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作文 篇一:
为什么?
刘思远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以前我只知道吃粽子,却不知道怎么裹粽子,为什么裹粽子?今年的端午,我总算明白了。
瞧!我姥姥正忙得不亦乐乎呢,又要准备粽子,又要准备“五红”和“五黄”。看姥姥包粽子,简直就是在看一场电影。她左手拿起一片粽叶,迅速卷成漏斗装,右手向产子一样抓一把糯米塞进粽叶,再用粽叶紧紧裹住糯米,然后再用线把粽子扎紧,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碧绿的粽,雪白的糯米,摇身一变就像变魔术般变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
我问姥姥:“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们从小就是这样过端午节。你去问你外公。”这时外公走过来说:“端午节是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楚国都城被秦国攻占了以后,屈原就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把它吃掉,就包粽子扔进江里。赛龙舟的习俗也是这么来的。”
“哦,你们小时候,是怎么过端午的呢?”我有点意犹未尽。
“我们小时候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准备五红五黄,家家门口都挂艾草。”
“什么叫五红五黄啊?”我疑惑不解地追问。
“应该是五种吃的,我知道的有雄黄酒、鸭蛋、苋菜。”
“为什么要挂艾草呢?”我坚持打破沙锅问到底。
“因为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赶蚊虫。”那简直太帅了,居然还有这般神物!我意兴盎然地想。
看来民间的习俗真不少呢:是啊,端午节再过去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呢,这些习俗也是传统文化呀!现在过端午没有那么讲究了,想想我们青少年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过粽子也是要包的。快来跟我一块儿包粽子去吧!
外公告诉我们那么多关于端午的知识,让我明白了端午节的意义,真令我难忘!
传统节日作文 篇二:
粽香悠悠
马治邦
身穿着蓑衣,肉儿香又甜,要脱那蓑衣,就会手儿黏(打-食物谜底:粽子)…西西作文 xiandiaoyu.com…
“端午了,端午了!”我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激动地喊着。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开心吗?因为在端午节可以吃一的的种软糯醇香的食物——粽子。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破坏屈原的肉身,就在江中投放米粮,后来屈原托梦给人们说要用叶子将米粮包裹起来,这样逐渐形成了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对于我这干饭人来说,那自然是不能放过的啦!趁着过节我回到了老家。
准备材料≥(外貌)
我问妈妈需要准备什么?我去准备需要粽叶、糯米、馅料、和棉线。妈妈胸有成竹地说,但看外面烈日炎炎,我可不想成为太阳的朋友,你看那花原本五颜六色现在变成了一个考试没考好的小孩,低着头没有一点精神,你看那碧绿碧绿的树叶,被太阳晒的昏昏欲睡。你看那原本来唱歌的小鸟,现在被太阳晒的回了家。但我又想吃粽子,趁妈妈回了房间,我像一个小偷一样偷偷摸摸、来到我老家后院的池塘边上,拿起剪刀就对着妈妈心肝宝贝粽叶就是一顿操作,粽叶完成了。突然听见一阵叫卖声,卖糯米,大枣、粽叶了,先到先得啊,快来抢啊!老爷爷大声的吆喝着,顿时,一阵风从我的屁股后面吹过,原来街坊都这么重视这个节日啊!一个个都跑去买老爷爷的东西了,我遗憾地躲着脚。心想,老爷爷你不能早点来啊,那样我就不用偷粽叶了。正好我家有豆沙、大枣以及缝衣服的线,我欣喜若狂地把妈妈叫过来让它看材料。妈妈疑惑的问:“你这粽叶那里来的?”我理直气壮地说:“别人家池塘的。”妈妈说:“你这小馋猫为了吃个粽子跑到别人家去了。”我暗中窃喜,其实这是你的心肝宝贝啊,妈妈好傻呀!
开包粽子≥(样子)
我的拳头已经饥渴难耐了,我专心致志地看着妈妈操作,她先把粽叶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不容易破裂。妈妈将粽叶摆好三片,从中间折成螺形,用勺子盛一些泡好的米,再放一个大大的红枣,接着再次倒米放花生和枣。完成后卷在后面的叶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线扎紧,为了更牢固,用嘴咬着多绕了几圈,一个棕子就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前面的步骤都弄好了,但是到了扎线的时候总是大裂口,我气急败坏直接使劲一压,居然没有裂口了,牛气啊!不一会,我和妈妈共包了11个粽子。
开吃粽子≥(我的感觉)
锅里的水烧开了,一个个棕子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一样,争先恐后地跳进水里。不一会香飘十里的棕子就做好了。我快速地拿起一个拨开那墨绿色的粽叶,看到洁白如玉的米团里嵌着几颗深红色的大枣,我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地连续吃了五个,嗯!真香。
赞赏棕子≥(我的感觉)
棕子有三宝:糯米、糖和枣,这三宝吃下去,新的一年就会好运连连,喜事多多。据史料记载,粽子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食品在晋代。到了唐代。粽子用米“白莹如玉”,形状也出现了菱形,、锥形等,成为了“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代以后,包粽子已不限于叶,而是改用若叶和芦苇叶。明清时期,粽子更被赋予了吉祥含义。相传,当时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考前要吃一种细长像毛笔般的粽子,被称为“笔粽”,谐音“必中”。另种说法是,这种“笔米粽”吃进肚子,胸中会有神来之笔,能考出好成绩。
你喜欢端午节吗?你喜欢包棕子吗?你喜欢吃棕子吗?
传统节日作文 篇三:
不一样的元宵节
黄郅博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题记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临了。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闹元宵。“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和家人们回到了江苏老家,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一大早,奶奶拿出糯米粉倒入一个大盆子里,加入水和少许面粉。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不断地揉捏面团,来回按压,让面团柔软结实。和完了面,接下来开始准备馅儿。馅儿分为甜咸两种。甜馅儿的是黑芝麻,还添加了白砂糖和香喷喷的猪油;咸馅儿的小青菜和猪肉馅儿,奶奶还加入了一些虾皮儿,淋上香油,香喷喷的,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开始包汤圆喽”。我取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面团,揉捏成一个小球儿,在上面戳了个小洞放了一点点的馅儿,接着我将口封住。因为面团有点干,一边裂开了。我大喊一声:“哎呀,不好,露馅儿了!”奶奶笑的合不拢嘴,看了看我手中的面团,说:“面团没有捏均匀,一边薄儿一边厚,可不就要露馅儿嘛!”我看着裂开的面团,面团像一个咧嘴的石榴,仿佛在嘲笑我。我不甘心,心想:我一定能包出一个又好看又好吃的汤圆。于是,我从大坨面团上扣下来一块,捏扁,将裂开的那边糊上。就这样,为了补裂缝儿糊了一层又一层,结果弄了一个比鸡蛋还要大的汤圆。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终于做好了。我自以为我已经做得很大了,但是一看奶奶包的汤圆。天哪,竟然比我的汤圆还大!这些哪是什么汤圆,简直就是“大包子”呀!奶奶告诉我说:元宵节,吃汤圆,吃咱们家乡的大汤圆,预示着我们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我看着这些拳头大小的汤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圆滚滚的,看得让我口水都砸到了脚,恨不得马上就把它们生吃掉。
奶奶往锅里添了水,水开后,放入汤圆,汤圆如同一个个调皮的娃娃,刚开始在锅底玩乐,不一会儿就浮到水边上,打着滚,更加地白胖,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真诱人呀!奶奶给我成了两个汤圆,一甜一咸,巴掌大个的碗,却只能装两个汤圆就已经满了。汤圆很烫,我迫不及待地吹了下,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滋滋流油,和着甜咸味,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吃”。
元宵节,吃着自己动手包的汤圆,那更是美味绝伦,快乐无比。这真是一个难忘又不一样的元宵节。
传统节日作文 篇四:
粽香悠长
石菲冉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题记
端午节本是先民创立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5月5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出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奶奶总会一大早把我给叫起来,尽管我的内心还是极不情愿,但谁叫胳膊拧不过大腿,没办法,只好服从命令。
一路上,我和奶奶有说有笑。风轻轻的拂过我的脸颊;树木悠哉悠哉晃动着枝叶;草抬起头远远的望着太阳。时间如流水,半点不等人。一会儿,我和奶奶便到了超市,奶奶苦口婆心地对我说:“糯米要选那种白净白净的,不要带黑点的,糯米是纯白的,没有半透明的,有了就是掺过了大米。”经过'海枯石烂'的磨人挑选时刻之后,站得腰酸背疼的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又双叒叕,经过了度分如年的十分钟后,我们终于回到了家。把糯米放进一个大盆里,倒上点水,淘洗一下啊,让他休养一下身心。
一千年过去了……
糯米泡好了,我们拿出洗好的粽叶和蜜枣,我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那粽叶碧绿碧绿的好像一条绿丝带一样的躺在我的手心里。我把粽叶一角一握,变成了一个倒圆锥形,我的手相捕兽夹一般,死死的捏住粽叶,丝毫不肯松懈;我用另一只手把糯米小心翼翼的放入粽子里边,放到八分满,再拿出两颗蜜枣,放入米里面,最后把粽叶一盖,拿丝线一缠,一个似长方体又似正方体的粽子就这样包好了。奶奶奶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包粽子,重复的包了几个,满脸写满了赞赏与欣慰。重复的包了几个这样的粽子之后,奶奶就大架光临,为我莅临指导了,奶奶抽出一张粽叶,手一翻,粽叶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小碗,装入糯米盖上粽叶,小线一缠,一个一个周周正正、四四方方的粽子便包好了,整套动作如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门外的柿子树轻轻地摇动枝叶,似在为奶奶喝彩,风儿调皮地吹动着葡萄树上的叶子,似在鼓动葡萄树也来为奶奶喝彩。“土匪”小狗儿笑眯眯地蹭了蹭奶奶的裤腿儿,又跑过来也蹭蹭我的裤腿儿,似在对我说:“哟,你可以的。”我又学着奶奶的样子又包了一个,果然包的有模有样,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像抹了蜜似的!
包完粽子,大火把水烧开,把泡好的粽子放进里面。一眨眼,粽子就烹煮好了,拿出一个打开香气扑鼻,白白的糯米,香甜的蜜枣,那气味余香绕梁,让人久久回味那感觉;那感觉吃一口甜甜的糯米似乎尝到了天上的云朵一般,摸上一下粘粘的、滑滑的,十分有趣;咬上一口仿佛坠入了香格里拉,让人流连忘返。
看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真是永远的快乐源泉啊!
传统节日作文 篇五:
冬至
鲁梓双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句谚语每到冬至这一天,妈妈都会说给我听。很快又迎来了冬至。
每年冬至这天,一大早,我还在床上睡懒觉时,爸爸和妈妈已经起来了,他们去了街上买了一些面粉和肉,把我叫了起来,告诉我:“今天是冬至,要吃饺子,不然会冻掉耳朵的!”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妈妈坐下来慢慢地给我讲:“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他用‘祛寒娇耳汤’,救治了许多被饥寒冻耳朵的贫苦百姓。”听完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于是来到厨房,与爸爸妈妈一起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中……
爸爸先把买来的肉放进绞肉机里,只听“隆”的一声,肉已经打成了肉沫。爸爸拿了一个筷子把肉馅扒进一个盆子里,又把韭菜洗干净,晾干,切碎放进肉里。只见他熟练地放入调料,带上手套儿,伸进肉馅里,向上一掀,肉馅像在表演空中飞人,飞在空中翻了个身,稳稳当当地落在了盆里。爸爸就这样不停地搅拌着馅儿,它每次落在盆里,都会发出“啪”的响声,富有节奏感。妈妈也不闲着,把面粉做成面团。不一会儿,一盆散落的面粉,经过妈妈灵巧的手,变成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小胖子”。妈妈又拿起一把刀,有顺序地伴随着“咚咚!”的响声,面团变成了一条条又白又长的“小蛇”。妈妈抓起一根,一手拿着中间,另一只手像一把小刀一样,食指和大拇指,掐住一段,一掐,麻利地把“小白蛇”摇身一变,变成了许多个白嘟嘟的像一颗颗白玉似的小面团。这个面团可真像孙行者一样会七十二变呀!
这些准备好后,妈妈拿出擀面杖,拿过来一个面团,一只手捏着面团的边,轻轻转动着,面团像个陀螺似的转着圈,另一只手不停地推着擀面杖。几秒过后,一片内厚外薄的面片(饺子皮)就这样做好了!爸爸灵活地接过面片,拿起一只小勺子,挖了一勺馅,放在面片中间,两手拿着面片边缘,一合,一捏,一个饺子就这样诞生了。每到这时,我都闲来无事,搬个座,坐在他们中间看着他们包饺子。此时,是多么和谐温馨呀!
现在饺子包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一会儿,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饺子了!等待的这几分钟,可把我给急坏了,恨不得现在就夹起一个送进嘴里。终于,一盘香气扑鼻的饺子就出锅了,我还没等妈妈盛出来,我就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就往嘴里送,一咬,吃的满嘴流油,香极了。先是到嗓子里,然后再到肚子里。慢慢的浑身上下都暖和了起来。我和爸爸、妈妈吃着、笑着,我们的笑语打破了寒冷的冬至。冬至也有温暖的时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