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一:
对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至今我都不敢说我读懂了多少。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那点事,从小到大,我只是通过电视、课本及老师在课堂上陆陆续续、点点滴滴的地讲述,零零碎碎的记了一些。直到这一次,语文老师引导我们详尽地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我才对这一段历史,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虽然我对自己读懂这本名著有几分怀疑,但是,当我再次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扫描我画的12幅思维导图时,心中的涟漪一晕一晕的荡漾开来,心里总会十分激动,我的思绪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我仿佛看到了埃德加·斯若在聚讼纷纭和道听途说中眉头紧锁,摇头晃脑。他把自己关在北京的小房子里时而来回踱步,时而搓脚捻手,时而摊开桌上的地图指指点点。最后,他欣然提起沙发上的外套,冲出门外。他风风火火地来到医院,憋着半土半洋的中国话,请求医生把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等病毒疫苗,统统打了个遍。折回家来,往行囊里塞进十多个笔记本,胶卷,相机及简单的衣物,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坐上了由北京开往西安的慢车,他要到传说中的布满恐怖、充满危险的延安去探个究竟!
亲爱的埃德加·斯诺先生!您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态度,您对事实真相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永远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作为中国革命的后代——我,对于您,当初给予旧中国苦难命运的关切与同情,给予中国共产党的热情与支持,给予爱国学生的关爱和保护,表示衷心地感谢!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谊,也绝不答应和允许任何人践踏和玷污这份美好的情谊。
斯诺先生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我仿佛看到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奋力突围的先烈们,他们不怕难、不怕苦、不怕死,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主席运筹帷幄,四渡赤水,那也是因为他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翻越千山万水,既要忍受饥寒交迫,还要面对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全凭红军战士们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红星照耀中国》就是一群有信念的人骁勇善战,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团结合作,干了一件有信念的大事。→xiandiaoyu.com←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二:
一九三六年六月,一个三十一岁的男人乘坐一辆破烂的火车,去往那个“红色的中国”了,他的目的地是当时在国民党所宣传的“赤匪”主要根据地之一——延安,去见那个所谓的“赤匪头子”——毛泽东。这个人就是此后闻名世界的埃德加·斯诺,也是《西行漫记》的作者。
吴亮平老先生曾说过:“《西行漫记》是一本忠实地报道了我们的情况,介绍了我们的党的政策的书。”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也说:“当时几十万美国人,包括我自己读了这本书,从中得到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初步印象,同时对他们的目标和救国抱负,对他们的艰辛的牺牲精神也有了了解。”
为什么这本书能产生那么大影响?是因为它是第一本写中国苏区的吗?是因为斯诺是外国记者中第一个进入中国苏区的人吗?都不是。这本书描写了中国红军战士的精神,描写了“红小鬼”的自尊,突出了人民对中国红军战士的爱戴,留下了珍贵的史实。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你可以叫他‘小鬼’或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队员,他们是革命的儿童,不是奴仆。”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爱国向上的“你说这些是罪孽吗?这些是爱国的行为!我们为什么要干那些呢?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的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为我们的好处打仗?”
在这里,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爱戴共产党的“红军是为穷人作战。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呢?”“江西是好的甘肃也是好的,凡是有革命的地方都是好地方。我们吃什么,睡在什么地方,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革命。”
读到这里我已经热泪盈眶,一个年仅十三岁的红军战士,能够说出“重要的是革命”这样的话,这不得不让人钦佩。回想到我自己身上,我能有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吗?彭德怀先生,有一次每天被拷打一个钟头直至一个月之久,而我能坚持这么久吗?一次两次我可能还可以挺过去,如果时间一长的话,不出五天,我可能就要招供了吧。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能在国际上产生这么大的原因,也是令我为之震撼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是第一本描写中国苏区的书,而是其中蕴含着那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世人为之钦佩!让我们传承这份革命先烈的精神,让它绵远流长,万年不断!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三:
在那段艰苦峥嵘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可爱质朴的人,有农民,有学生,有社会各界进步人士,他们无一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下,团结一致冲破层层阻碍,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斗志昂扬,大步向前,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
诵读经典,我发现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人物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可亲,他们也有着生活化的一面。毛主席酷爱读书,生活简朴,工作一丝不苟;周总理是个儒雅的革命者,平易近人;朱总司令果敢勇猛,无畏艰险;彭将军顽强不屈,不向恶势力低头。革命先辈虽出身于平凡之家,却有着一颗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正是他们以凡人之躯,不屈的意志为中国开创一条光明大道。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长征途中一个个小人物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战友们肩负他们的遗志继续前行……如“丰碑”一样的军需处长,把棉衣给了更年轻的战士,自己则冻僵在一棵大树旁;以身试毒吃野菜的保卫科科长陈云,在试吃了10余种野菜后中毒昏过去;还有无数吃草根煮皮带充饥的小战士们……历时两年,最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革命掀开新的篇章。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尤为看重铁路事业发展,这也是我们铁路人砥砺奋斗的方向所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启航新征程,向下一个奋斗目标迈进。
今年的12月3日,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是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生动诠释。一条铁路,两个国家,跨越山河,共享繁荣。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铁路人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担时代之责,壮中华之脊,强国之力量。书中的英雄的精神历久弥坚,红色的基因薪火相传,我坚信,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四: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我了解到从前未知的红色革命历史,看见了那动荡时代下的红色光辉,更激荡起我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本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他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记者,并以记者的客观视角写下了这本书。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章节是“苏维埃掌权人物”。这章写到斯诺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西北。那时候的西北是一个完全农业区,有的地方还是半游牧区,经济并不发达。随着红军迁都来到了西北,这里就成为红色政权的核心区。斯诺在这里找到了当时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斯诺与毛主席畅谈了许多个晚上,也从士兵口中知道了不少红军们的故事。斯诺将这些亲眼的所见所闻都一一记录下来。而从书中我们也知道了,毛主席并没有对这位外国来的记者存有偏见,也没有因为已是红军的最高领导人就“高高在上”,而是始终保持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平等和善地对待所有人。他为人坦率风趣,机敏博学;他生活非常俭朴,与其他共产党员没什么差别;他工作繁重,常常做到深夜才休息……通过这一章,我对毛主席的印象一点一作 文 吧滴地丰盈起来,同时对这位伟大的领导者肃然起敬。
除了毛主席,书中还介绍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同样伟大的领导人和一群勇敢又鲜活的“红小鬼”们……每一个人物都极生动真实,都同样闪耀着赤诚的灵魂光辉。
斯诺写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中国的西北,而且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今天,正如书中所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不仅照亮了中国黑暗沉重的过去,更指明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
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却让革命先烈有血有肉,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的领导者。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继承者,心中要有爱国精神,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烈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民族的脊梁,为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吾辈当自强!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应该继承先辈们建设更富强、更美好国家的伟大志向,努力学习,努力充实自己,让东方红星光芒更加璀璨闪耀!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五: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而成的一部纪实性的著作。
顾名思义,“红星”指的是今日中国之领导、如今人民之支柱——中国共产党。本书由外国记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编述而成,其中并不含刻意之褒扬或恶意之诋毁,因而在今天成为了一本重要的历史类著作。
下面,我想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实话实说,我并不很喜爱此书的写作风格。我以为,本书中的思想是高深的,是极具启发性的。但它并不适合茶余饭后之消遣或睡前之故事书来阅读。本书语言是朴实无华的,而有时实在过于直白,起承转合也甚是生硬,大段大段的对话,有时甚至有偏向“意识流”的写作倾向,实在无很强的可读性。本人也多次昏昏欲睡,甚至几度有放弃阅读的念头。
不过既然读完了,那么再来谈谈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性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本书所宣扬的“苏维埃主义”是很具有感染力的。这种感染力能给人以振奋与充盈,此种振奋如长路上之亮光,引导着当时中国前进的方向。
在长征的漫长岁月里,试问,为什么诸红军战士能够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对光明的憧憬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而当时之中国,“苏维埃”既是光明之象征,也是救国之道路,因而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战斗不息。所以书中一众红军战士全部秉承着“苏维埃救国”之坚定信念而不断前进,所以全书也有着一种伟大的感染力。
其次,本书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常人都难免会失意颓丧,此时一种乐观主义之精神便不可或缺。试看书中人物,上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下到田亩中几岁的童兵,用埃德加·斯诺的话来说,“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憨厚朴实的富有农民气质的笑容”,乐观主义精神立现。
文章的最后,我也想对这些先烈表示由衷之感谢与缅怀!
感谢他们“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献精神;感谢他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精神;也感谢他们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横刀立马,与新中国一同扬鞭疾驰的伟大精神!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此话不假。然而,“雏凤”清啸之时,心里总是会记挂着那苍劲有力的“老凤声”。没有他们,哪有这“桐花万里”?没有他们,这“丹山路上”也必是荆棘密布的吧……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六: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勇敢战胜国民党反动派。
在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的热血与豪情。在下着大雨的山路上奔袭是很困难的事,可红军战士们丝毫不惧怕。一路上他们渴了,抬头喝雨水;饿了,嚼一口湿漉漉的生大米。天色逐渐亮了,总进攻开始了,几十个冲锋号同时吹响,枪弹像旋风般刮向敌人阵地。这时,几十名红军战士开始从铁索上爬过去。敌人看到了,就赶快放火烧桥。红军战士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成功夺下了桥头,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读到这里,我的眼角不禁湿润了。我被红军战士们那种不惧怕任何困难、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所折服。这种精神是我恰恰缺少的,回想我每次做语文和数学作业时,只要遇到难题,就轻易的放弃;学习骑单车的时候,摔倒几次就开始打退堂鼓;学习钢琴时,总是喊累,不愿坚持;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总是选择逃避,而不是去面对。做任何事情总是缺少一份勇气,一份毅力,一份坚持。想到自己的种种不足,我惭愧不已!
通过这本红色经典书籍的阅读,我深深地被红军战士的精神所感染和激励。以后我必须改掉自己的惰性,学会勇敢,学会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做什么事情都不放弃,坚持到底,多一份探究的劲,使自己不断完善,做一个像红军战士那样勇敢的人。
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最好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繁重的学业和青春期的成长忙碌焦躁时,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这和平稳定的生活是每无数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每一位红军都是一颗红星,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照亮我们今天的幸福之路。我们应当无比珍惜,从当下开始好好学习,不愧对于每一位革命先烈。
我坚信长征精神会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世界,照耀着我们。我们定不会辜负这份期望,从小勤奋学习,将来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七:
最初邂逅《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它被摆放在书店一个非常醒目的位置,一看书名就感觉到与党的历史和中国近代史有关,但再一看作者是一位美国人,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开始读这本书。
斯诺作为一名外国记者,最初,他也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和战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陕甘宁边区。然而怀着冒险的心情,他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担心毫无必要。这里绝对不是国民党政府所称的那样恐怖,而是恰恰相反,他在根据地受到了红军战士慷慨而亲切的款待,他与这些共产党人坦诚相见,与红军战士友好相处。通过和这些人的接触,作者深刻感受到了与国民党白区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他被这些甘愿牺牲自己、为民族解放努力奋斗的青年男女所感动。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所接触的这些男女战士中,有许多位是他“在中国十年以来所遇见过的最优秀的男女”。
他在书中谈到说:“与毛泽东、彭德怀等人的长篇对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五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他带着:“为什么有成千上万人不惜牺牲生命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红军能够在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完成‘长征’这一伟大壮丽的史诗,为什么人民群众能够如此支持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红军”等等的问题走进红区。
最后他的疑问一一得到了解答,读完这本书也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什么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因为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始终来自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了人民立场,紧紧地依靠人民创造了辉煌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党史,回望来路,始终葆有红色信念在胸口,让赤城的红色火焰引领我们脚踏实地,勇敢坚定地走向未来。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左右 篇八:
终于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
多次读它却往往是半途而废,一是上班空闲时间少,二是这本书开头的吸引力不够,往往翻阅几页就搁浅了。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与小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缺少吸引力。它没有悬念的设置,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但《红星照耀中国》确实是值得一读的红色名著。它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我党在旧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历史贡献,而且向我们展示了毛泽东、彭德怀、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与顽强的意志力,它让我们能学到了坚守信念与不断探索的重要性,并指引着我们成长。
经典的作品得不到广泛地推广是极为遗憾的事。如何让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呢?
央视频道《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易经》《论语》《孙子兵法》等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国家宝藏》也以视频的方式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还有《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涵养心灵。这些栏目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全新形式让高雅的文化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那么,《红星照耀中国》换一种艺术形式展示是不是更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呢?我想应该可以的。或者,把更具有吸引力的“长征”部分放在开始,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斯诺“探寻红色的中国”的章节,这样也许会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但若想演绎出真实场景,还非得认真研读原著不可。无论是《典籍里的中国》还是《国家宝藏》的影视导演、演员,倘若没有对经典文化文物的深刻理解,是万万不能表演出好的效果。
是不是看了视频就等同于阅读原著呢?也不是。《红楼梦》中的演员陈晓旭、邓婕表演得再形象、逼真,她们也无法把林黛玉、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全部展现出来,何况“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呢?所以说,无论多么优秀的演员也无法把文字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说来,若想理解经典文化内涵,还得读原著。
对于阅读,应如傅雷所说:“阅读不宜老拣轻松的东西当作消遣,应当每年选定一二部名著用功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