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一:
崔胜,今年46岁,是沧州市南皮县冯家口镇东林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崔胜有效发挥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作用,时刻不忘“兵之初”,牢记为民初心、肩负发展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对接上级政策,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心当好“兵支书”,始终用忠诚为民的情怀和担当,治理乡村、服务群众、推动发展。20XX年,东林子村被授予“南皮县精神文明村”荣誉称号;20XX年7月,村党支部被南皮县委组织部命名为“优秀基层党支部”。
一、心系百姓,真心实意搭起“民心桥”。
1997年12月,崔胜退伍回乡,先是做了几年买卖,从20XX年开始到附近后上桥村的“沧州市富安城精工制品有限公司”打工,后出任生产厂长,月薪8000元。
20XX年6月换届选举时,在村里老党员的力推下,他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并不想当这个官:干好了行,干不好怪丢人。“放着一个月8000元钱的工资不挣,非回来拿2000多元的工资,这不傻吗?”面对村民的疑惑不解和家人亲朋的质疑,上任之初,他先是藏了个“小心眼”,想着一边兼顾公司打工,一边当好村支部书记。哪成想527口人的小村天天有事,还要向镇里报表、开会、调解纠纷,加上其他村务工作一起压来。一心不可二用,尽管心里有万千不舍,他还是在两个月后到公司辞了职。
狭路相逢勇者胜!村里的事,既然开了头,就得干好,要不枉为“退役军人”、“兵之书”这些称号。刚上任,由于常年在外,崔胜连村里的人都认不全,本村地边到哪儿都不知道。没办法,他就扑下身子整天在村里转,一边认人认地认设施,一边倾听群众诉求。遇到难事儿,他就跑去请教村里的老党员老村官,去镇上问乡镇干部怎么干,有时自己还担心,别把别人问烦了。
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为了出行方便修村北的道路。他克服苦难,多次“缠着”县国土局的战友和有关领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获批高标准农田项目,修好了4米宽、1400米长的路面。接着,又修好了1100米长、3米宽的另一条路。路通畅了,老百姓方便了,群众也开始向他投来信任的目光。…西西作文 xiandiaoyu.com…
村民赵喜才和赵之明是前后邻。20多年前,前邻赵喜才在门口垒了猪圈和厕所,后来村里在他家房后安排赵之明盖房。路人从赵喜才家前面路过,只看见猪圈和厕所,绝对想不到后面还有一户人家。由于厕所正“坐”在路口,赵之明家出入不便,两家人经常闹矛盾发生口角,派出所出警上门成为常态。
刚上任没几天,赵之明就找崔胜解决这个难题。尽管头皮有点炸:这么多年的积怨,原村干部该想的方法也都想了,怎么办?尽管怵头,他还是答应了赵之明的诉求。
通过走访了解发现,这两家的孩子都挺优秀,彼此常夸赞对方孩子,于是他决定从孩子入手打开突破口。一个下雨天,为方便通水,赵喜才把赵之明院内砌的砖扒开了,赵之明再一次报警。得知后,他找到双方说,你们都上岁数了,得给自己的孩子铺道啊,你们别管这事儿了,让孩子们处理吧。
就这样,崔胜开始做他们孩子的工作,结果都很爽快。很快,赵喜才家把厕所挪到别处,他趁势以村委会规划之名将这段道路进行了硬化,随后邻居赵之明也把紧挨赵喜才房的一棵大树刨了(树枝扫瓦、树根影响地基)。双方各退一步,困扰两家20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
为方便日常工作,崔胜绞尽脑汁,分别建了“退役军人群”“党员村民代表群”、“敬老协会群”,其中“退役军人群”旨在全村21名退役军人如何团结一致为村发展出谋划策;“党员村民代表群”旨在建言议政;“敬老协会群”则是本村企业家、在外创业有成和上班族为本村老人义务做贡献的群,这几年,“敬老协会群”的成员们自发出资每年为70岁以上老人购买年货,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二、身体力行,件件实事造福百姓。
“我是一名村干部,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始终保持‘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品质,”崔胜如是说。他任职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自身修养,上级机关各项重大决议和方针、政策出台后,他都是第一时间学习,白天忙着各项工作我就抽出晚上时间学习,越学越深感学无止境,越感到存在本领恐慌,特别是学习“增刊”后,这更激励我常学常新、常悟常进。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组织学习“增刊”中“兵之书”的先进事迹,通过开展支部党员讲党课、观看《老兵永远跟党走》专题讲座、集中讨论等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支部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近几年来,在“兵支书”崔胜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围绕疫情防控、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民活动阵地建设等重点领域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实事:
1、饮水管网改造。20XX年9月,村两委争取40万元扶贫资金,对本村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20XX年10月份项目实施完毕,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
2、修建村民活动广场。20XX年10月,为了丰富广大村民的娱乐生活,村两委积极协调县文广新局修建约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有效地解决村民们的健身文化需求。
3、防疫奉献爱心。20XX年疫情,组织村两委及村上的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共计1万余元。在疫情防控方面,两委成员分组轮岗,保证24小时坚守岗位与疫情防控人员坚决守好“小门”,阻断疫情传播的可能。
4、治理村容村貌。加大村内脏乱环境的治理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20XX年共修村内道路900余平方米,连接车官屯硬化道路2080平方米;为了提高村民人居环境,村委会使用垃圾清理机5台次,共清理生活垃圾80余方。20XX年6月30日,东林子村代表冯家口镇迎接县级环境卫生检查,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5、修建养老院。随着村里老年病患的逐渐增多,村民外出务工受到影响,如何既能照顾老人又不影响村民家庭收入摆在我们面前。今年4至6月,村两委利用两个月时间将村中闲置的原幼儿园进行改造,修缮成能容纳10多人居住的小型养老机构,室内有空调、暖气、电视等设施,有需求的村民可将老人“托管”,目前已有7人达成入驻意向,进而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三、解难帮困,不忘初心务实帮扶。
日常工作中,崔胜时刻没有忘记那些因病因残或其它原因而生活困难的群众,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有着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温暖和爱心。
东林子村现有脱贫监测户1户1人,叫孙德月。上任以来,村两委班子在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先后为孙德月申请危房改造及项目资金9562元,更换了线路并安装取暖设备,硬化了庭院,购置了家具、棉衣棉被,免费提供了3000升饮用纯净水,协调镇民政所为他争取冬季取暖补贴1000元,从而帮扶孙德月顺利脱贫。
20XX年人口普查时,崔胜了解到本村13岁的男孩赵洪波在父亲20XX年病故后,母亲带着弟弟改嫁异乡,他先是跟着奶奶过(爷爷早亡),不久奶奶出走,洪波又跟着叔叔生活,可婶子生了男孩后不想再继续抚养小波了,导致洪波无处安身。
知道情况后,崔胜四处打听小波的母亲改嫁之处并取得联系,要求她尽一个母亲的义务抚养孩子,并让洪波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上学。接着,他协调民政部门为洪波办理了低保,这样孩子上学不用缴费,还有相关补贴。
谁成想,社保卡激活后,却被一家人盯上了,洪波的奶奶、姑奶奶、妈妈和叔叔等人都打着用起来方便的幌子想把卡拿在自己手里。见状,为了孩子将来有保障,崔胜直接和他们敞开说:“既然我管了就管到底,这卡由村委会代管,等孩子有自立能力时交给本人,谁要是想独吞没门,你们要恨就恨我吧。”
事后,洪波的叔叔私下找我好几次想要社保卡,被我顶了回去。“再困难咱也不能让孩子辍学!”直到现在,我仍经常和洪波的母亲微信沟通,以督促、确保孩子正常生活、学习顺利。
四、先人后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他说:“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觉得村民们选择我当他们的“头”是对我的信任,我就必须为他们多办实事和好事。为此,我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座谈,到较困难的村民家中看望,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所急,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解决,同时对村里的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扶持。”
50多岁的村民李淑平常年患胃病,却始终无法确诊,他家属干瘦如柴,且有点智障。其唯一的女儿遗传了母亲的智商。为此,崔胜会同村两委成员为李家三人办理了低保。为表示感谢,李淑平多次邀请他吃顿饭,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后来,他又几次拿着礼品到崔胜家串门,也都被他推了出去。
“作为一名村干部,为群众谋福利是应该的,假如借为老百姓办事之际揩油,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耻辱,也是一个退伍军人的败笔。”这是崔胜的感悟。几年来,无论干什么工作,崔胜都身体力行,冲在第一线,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他带领村民志愿者日夜值班,严守本村安全,对高风险回来的居民逐个进行排摸,站岗放哨,为过往行人测体温、查行程等。
这几年,按照统筹规划,东林子村在原来安装39盏路灯的基础上应该再安装70盏。他家附近也缺一盏灯。但是,他把老百姓的需求摆在第一位,让其他村干部记着距离、给其它有需要的村民安装。为此,不少人说他是傻子,家属也跟着耍。他没有顾忌这些,在自家院两边墙上各按了一个LED灯,院里亮堂了,家属也没话可说了。
任职期间,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严格执行公开监督制度,以保障村民利益、集体利益为目标,按照财务公开制度,按时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同时,积极加强廉政建设,按照“六廉制度”严格要求两委班子成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今后,我将持续发扬军人敢打敢拼、无私奉献的精神,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搭建好基层党组织与村民之间的“民心桥”、做好当地群众百姓的“知心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把最优秀的人员吸引到党组织中来,为我村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他信心满满地说。
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二:
拿自家人“开刀”,改变村容村貌
火斗山镇孙营村是燕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山场少水、土地瘠薄、交通不便等原因,村民生活非常艰难,亟待改变贫困落后面貌。2008年,王斌当选村主任,大家把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退伍军人的身上。面对群众的信任和期盼,王斌说:“当时横下心,如果三年内不让孙营村变个样,我就辞掉村主任一职。”
新面貌才能带来新气象。王斌决心从改变村庄面貌入手。他了解到,村外有很大一片地被自己的侄子和另一位村民私自占用,种上菜和几棵杏树。王斌决定先拿自家人“开刀”,找上门让侄子将地退回来。
“老叔,那儿原来是一个大坑,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填平的,你要收回去,没门儿。”侄子和侄媳妇没给他好脸色。王斌一次次上门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道理、讲法规。最终,侄子交出了那片地。看到王斌对家里人都讲原则,村民们纷纷把多占的土地和街边地面主动归还给了村集体。
随后,这些被村民归还的地方建起了文化广场,街巷路面也硬化了,并安装了路灯,种上了树木和花草。新广场成为村民们每天最爱来的地方,农闲夜晚,村民们在锣鼓声中扭秧歌儿,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还扭出了精气神。
发挥带动作用,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从20XX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天起,王斌就苦苦思索孙营村的致富门路:要想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一家一户的农民摆脱传统粮食种植模式,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让农民在农业合作化组织的带动下,实现跨越式增收。
有了想法立即启动。20XX年初,王斌率先建立了“强斌农牧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宣传好几天,但响应的人却寥寥无几。王斌仔细一打听,原来是村民对这一新生事物没信心,怕手中那点血汗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王斌找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发动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这个时候,我们干部要向群众传达必胜的信念,这个信念的传递方式就是多投资本金。”于是4名村干部每人首期投入5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陆陆续续向合作社投入股本金。不到一年,3个大棚就产出了有机蔬菜。紧接着再搞果树栽种,鸡、羊养殖。
“以前我对流转土地有抵触,拖了好久没同意,多亏王斌书记三番五次上门,解开了我的思想疙瘩,使村里的崖桑基地建起来了,要不然我就真成全村的罪人了。现在,我不仅能收到出租土地的租金,还在园区打工挣钱,一年的收入是过去三四年的总和。”正在崖桑种植区干活的村民张朋感慨地说。
通过王斌和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崖桑基地、鹤鹿春养生谷、华卓草莓种植基地、云岭谷休闲度假庄园等项目在村里落了户,村里农民土地全部实现流转,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200余万元。同时,还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引入到新型农业产业链,另外吸收安置外村劳动力50多人,村民年人均打工收入达4500元以上。
心系群众,凝聚发展合力
“王斌书记心里时时刻刻装的都是村里群众,他回村工作10年中,哪个贫困户家里遇到了沟沟坎坎,第一个上门排忧解难的肯定是王书记。”村民邢刚虽然年老体弱,但又够不上低保标准,王斌同其他村干部商量,给他安排了打扫村里卫生的公益岗,让他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每年有3000多元收入,实现劳动脱贫。
村民徐福斌的儿子得了白血病,可家中一点积蓄也没有,王斌在村里号召村民搞互助,筹得捐款10多万元……
王斌对村民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但对自己的身体却是很“刻薄”。20XX年3月份的一天,王斌在与投资商商谈项目时突然晕倒,村民们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才知他因劳累患上脑夹层动脉瘤,需要赶快做手术。
王斌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做了脑动脉支架手术,安装了2个支架,但他仅在医院躺了3天,就急急火火地赶回村里。用他的话说:“自己生病住院,影响的仅仅是一个人,但耽误投资项目在村里落地,影响的则是几百人,我不能因小失大!”
在王斌的带动与感召下,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合力,一个个喜人的变化也不断发生:村容村貌方面,实现了家家出门有硬化路,垃圾集中清扫和收集;产业发展方面,实现了全部土地流转,让上百名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就业,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公益设施方面,实现了卫生室、图书室、幼儿园、文化广场的改扩建,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和城市人一样的文化生活。
如今,孙营村已由一个全县有名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全省“精神文明村”“卫生先进村”“扶贫攻坚先进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王斌欣慰地说。
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三:
王XX,男1967年生,中共党员,现任焦村镇罗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84年10月应征入伍,1988年1月退伍。2014年放弃城里的生意,担任焦村镇罗家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致力于“孝亲文化、生态农业、农民合作”三位一体的村庄综合合作发展,被评为河南省灵宝市优秀兵支书。
同时成立了“弘农书院和弘农沃土农牧专业合作社”,探索村庄综合合作和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先后成立了合作社资金互助部、统购统销部、生态苹果示范园、生态养殖部、互助养老部。开展了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业务至今,资金量达530余万元,社员数380余户,帮助村里70余户社员解决了生活、生产中资金短缺的问题;2015年看到苹果树木老化,带领干部群众在砥石峪开了100亩山地,种下了苹果树,从开荒到耕地到种树、田间管理、装滴灌、打机井,苹果缺水,需要灌溉水和管道的问题,向资金互助会借了10万元,前期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近年来在大家的努力下,苹果园获得了客观的收益,每年可以为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产品还参与了和广西沃柑互换的活动。
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四:
“只要村民找我们了,就说明村民眼里有我们,我们就一定竭尽全力为村民服务好、办好。”这是于里镇马疃村支部书记丁玉强时常对两委干部说的真心话。丁玉强担任支部书记16年来,带领村民把一个村容破旧、上访户多、村民矛盾多的“烂摊子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美丽村庄”。
兵支书丁玉强1996年参军,1999年退伍,退伍后不足一个月,就被推选为村两委干部兼报账员,2005年被推选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当时我回来参选村干部,老百姓也是带着‘试一试’的态度把我选出来的,大家对村子发展没信心,觉得选谁都一样,谁也干不好。”时过境迁,丁玉强仍对16年前的一幕记忆犹新。
上任伊始,丁玉强经过一番调研,列出了长长的“问题清单”:村道坑坑洼洼、村委会软弱涣散、缺产业致富无门……找到了病灶,丁玉强决定从改善村庄环境开始“开处方”。可当时村里一穷二白,村集体经济抓襟见肘。他自己多次到镇党委政府争取项目支持,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丁玉强根据村庄实际,统一规划,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带领村民对村庄所有道路、主街全部沥青罩面,巷道铺装巷巷通,打造特色文化墙,安装太阳能路灯47盏,借助西高东低的地势,逐户新建了排水渠,雨水全部排到村东的小池塘里……经过大家的努力,出村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旱厕改成水冲厕所,道路两旁干净整洁……对于这一连串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20XX年,马疃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
自此,发现村民们看他的眼神变了,党支部的号召力也增强了。丁玉强感慨道:“支部是堡垒,党员带了头,群众就有劲头。”
村民要富、村庄要想美,就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丁玉强把壮大集体经济的目光落在村庄地处206国道旁的优势上,多次外出招商,招引了日照五莲风电场、五莲县恒绿蔬菜合作社、裕兴养殖有限公司等,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增加了,村民也可以在家门口就业。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会经常把干部放上去称一称。”当了近20年的村干部,丁玉强不拿不占。村集体收入多少、开支多少、钱往哪儿花,都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讨论决定。
对于下步工作,丁玉强是这样想的:争取年底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工建设,生产路全部硬化,整治土地排涝沟,解决农田灌溉难题,保障粮食丰产增收。争取供排水一体化工程,让村里群众吃上和城市一样的安全水、放心水。
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五:
苏增宾,男,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赵县北王里镇大琉璃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从海军部队退伍的苏增宾,在部队就是一名“精兵”。他多次在专业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先后担任军级单位新兵连组训排长、专业集训队队长。20XX年,服役十六年的苏增宾退伍返乡,一头扎进村委会,为发展农村生产、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奔忙。多年来,他关心慰问、走访孤寡老人,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产业,帮助种地大户联系外地资源,引进农业新品种,改良种地方法。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提高了收入,大琉璃村渐渐走上兴旺之路。
20XX年换届后,苏增宾高票当选大琉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创建,他带领村“两委”,筹措资金,争取项目,集中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实施绿化美化,在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清理大街小巷,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问题,硬化道路,美化墙体,悬挂国旗,大力推进厕改,积极创建美丽庭院,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当好班长,不仅仅是改善村容村貌,还要想办法搞活资源、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直以来,带领全村老百姓走上致富路,实现强村富民成为了苏增宾追求的目标。
他所在的“赵县宝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领办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组织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入股合作社,引入现代化和市场化管理体系,以合作社为纽带,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农田联结起来,通过“五统一”,降低经营成本。积极引进技术和项目,与多个农业公司签订小麦育种合同,与乐源牧业签订的青储合同,实现玉米的订单种植和小麦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目前,合作社共计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群众3000多户,节本增收600多万元,为村集体年均增收13万元,初步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产业发展有思路,致富增收有门路。2022年,合作社计划开展以大田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计划服务面积达8万亩,助农增收200元/亩;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努力实现入股农民增收1600多万元;与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共同建设集小麦种子、繁育、仓储、加工、物流一体化的加工基地,帮助农民每亩增收100元,整体创收50多万元;谋划建设一个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农作物秸秆加工中心,扩大小麦秸秆、玉米青储等加工产品与养殖企业的订单量,确保收益持续增加。
“我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从部队到农村,环境变了,角色变了,但军人本色不能改,党员初心不能变,尤其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得树好红旗、建强堡垒,争当推动发展‘排头兵’、乡村振兴‘领头羊’。”这就是苏增宾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名“兵支书”的履职承诺。
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六:
戴智平“新时代赣鄱先锋”戴智平,1984年7月出生,20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他加入到村“两委”的队伍中,一干就是十年。该同志现任林泉乡大溪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兵就要当人民的子弟兵,做书记就要做一心为民的好书记”,这就是他朴素无华的信念和追求。
“抓学习”强化思想教育
该同志担任林泉乡大溪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要求,标准化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利用闲置村小建设大溪畈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有幸福食堂、农家书屋、党建文化宣传栏等,着力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村文化广播站的建设,阵地功能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开展“我为村级集体经济出一份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抓发展”做强集体经济
上图:向参观领导介绍菌菇;左下:包装秀珍菇;右下:螺丝椒过秤送货
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拓发展思路,近三年来,戴智平带领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20余次,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可利用、可发展资源摸底,整合优势,积极争取扶贫产业项目。
现如今,大溪畈村形成了洞霄农作物种植基地和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双擎驱动发展模式,农作物基地投入40余万元,种植的西瓜、辣椒等成了市场的抢手货。农作物种植基地建成后第一批是种植西瓜,8月的天气,室外温度接近40度,大棚内更是酷暑难耐,戴智平和村干部们一干就是大半天,汗水浸湿了衣背,他却从来不在意。戴智平笑着说:“10月中旬我们还要种植反季节辣椒、大蒜、芹菜等蔬菜,在春节期间上市,预计收入6万元,只要我们带头把这个蔬菜大棚搞好了,群众才会对我们有信心,产业才能有奔头,有希望。”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种植产业园,20XX年度被评为九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20XX年全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6万余元,预估20XX年可达35。5万元,2022年将突破50万元。
“抓民生”做好百姓服务
聚焦民生事业发展、巩固基础组织与村民心连心的服务。大溪畈五组90岁老兵刘道良和老伴每每提到戴智平总是感慨地说:“戴书记是咱们的好书记,他就像我们亲儿子一样。”
危改期间,戴智平为老人家争取了3万元的改造资金。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材料成本,从最开始参与拆除旧房,到平整地基,采购砖、沙、水泥等材料,戴智平都亲力亲为。他经常是忙完村里的事,还牵挂着老刘家房子建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新问题。戴智平的爱人总是“抱怨”道:“自己家做房子也不见他这么上心。”
大溪畈村“幸福灶”
一双脚步丈量民生,风里来雨里去,哪家有什么困难,只要招呼一声,戴智平总能及时出现。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大溪畈村16个村民小组于20XX年全部完成新农村建设、16个小组全部通水泥路,完成了大溪畈村河道清淤和2组、12组的危桥改造,固定了8名贫困户在村集体的大棚和食用菌基地务工,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20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19人,实现全面脱贫。戴智平用忘我的工作精神诠释着一名退伍军人的赤子之心,用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无悔人生!
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七: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乡村振兴新路子
“你要是赔了钱,就去我的羊群里拉羊!”。85后“兵支书”乌布和面对入社心存疑虑的牧民铿锵有力的做出保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行以来,在他的带领下新忽热苏木希热嘎查群众入社率达到60%。
敢想敢干、不怕困难、不辞辛苦是他最大的特点,乌布和是一名退役军人,有着8年的部队服役经历。“不畏艰难是军人的本色,同时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我更应该主动承担为合作社谋发展的责任。”乌布和说到做到,他将合作社现有产业与牧区草畜平衡、牧民增收难、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难等问题结合考虑,多次带领嘎查两委外出观摩学习,经过研究讨论,最终决定发展多羔肉羊品种繁育和超载牲畜托管育肥产业,通过引进“华蒙多羔肉羊”品种,逐步引领牧民转变传统粗放经营模式,为今后牧区的减畜增收保生态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支部书记、理事长他积极向饲养专家请教科学养殖的技术以及饲料配比问题,目前合作社已引进杜寒二代母畜70只、胡羊35只、华蒙一号种公羊3只,运行前期,为了节省开支,他主动带领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在羊舍边“安家”轮班值守准备养殖饲料、清理棚圈、查看羊羔情况,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
有了党组织这样的坚强后盾,有了乌布和这样的“领头雁”,牧民群众开始抱团发展,从“多条心”变成“一条心”,形成有事共商、有难共担、有利共享的良好局面。一个有目标有理想有抱负并且被群众所拥护所信任的好支书,终将会带领嘎查牧民走向共同富裕、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
202x优秀兵支书优秀事迹 篇八:
李XX,男,现任卢氏县横涧乡衙前村党支部书记。1992年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以来,筹集资金修建洛河水利大坝1400余米,造地700余亩;招商引资龙马公司、红星选矿厂、兴运驾校等成功入驻衙前村,带领全体村民筹建衙前村农贸市场,增加了衙前村群众的集体收入,带动本村群众就业。多次荣获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997年以来连续当选卢氏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至今;获得卢氏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退役军人—兵支书”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