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
米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米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米老师把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米老师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xiandiaoyu.com】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二:
《认识千以内的数》
前些天,有幸网上观摩了“中国教育学会2020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系列活动。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就宁老师《认识千以内的数》,我有一点自己的感想。
课堂之初,宁老师播放了一段《疯狂动物城》剪辑成的视频,视频中提到了许多千以内的数,有学生认识的,也有学生不认识的。一下子,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目光。学生对视频中出现的数字一下子来了兴趣,特别是自己没学过的那些,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抓住了他们的视线,就抓住了一半的课堂效率。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对学习数学有信心,从而达到自己要学,更快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更理性,更抽象,相对的,也不容易让学生接受。过去的几十年,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更有甚者,厌学逃学、学困、辍学甚至少年儿童的犯罪,这些都是学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这个大环境下,所有数学老师,特别是农村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刻不容缓。
如今,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更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和学都能高效进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处于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为教师优质教学资源的获取、问题的解惑,提供了可行的途径,解决了教材、课程知识中资源的缺失。为教师的备课,落实新课程要求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根本宗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三:
知识与技能同在思维和情感齐飞——评《认识千以内的数》
认识千以内的数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感受十进制思想,是对数的认识的延伸与拓展。千以内数的认识,对整个认数系统的完善与建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样一节重要的核心概念课,宁老师在教学时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经验,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设计了许多连贯而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数感,感悟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先复习一个一个数,数到十。十个十个数,数到一百,唤醒“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的经验。接着例一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类比推理,认识几百和几百几十几。数源于数,在例二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多次数数。在数数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十进制位值原则,又感受到自然数的后积性,即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在认识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的活动中,让学生凭经验说出一千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拨计数器进一步体会十进思想,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因此,我们需要在百位前增添一个新的数位,这样自然引出了千位。这些活动的设计,既让学生亲历数的产生过程,更是充分理解教材编写的实质,巧妙地渗透了自然数的本质。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认识324时,老师给学生准备了计数器、小棒和方块图,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选择不同的学具,从不同的角度抽象出324,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了这个数的意义和组成。宁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说出操作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了数的本质。估计黄豆的粒数时也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估计、实践操作获得了相应的活动经验。
三、联系实际,充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数的本质后,老师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在多种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例如206这个数。课上学生亲眼看到用数豆神器数出一瓶黄豆有206粒,身临其境地量出NBA球星詹姆斯的身高有206厘米,亲自数出小朋友制作的数学小报中的一篇文章字数有206个,通过科普又知道了成人骨骼有206块。从数量多少、高度以及所占平面的大小等多种维度形成对206这个数丰富意义的准确认识。
另外,课堂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着实令人赞叹,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以及数的组成、“满十进一”的过程,这需要平时扎实的基本功以及老师的正确引导。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数感、掌握数的本质、训练学生表达方面下功夫。宁老师的教具“数豆神器”——10x10的格子,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既能很快地数出100颗豆子,又进一步巩固了10个十是一百的知识。
总之,宁老师的课给了我许多启示,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学习多多思考。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上周,我听取了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受益匪浅,我想谈谈其中“图形与几何”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堂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刘燕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活动,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节课,刘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才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使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耳听、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也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本节课力求做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由教师包办;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由教师说出。”这三个凡是贯穿了全堂课教学的始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每项活动的过程,刘老师把活动要求交待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当学生思路停滞时,通过问题促使其再前进一步,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时,教师及时总结、升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刘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并且每次鼓励都另有千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李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五: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培养儿童空间观念——《轴对称的再认识》观课心得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如何让出更多的空间,让儿童自主学,培养孩子空间观念。这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日,有幸在“人教数字微服务”平台观看了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黄龙玲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的再认识》一课,令我印象深刻。
一、单元视角,相机结合。
《轴对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共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通过折一折来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二课时是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的图形方法。因为,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学生能用“对折”的方法判断大多数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知道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黄老师能基于学情,以单元整体视角,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适度拓展,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抛出“不对折,你还能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一挑战性问题作为研究的大任务,直逼本节课的知识核心,有效切中了学生的认知节点。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大胆想象、直觉感知、深度操作,让学习真实发生。也为引导学生后续自主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提供支持,从而寻求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的深入理解与建构。
二、经历过程,面向全体。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灌输、传授的课堂,过于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了儿童的探究与发现,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助长学生的依赖性。“轴对称的再认识”思维含量较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图形与几何概念认识内容。本节课中,黄老师能抓住“轴对称”的本质,彰显学生“自探”意识,共进行两次探究活动,黄老师都能以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出空间,敢于放手,甘做“铺路石”,舍得留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并能面向全体孩子,为学生提供三级“锦囊”,两次呈现、面向全体,有效组织孩子们充分合作、讨论、分享,让孩子们自我表现自己,尊重孩子们的自主验证与个性创造,使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们形成对“轴对称”的深刻体会与感知。学生“学、思、做”合一,他们的数学思维逐步向深处漫溯。
三、渗透思想,积累经验。
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在学校学的数学,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确如此,在课程改革“再出发”的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堂除了有丰厚的知识、纯熟的技能外,更应有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这才是数学课堂的本质追求。本节课,黄老师紧紧抓住“对称点”这一核心知识,逐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设计用“对称点”来找轴对称图形和利用“对称点”来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两个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悟到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个点都能找到对称点,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后继学习都有重要意义。黄老师还能在学生探究了用“对称点”来找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将此方法与以往三年级学习的“对折”方法进行有效对比,让孩子积累学习活动经验,在对比中学生明白:只要所有的点都能找到它的对称点,那这个图形对折过去,就一定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只要有一个点找不到它的对称点,这个图形对折后就不可以完全重合,也就不是“轴对称图形”。反过来,这个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那这个图形的任意一点都能找到它的对称点。由“面”的重合到“点”的重合,让孩子感到前后知识的联系、方法的相通,孩子的空间观念逐步形成。
总之,本节课黄老师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始终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教师没有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注重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再创造”,努力把学生的思维打开,唤起学生主动探索“轴对称”本质特征的热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愿望,使学生的手、口、脑并用,让学生的头脑里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环环相扣,深深理解。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六: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荷兰教育家弗赖塔尔告诉我们:源于生活,让数学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归于生活,学生们会自觉注意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数学关系和数字。生活,柔化了数学的刻板和刚性,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有趣、有用、有情……____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就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向学生视野,进入课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并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凸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本节课,米老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在循循善诱中,完成了对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
一、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分数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既然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向学生视野,进入课堂。课上,米老师创设了淘气和笑笑去春游,帮助他们分苹果、矿泉水、披萨等食物的教学情境,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平均分是最公平的,于是成功地帮助了淘气和笑笑分了苹果和矿泉水,每人分到了2个苹果,1瓶水。
披萨只有一块,平均分后,每人都得到了披萨的半。披萨的一半是多大呢?孩子们拿出了手中披萨的学具,动手折了起来,很快就找到了披萨的一半,并用阴影表示出来。敖老师借机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这样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孩子们都陷入深深地思考中,是啊,这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敖老师引导孩子结合自己分披萨的过程想一想。在老师的引导孩子,孩子们最终想到了用“1/2”或“2/1”来表示披萨的一半,敖老师在表扬孩子的同时,对学生说:科学家和你们一样,也想出了这两种方法,最后他选择了用“1/2”来表示一半。然后再引导孩子们说说“1/2”表示什么意思。值得一提的是,当有学生不能准确说出“1/2”的意义时,敖老师就会耐心地引导,使其能准确说出它的含义,不但如此,她还会找更多的学生重复说,使学生正真理解了“1/2”的意义。
二、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让学生从做中学。”敖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她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课上,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米老师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正方形纸,引导他们找出正方形纸的“1/4”,并将折法不同的正方形贴到黑板上,使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化。在学生理解四分之一的基础上,敖老师又问:“在这个图形中,出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找到几分之几呢?”,就这样,在米老师循循善诱下,学生又认识了“2/4”,“3/4”,“4/4”。米老师用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在层次练习中,创造分数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米老师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层次练习题,先让孩子判断每个图形涂色的部分能不能用“1/2”表示,在学生充分理解“1/2”的含义后,又引导孩子找出正方形的“2/4”“3/4”,“4/4”。为了深化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发散孩子的数学思维,米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正方形学具,任意创造一个分数。学生对此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分数,并能准确说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这种层次性的练习中,孩子们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七:
最近通过网络参加了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活动,虽然没去现场,但依旧觉得收获满满。
活动的开场是由我的偶像吴正宪老师开设讲座,在讲座的一开始,吴正宪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视频中有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尝试下地,他的爸爸妈妈明明可以一下子把他抱下来,但家长却让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反复尝试的过程就是他体验的过程,就是对外界社会感悟的过程,因为孩子自己有了参与这个过程的体验,这样的过程更具有成长性。然后吴正宪老师通过视频,类比到小学数学的学习,引发我们思考:在面对儿童时,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通过数学学习,使他们具有成长性呢?吴老师提出我们必须把目光放远,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当下,就像开头视频提到的,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当下,一下子把孩子抱下来,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给的”多了,孩子们的探索欲也会下降。
第一节课学习的是孙迎新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刚好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时,孙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出示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和学生结合数学学习交流了其中的道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使课一下子拔高了一个度。接着孙老师结合时事,创设了疫情期间向敬老院运送防疫手册的教学情境,开授新课。这比书本上送南瓜的情景,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然后在学生补充完题目后,他在课件上,把一本防疫手册变成了一个点,然后一行14个点,一共12行。起初我是费解的,我觉得这样是把题目复杂化了,那么多点,密密麻麻,让我很不能理解,但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耐心地看下去,才发现了孙老师的高明之处。他把具体的手册,抽象成一个点阵图,然后他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14x12”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自己去体验这个过程,和开头吴老师的讲座里的观点不谋而合。接着他又让学生观察板书的算式,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再追问,为什么都要先分后合?学生回答:“可以把没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当学生说完这句话时,我一瞬间想要激动鼓掌,孙老师的设计意图达到了!这一设计把新知和旧知一下子串起来了,学生能感觉到新知和旧知的联系,为学生以后学习数与代数这一板块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而且是学生自己通过分一分、算一算,观察自己总结的,这可比老师直接讲给他们的方式棒太多了!在教学中,师生、生生的课堂对话,呈现了非常真实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评价语言始终在引领学生学和试,既点拨方法,又激励学生进取,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第二节课学习的依旧是三年级的一课——《认识小数》,不过它是人教版的,和苏教版上课的方式还是会有些不一样。在课的一开始,郭老师开门见山,一点也没拖沓,直接出示了测温单,让孩子们读一读测温单上的数据,再写一写带小数点的体温数据。接着郭老师出示了温度计,让孩子们数上面的刻度,先按整数数,再细分,37到38之间体温刻度该怎么数,当学生数到37。9时,后面数到38,郭老师立刻问道:“怎么从37数着数着就到38了呢?”学生自信回答:“满十进一。”这是学生在学习整数时总结的规律,瞧,再一次,新旧知识撞了个满怀。本节课所有的实践操作都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教师做到了真正的放手。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学具尺上找出0。6米,有的同学找的是6毫米,有的找的是6厘米,有的找的是6分米,郭老师没有肯定一个答案,也没有否定一个答案,而是把所有答案都写在了黑板上,并找同学们上台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分享的过程也是所有同学思考比较的过程,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你一言我一言中确定了6分米就是0。6米。在课堂上听到更多“我想试”、“我愿试”、“我敢试”、“我会试”的声音,也是我们所有老师所期盼的吧!
学习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发现这些老师并没有为了凸显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或情境化,而淡化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忽视了数学的本质,每节课都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非常值得我去学习。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的脚步不会停下。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八:
以人为本体验操作;数形结合建立模型
《认识分数》一课想来听过很多次,最有感触的一节当属张齐华曾经上的。曾有不会再有能突破的猜想,可是今天听了____老师的《认识分数》眼前突然一亮:一股以生为本的关怀扑面未来,一缕朴实清新的春风令人感受颇深。具体表现在: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米老师的课堂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前调查引起学生的“无法分配”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到动手实践实际分一分,切实感受“平均分”的实质。再到孩子尝试写分数的方法,巧妙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夯实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层层推进,让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疑问中受益。
2、体验操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本堂课,米老师有效地设计了几个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如何平均分,运用相同的图形创造出不同的分数,不同的图形创造出相同的分数。既有小组合作探究,也有孩子独立思考,一张一弛有效地支撑起学生的数学抽象建立起“分数”的概念促进了学生有效发展。
3、数形结合,物化学生抽象思维
数轴,一直以来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特别是今天三年级的孩子要将分数正确地标注在数轴上更是难以实现。米老师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将一个与数轴上一大格同样长的长方形纸条紧贴在数轴上,让孩子形象直观地感受到1/2或其它几分之几的位置。轻松地化解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4、拓展延伸,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本节课堂上,米老师在教学完认识几分之几后,面对数轴巧妙设疑“我们发现今天认识的分数都在0~1之间,1后面有没有分数呢?”引发了学生对分数的深度思考。
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米老师的语言,课中老师贯穿了许多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敢于实践,大胆创新。例如:交流能使我们共同进步;会倾听就一定会学习,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细心;智慧都出现在每一位同学的手指尖上;你也有同样的智慧,每一个数学符号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如果非的要说本节课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作为名师可以在课堂上自由板书,不必都要用泡沫板一件件张贴,费钱费事。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缺点。
总的来说,本节课真的让我获益匪浅,感触良多。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九:
数是“数”出来的。这句话在____老师的《认识千以内的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从头到尾贯彻《疯狂动物城》,选择学生喜爱的、贴近孩子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学习。同样这节课宁老师的教语教态也是贴近孩子,不急不躁,引人入胜,让孩子注意力更加投入。
二、环节合理,迁移学生旧知。从100以内的数到比100大的数,从具体的动物到半抽象半具体的方块图再到抽象的数字、计数单位,体会十进制;也充分利用好学具(计数器、小棒图、方块图),小组内自由选择,或生活中“黄豆”(从估算到给100粒的标准,再利用“数豆神器”进行数),多种方式说明数的组成(几个几);并让学生一十一十数再一个一个数,这个过程更能体会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由此引出新的数位——“千位”,说明“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到最后总结学习4个计数单位:一、十、百、千,说明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进率是10。以上活动环节循序渐进,紧扣数学本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三、巩固练习,深化学生经验。通过“朱迪训练营——飞镖投投乐”、“尼克魔法屋”这些练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组成”“数表示的意义”,还有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尼克在同一个计数器上同一位上拨2颗珠子,这个数就变成了一千,它拨在哪了?),更是放飞了孩子的思维。最后更是用具体的人形立牌(詹姆斯球星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出“206”这个数字在生活中很多不同的意义,再到高楼说比一千还大的数还有很多,为以后更多数的学习做铺垫。
这节课其实也贯彻了吴正宪老师的讲座中的很多想法。本节课贯彻了让孩子体验、感悟过程,使孩子的成长更具有成长性,努力做到坚守儿童立场。基本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从旧知迁移到新知识,抓住了数的核心知识,如十进制、计数单位、数位,“一是数是对数量的抽象;二是数对计数单位多少的表达。,”这节课的层次性可能需要再明确斟酌,努力去实现内部的“整合”,争取做到深度学习。也希望之后我能像吴正宪老师所说的那般,做到心中有儿童,去做“心中有人”的教育。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十:
《用字母表示数》
本节课章光虎老师从一个小游戏开始,屏幕上展示了一辆汽车,旁边有个加速器,通过叫学生点击加速器,看汽车速度从多少变化到多少。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操作的过程中相机板书,展示使用加速器前速度和使用加速器后速度,通过几组数据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有什么规律,说的完吗?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呢?出示了三种情况,一种a和a,一种x和y,一种a和a+20。小组讨论并上台展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学生认为a和a+20更好,并通过讨论得出,知道了a的值,那么就能求出a+20的值。老师进一步提问a可以表示1000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总结这里的a是有一定范围的,这里a表示数,a+20表示数量关系。同时章老师用动态线段图展示加速前和加速后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在变化中体会到不变。再通过一系列题目进一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如何简写。
本节课情境亲近可感,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好奇心。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这节课创造的情境给学生再创造提供了好的土壤。另外章老师提出的关键性的问题有效的引领了学生学习,比如学生提问a+20等于多少,这一关键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悟到用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和确定的数量关系。再比如让学生观察线段图,问学生有何发现,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发现a和a+20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本节课学生还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能力得到发展。数学能力就是用数学材料去形成概括的,简缩的、灵活的和可逆的联想和联想系统的能力。比如课中章老师问4n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境下4n所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倍数关系的一般化表达。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能力得到发展。
章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引导,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他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气息。高效课堂的背后,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十一: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评《百分数》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因材施。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觉得顾老师这节课是很好地践行了,完全达标。另外,这节课还有以下几点,令人印象深刻。
1、把时间让给学生。可以说,这节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据统计,这节课中,老师的讲解合计花了3分多钟,小组讨论的时间大于10%,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超过50%,超过80%的话是学生讲的,超过90%的例子是学生列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回答问题是争先恐后。
2、把问题让给学生。开课伊始,顾老师了解到学生基本上已经见过百分数,会写,会读。很快将话题转向“关于百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紧接着,学生进入自主提问环节,顾老师并不急着回答或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于是大胆提问,问题种类很多。但这节课并没作 文 吧有把提问流于形式,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而是在顾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提出的各式问题进行归类。比如百分数表示什么、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里面有没有小数等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想知道什么是百分数。进而归纳出三问,也经此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说这个目标就是学生自定的目标,这节课俨然已成为学生自学想学乐学的课堂。
3、把学习的深度留给学生。这节课上学生自主提问后,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或集体交流。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将问题深入化,很快答案自动浮出水面。比如在解决“百分数有什么用”这一问题时,孩子们列举出很多生活中的实例,比如食物的营养成分里有百分数、百分数可以表示工作进度、手机电量、羽绒含量等等,经由老师点拨之后,学生还能列举出表示可能性、成功率、股票涨跌情况、新冠疫情的统计、点外卖时的点评等等一系列甚至老师都不能一一想到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多维度地充分表达中逐步深入地理解了百分数的统计意义,百分数到底有什么用。无须老师多言,结论已然十分明显。学生很自然地归纳出:直观、方便比较、统计、判断……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十二: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有幸学习了____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收获颇多,下面结合这节课谈谈我的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用问题做引领,重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产生过程,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入,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学科育人”的理念。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体现学科育人。
作为教师,光有数学的眼光是不够的,必须从学科知识的立场走向育人的立场,这节课主要有两个方面体现了学科育人的功能。首先课一开始米老师采用学情前测的方式收集到了半个、不会以及分数的两种不同表征方式,然后呈现这些真实的学情作为学习的起点,在思考和交流中不仅体现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也体现了学科育人的理念。其次,米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呈现学情前测中的三个问题,其实就是为独立思考、深度加工提供了机会。也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学生才会提出分数是什么样子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分数怎么读?怎么写?分数的大小……这样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孩子们能长期基于数学的本质进行思考,并能成为内化于心的一种意识,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2、操作体验,支撑学生数学抽象,建构数学概念。
抽象是数学的本质,这节课学生经历了两次操作体验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概念。第一层次的活动是学生学习二分之一,建立分数概念是学生从学习整数到分数的一次跨越,米老师让学生先在思考中感悟,然后观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最后用分数表示,使学生体会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本节课二分之一是起点,所以用力比较大,再加上数学文化、读写方法与意义的双向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分数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和数学语言的规定性,从而抽象出二分之一的本质内涵。第二层次的活动是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一是学生数的概念的一次丰富和思维的延展。在再次体验中生成了丰富的素材,在相同图形中找不同,从不同图形中找相同,通过对比、辨析和明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这两个操作活动,孩子们都经历了从操作活动到直观表达,再到语言符号的抽象表达,在抽象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数概念的模型。
3、引入数学文化,建构学生分数理解,感悟数学思维。
本节课对于数学文化的引入很有特色。米老师把二分之一的演变过程不是简单的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呈现给学生,而是把它融入到分数感悟概括中。在学生实际操作和模糊地用语言表达之后,教师把每个时期二分之一的一和二的符号化,都让学生进行了理解,学生感受到了它们虽然样子不一样,但是表达的含义一样。学生从外观上不仅加深了分数的理解,而且真实地感受到分数是通过分的过程进行表达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符号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分数的写法不仅是历史的规定,而且是历史自然平和的选择。
4、对比延伸,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关注数学本质。
在最后一个环节,米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活动中生成的资源,通过对几分之一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找分数等活动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深处。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孩子们对数形结合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分数是一个数这一本质。分数是数,它就可数,有大小之序,在数轴上就有他对应的位置。当我们把分数请到数线上时,学生就会更深刻地体验到数的本质。上课中米老师选用了长方形纸条,而不是其他图形,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学生找到分数在数线上的位置。学生在体验中不知不觉看到了分数在0-1之间的位置,加深了分数大小的体验。同时通过数形结合,把分数在数线上纳入了数的系统,为孩子们后续学习分数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分数的兴趣。
好的数学不仅在于它的形式美,而且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延展性。对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可能是回答的同学对分数的理解很透彻,回答很完美,就盖过了小部分人的问题。如果课堂上能够有更多思维的碰撞,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去体会分数的大小,那么对于课堂的呈现将会是锦上添花。
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十三:
以数学文化为生长点,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索精神——评《秒的认识》
在听这一课之前,我就在想,这位老师会如何把抽象的关于秒的认识,变得具体。秒这个概念很抽象,比如说一秒钟有多长,如何把它变得具体,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中,要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因此这一节课不仅仅是能够把秒变得具体,还要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到秒的概念。张老师这一点做的让我受益匪浅。
1、感受生活中的秒。在传授新的知识之前,张老师就由情景导入课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的欲望。这个情境让人印象深刻,她让同学们和卫星发射倒计时一起进行倒数,充分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个情境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
2、逐层体验秒。张老师没有一开始就给学生们建立一秒的时间观念,而是从十秒开始。是让同学们看着钟表秒针走的,那十小格来体会十秒。后来则是让同学们自己来估计十秒大概有多长。通过估计十秒准确的同学的发言,让大家把十秒具体到某一个动作。最后大家再感受一秒有多长。感受一秒的时候,张老师还利用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说运动员在一秒钟能跑多少米,进而由列车一秒钟能开多少米,然后是光一秒钟能走多少米。让孩子们充分的体会到了一秒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看起来虽然是很短,但却又能做很多事情。
3、秒的文化生长。在课程的最后,张老师播放了一段两分钟左右的,关于计时工具发展的视频,此段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秒是国际时间计量单位里最基本的单位,随着机器工具的发展,让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越来越精确。这就是以数学文化为生长点,通过渗透教学文化,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
张老师的课程中教学的态度非常亲切,特别是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让十秒变得更为具体的这样一个设计点,让我觉得非常的棒。包括后面有的同学对十秒时间长短的估计发生了误差,有的同学快,有的同学慢,它除了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之外,还引发了同学们对十秒这个时间长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