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篇一:
“双减”落地,其中对小学生作业时长做出明确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我认为减少作业时间,不只是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而应该在“质”上求“变化”。教师要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以确保“量”少“质”不变。
一、学会观察,体会其味
学生的作业往往是在驱动作用下完成的,态度上消极,
行为上应付,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智力,技能的差异。在学习了《白桦》一文后,我布置了两个层面的作业:第一:观察一种植物,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从颜色、气味、形态等方面,尝试感悟,谈论,写一篇小练笔。第二:学习设计白桦的思维导图,从词语积累、句子摘抄、行文思路等方面。学生可自由选择,完成其一。我的想法是,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继续巩固字词和课文内容。让其他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触类旁通。
实践证明,学生完成的作业很不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意外之喜。这样分层观察作业,提升了学生自我的发展,避免了机械抄写,一份作业就是一份艺术品,学生兴趣浓厚,成就感倍增。
二、亲身实践,创造新意
在上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我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作业是制作恐龙模型,写制作指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制作了有趣的恐龙形象,并当堂向同学展示、与同学斗龙,教室里欢声不断。尤其是写制作指南,更是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学会了精炼文字,明白了准确表达的重要性。可同学们还不尽兴,第二天,在学生的建议下,作业是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玩的玩具,如玩弹弓、折纸等。并进行了一次小练笔,我的要求是200字左右,说说制作过程。可当学生把对玩具的喜爱之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居然写成一篇篇文章,有的孩子长达500字,感情真挚,趣味盎然。
三、体验生活,发现美
疫情当前,当然不能去外地,通过节假日我强调是以乡村旅游,劳动体验为主,学生不仅搜索积累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还制作成了一幅幅图文结合的材料,有的同学回家帮家里人做家务,写了一篇《劳动的乐趣》;有的同学跟着家人旅行,懂得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有的同学和家人一起爬王母宫山,点滴感受,细致入微,在小学阶段,学生情感态度的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体验学习。〔www.xiandiaoyu.com〕
四、培养阅读兴趣,贵在坚持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会使学生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培养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这不仅能在现阶段大大提升其自身素质,更是为他进行后续中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学期开学,我就对学生提出了阅读的要求,班里定期召开读书会,故事分享会,新闻播报等活动,每天都要求学生记写读书笔记,没有数量的要求,但必须有所“得”,因为第二天上课前,学生需要把自己昨天的阅读收获用简短的话语分享给大家,可以是一个词语,一首诗,可以是一句优美的话语,一段精彩的论述,一段简单的感受,这样就保证了阅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让阅读真正的“发生”,阅读贵在坚持,希望孩子们有所收获。
五、自编自导,演绎文本
在上完《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后,学生模仿欲望很强,班干部带领部分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将课文“演绎”出来,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我想这些孩子,课文内容记忆已经刻在脑海,西门豹的人物品质已经不用死记硬背,知识内化,自然发生。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课内知识的巩固,在“双减”背景下,这样有效的作业设计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但巩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各项才能,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热情,就能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减轻作业负担,不减教育责任,希望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作业设计方案,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出一双勤劳的手、一对智慧的眼,一颗坚毅的心。
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篇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现结合“双减”政策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双向指导,以及平时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对于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的浅显看法(以任教的五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为例):
一、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开放式、分层式、阅读式”为要求设计作业
(一)设计开放式作业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高年级语文课堂更是开放且充满活力的。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开始具有跳跃性,对同一问题和现象他们会有不同的考虑和想法。所以设计开放性作业势在必行。学习《梅花魂》、《月是故乡明》这两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回家自主查阅“梅花”和“月”这两个意象所蕴含的的深刻含义,以及含有这两个意象的相关古诗词。通过查阅和分享资料,学生对梅花和月有了自己的认知,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做了坚实的铺垫;学“四大名著”相关片段时,我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学生播放了课本选文的相关影视片段,我发现多媒体带给孩子们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远大于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孩子们根据演员的表演来赏析、感受人物的形象远大于课堂上的文字“填鸭”。即使学生最后可能会在概括人物形象词语的选择上并不是那么精准,但是总归是词能达意了,更重要的是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获得的知识,也会成就感满满;学习冯骥才老先生的《刷子李》一文的时候,在讲述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回家去找找身边还有没有其他的类似刷子李的能工巧匠。令人意外的是孩子们的表现都很棒,他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甚至填补了我这个老师的知识空缺,此时我终于明白1+1可以产生>2的效果;学习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时,我让学生在课后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该故事,第二天我用了一节课时间去倾听孩子们的续写,发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极强,他们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续写地生动形象,同时赋予了楚国人各种各样的形象特征,有楚人“痛定思痛”的、“改行换业”的、“一气之下回老家的”“一夜暴富”的……孩子们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让楚人的形象更立体。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原来学生的想象力真的是无穷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设计分层式作业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完成作业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作业设计更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他们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天赋秉性、学习动机、意志品质等方面为切入点展开作业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有营养也最适合自己的作业。
根据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个体实际情况,我将全部学生分成满天星、向日葵、郁金香三个小组(之所以用花命名,是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所得出来的组名,也希望他们能如自己对应的花朵般永远向阳,永远向前,永远芬芳),分别进行作业设计:一是基础性作业,以夯实基础为目标,难度较小,适合郁金香组;二是拓展性作业,基础题为主,适当拓展,难度适中,适合向日癸组;三是创造性思维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批评性思维为重点,有一定难度,适合满天星组。根据日常教学观察,我班满天星组和郁金香组学生所占比重较小,向日葵组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一般都会以能够满足向日葵组学生要求的作业做基础,然后上下浮动,给郁金香组适度降低难度,给满天星组适度增加难度。例如学习《古诗三首》后,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郁金香组的学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并能大致理解诗的意思;向日葵组的学生可以在郁金香组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的内涵,并积累两首描写传统节日或习俗的诗句;满天星组的学生可以在向日葵组的基础上,根据诗的意境,把其中一首诗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再比如学习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时,我让学生完成练习册的基础题之后,布置了如下题目:满天星组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该故事;向日葵组学生假设自己是楚人,去推销自己的矛和盾;郁金香组学生去找几个关于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例子与大家分享。这样所有学生均能够参与到作业中来,并且基础弱的学生不会太吃力,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三)设计阅读式作业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一本本书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滋养灵魂、启智润心,文学蕴藏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孩子会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对于阅读我从来不给学生布置固定的作业,也不做固定的时间要求,碎片化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阅读课也可以读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在书上做旁批,记下自己当时的感受,时间充裕的时候还可以给自己正在读的书画一幅手抄报,或者给自己读过的文章写写读后感。我还会定期组织故事分享会,引导学生对他们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交流。我始终相信,我的学生多年以后一定会明白,自己看过的书会一直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二、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凝聚家国情怀
山河无恙,才有万家团圆;万家努力,方能国泰民安。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家国一体”,期待每一个中国人由爱家而爱国。家国情怀,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培养家国情怀也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一直要求我的学生周末回家观看时事新闻,到校后每人分享一条自己认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同时我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陪他们观看2020、2021两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盛典等具有人文情怀的电视专题片,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可爱与无私、感受中国人的豪迈与大气、感受中国人的无私与伟大,希望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能够萌生爱国的种子,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的伟大梦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也会将这种家国情怀渗透到课文当中去,让他们能够心有所感,如教授《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时,我播放了当时抗美援朝时期脍炙人口的歌曲《中华人民志愿军战歌》,用振奋人心的歌曲带领学生回到那段战争岁月,追忆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中华儿女,同时我还穿插播放了影片《长津湖》片段,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让他们不忘过去的艰苦岁月,奋发向上。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通过图片收集、手抄报、习作、微言微语等多种形式来关心国家大事,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篇三:
为了使“双减”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我们老师就要重新思考优化设计作业。语文作业向来种类繁多,涉及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如何让学生的语文作业更有创意呢?
一、明确训练目标,让学生能活学活用
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作业设计,这是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以丰富基础作业的形式,避免机械重复式作业,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同时作业设计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识、能力都得到巩固与提升。
在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文中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将董存瑞舍身取义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为让董存瑞的形象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激起他们报效祖国的热情。首先,我播放影视资料,让学生对董存瑞炸暗堡的举动有视觉上的感触,让董存瑞离他们更近一步。其次,我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跟随我的朗读去演绎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来感悟董存瑞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爱国之情。最后,我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缅怀先烈”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他们明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革命烈士当年的浴血奋战、无畏生死,才有了我们现在每一寸土地的鲜花盛开;同时他们也能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至此,语文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体现。
二、精准作业分层,让学生根据实际自主选择
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给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达成相对应的目标,并且从作业中享受获得感、成就感,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会更高。
分层作业可以根据学情分为:
学困生主要完成基础夯实作业。训练学生的字词句段运用,背诵默写过关。比如我班的几名学困生语文入学成绩极其不理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并不是记忆力不好,而是缺乏自信,于是我设计了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趣味性较强的作业,激发学生创作兴趣,过关练习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这样只进行基础知识的记忆,不仅减轻了他们的学习任务,还让他们获得了成就感。
中等生完成能力提升作业。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训练为突破口。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单元中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了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课后,我让学生多方搜集关于自己家乡风俗的资料,梳理整合,并利用作文课进行分享,根据他们分享的资料,我顺势利导,指导他们有效选择信息,完成习作。
优等生完成素养实践作业。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把阅读收获转化成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在教学《快乐读书吧》时,学生进行了阅读分享、好书推荐活动。指导孩子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还引导他们把看过的故事情节绘成连环画,描述自己从书中看到的风景,演绎书中的人物等,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促进学习交流与学科间的融合。
三、注重评价激趣,让学生对完成作业充满期待
教学效果提升的秘诀是评价。如果能让学生的作业成为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可以使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发展的成长点。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分层评价,鼓励为主。对基础特别薄弱的学困生,只要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要求,就应该得到肯定。一次我班的丁浩同学在默写三首必背古诗时,只错了三个字,我特别表扬了孩子的进步,一整天孩子都精神抖擞,学习兴趣浓厚,字也写得更好了。
符号评价,激励肯定。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在学生的作业等级后面画一个笑脸或者盖上一个大拇指印章,能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学生约定每次作业得到笑脸的是最佳作业,连续三次获得笑脸的同学将获得一枚大拇指印章,每月进行汇总,得到大拇指印章多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在奖励清单中挑选奖品。奖品可以是喜欢的一本书、一起读一个故事、免一次作业、一颗棒棒糖等,奖品都是学生喜欢的,让学生对完成作业有期待。
评语评价,激发情感。在学生作业上写评语,发现学生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及时用肯定、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完成作业态度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对学生作业及时评价,让作业评价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
明确作业设计目标,分层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反思改进、推动作业评价的激趣作用,都是着眼于语文作业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能让作业减负增效。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双减”路上,我一直在努力,争取看到学生最灿烂的笑容,最幸福的眼神,最纯正的心灵!
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篇四:
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结合“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双向指导,以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我浅谈下自己对于“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的看法(以我任教的五年级数学为例)。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负增质”的内容
(一)作业设计总量要适中
课时作业对应着一节课的授课内容,起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如果作业总量过多,不仅违背了“双减”政策,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应该严格控制课时作业总量。同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和各科教师做好沟通,总的作业量要适量。
(二)作业设计知识点要全面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节课授课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不止一个。以五年级数学为例:最小公倍数这一课时的内容含有三个知识点。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既要涉及到找公倍数的内容,还要涉及到找最小公倍数的内容,更要涉及到其他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的内容。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既要考虑知识点的全覆盖,不留下巩固盲区,同时也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找最小公倍数,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这一块的内容就要有相对多的巩固提升练习。
(三)作业设计题型要合理
数学作业上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各个题型的占比量要合理。如果选择题或者判断题过多,作业反馈出的教学效果的客观性就会有一定误差。部分学生可能出现不看题目直接写答案等应付的情况。如果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设置的过多,作业整体难度较大,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作 文 吧,他们就会有我不会也不写的心态,这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也不利于班级总体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负增质”的策略
(一)要具有基础性
“双减”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所以课时作业要充分体现基础性。在设计作业时,基础性的题型要在作业上占大部分。设计的作业应该是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的课时作业,并且让学生通过完成课时作业理解和掌握当堂所学内容。就数学知识而言,让绝大多数同学上课都能掌握并有所收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作业的基础性原则是作业设计的核心。
(二)要具有层次性
“双减”背景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基础等个性差异。这就要求课时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相应的层次性。根据我班学生学习能力,我将学生分为智慧组、活力组、动力组三个小组(小组的名称由学生自己命名),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布置“总量不一,难度不一”的作业。例如在教授最小公倍数这一课时内容时,我的作业设计按比例分配如下:智慧组的作业多涉及一些其他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的内容;活力组的学生多涉及如何找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动力组的学生就只涉及如何找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阶段表现对学生的分组进行不定时调整。同时,也可建立作业的弹性机制,在学习总量和学习难度上给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将更多的自主时间还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要具有创新性
在删减大量重复性、机械性书面作业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适量布置一些创新性的实践作业。例如,在本课时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讨论如何求三个数甚至更多的数的最小公倍数。这就需要学生迁移运用课堂知识,选择适当可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索。教师要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和发散空间,以提升其创新思维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高度,认真落实“双减”目标,设计和布置好作业,提升作业的时效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