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篇一: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晕”和“着”。
2、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4、背诵课文。摘抄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课件、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师:屏幕出示四组描写四季的四字词语,问同学们“同学们请观察这些四字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绿树成荫挥汗如雨骄阳似火
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稻谷飘香
冰天雪地冬日暖阳鹅毛大雪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跟季节有关,第一组是描写春天的词语、第二组是描写夏天的词语、第三组是描写秋天的词语、第四组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师:你们可真棒!那你能用上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季节吗?
师:春天给人以生机,夏天给人以热情,秋天给人以丰盈,冬天给人以沉静。作家们以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色彩缤纷的四季。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徜徉在四季的美景中,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四季之美)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公元1000年前后,日本平安时代杰出的女文学家。她生于社会低微的贵族家庭,父亲清原辅是著名歌人。公元991年前后,她入宫做了皇后定子的女官,数年后,定子卒,她结束了宫中生活。
清少纳言聪颖而富有才智,精通和汉文学,有散文随笔集《枕草子》和《清少纳言集》传世,《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散文随笔集,共三卷约三百段,在这部书中,作者运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宫中的礼尚往来,人世的悲喜交加;不愧为日本平安文学中一枝永放异彩的奇葩。清少纳言的散文诗作文字简洁精当、诗意醇厚,感情真挚,娴静委婉。[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文章的那一部分?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四季的美?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你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有积累过哪些描写四季的诗歌?谁能背上一两句?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去欣赏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用过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2.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谁能说一说,春天最美是什么?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4.师范读,学生跟读这一自然段。
5.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那过了春天,就会迎来美丽的——夏天!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
过渡:师:是啊,夏天确实美,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夏天的美!
6.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夏天最美是什么?
(夏天最美是夜晚)
7.课件出示萤火虫动态图,是啊,看,夏天的夜晚确实很美!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给给夏夜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那谁能用欢快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过渡:(课件出示树叶飘落的动态图)看,树叶开始飘零,我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丝寒意,此时,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季节?(手指着秋天卡片)
8.接下来,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进入秋天的黄昏!哪位同学愿意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找出这段中的四字词语。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比翼而飞、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心旷神怡)
8.是啊,秋天那么美,叫人感到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让我们再回到秋天最美的黄昏,全班齐读。
过渡:多么美丽的画面,真的叫人心旷神怡,这么美的秋天,哪怕秋雨绵绵,也叫人觉得温暖了。秋去冬来,我们就可以穿上厚厚的雪地靴去滑雪了,多么有趣!让我们一起进入冬的世界!(课件出示冬天图片)
9.冬天哪一个时刻最美呢?哪个组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冬天最美是早晨。)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多么美四季呀!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四季之美吧!(播放录音)
师:老师是伴着音乐读的,你们也想这样读吗?(播放音乐)
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美美的读)
师:你们读的太美了,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谢谢你们。
(若时间允许,试着背诵)
四、小练笔
师:播放一首跟四季有关的歌曲。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四人小组写一写!
五、小结:
今天咱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于四季景物的观察,体会到四季景物的变化,四季里景物的不同的美,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验生活的高雅情致,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阅读其它关于四季的文章。
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篇二: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桐乡市洲泉实验小学蒋国林
教材解读
《四季之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以时间为序,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在字里行间的琐叙声里,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从表达上看,作者抓住每个季节的不同方面,通过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等方式表达四季不同的美。其中春季是描写的静态之美,后三个季节均是以动态之美呈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凛”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结合生活和字理的方式理解“红晕、凛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预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回读一遍;(2)作者认为四季最美的分别是什么?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反馈:
(1)读通句子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窠”读kē,表示在洞穴中筑的鸟窝;还有一个字跟它很像,“巢”cháo,表示在树上筑的窝。这两个是它们的古文字,你能区分吗?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暖和”(huo)相对应的“凛冽”都是两点水,“冫”古同“冰”。两个两点水组成的词你猜猜可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认为四季最美的分别是什么?
指名说,(很快能找到这四句话的举手)这么快就能找到你们有什么秘诀吗?
读句子,作者对四季的感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补充清少纳言资料:
清少纳言姓名已不可考,清是她的姓氏,有人说她曾经担任过“少纳言”一职,也有人说其叔父可能曾经出任“少纳言”一职,因此,以"少纳言"为其名。
清少纳言作为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在宫廷斗争中风雨飘摇。皇后死后,她离开宫廷,下落成谜。
了解作者的背景,再来读她的感受是不是有不一样的领悟呢?让我们进入课文。
二、研读黎明,感受韵味
1.指名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脑海中想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正音“晕”yùn,红晕其实我们很常见,比如害羞的时候脸上会出现红晕,另外什么时候脸上也会出现红晕?(喝酒了脸上会泛出红晕,天冷了冻出红晕等)
天空、彩云
鱼肚色、微微的红、红紫红紫
2.你觉得春天的黎明美吗?自己读一读。
美,很多时候是说不清楚的。清少纳言感受到美以后,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有意思”。我们也来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好吗?
读材料,四人小组讨论:哪位作家写的“黎明”你们觉得和课文有点像?
3.交流,有感情朗读。
4.教师小结:读着读着,你们的眼前是不是有画面感了呢?像这样,把景物描写得像一幅画一样的叫静态描写;如果把景物描写得像电影一样动起来的叫什么?(动态描写)
拓展:你看这两处描写,哪个是静态描写,哪个是动态描写?
(1)翠鸟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孩子们,你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看出来的?
第(1)句把景物描写得像一幅画一样;第(2)把景物描写得像电影一样动起来了。
三、研读夏夜,体会写法
1.请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静态描写,用波浪线划出动态描写。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2.合作读,读着读着,你发现清少纳言原来是因为什么才喜欢夏夜的?
3.迁移:不论是明亮的月夜,还是有无数的萤火虫的暗夜,或者一只两只萤火虫的雨夜。清少纳言运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得美丽、迷人。
你能像清少纳言那样写写你的生活感受吗?可以像第一段那样用静态描写,也可以用动态描写,或者像第二段那样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最美是
结课: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更生动,清少纳言对于秋天和冬天又有怎样独特的感悟呢?又是怎样使用动静结合来表达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推荐《枕草子》一本放在枕头边上静静读的书。
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篇三: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统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独特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全文300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在作者的眼里,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刻。每段开头,作者先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接着抓住这一时刻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文章语言简洁,仿佛一位邻家女孩娓娓道来,娴静委婉,韵味不尽,值得再三品味。五上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写景课文,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写景文章必然离不开感受、情感,体会“情”很重要。因此,“读”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精髓,更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生命线。本课课后习题就提出了“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的要求,只有让学生用心、用情地去读,读出语言文字的灵动,才能教出本单元阅读文本的个性与特色,才能充分将本阶段“读”的目标落实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美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独特,感受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的迷人景色;
2.借助图片想象画面和关键词提示法,尝试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选材视角的独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教师在课前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答案作出充分的预设;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好本课中要用的写话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哪个季节在你的眼中最美?你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2.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美的又是什么?我们一起走进22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划: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2.交流,相机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反馈并板书:春之黎明、夏之夜晚、秋之黄昏、冬之早晨
3.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展示四季的独特韵味)
4.这道题的答案藏在哪里?(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
5.师小结:借助每一段的关键句来把握文章内容,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好方法。
6.齐读四句话
(三)美读第二段,感受春天黎明色彩之美
1.过渡: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最美是黎明。
2.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3.再默读,思考: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在书上圈画。
4.交流,师相机点红词组: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1)欣赏图片,美读
(2)引读词组:春天的黎明美在——美在——美在——
(3)观察这三个词组,有什么发现?(师板书:色彩之美)
5.作者观察仔细,用词准确,又用哪些词写出了这些颜色的细微变化?(点红: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
(1)这两个词要怎么读?(变化过程细微,要读得缓慢)
(2)指名读
6.这么细致的变化,都被作者细腻地捕捉到,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色彩的动态变化?
(1)交流,点红动词:泛着、染上、飘着
(2)把动词送进去读
(3)这一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侧重描写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这种写法叫做动态描写。(师板书:动态描写)
7.小结:春天的黎明美在色彩,美在动态,这一段应该怎么读?(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来朗读)
8.美读这一段
9.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春天黎明天空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借助画面试着背一背。
(四)合作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夜晚宁静之美
1.作者心思缜密,用了短短两句话捕捉了春天黎明天空微妙的动态变化。那夏天的夜晚又有怎么样的美?
2.出示第二自然段,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交流夏天的夜晚美在哪里。
预设:
(1)三种夏天夜晚之美: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
引读:夏天的夜晚美在——美在——美在——
美读,读出安静之美(师板书:宁静之美)
(2)动态描写:萤火虫翩翩起舞、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宁静的夏夜,总能看到萤火虫灵动的身影,你们瞧——(欣赏视频)
这两句要怎么读?(轻快、灵动)(师板书:以动衬静)
4.在作者的眼中,她最喜欢哪一种夏夜的美?你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
(1)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从关联词“固然……也;即使……也”看出。(2)从“这情景着实迷人”,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3)作者最喜欢第三种夏夜,第三种夏夜描述得最为详细。
5.小结: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用“固然也很美”,一笔带过,而着重描写了漆黑暗夜和蒙蒙细雨中飞行的萤火虫,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6.这一段要怎么读?(用轻柔的语气,萤火虫轻快灵动,语速可以稍快一点。)7.多种方法展示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配乐齐读。
8.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积累在心中。出示关键词提示背诵:夏天最美是()。()固然美,(),也有()。即使是(),也有(),闪着(),这情景()。
9.让我们再一起感受春之黎明、夏之夜晚那独特的韵味。(出示1、2自然段,整合读)
(五)写话练习、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说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2.不论是春之黎明,还是夏之夜晚,都有着独特的美。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子,写写你眼中春天和夏天最美事物的特点。
3.写话要求:选择一个季节,抓住颜色或动态变化写出事物的美。
春天最美是()……
夏天最美是()……
4.学生写话
5.展示交流,师生评价(评价标准:是否写出事物的特点,是否写出颜色和动态变化)
(六)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作者笔下的春天黎明和夏天夜晚不同的美,那么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美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篇四: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感受四季之美
1.导入:同学们,你们曾经见过很多四季的美景吧,谁能把你眼中的美景说一说?那么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这美丽的时光。齐读课题《四季之美》。
2.自由读课文,说说清少纳言认为的四季最美的时光分别是什么时候。
3.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学习重点字词。
4.指导书写:“黎、漆、逸”三个字。
5.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相机指导读音、字形。
6.出示句子,体会朗读。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这情景着实迷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7.默读课文,分享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具体是在什么时候?
预设: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板书:春夏秋冬)
8.整体感知,梳理质疑。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四季的美。
(1)我们都经历过四季,也经历过四季中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那么,在你的眼中,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
(2)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最美丽的景象吗?(写在学习单上)
(3)请你用一个词来表现这种美景。(指名说)
二、结合文本,体会散文的特点
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每一段的结构都是一致的,都围绕着“美”这一主题来进行描写,这是写景散文的一大特点。
三、梳理疑问,聚焦主问题
1.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2.师: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散文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四季之美》,去欣赏和感受作家笔下的那一处亮丽的风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重难点)
一、复习导入,回顾四季之美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美的景色分别在什么时候?(板书: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2.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少纳言的世界,去欣赏她带给我们的美妙的四季景色吧!
二、品读文本,体会四季之美
(一)出示自学提示: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二)整体感知四季之美。
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内。并思考它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预设:画面感描写方法春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彩云动作、颜色、叠词夏漆黑漆黑、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闪着朦胧的微光颜色、物体、动作、不同时间秋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夕阳西沉、风声、虫鸣颜色、物体、神态、样子、声音、动作、由远及近冬遍地、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的炭火、捧着火盆、穿过走廊、白灰样子、颜色、动作、对比1.深入品读,体会四季之美。
选取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预设:
(1)春。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一点儿一点儿:跳动着的,慢慢地。
泛着、染上:一片一片地。
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颜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神秘的感受。
出示视频,观察太阳升起时天空的变化。
①指导朗读。
开始部分节奏要舒缓,读得要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特别是“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②背诵。
想象画面: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夏。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这情景着实迷人。
①想一想你眼中的夏夜的美是怎样的?
②对比读。
明亮的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暗夜与闪亮的萤光)
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雨夜与朦胧的微光)
③想象着画面再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色进行描写?
④指导朗读。
想象画面:体会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轻柔的语气感受夏夜三种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⑤背诵。
结合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
(3)秋。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①感受画面:夕阳斜照——夕阳西沉。(时间的变化)
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画面的变化)
②感受声音:暗夜的寂静无声更突显了风声与虫鸣。
③对比感悟:动——静;画面——声音。
④指导朗读。
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⑤背诵。
结合具体景物想象画面: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夕阳西沉等景物图片。
(4)冬。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①你喜欢冬天吗?生活中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呢?
②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相机采访,创设情境)
③想象画面:在动与静、冷与热、凛冽与闲逸中感受和谐之美!
④指导朗读:结合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⑤背诵。
落雪——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炭火——手捧火盆——寒气渐退——变成白灰
2.学习表达,感悟四季之美。
(1)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发现:
利用对多彩的天空、云朵;满天的萤火虫;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铺满白霜的早晨、熊熊的炭火等情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静态的画面,感受平面的美。
利用动作变化、颜色变化、时间变化、形态变化等,引导学生想象动态画面,感受立体的美。
(2)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再发现:
对于生活中的景物要进行细致观察。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合理地使用连续动词等进行表达。
借景抒情感受“趣”: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比翼而飞的大雁等等,这些景物都是十分有趣的,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
三、学以致用,仿写四季之美
1.拿出学习单上的景物片段描写,引导学生从选材上进行优化。想象其在静止或变化时的画面。
2.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其动态美。
3.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抒发情感。
4.修改自己的片段描写。
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篇五: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漆”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借助关键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感受春天黎明颜色变化之美,夏季夜晚光感变化之美。
教学重难点:借助关键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感受春天黎明颜色变化之美,夏季夜晚光感变化之美。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中国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绘四季美景,你还记得吗?学生自由回答。
哪一句是你最喜欢的,说说原因。
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跟四季有关。它的作者是距今一千多年前日本的女作家清少纳言写的。
一、揭示课题,认识作者,了解主题
1.出示课题,出示作者简介,了解作者。
2.了解主题:学习课文前,我们先要看看篇章页,知道学习的主题。
(1)出示篇章页,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学习的主题)
(2)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先指生说说—出示学过课文《鸟的天堂》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3)把刚才的古诗分类,进一步认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二、初读课文,理解作者视觉最独特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什么?
(2)找一找文章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2.检查字词:
第一组:紫红紫红、漆黑漆黑、翩翩飞舞、蒙蒙细雨、急急匆匆、熊熊炭火
指名读:说说发现(叠词更美)——给这些叠词分成按动态和静态描写分成两类—再读
第二组:凛冽、闲逸
第三组:红晕着实(读准多音字)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的四句话:每段开头的第一句
师:看,这跟我们平时写的四季的美景有和不同?
(作者选取四个时间段,选材视角独特)
三、关注春、夏,感受变化之美
过渡:让我们跟随作者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和夏天的夜晚,哪种景致给你带来的美的感受?作者是如何来写这种景物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写出对这些句子的感悟
1.学生自读自悟
2.全班交流。
(一)春天
预设:这段话作者重点写的是朝霞,出示句子:“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1)从叠词“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蕴涵了对朝霞的全部情感,读起来是多么的亲切,仿佛作者在向我们娓娓述说。(描写细腻)
(2)天空的颜色的变化由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朝霞图。
(3)动词运用准确:泛、染、飘
3.小结:这是颜色变化的动态之美,谁愿意把这美读出来。(板书颜色变化)
4.指导朗读。“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读出轻松,语速慢一些。读出优美。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独特韵味。读后评价。
5.谁能试着把这段话背下来。(关注一些词语背诵会很轻松如“黎明、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等)
(二)夏
过渡:孩子们,刚才我知道作者在描写春天时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从黎明颜色的变化中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异彩纷呈的画面。让我们去欣赏夏天的夜晚,发现不一样的美。
1.指名谈感悟。
2.找一找作者描写的三幅夜景(将文字变成三段),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面,谈谈原因,结合朗读。
3.说说作者最喜欢哪幅夜景,说说理由①从关联词“固然、也、即使、也”。②“这情景着实迷人”。从“无数的萤火虫”变化到“一只两只萤火虫”都给我们展示灵动之美。③从字数上,第三种夏夜描绘得最详细。(无数的萤火虫在明亮的夜晚飞舞是美的,这是一种浩大的美,而在雨夜中萤火虫由多变少后的光色忽幽忽暗,给雨夜添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感到迷人。)(板书:光色变化)
4.感受关联词的作用
(1)分别指名读三幅画面,读好关联词,
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这些词虽然没有画面感,但是却吧这三幅画面连接起来,而且一层比一层细腻地送到我们心中。
(2)指名连读三幅画面
5.感受意境:到底是什么把清少纳言迷住了?——指名回答
出示画面,迷住清少纳言的不仅仅是一种事物。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让其中的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得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感情细腻的人才能发现的一种独特之美。这与中国的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美如出一辙。
出示古代诗人描绘萤火虫的诗词。
熠熠流萤火,垂垂饮倒虹。——宋。张元干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唐.李白
时见飞萤三四点,树影依稀相隔。—元.许有壬
6.齐读,感受意境美
7.尝试背诵:夏天最美是()。()固然美,也有()。即使(),也有(),闪着(),这情景()。
四、迁移
1.和清少纳言同时期的中国诗人也描写春天、夏天,他们笔下的春天和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春: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宋.晏殊
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
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一霎雨声香四散。——宋.晏殊
树阴满地当日午,梦觉流莺一时声。——宋.苏舜钦
2.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写下诗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评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