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建军95周年主题征文 篇一:
写在“八一”建军节前的缅怀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新高潮。“七·七卢沟桥事变”又唤起人民不忘国耻、振兴民族复兴的决心。“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
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的官兵们整齐有力的步伐,大国重器的亮相。从抗美援朝上甘岭志愿军战壕里的冲锋号声中,到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们的汗流浃背动人场面。都承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里程。中国人民的钢铁长城打出国威、军威,打出了在联合国的话语权。
在这个非常的时期,使我更加缅怀我的为国捐躯的父亲和堂兄,他们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和我的家人。从中共沙河市党史资料汇编中。我看到堂兄侯振亚在北京草岚子胡同监狱的记载,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动摇他的对革命信念的坚强意志。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绝食斗争,坚持到第七天,敌人终于答应他们的正当要求。斗争的胜利使他们更加的团结,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在狱中,他们通过地下党组织,能够看到在外面看不到的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文件。他就如饥似渴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他常说“我蹲了四年牢好像上了四年党校”。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我经常给我的晚辈们讲,使孩子都受到教育,对他们学业有成起到很大的帮助。
2007年秋,我以堂兄侯振亚家人的名义,乘车到山西他生活和战斗过的的地方,追寻他的足迹。第一站先到左权县(原辽县),烈士陵园陈列堂有一幅堂兄侯振亚的巨幅照片。记载着他在辽县任县委书记组建抗日县政府的事迹。
第二站我们到沁源县,县地方志的同志热情的接待了我们。1941年秋,堂兄任沁源县委副书记,书记。他日以继夜,风餐露宿。在抗日最艰苦的岁月里,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领导沁源军民对敌作战2730余次。实施地雷爆破580余次,歼灭日伪军4200余人。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向沁源军民致敬》称赞沁源县是敌后抗日战争中模范典型。作为县委的主要负责人堂兄侯振亚是功不可没的。
随后,我们又到屯留县、平顺县、武乡县、沁县、长治市。都不同程度的记载着堂兄侯振亚战争的足迹。*西西作文 xiandiaoyu.com*
抛家舍业,忠孝不得两全。堂兄侯振亚自十六岁求学离家后,从来没有再回来过。我大伯,侯振亚的父亲侯兆荣时长惦念儿子的安危。由于当时战事很紧,交通、通讯不发达,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听我奶奶说:“有一年春天,有一个骑马的八路军战士,拿着一封信,找侯兆荣大伯,把他接走。”原来是1949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奉中央命令组建长江支队,南下接管地方政权。堂兄当时就是高级干部,利用在武安县赤岸村一带集结培训的时间,让警卫员回家接去,父子见了一面。这种家国情怀,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的家人。
根据堂兄侯振亚子女们的建议,2012年是堂兄侯振亚百年诞辰和骨灰回故乡安放仪式。
百年诞辰和骨灰安放仪式座谈会,在北俎村委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共沙河市委、开发区管工委有关领导在会都发表了纪念讲话。
在从济南机场接回骨灰的途中,堂兄侯振亚的儿子章林和二女儿榕林护送回故乡。侄女榕林告诉我说“这次骨灰空运多亏了她的闺蜜高中同学的帮忙协调”。我问她那人是谁,她告诉我说:“是国家副主席李源朝的夫人”。显然,他们的朋友、同学、朋友圈都是省部级以上的领导。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缅怀先辈们为国捐躯的精神,好像父亲侯兆成冲出战壕、奋勇杀敌的情景再现。你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实现了。
今年我家用三件大喜事告慰英灵:第一件我领取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全家的荣耀。第二件我的孙子燕山大学毕业,通过考试、面试、政审、体检一路绿灯,被百年国企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录取。即日就要上班,为我家又一名为国家制造业事业贡献的晚辈感到高兴。第三件事我的外甥女河北工业大学毕业。从几百名应试学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优秀成绩,被天津市自然资源厅城乡规划设计院录用,成为国家公务员。
晚辈们用优异的成绩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家风来告慰先辈。
正是:国事家事尽是喜事,党心军心都顺民心。
202x建军95周年主题征文 篇二:
难忘的军旅永远的记忆
每当‘八一’节到来,就会回忆起岁月如歌的军旅生涯,虽然岁月催老了容颜,但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是个军人。正如有一首歌[我也曾是军人]唱的‘我也曾穿过那身军装,它让我如今也无法遗忘,虽然已是昨天的故事,我在梦里还常回到那站岗的地方’。
每每回忆那曾经的军旅生涯,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军营生活。69年2月入伍到定州清风店,几个月紧张的新兵训练,同年八月,奉命进疆,到和静县巴伦台整训数月,同年底进驻新源县那拉提。当时没有营房,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的地窝子,吃的是海带黄豆咸菜。经过几年的建设才有了自己的营房,生活条件逐渐改善。那时就认定部队是个大学校,大熔炉,能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过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部队生活。军被叠成豆腐块,见首长要行军礼,闻军号声起床,听军号音熄灯,半夜紧急集合检验战备观念。训练场上,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为人民服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左右铭,严格的纪律约束,训练了军人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艰苦的军事训练培养了军人坚韧刚毅的性格。
当过兵的人都深知军人的使命和重任,从穿军装的那天起,就把生命交给了党和国家。军旅生涯充满了苦累与艰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争做优秀士兵,为军旗增辉添彩,只有在困难中磨练,在奋斗中铸成。七0年初,为落实毛主席‘军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打仗’‘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的号召,全训部队冬三月都要进行千里野营拉练。我先后参加了到新源,巩留,巩乃斯林场等地的驻训拉练。部队的野营拉练,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增强了官兵团结,密切了军民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如今近50年过去了,部队发生了重大变化,走科技强军之路,跨跃了信息化高科技时代,当年徒步野营拉练已成了历史。但是,我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永保军人本色的优良传统要永远继承和发扬的。
17年的军旅生涯一晃而过,转瞬之间离开军营30有余,往事如烟,留下一段难以释怀的记忆,在这记忆中,有追求,有拼搏,有成就,写满了激情豪情和自信,付出了汗水和艰辛,收获了成熟和坚强,丰富了人生经历。‘八一’将永远流淌在血液里,军旗将永远紧贴在心坎上!
愿人民军队功勋卓著,再续辉煌!
202x建军95周年主题征文 篇三:
本色铸就热血军魂
关于“军魂”的注解,古有“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的悲壮慷慨,今有“赤胆忠于国,誓死卫人民”的勇毅无畏,军人的一腔“热血”永远滚烫着,但我们是否真正感知了这种“热血军魂”呢?
在我未进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之前,日常生活中关于“军魂”的感知,除了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的文字资料外,其他大概就只有国庆阅兵大典和每年“八一”建军节这两个时间节点了,我能从中了解到中国军人的坚毅,中国军队的强大,心底会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但这种对“军魂”的感知太大众化,真正让我感受到热血军魂的转折点是2019年进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作为从事宣传工作的我来说,工作岗位为我打开了一扇宽敞的门,让我得以真正地走进军人,走进退役军人。他们在我身边生动诠释了连绵不绝的“热血军魂”。
他,韩泽民,让我感受到军魂是一股强大的内生力量。我清楚地记着第一次与这位老兵的相遇,是2019年参加他的一次事迹宣讲会。从陌生到熟悉,这位赫赫战功的八旬老兵从此深深地震撼着我。他曾两次亲手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但默默无闻,尘封功名半个多世纪。转业回乡后,他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守部队秘密,从未向家人、单位和同事提起过自己的战功和荣誉。两张泛黄的奖状无声但有力地彰显着这位老兵坚守的力量!不符于名,不囿于利,这种高贵的品格在当今社会尤显珍贵,而深种韩老内心的正是一股曾为军人的内生力量。
他,谷仓,让我明白军魂是责任的担当,无畏的奉献和热血的释放!作为邯郸市自来水公司职工的谷仓,身上有种浓烈的“大侠”风骨。这位老兵正是我们身边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灾难来奋勇向前的一员。从做义工到筹建邯郸市户外救援队,13年来,他在公益道路上不断前行。他说,2008年亲赴汶川地震灾区救援燃起了他心中的公益之火,从此,他带领着一支由退役军人为骨干的户外救援队伍,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每月户外拉练,自筹自建训练基地,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应急救援员》资格到系统学习联合国系列专业救援知识,他们的救援足迹遍及汶川、鲁甸、玉树、西藏日喀则、尼泊尔等地,四川雅安大地震、郑州洪灾等现场都能发现这支队伍的身影。侠肝义胆、忠勇向前,他们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他,刘云鹏,让我相信军魂是一种不渝的传承。我与90后小伙儿刘云鹏的相识,缘于参与组织2020年市电视台“八一”特别访谈节目《我的军营往事》。当时,他作为嘉宾之一,是90后荣获一等功的退役军人代表,认真、诚恳是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他于2011年参军,曾服役于天津市武警消防总队开发支队特勤队,2015年参与了“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消防救援处置,并荣立个人一等功!殊不知,这引以为傲的荣誉是他不畏牺牲,勇往无前,用命博来的。每当他谈起曾经的热血经历,始终认为这份荣誉应该属于当初那些牺牲的战友们。至今,我依然清楚地记着他在节目中提到的军旅生涯感悟:“参军报国赤子丹心,满腔热血青春无悔!”军魂,代代传承!新时代的人民子弟兵正诠释着更加丰满的军魂!
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上校村官”的宋顺祥,义务担任武安市伯延镇双玉泉村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之路;登门串户的复兴区“戎耀帮办团”成员们,在老兵帮老兵的“帮扶”路上忙碌不停;出生于军人世家的界景素,退役后从金融白领做到“科技农民”,一路优秀,挑战不止,将女兵的英姿飒爽刻到了骨子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份份退役军人请战书纷至沓来……还有他,她,他们,宣传工作让我不断挖掘他们,走进他们,讲述他们。优秀的退役军人们,已然在我身边浇筑出了最热血的军魂,“八一”建军节也成为了我心中最特殊的节日!
军魂,就是永远不忘肩负使命,勇于承担人民重托,一日为兵,终生为兵。曾在部队深种军魂,退役回乡深耕军魂。退役军人,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百姓身边,他们依然在彰显着热血军魂的力量!
202x建军95周年主题征文 篇四:
永恒的军魂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x周年,我们的“强军梦”又向前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八一”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普通的节日,但对于我们曾经穿过军装的退役军人来说,更是一份守护、一份永恒的军魂!
军装与比赛战袍共同彰显“八一人”铁血本色
我服役期间与普通军人有所不同,曾服役的部队是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创造过无数辉煌战绩的八一体工大队,因此我曾拥有军人与运动员双重身份。作为一名排球运动员,常年的刻苦训练与部队的长期培养,锻造了我坚毅果敢、严明守信、谦逊谨慎的良好品质。
我与部队结缘可以说是机缘巧合。2006年,我在参加省运会时,被时任八一男排主教练选中,从高中直接调入八一男排一线队伍,创造了八一男排的先例,被央视五套专门报道,自此便开启了军旅生涯与职业球员并行的轨迹。在这十几年中,我不忘初心,时刻牢记国旗、军旗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曾入选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国家队。在教练眼中,我是队伍的骨干核心;在队友眼中,我是可以信赖的伙伴兄弟;在记者眼中,我是低调内敛的阳光男孩;在球迷眼中,我是赛场上不惜一切的“拼命三郎”。世界少年锦标赛亚军、世界军人运动会亚军、全运会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全国冠军赛冠军、多次全国男排联赛前三名等,这些优异成绩在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为八一队续写传奇的同时,也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球员生涯的成绩单上。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二等功1次,前总参谋部、前总政治部授予三等功2次、八一队授予嘉奖2次,这些荣誉是部队在我功劳簿上写下对我贡献的肯定。也正因为为家乡的体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曾3次被评为“唐山市十佳运动员”称号。
脱下戎装回到地方续写个人新功
2019年,带着对八一队的不舍,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忱,我作出了转业回地方的决定。我认为,在部队拼搏奉献,是我身着军装对军旗的庄严承诺;回到地方继续奋斗,是我为建设家乡这片热土挥洒地满腔热血。在选择岗位的过程中,我对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情有独钟。能够为退役军人服务,满足了我延续军旅生涯的梦想,在工作中也更加用心用情用力。
因为身份的转变,行业的转换,初到局里工作的时候,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由于与之前从事的工作截然不同,面临着重新开始的境遇。“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这不仅是我运动员时期的一句口号,同时也将体育人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带回了地方。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四心”(虚心、耐心、热心、责任心),始终保持军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以一颗初心,一腔热血,生动诠释了一名转业干部的使命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着不平凡的事业。
曾经取得的荣誉,是那身戎装赋予的,是这些年党和军队对我的培养、锻造换来的。如今回到地方,“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是我一以贯之践行的原则。我的身体已深深地烙上了军徽印记,我的血液始终流淌着部队痕迹,我的内心永远镌刻着八一军魂。我要永葆军人本色,发扬敢于担当、沉着冷静的“八一精神”,扎实开展工作,稳步提升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力争奋发有为,继续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