期的采访,记得那年我还在安徽出差,做一个项目几乎走了安徽的大半个省,一回到上海就被居委的大妈看出了,要随时汇报我的行踪。之后最严重的7-8月份,几乎就呆在上海,很多项目都不能出差了。对于我这个出差惯了的人,对于我们这些营销人,其实没想那么多。在新闻中了解到北京很严重,但是却真没想到那些生离死别的故事,也没想到人在自然灾害前所面临的无奈、无助和勇敢的故事。柴静的视角让我重温了这些,觉得对于生命,我们应倍加珍惜。
虐猫事件,我们总是从正义的一方去挥舞着大旗,甚至连缘由都不想听,其实当真正了解到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又何尝不认为这些人的可怜之处呢?
《看见》这本书最值得赞赏的观点就是记者是记录真实,不是评论真实,小崔的《口述历史》也好,柴静的新闻观察也好,就是这样,让观众去评价。
谢谢柴静,给我们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