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高考二卷作文800字(精选2篇)

全国新高考二卷作文800字(精选2篇)
时间:2023-05-18 16:30

  全国新高考二卷作文800字 篇一:

  一撇一捺书华年

  大连24中高一 冯琳涵

  泼墨挥毫,描红“人”字,简单的笔画,内蕴深沉的道理——我们应习好“人”字写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握紧人生之笔,去一撇一捺书写美好年华。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在逆境谋出路,在顺境隐锋芒。我们要做一个深藏不露的人,要持盈守虚,戒骄戒躁。正如宋代哲学家邵雍所言:“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老英雄张富清不正是如此?逆境中他勇于冲锋,一往无前,顺境中他急流勇退,深藏功与名,终其一生,始终默默奉献、不改本色——张富清的“人”字第一笔,逆锋起笔,锋芒内敛,默默奉献,成为我们去“描红”的楷模。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面对人生路上接连不断的诱惑,我们必须坚守本心,做一个处事正直,忠诚报国之人。中华上下五千年,有青天端正明断案,亦有岳飞精忠报家国;有文天祥拳拳爱国之意,亦有霍去病殷殷赤诚之心。我们应当学习孟子不为“万钟”而折腰,坦言“万钟于我何加焉”的高洁;应该像庄子一样不为名利所惑,宁“曳尾于涂”,也要坚守自己向往的那一份简单的快乐——此一笔落下,不偏不倚,“人”字中正,人亦中正。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人必处逆境之中,徘徊踟蹰,然后冲破迷惘,方成经天纬地之材。东坡居士贬于黄州,沉沦后觉醒出锋,终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旷达与豪迈。是的,世间从无横空出世的奇迹,不过都是慢慢地磨,笨笨地熬。试想,若没有在黄州的迂回停滞,也就没有今日的苏轼。须知,“人”字末笔迂回出锋之刻,正是千锤百炼后的苏轼成熟之时——当苏轼此笔收束,自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时候,“人”字方成。

  诚然,一个精神明亮的人便是这样——起笔藏锋,中正炼锋,收笔出锋。人生多艰,习一“人”字,谦逊正直,迎难而上,抬手当谱传奇华章;生命短暂,书一“人”字,堂堂正正,昂扬挺拔,举步当承天下责任。吾辈青春儿女应写好“人”字,方能不负韶华。→xiandiaoyu.com←

  愿我们做好史怀哲笔下“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人’”,于风浪中成长,在正道上成才,坚守本心、砥砺前行,用双手去描红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全国新高考二卷作文800字 篇二:

  悟书“人”之理,做大写之“人”

  大连24中高二 高瑜泽

  研墨展笺,提笔蓄势,一撇一捺书就一个“人”字。或曰:“纸上得来终觉浅。”我道:撇捺之间,暗藏躬行之理。

  逆锋起笔,如人之初生,必先困于囹圄,经受磨练,积蓄力量;中锋用笔,如处大千世界,需恪守原则,正道直行,矢志不渝;迂回收笔,如山峰在望,应屏气凝神,脚踏实地,缓缓登顶——此为书“人”所藏之理,若能心领神会,方能成大写之“人”。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英雄成长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人经历过他人所不能承受之重,才能拥有更加坚韧而奋力前行的能力。因为每一次“逆锋起笔”,都是在塑造他的坚忍与韧性。试想,若无起初的失败之困,又何来今日中国女排重回巅峰铿锵玫瑰飒爽绽放?若无褚时健身陷囹圄不坠其志投身全新的事业,又怎么会有日后那享誉中国的甜美无比的“褚橙”?逆锋,非退缩也,而是为回转后的迸发蓄势;受挫,非舍弃也,而是为历练后的闪耀积淀。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原则正直之于人,有如木之根,屋之梁,若被腐蚀,人亦将不立。君不见,古有杨涟、左光斗之士,即使土囊压身,铁钉贯耳,仍未丢弃一丝浩然正气,虽殒于狱中,终换得阉党被除;君不见,今有赵立坚、汪文斌之辈,坚守外交原则,抵制别国不公之行,立于政治舞台,向世界发声,尽展大国风范。试想,若中锋用笔歪曲,“人”字将顿失美感。一如做人丢弃正义,亦将失去立根之基。我辈青年为人处世,当不偏不倚,危言危行,光明磊落,才能成为国家之先锋,民族之脊梁。

  莎士比亚有言:“惟有埋头,才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山河常在,细水长流,若万事俱备,也莫急于求成,须静候东风,再缓缓出头。君不见,马云虽然做到了“逆锋起笔,中锋用笔”,但是未能做到“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于是从“时代的马云”到了“马云的时代”最后落得个“只见时代,不见马云”的结局。当今社会,浮躁之病席卷,无论是为博流量的网红青年,还是汲汲于世的“内卷”者们,他们都少了一份沉稳和淡静。在奋斗的路上,我辈青年当停滞迂回,砥节砺行,方可成为岩壁之上最为那青翠的新绿和雪山之巅最为惊艳的白莲。

  提腕,收笔,一个刚劲的“人”字赫然显现。愿吾辈青年,逆锋起笔,中锋正笔,迂回收笔,悟书“人”之理,做大写之“人”。

Copyright © 2018 www.xiandiao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西作文 陕ICP备17000724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