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有感作文800字 篇一:
顾章予
在读完《长征》上册之后,总有这样的身影回荡在眼前:“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她们组成战场运输队,或者背着四支枪和一箱子弹,或者背着上百斤的粮食和盐巴。她们冲上战场,与敌人搏斗的时候,奋勇杀敌、宁死不屈,以致原来蔑视她们的川军只要在丛中看见一片红色就胆战心惊。”
正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1934年3月,一支特殊的部队在川陕根据地成立了,这就是给中国革命史带来无数悲壮往事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这些在最残酷的战争中加入红军的女儿家,大多来自川北大巴山中的贫苦农民家庭。她们从小就受尽剥削和欺凌。正是红军的到来,燃起了这些贫苦女孩子摆脱苦难的渴望,她们因此成为最向往革命的群体之一。
她们——女红军,吃苦耐劳,不畏生死,甚至在战场上献出生命,她们堪与红军任何一支作战部队相比。她们更是当时中国女性的代表,预示着当代女性站起来了,并奏响着一首华丽的乐章。不打仗的时候,她们也会演出、打扮自己,尽管是在这充满硝烟的战场上,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就像文中所说的:“她们爱美,军装大多是打土豪时缴获的地主富人的长衫。她们把长衫从中间剪断,上半截改成军装,下半截改成裤子。因此,她们的军装五彩缤纷什么颜色都有。女红军们还喜欢在鞋的前头缀上一个红绒球,队伍集合的时候,头上的大斗笠上画着颗鲜红耀眼的星星,脚下的红绒球娇艳夺目。无论是红军官兵还是穷苦百姓都会看得出神。”
革命使她们充满希望,革命让她们学会抗争千百年来命运的束缚。红军到来的地方,都会实施男女平等的政策,这些女儿家便把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给了红色苏区和工农红军。女红军们无法想象,一旦没有了红军和苏区,自己是否还能像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但事实证明,她们能,而且非常幸福。
女红军们用自己的英勇、爱笑、热心,诠释不屈的灵魂。也正是革命,让她们能够放下缠绵不休的过去,坚定地走向未来。
这时的长征已不仅仅是战略性的转移,更是女性不断寻求尊严的漫漫道路。…西西作文 xiandiaoyu.com…
读《长征》有感作文800字 篇二:
任小艾
湘江,是湖南一段的长江,它赋予了毛泽东“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浪漫的情怀,也带走了成千上万红军将士的生命。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飞奔。尽管知道前方的路艰难险阻,仍是奋不顾身,前仆后继,为了平等与自由,经年尘土满征衣。
万里乘风去复来
1934年11月28日,天空阴沉,灰云低垂,红军从文市出发,要渡过西边地平线的一条弯弯曲曲的亮线——湘江。
在湘江岸边,红军伤亡惨重。一个接一个的红军战士倒在湘江,一个接一个的团长倒在前线。
在敌人的兵力是红军的十倍时,他们义无反顾地阻挡着敌人的冲击,只为了中央军委纵队能安全通过,他们在湘江岸边,留下了堆积如山的尸体,用赤诚的鲜血,染红了湘水。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拼将十万头颅血
11月30日,中央军委纵队开始渡湘江。
战场上的惨烈,也让中央纵队有些慌乱。
湘江上漂着行装、马的尸体,一些红军正在抢修浮桥。剧团小红军的服装和道具撒了出来,小红军落在江中,突然唱起自创的京剧《骂蒋介石》,唱着他们的一腔愤怒与热血,不仅“骂蒋介石”,亦是对不公的命运的呐喊。
国民党军砍下了董振堂和陈树湘的头颅,挂在城墙上示威。他们仅仅毁坏了共产党人的肉体,却无法砍下矢志不移的灵魂!会被震慑的也只是那些胆小怕事、甘于堕落的小人,而这只能激起红军的斗志与坚定他们反抗的决心。中央纵队过后,剩余的红军掩护他们进入老山界。在湘江,他们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湘江一战,红军由从瑞金出来时的8万人锐减到3万人,那些倒下的红军战士,再也看不到我们的胜利了。但是,他们在湘江留下了一腔热血和铮铮铁骨。
人生无处不青山
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每一幕都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到了红军义无反顾、冲锋陷阵的背影,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对党的忠诚。也正是这种矢志不移、不畏困难的精神,才成就了今天的世界。
毛主席的诗中有一句话:“人生无处不青山”。是啊,人生无处不青山,让我们用忠诚的信仰与追求、绚丽多彩的青春韶华,书写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读《长征》有感作文800字 篇三:
丁予迪
若问,信仰是什么?怕是许多人都会查查词典或百度,然后平静地说“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这样看,信仰似乎平平无奇。直到看了《长征》,才觉得红军身上的故事就是信仰的力量最好的诠释。原文中说道:红军士兵手扒着陡峭的崖壁,头顶着如雨的炮弹向上爬,不断有人摔下来,不断地又有红军接着拥上去。红军士兵们前赴后继,即使危险重重,间不容发,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我想这或许就是信仰的力量。
张吉兰在战争中没了丈夫,瘦得像秋风中的落叶,却在有力气走路时,剃了头发,扮作男人混入国民军,一路寻找红军的踪影,却在即将回到战友们的怀抱时,被子弹击中,落入了河中。信仰使她失去了最亲近之人,可她仍是铤而走险。要知道作为女子,用男子的身份混入敌军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又是多么的危险,但她做了,我想这是信仰的力量。
任弼时身体极度虚弱,站在崖口指挥着军队,警卫连连长余秋里提枪强迫他随先头部队撤离,他却怒道:“一个人重要还是整个部队重要?”索性坐在崖口等最后一名红军通过。作为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将自己的安危弃于不顾,强撑着身躯,为红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胜了人懦弱、自私的本性,这是信仰的力量。
毛泽东,红军的领导人之一,更是主席,他虽患有恶性疟疾,又发烧在床,却仍挣扎着给博古写作战方略。
李大钊,中国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的第一人,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之一,曾描述过他一生最希望看到的情景:“不出十年,红旗将飘满北京……”我想能让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如此之多的,也只有信仰了。
他们信仰着,信仰着红军能带他们走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封建文化的根深蒂固。因为信仰着,所以年轻的共产党人梦想飞扬激情澎湃,为所信仰的奉上一切:情感、精力、智慧乃至生命。
当人有了信仰,为之不惜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时,又有什么是不能抵抗的呢?信仰说起来平凡,听起来意识,但它的存在从来都不平凡,它像是火焰,燃烧着血液,却让人熠熠生辉。有了信仰,长征便是有了不会不成功的理由。
读《长征》有感作文800字 篇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小学的时候,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让我对长征充满了好奇,这是一群怎样的人?面对万里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却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凡。
暑假里我看了王树增的纪实作品《长征》,让我真正了解了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险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翻越了二十多条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而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是什么让红军战士不怕牺牲,不畏艰险?我想就是救人民于水火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吧。
看了《长征》后,我热血沸腾,拉着爸爸一起去远足。那天早上虽然天下着雨,却是38℃的高温。妈妈说:“找个天晴的日子再走吧!”这怎么行,说好今天走就今天走!尽管下雨、天热,但一点也没阻止我远足的热情。
我们撑着伞,背着小背包出发了。一开始我和爸爸还兴致勃勃地边走边聊天,可是雨越下越大,雨水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打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寸步难行!夏天的雨如变脸的娃娃,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幸好雨停了,我们松了口气,可是雨后的公路上更加闷热,热浪汹涌而来,热辣辣的阳光打在我们的身上,汗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从脸上、身上滚落下来……
我们不停地往前走,20里后我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脚也磨出了泡。爸爸开始落在我后面,叫苦不迭想停下来。路边的荷花也高傲地昂起头想看我们的笑话。就这么停下来吗?可是有个声音告诉我,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面对这么多的困难都坚持下来了,我怎么能这么轻易放弃呢!我咬咬牙,硬是走完了30里的远足。
30里,25000步,虽然只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九牛一毛,可是却让我明白:不管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即便风雨兼程,只要不忘初心,挑战自我,终能不负此生,迎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