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一:
家校同构需体谅
何晶晶
近日,疫情背景下催生出的家长群,让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火药味十足。对此,我认为应多一份谅解,让科技发挥作用,拉进老师,家长,学生的距离。
有家长认为,家长群是“压力群”,在完成一天的繁忙工作后,还要给孩子辅导,认为老师是把工作推给家长,实在是气愤,于是一怒之下便退出了家长群,近日便有家长如是做了并拍视频表愤怒,于是一下上了热搜,引起无数家长共鸣。在此,老师也开始“申冤”,不少老师表示家长群严重影响生活。于是老师与家长的矛盾日益激化。家长群成为压垮老师与家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家长群变了味,缺的是谅解,是秩序,如果家长老师互换角度思考,平心静气的沟通,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家校关系的调整需要双方的规范,明确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什么时候说。面对诸多困惑,关于家长群的公约随之产生,公约是一种规范,是家校的平衡点,公约的奥妙在于其顾及多方面,让家校换位置,让双方互相理解。
家长群矛盾的产生大多出在沟通环节,家校的联系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只是在这个信息时代,联系更加密切频繁,却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增加了黑白文字的沟通,文字表达容易出现误差,从而导致矛盾激化。如此看来,家长群似乎“穷凶极恶”,但家长群并非无利可取,家校通知、学生近况等信息,可以快速的传递给家长。信息文字的便捷不可忽视,充满情感的沟通不可缺少,也许只有协调兼并才是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此,不妨看看某校的做法,将家长群禁言,在群中发布学校通知。坚持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网上与线下兼并,家长反响良好,老师教育便利,学生教育完善,实在是值得提倡的做法。此外,还可以电话沟通,视频沟通,减少文字沟通的偏差而导致的误会。
家长与老师有着相同的目的、共同的话题,本应携手共助孩子成长,共克难关,多一份宽容与体谅,我相信家长群会奏出和谐的乐章。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二:
解家校矛盾,促孩子成长
梅安妮
在疫情大背景下,学校与家庭的线上交流急增,家长群里的矛盾也更加突出,有的老师抱怨是个“压力群”,有的家长认为是一个“夸夸群”,也有学生叫苦不迭地说是个“作业群”。那么,这些矛盾又该如何解决?]www.xiandiaoyu.com[
首先,不能否定家长群的存在方便了家长掌握孩子在校情况,便于与老师沟通解决孩子问题。正所谓没有家庭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的家庭教育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校方通过家长群的手段与家长配合教育,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老师在家长群里发布批改孩子作业等一系列任务,却是不合理的。孩子有孩子的烦恼,家长有家长的烦恼,在一天的忙碌过后想要休息却被这些任务拉住了手脚;与此同时,老师也感到委屈,上班时不看手机有时会错过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会心生不满。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家校之间又应该怎样调和呢?可能第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在家长群发表的言论,文字比不上面对面交流,可能会理解错文字的含义。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都规范自身的言论。在家长群这个公共场所,小事可能会放大,好事做过头也可能转化为新问题。所以,在规范言论之后,家长也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把“要向谁家孩子”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同时,老师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家长群是家长了解孩子途径的重要渠道。老师要发的大多是孩子在校学习情况,而不是加重家长们的重担。也不是在家长群里带动家长夸赞某人某事,使其成为名存实亡的家长群。
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理解、共同解决矛盾很有必要,但在这基础上也需要第三方的调节,比如说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公约,共同维护家长群的正常发展促进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共同教育,努力打造一个良好氛围的“家长群”。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教育不止于家长会,线上也能促时对孩子的教育,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促进对孩子教育的家长群吧!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三:
制度规范化,家校同一心
张邓煜
近日家长群在网上引发热议,从孩子、家长、老师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家长群”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它便利家校沟通,但却好不过面对面地交流。
经过这次疫情,想必大家对家长群有了些许了解。在近半年网课间,被老师点名、家长批评的现象也是历历在目。学生们因被公开批评而自尊心受损,家长群变成了学生口中的“作业群”、“打卡群”。家长们也时常起矛盾,这样重担就全落在了老师们肩上,成为老师的“压力群”。“家长群”需要规章制度来管理,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一心,为祖国培育栋梁之材。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有缺陷的。若家校矛盾升级,那受影响最大的是学生,通过家长群这个网络平台可以使双方交流更加便利,但简洁的语言文字会引起对方的认知误差。面对面地交流沟通,能观察对方神情,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尊重和理解他人。就如同微信聊天中的常用表情“呲笑”,若老师用这样“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包答复家长们的问候,家长们就会认为老师冷漠,不重视自家孩子,但若是面对家长微笑,家长便感觉到老师的温和、平易近人,所以面对面交流更利于情感沟通与互相理解。
现代社会,人们忙碌,处于快节奏生活状态,静下心来谈谈,让人间多一份真心与温柔。“家长群”的出现,加强了家校联系,但群中的不良现象应制定规章管理,要加强“家长群”系统化、规范化,不让它失去原有的本质,别让它成了“作业群”、“打卡群”、“压力群”、“夸夸群”,关注学生教育问题,还是要用面对面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群”只能起辅助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放在相当水平,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系统优化,统筹兼顾,共同为学生教育尽心尽力。家长和老师都有自己的立场,自然对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双方应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看法。家长在群中应守规矩,共同维护"家长群"秩序,老师也应一视同仁,及时与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并与家长携手解决学生的问题,树立良好形象。
加强管理,还“家长群”一片净土,共同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的教育助力。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四:
家校协调,伴孩成长
谢紫萱
今年家长群的废存问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甚至直接上升到了家校矛盾。不少家长学生认为,家长群是一个“夸夸群”“作业群”,甚至是一个“攀比群”,存在即危害,可又有不少老师觉得家长群的存在加强了他们与家长的沟通,提供了教学便利。我认为家长群不应该被废除,家校可以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今年新冠爆发,全国绝大多数学生开始了网课之旅,而家长群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这也证明了家长群的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的确,回归线下,家长群的管理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依旧无法否认它的利是大于弊的。问题的存在需要解决,但绝不是以废除家长群的方式,而是由双方协调,共同协商,寻找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群的存在促使家长对孩子关注的增加,给了家长能直接跟老师交谈的机会,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出了事情也更方便家长出面解决。何乐不为呢?的确,不少家长群现在已经超过了他能够承受的责任,有不少老师借着家长群的便利,给家长布置任务。这无异于加重了家校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家长的行为打扰到了老师所下班后的正常生活。而微信,QQ上的文字沟通也加剧了这种矛盾的激化。正如一位班主任所说的那样,文字的表达就是更容易产生误会,它就是不如当面说,打电话说更为直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回归原始,摒弃这种时代的发展。
据我所知,已经有一些学校针对家长群所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了方案,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而我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夸夸群”可以继续存在,只不过我们要将夸老师转变为夸学生,适当的去夸学生,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态势。“攀比群”也没有什么不对,若是成绩上适当的攀比,让一切往良性的方向去发展,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所以说家长群应该存在,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有问题到没问题转变的,家长群的废存关键在于问题的解决,家校协调。
家长群的存在理应被认可,而家校双方共同协调,也应被尽快提上日程,因为只有家校共同协调,才让孩子更加快乐的成长。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五:
家长群不该变成“压力群”
李雪洁
最近,家长群里出现的家长吹捧老师、把学生的作业批改完上传等现象引发人们热议,不少人认为家长群变成了“压力群”、“夸夸群”,我认为家长群里出现了这种现象是不好的,对此,我想说,家长群不该变成“压力群”。
家长们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下班后还要忙于孩子的作业,做得不好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不仅加重了家长们的负担,而且引发了不必要的矛盾。不少家长群已经出现了家长情绪暴躁,发文批评老师后退出群的现象,这样就引起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长群本该是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与老师在群里讨论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信息等,然而现在变成了给学生家长带来烦恼、造成家长与老师之间矛盾的“压力群”,有人声称,“压倒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老师在家长群里布置多种家长参与的作业、各种打卡任务等给家长们造成了压力,而家长们通过家长群随时随地与老师沟通,也让老师的休息时间变得忙碌起来,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正常生活,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消息,家长们甚至还会抱怨老师不负责任。这样,家长群不仅没有很好的发挥它原有的功能,而且引发了很多矛盾,而这些矛盾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责任没有明确划分,家长们想方设法地希望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而老师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平台的方式方法。
因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落实教育部门提出的有关家长群的“公约”的实施,明确界限,切实减负。教育部门虽然针对这些现象制定了“公约”,但网络的范围太大,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因此需要学校组织加强网络监管,促进“公约”实施的落实,明确家长与老师各自的责任。其次,家长与老师之间要多多打电话交流,微信、信息上发出的语言文字往往很生硬,不能准确表达情感,而打电话可以使家长与老师听到对方说话的语气,从而感受到对方的态度,即使不能面对面交流,通电话也会比语言文字好很多,可以有效地减少矛盾的发生。
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问题和矛盾也就越来越多,因此,人人都要各司其职、相互理解,防止家长群变成“压力群”。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六:
家长群——家校之校
雷欣雨
近日,“夸夸群”“打卡群”等一系列称号称呼“家长群”。网上众说纷纭,其中贬低批评的声音在网上占大多数。但我认为,“家长群”是联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家校之校。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全国各大中小学生开始上网课,家长群的作用就越来越凸显出来,老师在其中布置作业,平常的上课也需要进行打卡,老师对上课的总结会总结在家长群中。长此以往,麻烦必不可免,“打卡群”、“作业群”等的称号随之而来,甚至在一些群众家长采取各种手段回复老师信息夸奖老师,“夸夸群”的称号也出现了。
我认为发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和家长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但在北京某小学的家长群中,家长群完全进行禁言,老师只会在其中公布学校的放学时间和学校的重大通知,关于学生的问题是接送学生的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既避免了家长群中不必要的麻烦,关于学生的情况也可以直接与家长进行沟通,大大避免了学生家长与老师的矛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但在其他地方这样的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可能只会在家长会时,在平常的时候,这一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时家长群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与老师单方面的进行沟通,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隐私,也可以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且与老师进行更好的交流。
但家长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与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在时代越来越发展的今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要回归到家长群成立的初衷,不忘初心,不能让时代的发展让家长群带上越来越多其他的性质影响学生进步。而完成这一初衷,就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配合,一方面,地方教育局要出台相关政策,与学校、老师共同整治家长群中的乱象;而另一方面,家长也要配合老师、理解老师,规范自己的行为,发挥家长群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沟通家校的桥梁,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家长群的重要作用我们是不能忽视的,它让一些地区每年几次的家长会可以天天都进行,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发现孩子的问题;学校的通知老师也可以更方便的通知家长,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让在外工作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陪伴孩子进步;家长群也可以让家长们进行沟通,共同交流培养孩子的心得,一同促进学生发展,在家校之校中培育优秀的学生。
让家长群成为真正的家校之校,连接学校与家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务必要坚持不懈,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成长。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七:
给“家长群”减压
丁慧
近年来,随着微信的普及,家长群成为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忙了起来。部分网友把家长群称作“作业群”、“打卡群”,甚至是“夸夸群”。我认为,家与校应当各履其责,让家校群变得规范有序。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既要相互依赖,又要明确界限。部分学校要求学生与家长配合完成作业,甚至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这让家长不时产生崩溃情绪。而老师的“随时待命”也增加了其自身的工作量。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育人才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工作。因此,家长与老师明确好各自的任务,实现双方减负是非常有必要的。
让家长群合理运行,能减轻老师与家长的压力,抵制家长的攀比心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老师的言论在家长和学生眼中往往被放大。有些家长想要在群里当个“小透明”,却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想法,而跟着其他家长一起“夸赞”。如果减少这些形式工作,让家长群真正成为一个直接可靠的纽带,那么攀比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得到抑制。减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孩子也能够安安心心地投入学习。
对于家长群转变为“压力群”的现象,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家长群“重回正轨”。学校需要与老师商订出家群运行规范及注意事项,比如规定群内发言的具体时间段、适当地设置禁言等方法。老师和家长也应当采取温和礼貌的交流方式,避免双方产生误解。对于学生的某些问题应当私下交流或者面对面地沟通。学生也应当积极完成好各项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除了微信,还有不少类似的交流纽带。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找出这些压力的来源,并切实解决这类问题。在此,我呼吁家长、师生,多给对方一点空间,让家校群规范运行。
给家长群减压,不仅是给家长的减负,更是对学生的负责。规范家长群,让学生快乐成长!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八:
莫让“家长群”变成“烦恼屋”
张怀兮
近日,由江苏某家长上传到网上的“退出家长群”的相关视频在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众多网友评价,现在的家长群已经变成了“压力群”,甚至有人讽刺道:“哪里是家长群,分别是赞美老师的“夸夸群”。”对此,我也产生了不少想法——莫让“家长群”变成“烦恼屋”,还家校联系一份平静!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信联系占据人们交流的主体地位,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中,家长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孩子的关心,让老师失去了私人时间,同样为人父母的他们,在私人时间仍要为自己的学生做好随时待命的准备。不知何时会响的“家长群”变成了他们的“压力群”。希望孩子得到关注,于是家长不管老师发什么内容都称赞几句的现象,让好端端的家长群变成了奉承老师的“夸夸群”。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现象是不好的。对孩子的关心是人之常情,但老师的私人时间也是不应占据的。对孩子的希望和想获得老师关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要让家校联系变了味儿,莫让“家长群”变成“烦恼屋”。
针对最近层出不穷的“家长群乱象”,杭州市政府作出的处理显得十分专业且及时。他们制定了关于“家长群”的公约,在公约里尤其注明了关于“在夜间9点半到次日上午7点,如非十分要紧之事,不可扰老师”等规范家长老师在家长群言行的规定。不少家长直言,这份公约对身处家长群压力的他们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不得不说,像杭州这样的做法是十分值得称赞的,人类社会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怎么会有文明的诞生?对于不好的现象,就应该像这样一条一条地列出方法来处理、解决。我们唯有让家长,老师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再辅以法规的约束,才能让家校联系恢复平静,不再出现像“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那样的闹剧。
“家长群”应该是老师减轻工作负担的工具,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的窗口,而不是“压力群”、“夸夸群”,甚至是人们生活的负担。
希望有更多像“杭州公约”一样的规定出现,让更多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家长老师关系更加融洽。我们无法回到家长群还未出现的时代,我们只有通过更健全的制度来避免由无法面对面沟通带来的弊端。还家校联系一份平静,莫让“家长群”变成“烦恼屋”。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九:
让家校教育携手并行
梅彩姿
江苏一家长声称退出家长群的视频引发热议。有不少家长认为家长群实为“夸夸群”“闹心群”,有老师认为家长群是“压力群”,还有许多孩子叫苦不迭“这哪是‘家长群’,分明是‘作业群’”。
我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携手并进、共同引导孩子的健康发展。
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家长群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矛盾聚集点”。家长群改变了以往老师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的状况,但矛盾冲突也因此而变大,甚至使家长群变了味,成了奉承老师的“夸夸群”,成了让家长压力倍增的“闹心群”,成了让老师心力交瘁的“压力群”……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单单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相辅相成,携手并进。在当下,家长群让不少家长和老师为之苦恼,有人说“压垮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家长群成为“攀比群”打卡群”“作业群”的现象层出不穷。让家长批改孩子作业,辅导孩手功课无疑又为工作下班后的家长增一份不小的压力。老师的正当休息时间,私人生活也因为家长群而受到不小影响。这些无疑成为当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家长群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没有家长群却是万万不能的。孩子的教育少不了学校教育,退群的做法不理智,也不可行。
要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携手并行,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公约,对老师,对家长分别作出各自的要求。例如:在晚上十点至次日七点、若非十分紧急,尽量不打扰老师休息,多一点宽容,真诚欣赏孩子的优点。不得发布学生考试成绩,他人隐私,以及未经教育局许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除了一般学校活动或学校通知,群内可设置禁言,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回复消息,以免家长错长错过重要信息。要让家长群回归本源,就需要设定规则,明确权责边界,切实减轻孩子负担。各地要根据实际落实她《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
家长群的初衷是好的,我们不能仅看到弊端,也要看到它的便利之处,让家长群回归本真,成为开放,宽容的家校沟通桥梁,让家校教育携手并行。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十:
家校联手,共创佳群
公安县第三中学高二(7)班何欣怡
如今,家长群成为“时代的眼泪”,它是学生叫苦不迭的作业群,是称赞老师的“夸夸群”,还是老师的“压力群”。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人群对家长群的反映,促使我们将家长群系统优化,让其成为一个“造福群”。
早在几十年前,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可能只是一纸文书,家长在这头,老师在那头。后来,家校联系成为一个电话,疏导在电话线那端,倾听在电话线这端。如今,对日新月异科技所诞生的家长群,我们却束手无策,家校紧张对峙在外边,师生战火升级在里边。
学生们埋怨老师在课余时间仍逼迫他们学习,自己无时不刻不活在老师掌控之中,觉得压抑且拘束。而家长们更是希望老师给予自己孩子更多关注,不由违心称赞老师,本不了解老师生平,却杜撰出许多关于老师的丰功伟绩来称赞老师。其他家长看到此“突出表现”怎能甘居人后,于是一时浮夸成风。
不仅如此,老师也称其为“压力群”,试想:晚钟送终了一天,学生咿咿呀呀徐度校园,老师本就与暮色平分世界。一拿起手机却是各种“情感调节”,本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高尚职业操守,老师在战火纷飞家长群“灭火”。但长期如此,老师对“家长群”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家长群本质上只是一个沟通平台,却成为众矢之的“祸害群”。背后折射出家校关系的紧张对峙。正如克特·布瓦瑟利那所说:“克隆技术并无任何道德问题,关键在于谁在使用它,用来做什么。”家长群本来只是科技现代化的产物,正如“科技走向生活”是必然的,我们不应把问题推到家长群上,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家校联系主要矛盾,让其协调统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教育不应成为老师与家长各执一方,争执不下。而应该是用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的方式,家校联手,共同教育孩子。如合肥市家长群采用“禁言”方式,有什么问题与老师正面沟通,不需要欲语还休的先夸赞老师后再陈述问题。这各方式也会让老师如释重负,不用再顾及群里的争端,并可将其由没有表情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心平气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家校联手,共创佳群。家长群的协调统一,让家长群摇身变为“造福群”,更让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
家长群作文高中 篇十一:
家长群内是非多
欧阳兰
近日,为疫情而创的家长群备受争议。有老师认为“家长群”的建立大大占据了个人时间,实为:“压力群”;有的家长则为了孩子更受关注而使“家长群”变身“夸夸群”;还有许多学生则称其为“作业群”。对此,我的看法是:家长群内不止家长单方努力,家校合力才是王道。在数字信息高度发展的如今,家长群的建立无疑成为许多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时,由家长群衍生出的许多问题也让人手足无措,大呼困难。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家长群建立之初是为了家校联动机制的完成,使家长明白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学了什么;使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性恪习惯。毫无疑问,家长群所带来的好处是很多沟通方式所不具有的。但它所带来的“烦心事”也不计其数,前有老师高调赞扬送礼学生使家长寒心,后有家长不堪忍受老师点名批评自家孩子而愤然退群。这都是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没能相互协调的表现。这种不良现象若不能及时制止,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家校矛盾,违背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初衷。
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加剧,学校应以面对面交流为主,信息交流为辅。只有双方面对面交流孩子的相关事宜,才能加速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使孩子在一个和谐友好,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成长。适当增加校方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次数,双方共同解决孩子的成长难题,和平协商,避免冲突,让孩子无忧无虑健康成长,那么家长群就只是一种沟通方式,不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与此同时,家长也应理解老师的难处,发现问题一起解决,不应一味指责老师,努力为孩子树立通情达理的好榜样,配合老师共同筑起家校联动机制体制,切实履行做好家庭教育的责任,使家长群变为“建议群”。
家长群内是非多,但只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动实施,双方沟通多一点,沉默少一点,家长群就会回归本位,不再是压力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