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有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其中有多少坎坷人心的经历,历史的悠久,见证了它的繁华见证了它的衰落,见证了它的再次崛起。一份份不平等条约,并没有打垮它,一场场的战争,使它崛起。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在力量悬殊强烈对比下,中国毫无疑问是弱小的,但中国人民利用他们弱小的身躯,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顽强不屈的精神创造了一次次的辉煌。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学习历史,我知道了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被迫签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如同长了翅膀般朝中国飞扑而来,中国的各个领土逐渐被割据,被敌人分食。祖国母亲在颤抖,她正在无声哭泣。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给我感触极深,他于1925年3月创作组诗作品,在这组诗作品里,闻一多用拟人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他们被敌人夺走,以诗的形式诉说”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后来人们把他的诗制成了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深受人民喜爱。
这首歌深刻表达出澳门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内心。歌词简洁明了,但所富含的情感让人叹为观止。现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渐发达,澳门与香港也相继回归。这首歌更加深刻的反映祖国大陆与澳门的联系,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七子之歌——澳门》不但表达出澳门想回归祖国大陆的”心情”,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如果中国仍向以前那样弱小,那么澳门也不会回归,中国还将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更多的领土,正应实了”弱国无应无外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谢带领中国越来越走向繁荣的领导者,感谢那些在战争爆发时义无反顾冲上前对抗敌人的爱国人士,是你们让祖国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热爱祖国,在报效祖国的道路上不断奋斗吧!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二:
做梦也没想到,我有一天会将自己的敬意献给了他,而且是那么热烈、那么真诚、那么崇敬。[本内容由 西西作文 wWW.xiandiaoYu.com 整理]
那天是10月25日,是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学校举办了《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讲座》。当我来到大会堂门口时,一个人吸引了我的目光,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那是一个身材不高的老人,稀疏的华发贴着头皮梳向脑后,额头显得格外光亮,穿一身半旧的蓝色西装,右手托着一只茶杯,静静地站在大门的一侧。我想:“他一定是新来的老校工,此刻站在这里应该是在迎接主讲人呢。”
待礼堂座无虚席时,“老校工”走上了舞台。我以为主讲人一定在他后面上台,但他的后面没有人了。他将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拿起麦克风讲道:“同学们,70年前的今天,几十万热血男儿为了保家卫国跨过了鸭绿江。我给大家唱一首《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唱的铿锵有力,高亢激昂,渐渐地我们也情不自禁加入其中,容纳近千人的礼堂里回荡着同一声音、同一份爱国情。
一首歌唱完了,“老校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接着说:“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场著名战役——长津湖战役。……为了胜利,战士们卧在冰雪中岿然不动,最后冻成了冰雕雪塑的群像:端着枪瞄准的、趴在地上潜伏的、暖着手的……”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美好生活无不来源于英雄们的生命。记住勿忘历史,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我看到他眼眶中饱含着热泪。声音有些发涩。
想起这样一段话:“我愿以身许国,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劲敌,苟利于国、何惜此身。”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我将含泪的掌声与崇高的敬意献给“老校工”,也献给那些有名的、无名的志愿军烈士。如今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早已乘风破浪万里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早已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
等到“老校工”走下讲台,校长走上台前说:“同学们,刚才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讲的是我们学校语文教师张老师,他退休了,但听说学校搞活动,便主动请缨来为你们演讲……”话未说完,全场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三:
“民众觉醒了,中国才有希望。”,“干革命哪有不苦的,可这苦是我自找的,我情愿的,乐在其中。”……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是老一辈革命者为国家,为人民的奋斗誓言!而我真正理解了这种伟大的信念是在遇到了“她”——《林海雪原》之后。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少剑波、杨子荣、刘勋苍等人不畏严寒,无惧牺牲,在茫茫林海雪原中与国民党残匪斗智斗勇,谱写了“调虎离山”、“智取威虎山”等精彩故事。塑造了英勇俊俏的少剑波,有胆有谋的杨子荣,坚韧忠诚的孙达等英雄。品读完后让我仿佛置身于那林海雪原感受他们坚定的杀敌信念。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场无与伦比的战斗——智取威虎山。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独自打进威虎山,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打掉座山雕匪帮。杨子荣化装成胡彪,巧妙地说服了座山雕,并被封为威虎山的“老九”。在年三十,威虎山要摆“百鸡宴”。杨子荣让匪徒在威虎山前后摆设了六六三百六根松明火把,说是“火光普照”,还在大厅里外安上了60盏猪油灯,说这正是座山雕的六十大寿应准备的。杨子荣这样做是便于小分队将匪帮他们一网打尽。百鸡宴上匪徒都喝多了。杨子荣和小分队一起里应外合将他们消灭了。这场战斗足以表现出杨子荣的临危不乱。
在枪林弹雨中,我也深深记住了他——杨子荣。他无私无畏,机智勇敢,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处事临危不乱,稳字当头。更是用“智取威虎山”这一场传奇战役让中国人民记住他。
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仿佛见证了那一场场经典战役,见到了那一位位英勇的革命先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使中国如宝石般闪耀于世界。中国这一幅美丽的画正就是因为他们的几笔变得精彩。
“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中国新冠疫苗研制成功”、“中国代表团再夺金牌”。如今的“东方雄鸡”各项发展都走在世界前列。现在中国建设的这一把交接棒已传递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会学党史,忆英烈,牢记时代使命,必将奋力冲刺,建设更美好的中国!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四:
在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红岩》。早就听说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振奋人心,自从我阅读之后,我的内心就被书里面的人和事深深地震撼到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与刘益言。他们用自己的笔再现了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渣滓洞和白公馆中的共产党员,敌人为了得到口供,不断地用酷刑摧残着他们的意志的情景。但这些共产党员却意志坚定、坚贞不屈,最终使得敌人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作者用自己的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如许云峰、江姐、成岗、小萝卜头……在这些人物中,我最欣赏江姐。江姐只是一个女人,但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她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踏上了一条革命之路。当她被敌人逮捕时,受尽了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但是她意志坚定,并没有向敌人妥协。最后,敌人忍无可忍,用粗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间,试图用酷刑获得情报。但她却说了一句振奋人心的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敌人被她的这句话给惹怒了,将竹签一下子狠狠地钉进了她的指缝中,顿时,血水四溅。
看到这儿,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江姐是何等的坚强,何等的英勇啊!江姐的英雄气概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她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却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做出了许多令人敬佩而又伟大的事。
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无法体会这些革命英雄们坚定不变的信念。但如果不是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哪有我们今天这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学会感恩,勿忘国耻,奋发拼博!让我们的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自由,民主。
这些红色经典,正在被人们渐渐忽视。而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新力量,不应该忘却曾经的历史和英雄们的丰功伟绩,更应该将红岩精神传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的自强不息!
指导老师:朱振娟(公众号:浙里少年)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五:
时代的低语
卢冠源
这喧嚣的文化场域之下,有多少的来来往往就有多少的世事无常;无数次似是而非,又怎换得来濯足扶桑。
——题记
在这烟火与清欢并存的时代、在这前人和后浪共处的时代、在这变数同腐朽相接的时代,我本该是迷茫的一人。可正是有了种种号召,才得以使我“肩住黑暗的闸门”,不让灵魂陷入物欲的横流,不让肉体成为精神的藩篱。
这号召是青春。青春是种力量,它不是当下时代特有的产物,它是每个时代的必需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工部的青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青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毛泽东的青春。青春是种精神,它不受岁月的桎梏。鲜活的心跳不只是我们年轻人的专属,年龄的累加也仅仅是数字的跳跃。可如若是心灵上的疲惫,便再也无法继续向前。
这号召是理想。每当东方的一缕韶光出现,望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我的心中都滚涌若潮。跨过时空的戒律,我仿佛身处军都山的脚下,在那片法治圣坛之前。是谁说,理想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因为理想应该沉潜,令其如钻石般弥久,才能使生命不再枯涩;理想应该高飞,让它像星辰般璀璨,才能使旅途拥有明灯。诚如史铁生所言“皈依不在天堂,皈依就在路上”正是有着对理想的渴慕,方能让我不再泅游于迷茫。
这号召是国运。何为国运?在我看来绝非是那缥缈的运气使然,国运即是人心,是举国上下凝聚成的一股上升力量;倘若真把国运与人民的温良勤恳所支离,那么所有人不就只需“终日放荡形骸”,毫无朝气,颓废不堪。只有将我们的个体生命嵌入于国家的维度,与世事相融,方能完美的诠释何为国运。所以我时常告诫自己,在你自以为笔耕不辍的时候,你头顶可曾有你曾经信仰的天空?你是忘了它?还是使它浑浊不堪?
似是而非的我们,活在这个似是而非的时代;用世事无畏的想象,承诺着世事无常的未来。愿我们再回首望向那一步步叩下的足印,仍能映衬起你我胸中的那抹亮色。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六:
近期,我阅读了一本红色经典——《刘胡兰传》。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英雄刘胡兰。
她有着和我相近的年龄,却有着和这个年纪不相匹配的勇敢和沉稳。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那一年,她才14岁。刘胡兰9岁上村小,10岁参加儿童团,14岁入党,15岁牺牲。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随武工队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内战时期,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那个年代,很多跟刘胡兰一样的孩子没有无忧无虑的童话世界,有的是残酷的战争,过早地肩负了我们,这个年代成年人也扛不起的责任。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一个和我们同样年龄的花季少女,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这些英雄大物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刘胡兰,光辉的形象已铭刻在我的心中,我将永远以她为榜样,刻苦勤奋,乐于助人,将来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是无数先辈们替子孙负重前行。生活在现今社会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一定要铭记革命先辈们为了我们现今的美好生活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乐观的精神,他们顽强不屈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仰,一定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七: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题记
最初认识你,是在老一辈的口中,他们口中的你,可以纵身跳下悬崖,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住子弹,可以在烈火中不发一声。那时的我在想,怎么会有那么傻的人,也不过是把这些当作故事听一听罢了。
后来,在教科书上又见到了你的面容,也知道了你更多的事迹,更被老师们教导说,那冉冉升起的红旗,和胸前佩戴的红领巾都是用你的鲜血染成的,当时的我忽然间意识些什么,但转眼间又被一旁的景色吸引了过去。
又走过几载,我翻开了那本沉重的历史书,那里面有太多你的事迹,我翻看着每一页,同时也默不作声。“一日不死,尽斩外敌”“不论生死,我心坦然”,你的一句句话语给了我重重一击,鼻子突然有些发酸,当初关于你的一幕幕在从脑海中绽放,“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终于懂得了你那时的处境、那时的心境,我也明白了如今中国人无论遇见任何困难都从不畏惧的精神究竟来源于何方。
经济低迷,改革政策,这是在遵义的你传承给我们的及时止损;洪水滔天,病魔肆虐,依旧迎难而上,这是长征途中的你传承给我们的坚韧不拔;大国霸权,毫无惧色,这是朝鲜战场的你传承给我们的“死何惧,壮国威”。
从天安门前的声声呐喊至今,100年的光阴,你的声音一直在中华大地回荡,你的精神也在华夏儿女中流传。曾有多少人困于黑暗之中,回头看见你的笑容,拂去迷惘,走向光明;曾有多少人陷于痛苦之中,抬头看见你的注视,莞尔一笑,毅然前行。
提笔停驻,向外望去,红旗迎风飘扬,你的身影似乎也在附近伫立。我曾忘记过许多事情、忘记过许多人,但仍记着你的名字——人民英雄。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永远铭记着你的名字——人民英雄。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后记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八:
从“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到觉醒的巨龙,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只花了短短一百年,却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程。百年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百年后,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是中国共产党将凋敝的国土染上令人心头一热的赤红色,是烈士,百姓,少年,造就了今日的红色中国。
红色·少年
“你们为什么读书?”
“为了当官。”“为了发财。”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时,一个极不协调却又合情合理的话语从这个少年口中迸发而出,他站得笔直,眼神里透露出无法改变的坚定。他是周恩来,开国元勋之一。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啊,今国之重器,全在我少年,我少年更应举起时代的大旗,领航时代的脚步,走出大国的风范,只因,我们是红色少年!
红色·青年
李大钊饭难食,寝难安,苦苦寻找救国之道。他和其他有志青年都在谋划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直到,他读到了《共产党宣言》才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在家乡宣传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共产党。他又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挥笔写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他曾说过:“试想将来的全球,定是赤旗的天下。”李大钊真正第一次在中国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即使他后来被国民党右派逮捕,走上刑场的那一刻,他面无惧色,第一个走上了绞刑架——红色革命需要前赴后继的牺牲!
红色,永远染在了绞刑架上,也永远染在了人民的心里。红色青年流淌的是赤红色,滚烫的热血!
红色·赤旗
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遵义会议,再到苏维埃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镰刀锤子的党旗,到五星红旗。
红军长征,毛主席在中国腹地插满了赤旗;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在全中国插满了赤旗;而如今,赤旗,已插满了全世界!
奥运赛场上,联合国高高的旗杆上,宇宙中遥远的空间站上,我们的比邻月球上,红色,已悄然绽放。
红色,中国;红色,中国人。
我们少年的心是一片赤色,以青春之我,造青春之中国。以赤红之心,造红色中国。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九:
放假期间,我在想,既然是国庆假期,那我何不读一读红色经典呢?于是,我就拿起了那本由我国著名文学家王树增呕心沥血精心打造的红色经典巨著《长征》。
书上说刚开始长征的时候,红军有30多万人,可谓队伍庞大,可是结果呢?只有3万多人成功的走了出来。这是付出了多少惨痛的代价呀。
在长征期间,伟大的工农红军面对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毫不退缩,奋勇杀敌。在他们干粮吃完后,红军战士们个个挖草根,啃树皮,煮腰带……他们为了革命胜利,为了让中国百姓能够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世间所有的苦难,他们都一步步跨过了。她们一共爬过了十几座山,度过了20几条凶险的河流,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突破了十个地方军阀的包围堵截。他们用坚强的意志、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把长征的这颗胜利果实紧紧地握在了手心中。
长征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景,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飞夺泸定桥。
红四团在泸定桥上发起了总进攻。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由13根铁链组成,两边各有两根。链上面有木板铺成。等红军到达时,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了。当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马上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火包围了。但我们的英雄们不怕牺牲,一个个像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们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两个小时后,守城的敌人狼狈地逃跑了。
读完这则篇章,我热血沸腾。红军战士们面对挫折和巨大的困难并没有退缩,而是顽强地和困难做着斗争。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那些英勇的红军们学习,学习他们那舍生取义的品质以及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对于红军来说,长征一定是一段艰苦的历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堪称奇迹般的历程,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这篇最壮美的乐章,就一直回荡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回荡在每个中国人民心灵的最深处。
我愿意做一个歌颂者,缅怀革命先先烈,赞扬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我更愿意做一个有这样长征精神的青少年,做事情永不会轻言放弃。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想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我们就用这种精神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让我们心中那颗中华之魂再次被唤醒。
阅读红色经典征文800字高中 篇十:
同学们,除了王二小,你们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有几位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他们是马宝玉,胡德才,葛振林,胡福才和宋学义,还有为掩护潜伏部队指挥命令炮兵对敌军进行打击的邱少云和乐于助人的雷锋。
现在就让我来一一详细的说说他们的故事。你们应该都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吧!就让我再来讲一次。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北军区及2000名当地群众。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的注意,使日军以七连视八路军为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伪军。9月25日,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
现在我再来介绍下黄继光,他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入伍,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的荣誉称号。他的故事,1952年10月,他所在营向上甘岭597。9高地反击。当打下4。5号阵地后,部队有了伤亡,前面又发现了新的敌军还有火力点,反击受阻。这时他挺身而出,带领两名士兵执行爆破任务,打下几个地堡后,前面仍有一个地堡火力点的机枪在疯狂扫射。他忍受着几处伤痛直扑上去,以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机枪射孔,用生命换取了胜利。
雷锋日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那就听我把故事讲完。一天清晨,雷锋冒着风雨去沈阳出差,他走在路边看见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路上走,于是雷锋问“大嫂,你要去哪儿?”这位母亲回答:“去火车站。”雷锋又说:“正好,我们同路。”雷锋脱下自己的防雨服,披在这位母亲身上,他们就这样来到了沈阳。
这些人的英雄事迹跟高尚的品格,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