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一:
我的家乡是有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荆州,在历史上它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单刀赴会这些事件都是在此地发生。荆州地处江南,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家乡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多,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抓周”这个风俗了。
“抓周”又叫“试儿”,这种风俗已在民间流传许久,它是用来卜测小孩儿将来志趣、前程和职业的仪式。同时,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以厚望,也借周岁之际祝愿一番。
在孩子周岁那天,家里人总会邀请亲朋好友们到家里来做客。大人们通常会围坐在床边,在小孩子面前摆上各种小玩意,有毛笔、算盘、剪子、书本和钱币等等,然后让孩子在众多物品中挑选最喜欢的那一个。小孩子坐在床中央,好奇地看着周围的大人和自己面前摆放的这些东西,思考一番后便慢慢地爬过去,伸出自己那胖乎乎的小手在这些物品中拨来拨去,随后拿起自己最中意的那一个在手中摆弄着,这时候大人们就会高兴得笑出声。如果孩子挑中的物品正好是家长心里期望的话,他的父母就会非常高兴和得意。如果孩子抓到的是书本或者毛笔之类的东西,大人们就会不禁赞叹道,这个孩子将来长大不得了,一定是个爱读书有学问的人。但是若孩子拿了玩具或者糖果的话,家长不免就会露出失望的表情。
抓周这个风俗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寄托着长辈们对孩子美好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如自己所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长大后能为家里带来财富和荣誉。同时通过抓周这个活动,也可以把平时很难见面的亲朋好友都邀请到一起共济一堂,借为孩子庆祝周岁的形式相聚在一起,这也不失亲戚朋友之间联络感情,话话家常的一种好方。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二:
刘思禾
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而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春节的风俗。
吃年夜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风俗。
大年三十的傍晚,因为疫情,一年没有见的老人们相互送祝福,大人相互拥抱,而孩子们则玩耍起来。爷爷奶奶比以前更加卖力地赶做着年夜饭。从厨房里飘出了酒肉的香味。七点钟,奶奶用拐杖敲着说:“大家,快来吃年夜饭!”餐桌旁一下子沸腾了起来。那些美味逐个被请上了餐桌。有鱼、有鸡、有藕汤、有水饺……真是琳琅满目。邻居性子可真急,“啪”的一声,一朵烟花在空中绽放出金色的花瓣。不一会,那朵朵花瓣又如流星般划破黑色的丝绸,“啪”又是一声……烟花声、电视声、说笑声夹杂在一起,声音非常大,也很热闹。爸妈给爷爷倒上酒,给奶奶倒上茶,“祝老爸老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用洪亮的声音给爷爷奶奶送去了祝福语。舅舅则给我们发着红包。小表弟不懂礼仪,抓起一个小饼子便往嘴里塞。餐桌上鱼肉非常鲜嫩,甜甜的番茄酱浇在鱼肉上,一滴滴番茄酱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出点点银光;鸡腿上裹着一层厚厚的油,咬上去又松又软……这就是武汉的春节。[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吃完饭,爸爸给我们讲起了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一到年末便到处害人。一次,一位老爷爷发现“年”很害怕鞭炮声,就这样后来人们制造出各种鞭炮,“年”再也没有出来害人了。
故事讲完按照家乡的风俗就应该放鞭炮了。外面早就有孩子开始放鞭炮了。烟味呛得人直咳嗽。我抱着自己积攒了许久的鞭炮来到一片空地上。“啪啪啪”火光迅速顺着绳子逼近鞭炮。一声巨响,如同山崩地裂,我这才想起捂住耳朵,可已经迟了。我一哆嗦,揉揉自己的耳朵,感觉又刺激又好玩。
春节的风俗可真有趣,我喜欢春节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三: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许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繁荣的生机。这生机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
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不绝口,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条真龙悠然地盘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说的敬爱与向往。
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民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了现在人人喜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观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严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欣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动的心,对它恋恋不舍。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的时候碰上了新年,他见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元日》
我的家乡在肇庆,在那里不同的节日有许多不同的风俗。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我们要特地跑回老家祭拜神仙。祭拜完之后,小孩子捂着耳朵就先走,因为每祭拜完一个神仙就要放一串鞭炮。一般来说祭拜神仙都是备鸡,很少有人备鸭和鹅的。当然除了鸡之外最常备的就是各种水果蔬菜:苹果象征着平安,红萝卜象征着鸿运当头,生菜象征着生财有道……反正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最重要的还是对神仙的敬意。
肇庆过春节的风俗和佛山其实也差不多。每到春节,小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收压岁钱了。但是不能白收人家的,一般都会拿着礼物上门,然后收了礼物的人肯定就会给红包了。那边的经济有限,所以红包的钱无论多少,都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收完红包,就该吃团圆饭了。团圆饭一般都是在晚上吃,而且是大人和小孩分桌子吃。吃的一般都是上午祭拜神仙的那几只鸡,各种水果蔬菜。其实我觉得吃饭还不是重点,重点应该是大人那一桌,肯定会喝酒,一喝酒,他们就喜欢在亲戚群里发红包。而且都是大数额的,手气最佳的就接着发。但是如果手气最佳的是小孩子的话,就有家长代发,抢来的比收来的多多了。随着时间越来越晚,就也该各回各家了。晚上回到家,洗完澡,一家人就坐在沙发上看春晚。大年初一,就可以继续收红包。
大年初四之后,就可以到处去旅游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五:
酥肉
李迎奥
我家的年夜饭上,总会有一盘酥肉,它总是最吸引我的菜。
做酥肉,其实并不难,需要准备三线肉,当然喜欢吃瘦肉的,可以用精瘦肉。此外还需要准备红苕粉,花椒,盐。先将肉切块装盘,再往切好的肉块中加入红苕粉,花椒,以及适量的盐和少许水,并把它们混合均匀。接下来,起锅烧油,把油烧热后就可以放肉块开炸,炸上五六分钟,酥肉熟透后就可以捞出装盘了,美味的酥肉也就制作完成了。
虽然酥肉的做法很简单,但是妈妈却不经常做。想吃酥肉得等到重要的节日,比如过年。一到年三十,妈妈便忙着做年夜饭。可我最期待的还是炸酥肉。“多久炸酥肉啊?”我总是催促妈妈。“炸,炸,现在就炸!”妈妈总是被我催得很不耐烦。虽然妈妈口头答应炸酥肉,但我知道那只是妈妈搪塞我的话而已。因为每次炸酥肉都会被妈妈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我总是悄悄跑进厨房偷看。每次刚走进厨房,就会被妈妈撵出来:“去去去,一边儿看电视去!”我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客厅耐心等待。
什么香味?是酥肉的味道!我激动起来,就快要吃到朝思暮想的酥肉了!我在厨房门口不停地张望。出锅了吗?怎么还没做好?只见妈妈捞出了一块酥肉放进盘子里,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拿起那块酥肉就往外跑。天哪!烫死人了!我两只手不停地交换着拿,嘴里不停地吹着风,希望它快点凉下来。终于,酥肉没有那么烫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块儿。哇!又脆又香,实在太好吃了!一种久违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这么好吃的酥肉,你难道不想尝一尝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六:
现在走在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的粽子香味,这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到了。
传说爱国的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这天,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进水里。长江有一个叫屈原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屈原显灵了,谁说食物被蛟龙给吃了,于是屈原用叶菰裹住食物,绑上五彩色的线,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了,投入水中。这个方法逐渐发展为现在的粽子了。
在我的回忆,我奶奶最会包粽子了。有一次我看到邻居的小孩儿拿着粽子大口大口的吃着,我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就央求奶奶快点给我包几个粽子吃,我不想吃端午节,外面卖的粽子,奶奶拗不过我,只好乖乖去买食材……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叶子,这时我就坐在旁边去看那些食材。有一碗糯米,一些红枣,一件绿豆还有一些红豆。奶奶就这样,一边准备馅料,一边不忘时刻低防着我偷吃。
我已经等了好半天了便说:“奶奶,包好了没啊?”奶奶这时喊道:“好了,你看看吧!”看见桌上出现了一个翠绿色的粽子,虽然说只看见一个包装,也能想象出馅料的美味啊!“我也要做”。我吵着吵着要做好。“好,奶奶这就教你来做”只见奶奶用木勺舀了一勺馅料,放在了几片叶子的中间,一包一捆,一个好吃的粽子就诞生了。我也学着包了几个,结果都散了,脱了皮,奶奶只看了我一下,也没多说,又包了几个。虽然她没说什么对我进行鼓励的话,可是她的动作却鼓励了我。于是我终于包了一个完美的粽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了起来!
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等……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过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七:
端午包粽子
小作者:601班11号张嘉俊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按照家乡的传统,端午节包粽子在家乡是视为最重要的一件事。
听妈妈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278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包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包粽子成了中国传统的风俗活动之一。
阳光洒满大地,小草也探出头来。一大早屋子里飘出阵阵糯米清香,原来是妈妈要包粽子!我见妈妈麻利的包粽子,手也痒痒的,很想试一试,妈妈欣然答应了。拿起一片用热水泡好的粽叶,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可不一会儿粽叶就被折得乱七八糟。妈妈告诉我:“先拿起两片粽叶交叉放在手上,然后折叠围拢成一个‘杯子’的样子,做出一个‘窝’。左手捏住底部,右手在下面放糯米,中间放馅料,然后再铺上一层糯米,最后把‘小杯’的‘盖子’盖上,用线把粽子缠上就大功告成了。”我按照妈妈说的,先把粽叶弄成三角形,接着放一些糯米、馅料,做出棱角,正准备把叶子包上,可里面的糯米却开始“调皮”了:不是往上跑就是往下溜走。我捏紧粽子,把糯米倒出去一点后才勉强把叶子包好,用手握住。然后那另一只手和嘴巴用红绳把粽子缠上。过了一会儿,我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蒸了一个小时,就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最后我也是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粽子。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粽子的香味却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爱散发着浓浓亲情味道的粽子,更爱中国的传统民族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篇八:
炸肉丸
廖欣怡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定南的春节也不例外,这不,春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响遏行云地走来了,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次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大铁炉,用来制作过年需要的食品,我最企盼的就是炸肉丸了。
妈妈会在春节前几天,就开始准备炸肉丸所需要的材料。妈妈总是一大早起床去买炸肉丸所需要的材料,炸肉丸的材料可多了:有冬笋,马蹄,香菇,包菜,番薯粉,鸡蛋,猪肉等。
首先妈妈会把冬笋,香菇,包菜,猪肉,放在切菜板上,剁碎,然后放到不同的小碗里边,然后再把马蹄削干净备用。随后就是把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让这个“小太阳”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接下来就是尤其重要的一步了。把所有的食材,放到一个大盆子里,用你练了十年的手,放上去用力的搅匀,加上番薯粉,盐,味精。在充分的搅匀,再放置几分钟就可以了,此时你还可以再加几个鸡蛋进去,这样可能会更好吃哦。
此时,爸爸便会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口大铁锅,通体黝黑,浑身冰凉。妈妈把它灌满金黄的油,然后把大面团揪出许多小面团,这就是肉丸的雏形,把它们丢入烧热的油锅中,炸至通体金黄,肉丸就形成了。
每当这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偷拿几个,却总是被烫的上蹿下跳,父母见了便会笑得合不拢嘴,一股温馨的氛围无形的弥漫开来。
虽然现在仍有不少人坚持传统,但有一大部分人在追随潮流,崇洋媚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从春节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